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一节
精兵简政,质量建军

《孙子兵法·行军篇》中说:“兵非益多,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进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主张“兵非益多”的作战指导思想是一种着重质量建军的策略。

毛泽东在建军实践中,历来强调精兵简政。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接受了李鼎铭先生的意见,实行“精兵简政”。他还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阐明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认为,精兵简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他阐述说,若缩小战争机构,使兵精政简,战争机构小了,但却是有力量的,克服鱼大水小的矛盾,使我们的战争机构适合战争的情况,就将使我们愈发有力量,我们就不会被敌人战胜,而将最后战胜敌人。

毛泽东还形象地论述道,气候变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和冬夏之交,都要变换一次衣服。但人们往往在这些“之交”中不会变换衣服,要闹出些毛病来,这就是由于习惯的力量。目前根据地的情况已经要求我们褪去冬衣,穿起夏服,以便轻轻快快地同敌人做斗争,我们却“一身臃肿,头重脚轻,很不适于作战”。(《毛泽东选集》第3卷,882页)因此,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83页)

毛泽东还以明朝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行者变成小虫战胜铁扇公主的故事,以及唐代作家柳宗元写的《黔之驴》的寓言,生动地阐述说,战争机构缩小了,“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82~883页)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更明确地指出:“兵贵精不贵多,仍是今后建军原则之一。”(《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76页)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于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再次强调要精简党、政、军机构。他指出,要精简机构。机关工作是需要一点人,但是越少越好。现在国家机构庞大,部门很多,许多人蹲在机关里头没有事做。这个问题要解决。第一条,必须减人;第二条,对准备减的人,必须作出适当安排,使他们都有切实的归宿。党、政、军都要这样做。

毛泽东还要求:“精兵简政,必须是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而不是敷衍的、不痛不痒的、局部的。”“精兵简政”,“必须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5页)其中,精简,就是缩小机构。统一,就是克服不协调不统一的现象,在党的领导下步调一致。效能,就是裁减冗员,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就是节约军费和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反对官僚主义,就是克服机构重叠、头重脚轻、人浮于事的弊端。

总之,毛泽东关于“精兵简政”的论述,就是要求我军必须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建设发展,走精兵强军之路。 sfEzkWUmF0oZEshzMPt76mcxhFkgk/S+hLtekzs9HLRjZE8+CojXKaakxtZUn9l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