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亦云:“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足见孔子对学习的热爱程度。他告诫后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孔子看来,快乐学习和实践,才是走向成功的最重要资本。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习而且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

孔子人生最大的乐趣,便在于学习与教学,《论语》第一篇《学而》的第一章,就强调努力学习的重要性。此外《孟子·公孙丑》也提到孔子曾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表示学习与教学是他永不厌倦的两件事。

关于孔子谈论学习经验的篇章,在《论语》全书中可说俯拾即是,例如《为政·四》中,孔子说他“十有五而志于学”,在《述而·十八》更提到,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因为喜欢读书,常忘记吃饭、睡觉,甚至连自己快老了也不知道。

后世有学者认为,《论语》的编纂者将《学而》篇列为诸篇之首,便是要强调“学习”是《论语》的根本,其用心可谓深远。历代儒家也常引申这段话,宋朝的程颐便解释,学的人要实行其所学,习的人不断在脑海中寻绎,如此就能心生愉悦。

学习是人天生的一种本事,人通过学习才能唤醒潜能,并在学习与进步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善于学习的人,就会增大成功的概率,自然,这也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快乐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百万富翁与一个穷光蛋打赌,富翁说:我担保你忍受不了20年的囚禁生活,如果你赢了,我愿意把所有的家产给你。穷光蛋答应了。于是,他住进一间小屋,屋子没有锁,他随时可以出来,但只要踏出房门一步,就算输了。他可以得到生活必需品,但无法和外界联系,唯一可做的只有读书。

开始几年,那个被囚禁的人是痛苦的,后来,他渐渐平静下来,阅读的书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最初,他读的多是一些通俗的小说戏剧,但到了后来,他阅读的都是各门学科最高深、最尖端的著作。

时光流逝,明天就是两人打赌的最后期限。富翁看到自己败局已定,既后悔又害怕,他不甘心这样丧失自己的所有财产,于是,他想在夜里去杀了自己的对手。到了小屋里他才发现,小屋是空的,桌上放着一张纸条,他的对手自愿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赌注,因为“这20年来,读书已经使我成为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所谓学习,说白了就是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东西包括知识、经验、气质和技能等。人在学习时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那是因为你感到学到了别人成功的东西,经过你的体悟和实践之后,也会给你带来成功的结果。

柏拉图说:“学习就是回忆。”这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有着不谋而合之意,都指是能唤醒潜能。

记得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颇具哲理的话:“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点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这段话说的就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终生学习,不停地使自己变成一个“人”。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成长就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从呱呱坠地之日起,我们就在不断地在学习,也是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从家庭步入学校,又从学校步入社会,无不是学习的结果。

曾国藩有云:以读书改变气质。他在给次子曾纪泽的书信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化之法,须先立坚卓之志。

气质本自天赋,虽父兄亦不能改变子弟。但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改变气质。人的性格与学问两者是相互影响的,这点在曾国藩身上表现得非常清楚。

曾国藩认真总结了自己一生之所成,深刻认识到:世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读书,即学养。读书不仅给人知识,也锤炼了人的精神和灵魂。

他上京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盘缠几乎用尽,好不容易向同乡借了一百两银子充作回乡路费,却在一家书店看见一部《二十三史》,这套书他爱不释手,终于倾囊而出,买下了那套书,转身把自己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换来点钱回家。

从此,曾国藩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曾国藩发奋攻读一年,这部《二十三史》全部阅读完毕,此后便形成了每天圈点史书十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一部《二十三史》烂熟于胸。这样,自京师会试以来,曾国藩养成了对古文和历史的爱好,为以后更为广泛地研究学术问题,总结历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参与治理国家和社会打下了基础。所以,他后来回顾自己的读书治学过程时说:“及乙未到京后,始有志学诗、古文并作字之法。”

曾国藩于读书学习尤为可贵的是把它作为一生之事,相伴终生。

培根说:“人必须通过学习来塑造气质,正如同树木须经修剪始能成形。”充分利用一切时机,努力摄取知识,这是使人知识广博的唯一途径。广博的知识,可以使人们胸襟广阔、开通,不至流于狭隘、鄙陋。知识广博的人能够从多方面去接触更多的领域,领会人生;这样的人多是兴趣广博的人,也是一个快乐的人。

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无不热爱读书,可以说,对书籍的热爱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

宋太宗在位时曾命臣子编纂一部大型百科全书《太平总类》,宋太宗非常关心这本书的进度,每天都要亲自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繁忙来不及,次日一定补上,因此此书后改名为《太平御览》。有臣子觉得皇帝日理万机、政务繁忙,又要每天读这本大书,劝他少看一些,宋太宗回答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风行草偃,宋太宗喜欢读书,臣子纷纷效法,就连读书不多的宰相赵普也勤读《论语》,他曾对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也因此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流传后世。

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取得傲人的成就。

成功始终都来自于辛苦劳动和坚韧的毅力,成功不能通过欺骗和贿赂来获得,谁付出了代价,谁就能拥有它。令人遗憾的是,那些本来能力很强的人由于错过了自我提高的学习机会,结果,落得和弱智、平庸的人没什么两样。

只要你不去利用,任何有用的东西都会离你而去。能力不会注定属于我们,如果我们不利用我们的能力去做出一番事业的话,它就会告别我们。因此,每位立志成才的青年要有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意识;要活到老,学到老,要充实、快乐而又健康地过一辈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论语》开篇首章首句,“学”的含义是学习与教学,是孔子毕生奉行的事业,其自身好学不厌,同时又诲人不倦,《论语》开篇论“学”,抓住了孔子学说的关键与纲要。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也高兴吗?”(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论语译注》)这些理解从字面上看都是十分确切的,但再细加思考,则似嫌简单,“学”并不仅仅包含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孔子的这句话,也体现了其丰富的学习内容和科学的教育思想,值得现代教育借鉴。

首先是“学”的内涵的丰富性。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所谓“学”的内涵。孔子论学的内容并不止于书本知识,孔子又以文、行、忠、信教学,自己又“每事问”,学无常师,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学习和教学的方法途径也相当多样,对“学”概念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孔子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从小就曾从事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的教育第一步即是从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御、射、书、数、礼、乐),学习驾车、算术、写字、射箭以及初步的礼仪等;从文献典籍看,孔子一生对《诗》、《书》、《礼》、《乐》、《春秋》、《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整理和研究,并作为教材进行教学,《论语》中有多处孔子指导学生学习典籍的记载;孔子不仅重视技能与典籍知识的传授,还很重视思想伦理道德与社会政治方面的教育。孔子提出“仁”这一思想核心体系,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并提出其伦理道德的观点,如:“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还十分关心社会政治现实,提出“仁政”学说,指导学生如何从政——学干禄,在《论语》第二章“为政”首篇中即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之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综上所述,再联系孔子当时所处时代──礼崩乐坏,社会制度转型,孔子毕其一生致力于建立完整的思想伦理道德体系和社会政治理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而”之学,虽然包括了书本知识的学习,但其内涵非常宽泛,从范围来说,有修身、处世、从政等几方面;从内容来说,既包括技能、典籍,更包括孔子在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方面提出的诸如仁义、忠信、孝悌等,也包括学习的方法与要求,诸如躬行原则、举一反三等。

通过对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分析探讨,学习并认真地实践孔子的进步教育思想,来丰富我们现代教育,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哟!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说:“凡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里孔子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知道,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好学,知识非常广博,被后人称为“圣人”。其实,孔子本身就是一个诚实、谦虚的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弟子们也是如此。

孔子有一位弟子,名叫子路,是个性格粗鲁直率的人。子路很聪明,自从拜孔子为师后,认真学习,渐渐地掌握了不少知识。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断,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他们都把招揽人才作为重要手段。许多诸侯贵族都认为子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争相请他去做官。这样一来,子路就有些骄傲了。

孔子得知子路越来越骄傲了,学习也不如当初用心,变得很浮躁,便决定教训一下他。

这一天,子路穿着华丽的衣裳,身边还跟着几个仆人,高高兴兴地回来拜见老师。孔子看见子路趾高气扬的样子,心中十分不悦,便提出几个有关治国的问题,让子路回答。子路一听,呆呆地愣在那里,一个也回答不上来。

子路想:前一段时间,他一直忙于交际应酬,忽略了功课,而且,来之前也没做任何准备。这可怎么回答?如果老老实实说不知道,那在同学面前,不是太丢面子了吗?而且,传出去后,那些诸侯贵族会怎么看,还认为自己是人才吗?

想到此,子路便假装胸有成竹的样子,把以前学到的那点相关知识全都倒了出来,东拼西凑,连蒙带混地应付了一大篇。

孔子听了,十分生气,训斥道:“子路,你自己认为回答得怎样?”

子路见老师生气了,便一声不吭地低着头。

孔子继续说:“你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那就是不懂装懂!”说完,孔子一一列举了子路话中的错误,说得子路满脸通红,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孔子缓了口气,又接着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对待学问也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没什么丢面子的。如果你能这样老老实实地对待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孔子这里谆谆教诲的,其实是对待世间万物、对待知识的一个正确的态度,“是知也”三个字即是对这一态度的认真肯定。不过,这句话历来被揄扬太过,往往被誉为极高的理性的态度、哲人的态度,其实说到骨子里,不过是一个人的平常心的自然体现。

唐代有位禅师很有智慧,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读了这则故事,或许你对做学问的态度会有更深的了解。

有一天,一位大学士特地来向他问禅,可一见面就对禅师大发宏论,滔滔不绝。禅师以茶水招待他,禅师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还继续注入。这位大学士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洒得满案皆是,便忍不住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倒了。”这时禅师意味深长地说:“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禅师教导的“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不仅是佛学的禅理,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进不来;心不满,才能有足够装填的空间。“满招损,谦受益”更是古贤留给后人的一句可以千年护身的箴言吧。

追求知识而好问,也是孔子一再教导学生们对待知识的态度——试想,孔子一个人的力量自然有限,那么多的弟子哪能顾得过来?只好发动他们去四处询问,甚至“不耻下问”,能问到真才实学就是本事。但实行起来着实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接触和交往的人群层面,超层面交往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有不懂的问题就在自己所在的人群里提问,结果自然经常是失望。所以,求知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提出:“中国学生不但要知之为知之,更要学会不知也要知。”他指出,中国学生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地遵循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古训,对自己陌生的课题知识不愿涉足,这恰恰使自己错过了再次学习的机会。而西方学生则恰恰相反,越是陌生的知识他越感兴趣。杨先生由此把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比成了木板与箱子的关系,中国学生像木板一样踏实,但厚度及触面较小;而西方学生则像箱子一样有厚度且接触广泛,但掌握得不够实在,有内容空泛之嫌。

可见,杨振宁说的是求知的兴趣宽窄问题,也大大地丰富了孔子的思想。

一个人对自己知道的东西说知道,易;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承认不知道,难。

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要虚怀若谷,戒骄戒满,再博学的人也会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时时处处都要以学习的姿态出现于人们面前,而不能到处不懂装懂,硬充“智者”,否则自己就再无进步的可能了。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随时需要我们不断地汲取知识养分,所以“心”一定要“空”,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虚怀若谷。让胸怀像山谷那样空旷深广,这样才能吸收无尽的知识资源,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

3.知之、好之、乐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了解一种学问或道理的人,比不上进一步喜爱这个道理的人;而喜爱这个道理的人,又比不上更进一步乐在其中的人。”

孔子在此将学习的层次,分为知之、好之、乐之等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也是三种学习的态度,三种学习的境界,并认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宋朝儒者张敬夫有个妙喻,他将学习比拟为饮食,知之者知道五谷可以充饥,好之者是吃了五谷之后喜欢那味道,乐之者是喜欢吃它而且常常吃到饱足满意。知之者不一定好之,好之者又不一定能乐之。而未达到乐之境界的好之者,就是喜好的程度还不够。

孔子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他最大的乐趣在于学习与教学。他除了在此章讨论读书之乐外,在《学而·一》讲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述而·十八》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在《述而·十五》中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可见孔子对学习的热爱。

孔子不但自己从学习中得到乐趣,还能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颜渊在《子罕·十》便见证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在对于孔子学问道德博大精深的赞叹中,颜渊也传达了一项讯息:学习是美不胜收、收获无穷的,也因此他“欲罢不能”啊!

孔子此章的说法接近“寓教于乐”的教学法,西谚中有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美国当代知名的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布鲁纳就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呀!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科学家。他推算的圆周率比欧洲早1000多年。他编制的《大明历》首先考虑到岁差问题的计算,对于日月运行周期的数据比当时的其他历法更为准确。

然而,有谁能相信,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常常挨打,曾被斥责为“笨蛋”、“蠢牛”呢!祖冲之的父亲祖朔之是位小官员。他望子成龙心切。祖冲之不到9岁,父亲就逼迫冲之去背诵深奥难懂的《论语》,读一段,就叫他背一段。两个月过去了,祖冲之只能背诵十多行,气得父亲把书摔在地上不教了,并且怒气冲冲地骂道:“你真是一个大笨蛋啊!”冲之的祖父对朔之还严厉地批评说:“他不读经书怎么办?不能硬赶鸭子上架。他读经书笨,说不定干别的事灵巧呢。做大人的,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加以诱导。”

祖朔之于是改变了对儿子的看法,每天,教孩子读天文方面的书,有时祖孙三代一起研究天文知识。这样,祖冲之对天文历法的兴趣越来越浓了。后来,祖冲之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祖父对孙子冲之因材施教,看其兴趣何在,就选择哪儿为突破口,去启发、引导孩子,获得了惊人的成功。这对我们今天的父母是否也有所启迪呢?

1922年,梁启超曾以“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为题进行演讲,可说是《论语》此章的最佳诠释。梁启超告诉听众:“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眼,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但我不仅从成功里感到趣味,就是在失败里也感到趣味。”

梁启超演讲中最值得现代人思考的,便是从“失败中感到趣味”,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超越失败,虽败犹荣。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很多人把学习当做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家长催促,学校监督,都解决不了“学不进去”的问题,理想、大道理都失去了效果,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学习的内在动力从哪儿来?

关键是“兴趣”问题。“培养学习兴趣”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中心任务,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后面的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学习无止境,向上无止境,成就也无止境,伟大也无止境,这都要靠自己去培养一种乐之的态度。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说:“聪明又爱好学习,并且不视认为放下身段向人请教是件可耻的事。”

一天,子贡问孔子请教说:“孔文子为何得到‘文’的谥号?”孔子回答说:“他聪明又爱好学习,并且不视放下身段向人请教是件可耻的事,所以死后才能得到‘文’的谥号。”

朱熹解释,凡人只要是天性敏锐或是位高权重多半不好学,并以求教他人为耻。依据谥法,便将“勤学好问”称为“文”,其实要做到这点也不简单,孔圉得到“文”的谥号,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不耻下问的人的高度赞扬。

海森堡说过:提出问题往往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可见“问”不仅是做学问,搞研究、创造发明都离不开一个“问”字。

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哲学家穆尔:“你的学生中谁最优秀?”穆尔说是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人在听我的课时总露出迷茫的神色,而且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已经没有问题了。”

孔子这段话可引申为,不管什么行业、学历高低、经历多寡,每个人一定有自己不懂的困惑、不知道的技能,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抛开身份地位的束缚,不以向他人讨教为耻,才能有所长进。

医学家李时珍便可称得上因“不耻下问”成就了非凡事业的典范。李时珍长期行医,发现过去的医书谬误颇多,因此发誓要进行重新整理与补充,为此他“渔猎群书,搜罗百氏”,把找得到的医书都拿来研读,并考辨异同。读完所有医书后,李时珍决定亲自查访各种民间药材,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虚心拜农民、渔夫、樵夫、捕蛇者为师,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仿效“神农尝百草”,并实地了解各种药草生长与分布的情况,经过30年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笔记,终于整理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现代许多人可以轻松做到“敏而好学”,但要做到“不耻下问”往往有点难。

曾经有个相声就辛辣地讽刺了这一现实,说的是一位父亲明明无法回答自己的小儿子的提问,还要不懂装懂,结果洋相百出。试想,如果那位父亲懂得“不耻下问”的道理,老老实实地向儿子坦承自己不懂,然后与儿子一起研究和探索正确的答案,不但不会自己出洋相,还能培养孩子正确的治学态度呢!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治学态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思想观点之一,我们应该将此发扬光大。我们应该把这句话作为我们学习求知的座右铭。

这句话的关键是要能“不耻下问”,也就是不要因为怕难为情而明明不懂也不去问。只要能做到不耻下问,同学之间遇到不懂的可以相互请教,老师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学生请教,家长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孩子请教,大学者、大专家遇到不懂的东西,也可以向普通老百姓请教。

谈到孔夫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时,不能不使我们对现行教育产生了担忧:在我国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张不开嘴,究其原因,多半情况是怕自己问得不深入,受到老师的奚落和同学的嘲笑罢了。

学生因为长期处于接受状态,就出现了一种接受依赖症。他们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处在一种失语状态下。他们无法通过提问,从教师那儿得到优越感,多数只能从教师那儿找到自己低能的证据。因此,很多学生干脆不举手,加入到沉默的行列之中。

孔夫子已离我们久远,而他的教育思想,也值得我们国人去认真地思索……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如果只知读书学习,却不加思考,那么就会茫然无知,没有任何收获;如果只是空想而不知学习,那么就不能肯定所想而会有疑惑不安了。”

孔子首先提倡学习与思考并重,对孔门弟子影响甚大。《论语》里还有两段关于学与思的章节,一是孔子在《卫灵公·三十》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自称曾经整天不吃不睡,只是思考,结果连一点进步也没有,还不如去学习。另一段是在《子张·六》中,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一般称为“博学近思”,即博学而志向坚定,有质疑的精神,有问题就研究清楚,从浅近处思索推敲,仁德就在其中。

不仅仅孔子认为学习与独立思考要并重,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过:“知识不是传授的,而是靠领悟,真正领悟的知识,才能为自己所拥有。”西方哲学史中,关于思考的名言,还有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与巴斯卡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不可怀疑的基础,是在他从法国移居荷兰之后,当时怀疑主义盛行,蒙田等人提倡“无限后退的怀疑论”,就是不管别人提出什么论调皆加以怀疑,以致理性的力量甚微。

“我思故我在”要反击“无限后退的怀疑论”,它的立论基础是:“就算你无限后退在怀疑,但不可怀疑的是,你正在思考吧!”所以,思考与思考的主体都确确实实存在着。因此,笛卡儿称“我思故我在”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定理。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出自巴斯卡的散文哲学著作《沉思录》,书中提到:“人是大自然中最脆弱的芦苇,但人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

巴斯卡在哲学、数学、物理学领域都有卓越不凡的成就,但却因身体虚弱,长期患有严重的头痛,39岁便撒手人寰,他对人的脆弱有深刻的感受。“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所传达的讯息是,人虽然脆弱如芦苇,但是独立的思想能够让人坚强地面对一切。这句话同时也意味着,不会独立思考的人才真如芦苇般弱不禁风、随风飘摇。

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说:“知识必须通过行动来获得。”换言之,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的唯一方法就是去思考。

思考的力量是决定人生胜负成败的关键,要想成事,必须把思考的时间留出来。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时间已经很晚了,他见一个学生仍伏在工作台上,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我也工作。”

“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于是,卢瑟福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拉开历史的帷幕就会发现,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就的人,在其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都是给思考留有一定时间的。

据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经过了“10年的沉思”。他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伟大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6年,不露锋芒。在这6年中,他是以思为主,专研哲学。哲学家认为,这平静的6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许多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有人称他为“数学的王子”,而他则谦虚地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做出同样的发现的。”

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在回答一位抱怨没有时间考虑问题的年轻科学家时说:“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这不是短时期,而是1年、2年、3年),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那他最好放弃科学。”

天才不是固执者,而是懂得适时地去专心思考。

开普顿·布朗先生一直在潜心研究桥梁的结构问题。当时要在他家附近的特威德河上建一座大桥,开普顿一直在构思如何设计一座造价低廉的大桥,画出比较理想的图纸来。在初夏的一个早上,晨露未干,他正在自家的花园里散步,看到一张蜘蛛网横在路上。他突然灵感大发,一个主意涌上心头。铁索和铁绳不正可以像蜘蛛网一样连成一座大桥吗?结果他发明了举世闻名的悬索大桥。

只要勤于动脑,成功就在自己的身边。成大事者往往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某一特定的方向,利用思考的力量,来抓住成功机遇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话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对于我们在校求学的学生,如果我们只会学习,不用自己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我们确实会感到迷惘。比如说,同一本《论语》,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我们不加思考,那么面对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解释,我们将无所适从。

同样,如果只思考不学习新的知识,自己也会在低水平状态下徘徊,而难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6.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正好学的人是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不耻下问。这充分体现了一个人谦虚的修养。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句举世皆知的毛泽东的名言如此朴素,但却蕴涵着很深的哲理。《周易·谦卦》中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总是以谦恭的态度,自守其德,修养其身。

这是崇尚务实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训。谦虚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一个人具有特殊的魅力,正如高尔基所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一个谦虚的人,他的周围总是聚集着很多朋友,他总是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谦虚的人恪守的是一种平衡关系,就是使周围的人在对自己的认同上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让别人不感到卑下和失落。非但如此,有时候谦虚还能使人感到高贵,感到比其他人强,即产生任何人都希望能获得的所谓优越感。而骄傲的人企图获得别人的羡慕,却总是事与愿违。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谦虚的人总是能满足人们对于自身尊严的追求,而骄傲的人往往在无意甚至是有意地践踏别人的尊严,所以人们都只想与一个谦和的人打交道。

历史上那些成就大业者,无不是虚心向书本、向别人学习的典范。

三国时期“才高八斗”的曹植就是典型的一位。

曹植的诗、赋、散文,不仅语言华美,风格独特,而且感情真挚,见解深刻,其思想内容也高出同时代的人,对后代文学影响巨大。曹植才华横溢,是与他平时学习谦虚刻苦分不开的。他一直认为,哪怕才气再高,所做的诗文也不可能没有毛病。因此,他常常喜欢别人来挑他文章的毛病,哪怕是改正了他一个字,他也要尊之为“师”。他曾在《与杨德祖书》中说:“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辟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曹植谦虚,刻苦好学,不仅限于书本和文章,还突破书本和文友的局限,虚心向民间大众学习。他认为:“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建安12年(公元207年),曹植随军北征三郡乌桓途中,到了北方滨海一带。异域风土和边民的贫苦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拜师求学,深入贫民生活,提笔写下了《泰山梁甫记》,记录了“边海民”的凄惨生活,表露了他对百姓的关切和同情。曹植的诗、赋描写的是那样生动、具体,富有感情。

这些文学成就与他的谦虚好学,与他的善拜人为师分不开的。

人决不该自高自大、自鸣得意和自以为是。因为知识是无穷尽的,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永远战胜未来。而未来才是不骄不躁的裁判官,一切自以为是的骄傲情绪都会在这里被无情地降伏。

大发明家爱迪生有过1000多项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明,被誉为“发明之王”和“一代英雄”。但在他的晚年,越来越严重的骄傲情绪,使得恰恰是在他最得意的领域里,犯了形而上学的大错误。他固执地坚决反对交流输电,一味坚持直流输电,结果导致惨败。原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不得不改为“通用电气公司”,而实行交流输电的威斯汀豪斯公司至今仍保留着,这真是“英雄迟暮,骄则自误”。

不谦虚的人大多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并且最容易走进自己重复自己的怪圈。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以为自己走了很远的路,有一天突然醒来,发现自己还停留在当初的起跑线上。

谦虚的反面就是骄傲自满,骄傲就会导致失败。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闻名遐迩的学术巨人,1920年以后他退出了政治舞台,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在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梁启超的朋友周善培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的文章。周说:“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这不待我来恭维你。但是,写文章有两个境界:第一步你已经做到了,第二步是能留人。司马迁死了快2000年,至今《史记》里的许多文章还是百读不厌。你这几十年中,写了若干篇文章,你想想看,不说读百回不容易,就是使人能读两回三回的能有几篇文章?”梁启超听了这么刺耳的话,犹如挨了当头一棒。但他毫不生气,而且很虚心地向老朋友请教:“你说文章怎样才能留人呢?”周善培很认真地回答说:“文章要留人,必须要言外有无穷之意;使读者反复读了又读,才能得到它的无穷之意,读到九十九回,无穷的还没有穷,还丢不下,所以才不厌百回读。如果一篇文章把所有意思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意思先穷了,谁还肯费力再去搜求,再去读第二回呢?文章开门见山不能动人,一开门就把所有的山全看完,里面没有丘壑,人自然一看之后就掉头而去,谁还入山去搜求丘壑呢?”梁启超觉得周善培的话分析透彻精当,很有见地,击中了自己文章的毛病和要害。所以,他连声称谢,虚心接受。

从此,梁启超写文章更加精益求精,果然受益匪浅。

假如你常常得意忘形,不拜别人为师,不接受别人的批评,自己拍自己的肩膀,把它当做一桩了不起的事情,那你无异是在欺骗自己,就像那些被魔术欺骗了的观众一样。从此,你将走上失败的道路,因为你早已没有了自知之明,盲人骑瞎马乱闯,怎么会有成功的希望?

高山,是那样的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的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的一句至理名言,从古至今,多少人都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不论是才高八斗的曹植,还是近代的学术巨人梁启超,无不是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因而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应作为好为人师者的座右铭。我们要避免那种好为人师的毛病,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应该很真诚地提出来,而不要指指点点一副自高自大的样子,这样在伤害对方的自尊时,只能招致对方对你的反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以真诚的态度,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这才是你应该做的。

7.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说:“不学诗,怎么能与人交往谈话呢?”

孔子的弟子陈亢问伯鱼说:“你有没有听到你父亲特别的教诲呢?”伯鱼回答说:“没有特别的。有一天,父亲独自站在厅堂,我很快地走过庭院。父亲就问我:‘你学《诗经》了吗?’我说:‘还没有。’父亲就说:‘不学诗,怎么能与人交往谈话呢?’我就退下去读《诗经》。隔了一阵子父亲又一个人站在厅堂,我很快地穿过庭院。父亲又问:‘你学《礼记》了吗?’我回答:‘没有。’父亲就说:‘不学《礼记》,怎么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呢?’我就退下去读《礼记》。我所听到的教诲,就只有这些。”陈亢回去后很高兴地说:“问一件事却得到三件道理:知道学诗的道理,又知道学礼的道理,还知道君子对自己的小孩也没有特别偏私。”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19岁娶妻,隔一年便生下他的独子,当时在位的鲁昭公派人送一条鲤鱼给孔子祝贺,孔子因此将孩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遗憾的是,孔鲤年50岁时,便早孔子一步离开人世。本文的这段话,是孔子对伯鱼的教诲,孔子认为学习《诗经》与《礼记》,方能与人交往并懂得立身处世之道。

孔子先告诉伯鱼:“不学诗,无以言。”为什么读通《诗经》就可以与人交往谈话呢?朱熹在他的《论语集注》里这样解释说:“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诗经》记载许多人文、民俗、庆典、宗教、自然等事物,学习之后,自然能够明白事理,心平气和地与人交往、谈论事情。

伯鱼所说的传达了孔子对于基础学问养成的重视。

春秋战国时代贵族、士人的精神生活是很丰富的,举凡吟诗、唱歌、听乐、跳舞,从日常生活,到君臣相处、外交往来、宗庙祭祀,都可以看到。《墨子·公孟》便记载有:“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原来读书人对于《诗经》三百首,能够背诵出来、能够用乐器弹奏出来、会以歌唱形式表达出来,还能够用舞蹈来表现。孔子更是将《诗经》融入到教学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便是说明孔子运用《诗经》来作曲吟唱了!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正是说诗歌文艺能教给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和事理。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回忆录中,讲到他小时候有一次读到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短篇小说《朴素的心》。他偷偷地爬到一间杂货店的屋顶,读着读着,着魔似的一下子被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场景迷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他像聋了瞎了一样,听不见外界的声音,也看不见周围的事物,只有书中的主人公,一个普通的厨娘陪伴着他。他拿着书,兴奋地跑出门外,对着阳光展开书页,希望从字的后面找出引诱他着迷的秘密来。文学作品勾魂摄魄的美,把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征服了。

其实,对文字的热爱,这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对此,每个做父母的人恐怕都深有体会。无论你重视或者不重视,你的孩子早已向你提出挑战:纠缠不休地要你讲故事,哪怕是听了一百遍的,还要你反复讲;纠缠不休地要你念儿歌或读诗歌散文,一听见那些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句子,就立刻安静下来,瞪着亮晶晶的眼睛专心倾听;那些大一些可以自己捧着书读的孩子,往往一读那些童话书诗歌集,便忘记了吃饭、睡觉,忘记了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每个孩子都会自然而然地喜欢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寻求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所以,以文学艺术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乃是从孩子本性需要出发而作出的选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恐怕已经教育了好几代孩子要爱惜粮食,而且它的确有效。但它并非义正辞严地教训,甚至都未提到要珍惜粮食,它只是形象地描述了农夫耕种的辛劳,感叹粮食的来之不易,使孩子对农夫的劳动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孩子便会自然而然地不去浪费粮食。

如果你坚持了文学阅读,文学作品美的特质,会如阳光雨露一样,静静地、细细地渗入你的灵魂和血液,使你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许多启迪。

人类社会存在着种种规矩、准则、习俗、道德,个人的行为必然要受到这些东西的约束和限制。孩子在未接受人类社会文明的熏染之前,行为完全受本能控制。他渐渐长大,也渐渐被社会同化。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孩子“社会化”的过程迅速而有效地完成。或者说,文学作品的熏染会让孩子懂事理、懂规矩。原因很简单,文学是表现人性的,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风俗习惯、行为规范无不包含其中。孩子阅读文学书,即等于用最简化的、潜移默化式的方法,却达到无教训之名而有育人之功的效果。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我们先就学诗与说话来省思。“无以言”,是指没有说话的凭借,而不是指不能说话。说话需要什么凭借呢?

诗中的文句除了表达真诚情感之外,还有典雅精致的特色,可以朗朗上口;《诗经》中的三百多篇的内容主旨涵盖了人生的各个层面,可以助人找到适当的话题,进行良性的沟通与互动。并且,学诗将可潜移默化,使人变得温柔敦厚,然后说话时较有分寸,自然受到别人的欢迎。

用今天的话来说,学诗就是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我们从这一类作品中,得知各种复杂的人生经验、各国各地的风俗民情、各行各业的甘苦细节,不仅见闻广增,心胸开阔,也更容易以平常心态看待周遭的一切。这时我们与人谈话,不但了解别人的意思,体谅别人的处境,同时在表达自己的心意时,遣词造句也都可以恰到好处,人际关系的品质自然也日益改善。

8.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里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孔子的语录了。在这里,孔子强调了后天教养的重要性。

《菜根谭》说:“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这虽然是用禅宗的语气在说话,但其表达的意思却仍然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其实,真正关于人性的话题,孔子谈得并不多,要到孟子的时代才有深入的性善性恶探讨,并由此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作为仁者,作为教育家,孔子更看重的是后天教养的一面,所以他苦口婆心地叮咛我们“学而时习之”,并现身说法。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就是这里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仍然是强调后天教养的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这里孔子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被称为“亚圣”的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接受好的教育,花了不少的心血。但是由于家中贫寒,他们只能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有人出入墓地办理丧事,看得多了,孟子和邻居的小孩也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了,非常担忧,她想:“这怎么行?以后我的孩子长大了会有什么出息?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搬离墓地,住到集市里去了。集市里以商铺为主,看得多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母亲看到后又担心起来,她想:“孩子将来做个商人有什么出息?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每天耳濡目染那些老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也开始慢慢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了。这个时候,孟子的母亲才满意地放下心来,她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孟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圣人。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同时也说明,作为个体的自然人是相差不大的,在成长的过程中,造成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的主要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荀子在《劝学》里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也说明了一个人只有靠后天教育,后天的学习才能有所收获。

据文献记载: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两个女狼孩,小的2岁,大的7至8岁。第二年小女孩死了,大女孩一直活到17岁。科学家和人类学家千方百计地教育她,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快跑时仍用四肢,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在大脑结构上,这个狼孩和同龄人没多大差别,脑细胞间的神经纤维发育也接近完成。只是因为狼孩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大脑的功能得不到开发,智力也就低下。

这事例说明了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由于后天没有经过学习,也没有受到人类的教化,更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人类的思维。

狼孩的故事启示我们: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大脑的生理状态,而更多地受到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

9.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新知,就可以当老师了。”

朱熹针对孔子这段话的解释,历来皆被视为经典。朱熹提出宗旨在于,如果能够时常复习过去的知识,并有心得感触,那么所学都是自己的,且能灵活运用到其他方面,因此可以当别人的老师。如果只是死记硬背过去所学,那么所知必定有限,便“不足以为人师”。

孔子本身就是“温故知新”的最佳楷模,他整理六经,都属于从传统中创新的工作。例如,孔子虽然强调恢复周礼,仰慕制礼作乐的周公,但实际上,他所讲的礼已经与原来的周礼不尽相同,他整理周礼并赋予传统新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克己复礼为仁”的观念,已与强调祭祀鬼神的周礼有所出入,可说是孔子的划时代贡献。

孔子温故但能知新,所以不拘泥,思想反倒走在时代的前面,因此孟子才会称赞他是“圣之时者也”。

作家龙应台曾告诉大学生,她每隔两年便要重读一次《庄子》,每次都会让她对生活、工作有新的认识与理解,而重读《韩非子》,常常惊觉自己想要表达的,韩非子在两千多年前便已写过。

而学者李泽厚与日本小说家井上靖,都在中老年之后重读《论语》,李泽厚发表《论语今读》,井上靖创作《孔子》,都让他们的事业更上层楼。

温习旧知识,获得新收获。孔子在这里告诫我们做学问要“温故知新”,会有所收获。在做事上也要懂得“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在继承方面也学会温“故”;而知“新”,就是说要有创新意识,不要食古不化。

历史上有同时具备改革创新与食古不化的矛盾人物,战国时代的赵武灵王即一例,他被后世的梁启超称为“黄帝后第一伟人”。

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下令赵国军队抛弃不便作战的长袍,而改穿能在马上敏捷作战的胡服,当时此举震惊了中原各国。

开始时赵国臣子皆以“循法无过,修礼无邪”,即认为遵循古法绝对不会有错为理由,强加反对。然而,赵军进行改革后战无不胜,使原先羸弱的赵国一跃成为超级强国,各国纷纷起而效法。

为了思索攻打秦国的方法,赵武灵王将王位传给次子赵惠文王,惠文王将赵国管理得有条不紊。

但赵武灵王却囿于礼法,因未将王位传给大儿子而耿耿于怀,因此想分出一些领地给他,结果大儿子起兵作乱,赵武灵王被困于宫中三个月,最后竟活活饿死。

“温故而知新”从某种意义来说也就是要学会创新,不要循规蹈矩,才能找到最佳的做事方法。

《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章,为这个注释提供了千年不移的论证。温习旧知识,获得新收获,着眼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复习巩固。这一解释被广泛接受并运用,在这一点上,还可有以下补充:温习的解释,是仅就“温故”之温而言,孔子赞赏由温故而知新,则“习”便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温习”,而是复习、思考、研究、有所新发现新收获的过程,孔子曾赞扬颜回能够“闻一知十”,就是这个道理。从为师角度而言,即从孔子教学过程而言,孔子每对学生教学一次,是否也是“习”了一次?把学过的东西教一遍,在教的过程中既温习了旧知识,而从中有所启发得到新收获。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恐怕既是经验之谈,又是发自肺腑的内心感受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在哪里?就在“温故而知新”。学习最重要的是获取心得,逐步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换句话说,无师自通,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这种理解确实有点肤浅。其实这句话,既包含着做学问的、也包含着做人的大道理、大方法。

这里关键是对“旧”字的理解。教学中将“故”字解释为“旧的知识”,而朱熹《论语集注》说:“故者,旧所闻”,这“闻”就比“旧的知识”范围要宽了,但又语焉不详,“闻”的界限是什么呢?没说清楚。

其实这“旧”小者可以理解为“旧所学”,大者可以理解为“旧曾有”,即指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什么样的事情没有发生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过去就是你的老师。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目的便是“以史为鉴”。《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中说:“故略表举大分,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云。”盖用此意。又譬如说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等各派思想林立,博大精深。不知道过去的根,怎么从中生发出新的思想呢?做学问,不论是历史的、文化的,还是其他的学问,都要深入地认识过去,只有认识了过去,才能知道未来。这是做学问上的“温故而知新”。当然,这“知新”的目的绝不是去应付考试,去拿学位、拿文凭,而是真正地去把握历史、把握思想的发展趋向。

做人也要“温故而知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干什么?看看自己的事有没有办得不够“忠”,有没有办得不够“信”,该学习的是不是都掌握了。有不好的呢,就改正;都很好呢,就继续发扬。都是在对过去的思考中探求未来,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实际上就是“温故”以“知新”。

总之,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如果你能做到“温故而知新”,能够“鉴往事,知来者”,那么你绝对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了,这样的人当然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jf3ITucvomvhA2X3RriLMWdiZpTQleu5y/GcpUuvjSBzOFCuACBDYF9juCaY79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