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把握好一言一行

一个人的言与行,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形象,也关系到这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关于言与行的关系问题,在2500年前,孔子作了三番五次的强调。

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说:“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还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所有这些说法,意思都只有一个,言行一致,多做少说。

《大学》所言:“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我们不指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孔子这样的圣人,但至少在领略孔子的教诲之中,能够规范一下自己的言行,一天天、一点点地消除自己身上的“小人”之气,而能让自己多一些君子的厚重与威气,也是一种成长,一种收获。

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

“涂”,通“途”。“道”与“涂”两字,都是路途、道路的意思。“道听而涂说”指在路上听到了某些传闻,马上又在途中说给别人听。孔子认为“传播马路消息”不可取。

宋朝名相王安石认为说话要有德行,君子在开口之前就要思考,这句话是否偏离了道德,而道听途说就是没有德行的行为。

有人说:“谎言被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话。”这话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经不住谎言的反复攻击,以致作出错误的判断。

据说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传到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大诗人李白为此写诗说:“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可见谣言的厉害。

三国时代魏国司空王昶的家训中有这么一句:“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王昶训示子侄后辈,解决寒冷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多穿件大衣;而要阻绝他人说自己坏话也不难,就是加强自身的修养。

此外,康熙皇帝曾禁止御史大夫“风闻奏事”,便是不希望风闻对无罪的人带来负面影响,也避免凭着马路新闻来处理国家大事。

大家熟悉的三人成虎的典故也是同样的道理。而之所以谗言三及,之所以三人成虎,都是道听途说的人造成的。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道听而涂说”换成现在的流行语就是“八卦新闻”、“街谈巷议”,有不少人以传播马路消息为乐,说完张家说李家。不过,大部分人在散播小道消息、逞一时口舌之快时,大概都没有想过这类谣言可以夺人性命!

一代红星阮玲玉便是因为承受不了外界谣言的压力而自杀。20世纪30年代,阮玲玉是红遍全中国的巨星,在银幕中扮演过各种角色,但由于外界攻击她的婚姻与电影,25岁的她在留下了“人言可畏”的遗书后服毒自杀,香消玉殒。

然而,“谣言止于智者”,这个原则在今天依然不会改变,不听、不信、不传谣言,就是现代聪明人需要修习的课题。

因为道听途说多是捕风捉影,然后再添油加醋,即便像曾参以德行著称的君子,且曾母也非常相信自己的儿子,但在以讹传讹的情况下,也让曾母不得不开始怀疑曾参是否真的杀人了。

“道听途说”确实不是个好习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完全避免道听途说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谓“谣言止于智者”,然而不可否认,相对来说,智者总是少数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难于立刻识破什么是正确的消息,什么是虚假的传言。

要让自己避免被道听途说误导,关键在于听话的时候,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脑子。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不管别人怎么说,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除了提高自身的判定能力之外,关键还在于社会能提高透明度、公开度和诚信度。一旦有了什么消息,政府应该尽快做出正面的澄清和说明。面对种种传言,政府或相关部门不及时出面澄清,是使道听途说蔓延的主要原因。

2.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孔子说:“当他没有得到的时候,担心不能得到;当他得到以后,又担心失去。如果担心失去,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了。”

患得患失是人生最常见的心理,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阴影。患得患失者整天或为得失所忧,或被得失所累,生活郁郁寡欢。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整个儿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房被得失纷扰得没有一分安宁。这些人,你给他十两银子,他会想像你肯定得了十两金子。这些人整天神经兮兮,心情忐忑、惴惴不安,生活哪来轻松与愉快。

《老子》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是讲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对于追求名利地位这些东西,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受到屈辱,丧失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辩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也惹得一身怨气,而所想得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当时也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

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一些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抢不走麦子作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宓子贱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

宓子贱说:“今年没有麦子,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有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难以整治,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的得失观非常独到,他之所以力排众议,放任入侵鲁国的齐军把麦子掠去,是认为失掉的东西不过是那一点点有形的、有限的粮食而已,而如果让民众产生了可以因祸得财的不良心理,那对鲁国来说才是无形的、无限的损失。宓子贱不怕受到朝野一致的误解和责难,舍弃个人一时的政治声誉,而换得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这是只有成大事者才能具备的胸襟气度和远见卓识,的确令人敬佩和感动。这也说明看淡一时得失的人,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长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否则一味在个人的利益上患得患失,只会使自己陷入首鼠两端的可悲境地。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

“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在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声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的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这可真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也是一个微讽的问题,其实答案已在问题中呈现出来了。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他的心就怎么也静不下来了,这对他施展技术时的身心状态构成了严重影响。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和得失置之度外,才能自自然然、心无挂碍地奔向成功的目标!

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想获得某种东西,就必须扬弃那种东西。什么都想得到,最终只能两手空空。

有一个叫秦裕的奥运会柔道金牌得主,在连续获得203场胜利之后却突然宣布退役,而那时他才28岁,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以为他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不然,秦裕是明智的,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运动的巅峰状态已是明日黄花,而以往那种求胜的意志也迅速减退,这才主动宣布退役,去当了教练。应该说,秦裕的选择虽然有些无奈,然而,从长远来看,却也是一种坦然平和的选择,比起那种硬充好汉者来说,他是英雄。因为他毕竟是消失于人生最高处的亮点上,给世人留下的毕竟是一个微笑。

老话说得好:“最大的一步是在门外。”可见,这种撤退的后面并非一片空白,也不乏新的人生机遇。有“体操王子”美誉的李宁,退出体坛后选择了办实业的道路,不也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功吗?如同一切时髦的东西都会过时一样,一切的荣耀或巅峰状态也都会被抛到身后或烟消云散的。

因此,做一个明智的人,既然“拿得起”那颇有分量的光环,同样也应当“放得下”它,从而使自己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做出另一种有意义的选择。这样,又有什么可惆怅或遗憾的呢?

“患得患失”其实是人性的弱点,我们有时是很难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完全避免患得患失的心理的。

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现代人也曾经说: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这也充分说明了得与失之间的辩证关系。选择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放弃是顾全大局的果断和胆识。

人生得失是常事,失去了就让它去吧,因为还会有新的东西来,不必斤斤计较,因为,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很无聊,活得并不自在,并不轻松。那可真是“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结果还多半会“算来算去算自己”。对这种人来说,人生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指出,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幸福的一天。人生短短几十秋,何苦活得那么累呢?!

3.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容易有三种失误:还没轮到自己说话却抢先说了,这叫急躁;轮到自己说了却不说,这叫阴隐;不察言观色而说话,这叫瞎子。”

这里的君子指长官、前辈等,用朱熹的解释,指“有德位之通称”。其实,就是一般朋友、同学、同事之间说话,这里的几点也都是适用的。

说话讲时机有技巧,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从小的方面来说会影响说话的效果,大的方面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古往今来,许多事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李斯生于战国末期,他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出力很多,被封为宰相之职。秦始皇死后,由于受赵高的诱惑,和赵高一起假造圣旨,害死了公子扶苏,把胡亥推上了王位。

胡亥继位后,一天到晚花天酒地、胡作非为。赵高日益受到宠信,地位也不断升高。但是李斯身为宰相,对赵高的地位构成了威胁,赵高决定除掉李斯,于是,他决定寻找机会。

胡亥更加荒唐了,李斯身为宰相,觉得应该劝谏一下,但是,由于胡亥不理朝政,李斯根本找不到机会。于是,李斯找到赵高,想让他想办法。赵高一口答应了下来。

时隔不久,赵高就告诉李斯,说皇上在某某宫,你可以去找他。李斯谢过赵高,找到了胡亥。胡亥当时正在和嫔妃宫女玩乐,看见李斯来扫兴,大怒,呵斥他下去。从此,李斯被胡亥彻底冷落。

其实,这正是赵高的奸计。他有意在胡亥正玩得开心的时候让李斯去进谏,说一些胡亥不愿意听的话,胡亥能不恨李斯吗?

与李斯相反,明朝的魏忠贤可谓会抓住说话时机的人。

明代的天启皇帝朱由校长年不见大臣,那么,他在宫中干些什么呢?除了声色犬马之外,他还有一个特殊的嗜好,就是爱干木工活。他曾经亲自在大木桶、铜缸之类的容器上凿孔、装上机关,做成喷泉等各种水戏;而更多时候,他锯锯刨刨,制作各种精巧的楼台亭阁,还亲自动手上漆彩绘。他常年乐此不疲,简直到了物我皆忘的地步。

狡猾的权奸魏忠贤便利用了这一点,每当朱由校专心在制作时,他便在一旁不住口地喝彩、夸奖,说什么“老天爷赐给万岁爷如此的聪明,凡人哪能做得到啊!”皇帝听了更是得意,也更专心了。就在这种时刻,魏忠贤便以朝中之事向他启奏,他哪里还会对这些事有兴趣呢?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说:“我已经知道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别再麻烦我。”

魏忠贤就这样把大权抓在手中,皇帝成了摆设。可见,说话时机的重要性。

在今天,我们在劝说别人,或有求于人的时候,也要注意时机。某个机关有位科长工作很认真又能干,但是处长却对他牢骚满腹,原因是这位科长常常向处长提出下属或自己的计划,而时机总是不凑巧。比如:

处长准备外出时;

处长心情不好时;

处长正忙时。

就常识而言,这些时候应尽力避免向上司提出烦琐、麻烦的问题。但这位科长不知是运气不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总是碰上这种时候和处长谈工作。最后处长终于忍不住了,沉下脸对他说:“非要现在说吗?你没看到我现在正忙吗?”

要成为上司的好助手,应该耳聪目明,手脚灵活,能够关心自己周围和整体的事情。尤其要用心观察周围的动态,正确地掌握对方的心理,然后再采取行动,如果那位科长能事先掌握处长的情况,再说“现在是否方便”,就不会弄错汇报工作的时机了。

孔子所指出的三个毛病,的确也是我们一般人容易犯的。第一个毛病是急躁而爱出风头,没有耐心听人说话的涵养;第二个毛病是阴隐,该说话的时候不说,给人以城府很深、人很阴的感觉,尤其容易失去朋友;第三个毛病是不长眼睛,说话不看人家的反应,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这是炮筒子一类的人,尤其不能做与人交往、接待、洽谈等方面的工作。

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

如何把握好说话的时机,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4.尚义不尚勇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说:“君子崇尚义。君子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惹乱子,小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成为强盗。”

孔子尚德尚义而不尚勇,主张用礼义来规范约束勇敢。当然,这并不是说勇敢这种品质不好,而是说如果不加以规范约束,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出问题。这就是他在“六言六蔽”里所说的,“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以及在《泰伯》篇里所说的“勇而无礼则乱”。

尤其是对那些道德品质败坏的小人来说,无勇倒还没有什么,一旦有勇,那便真会成为害群之马:肆无忌惮,无恶不作。

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用道德规范或者说礼仪来约束自己,特别是在容易引起“一时之愤”的场合下,多想想后果,以义为上,以免给他人和自己都带来危害。

人要想平平安安一生,就得戒除“火性”。“火性”大的人往往也会毁事业于一旦。

《三国演义》中张飞就是个爆脾气的人,以勇猛著称,曾率20名骑兵吓退曹操大军,敌人对他闻风丧胆。在这里有“火性”就是他的优点。然而过于“有火性”的性格也给他带来祸端。他“不恤小人”、“暴而无恩”,刘备就曾批评他:“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果然,他就是死在其“左右”之手。

由此看来,“火性”要用对地方:干事时,行动上要雷厉风行;但心中却不可有“火”;有火性、有志气,这是好事,但对人好发火,就不是好事了。

曾有人对各监狱的成年犯人作过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不幸的犯人之所以沦落到监狱中,有90%的人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自制。

要想做个极为“平衡”的人,你身上的热忱和自制必须相等而平衡。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青年张某,大学毕业后不久便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才智走上了领导岗位,当上了技术部的副部长;而女朋友的年轻貌美更使他春风得意,喜上眉梢。后来,因为一次工作上的失误,他受到了降职的处分。正当他为事业上的挫折而痛苦之时,曾经钟情于他的女友,也因此与他分道扬镳。他懊恼,他愤怒,愤怒到不能自制,以致对女友采取了法律所不能容忍的报复手段……

这位青年连遭事业和爱情的挫折,固然令人同情,但失去理智的行为,等待的是法律的惩罚。

自制力,是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的言行的品质。对盲目冲动和消极情绪的高度克制,善于排除身体内外的干扰,坚决采取理智的行动,是这种品质的集中表现。

勇,有小勇和大勇之分。小勇是匹夫之勇,大勇是勇而不妄为。具有大勇之人往往有这样的风度:遇事不冲动、不盲从、不草率决定,他们能够三思而后行,不会意气行事,故不会招致无端的麻烦。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非有大勇之人而不能做到如此。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凡事讲规矩、讲究智慧的时代。即使你有一些能耐也不要逞强。一个人恃勇行事,无意中就会高估了自己,从而轻视对手,这样就将自己置于不利之地了。只有谨慎行事,给自己留有余地,才能进退自如。

5.花言巧语要不得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巧言”就是花言巧语,“令色”就是外表很虚伪。这种心口不一、只会舌灿莲花的人,为了一己利益,或逢迎拍马,或专给人戴高帽,也许会受到一般人的欢迎,但却是孔子很讨厌的。

在《公冶长·二十五》中,也记载着孔子提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相传是《左传》的作者,是孔子敬重的一位贤人。“足恭”指的是“过于恭敬”。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讨人喜欢,态度过于恭敬,隐藏内心对朋友的怨恨,外表还称兄道弟,这种只注重表面形式而心里却不知在打什么算盘的人,是孔子最讨厌的。

三国魏明帝时有个叫刘晔的大臣,当时魏明帝曹睿想进攻蜀汉,群臣都认为不可行。曹睿询问刘晔的意见,他就顺着曹睿的心意,说伐蜀可行,但私下又对其他人说不可行。

中领军杨暨也是曹睿的亲近大臣,他坚定反对伐蜀。刘晔每次遇到杨暨,都投其所好,大谈不可伐蜀的道理。有一次,杨暨又劝谏曹睿打消伐蜀的念头,曹睿一急,脱口而出说:“卿不过是一名书生,哪懂带兵打仗的道理!”杨暨不服气,说:“臣也许不行,但刘晔是先帝的谋臣,他也说不可伐蜀。”曹睿一愣,召来刘晔当场对质,但刘晔坚持不肯表态。

后来,刘晔单独去见曹睿说:“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也。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刘晔解释是担心军情泄漏才不说出自己的心意,曹睿听说如此,赶忙向刘晔道谢。

刘晔又跟杨暨说:“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刘晔跟杨暨说的是“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责备杨暨虽然正直却没有谋略,这番话也说得杨暨频频点头。

然而,尽管刘晔“巧言令色”至此,但还是有讨厌他的人向曹睿报告:“刘晔不忠,每次都揣摩陛下的心意而曲意迎合。陛下如果故意透露与自己心意相反的讯息给他,他回答的与陛下不同,才表示他与陛下的想法一致。否则他就是趋合上意。”曹睿就这样试了一下,刘晔果然露出马脚,从此曹睿就疏远了刘晔。

裴松之在《三国志·刘晔传》便注说:“谚曰:‘巧诈不如拙诚’,信矣!”

《红楼梦》里王熙凤能言善道、长袖善舞,但最后还是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所以为人处世还是“宁拙勿巧,宁朴勿华”来得实在些。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者应当真诚地待人与处世。孔子把“巧言令色”看做极为不仁的表现,认为这是一种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对别人假心假意地奉承谄媚,骗取人们的信任的可鄙做法。儒家一贯崇尚质朴真挚,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空谈浮言,虚假瞒骗。应该说,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千古以来影响着中国人,已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古往今来,那些违背这些原则和精神的人,虽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最终其真实面目都将昭然若揭,无法长久欺蒙于世,其中的大奸者也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巧言令色。”孔子给伪君子画了一幅画像。

如果再加上孟子借用曾子的两笔,那可真称得上是绝妙了。

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

由此可见,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圣人提醒我们的话,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一脸笑得稀烂的伪君子哟!

6.言过其实,没有人信服你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或说得高做得低是可耻的。”

这句话极为精炼、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更不要把话讲得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结果不但无法兑现,还会误事或坏事。做不到的,就不要吹牛。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真正尽力的并不多,给集体、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和种种损失,有时甚至会断送自己的前程。

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被马谡的言语所迷惑而看中了马谡。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却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都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合阝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应该说,这个历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在战场上,一个人物的不良性格和习性,足以葬送一场关键的战争和无数士兵的生命,同时也会断送掉自己的前程和生命。因此,我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尽量避免言过其实的毛病,说话要严谨,不要夸大其词,要给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

中国成语中就有一个“言过其实”的词条,其意即是:言词浮夸,超出他的实际能力。因此,对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有此类习惯的人,应当有所警戒了吧!

就像“人不知而不愠”一类的话题一样,关于言与行的关系问题,孔子也作了三番五次的强调。

在《学而》篇里,孔子说过“敏于事而慎于言”。在《为政》篇里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在本篇里,除了这里的说法外,孔子还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宪问》篇里,孔子又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所有这些说法,意思都只有一个,就是要求我们要言行一致,多做少说。

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十有八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还是多做少说,言行一致为好。

7.说话谨慎就是仁

仁者其言也讱。

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

一天,孔子的学生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说话谨慎。”

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这就可以叫做仁了吗?”孔子回答说:“凡事做起来困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当颜渊、仲弓问什么是仁时,孔子作了正面回答,尽管是一内修一外用有所不同,可是当司马牛问什么是仁时,孔子却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有些顾左右而言他地说:“仁者说话谨慎。”

这一微妙的区别,司马牛自己不会感觉不到,所以他又问(实际上有点软中带刺):“怎么,这就可以说是仁了吗?”言下之意是说:老师,您也把它说得太容易了吧,您整日总给我们唠唠叨叨的“仁”难道就这么简单吗?想不到孔子依然一本正经地告诉他:“凡事做起来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司马牛“多言而躁”,夸夸其谈。难怪孔子要对症下药,借他问仁的机会对他进行教育了。

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话一出口,妄下结论,所造成的影响,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说话不当产生矛盾的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

曾看过一段笑话,是这样的:

有一个业务员,花了整个上午的时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他的循循诱导下,客户对他推荐的汽车很是满意。于是,客户想进一步检测完制冷设备后就进行交易。当业务员启动汽车的冷气时,他洋洋得意地对客户说:“这车的冷气很强劲,某市曾发生此类车的冷气冻死人事件……”

客户未等他说完,连逃带跑就走了。

古人有训:“言多必失。”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口兵诫》说:“我诫于口,唯心之门,毋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尚书·说命》记载:言从口出,一旦不合乎礼仪,就会招致羞辱。同样,《诗经》中也有“有欺不可为”的警句。可见,人们对言多语失是何等的慎诫。

在我国历史上,其结局最荒唐的就是东晋武帝司马曜,竟因酒后的一句戏言被爱妃的婢女闷死。

公元396年的一天,司马曜跟平日一样,与自己最为宠爱的妃子张贵人饮酒取乐。他狂饮不止,并硬要张贵人再陪他对饮。张贵人已经酒足,难以再饮,极力辞谢。他面露愠色,开玩笑地说:“你今天如敢违抗君命,拒不陪饮,我可要定你的罪!”张贵人一时火起,恃宠起身顶撞说:“妾偏偏不饮,看陛下定我什么罪!”司马曜醉眼朦胧,起身冷笑一声说:“你用不着嘴硬。你已经年近三十,应该废黜了。我有的是年轻貌美的佳人,难道少了你一人就不成?”说到这里,又大口呕吐,喷得张贵人满头满身都是。当晚,张贵人思来想去,一直想着司马曜的这句话。她想到:司马曜的前两个宠妃都因失宠而被打入冷宫,自己失宠是不是也要在冷宫里度过余生?她越想越感到害怕,越想越心不甘。不知从哪里来的胆量和决心,张贵人让侍女拿来一条厚厚的被子,将司马曜紧紧地蒙在了下面。几个侍女重重地压在上面,任凭司马曜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司马曜竟活活被憋死了。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是三五之门,祸害由此而生。一个口不择言的人,他所处的环境往往会混乱不堪。对此,古人早就有过先见之明,对后人也有过警示。

三国时,杨修善于卖弄小聪明,凡事都愿意开口点破,使得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十分反感。最后,终于因道破“鸡肋”的意义,招来杀身之祸。其实,曹操的意思,别人未必不懂。杨修只道是自己聪明,说话不看场合,图误了身家性命。

在中国,素来就有所谓的“逆鳞”之说。也就是说,即使再驯良的龙,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在龙的喉部之下约一尺的部位上有“逆鳞”,龙的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是反向生长的,如果一不小心触到“逆鳞”,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而其他的部位的鳞任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由此推知,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其实都有“逆鳞”存在。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圣人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人往往就是这样,闲言之时,最喜论人长短;言语间,最爱谈人隐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祸当从口来。一夜之间,一传十,十传百,流言蜚语,往往杀人于无形。

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注意说话的艺术。只图一时之快,不注意言语的轻重对错,任性而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时至今日,我们虽然不再崇尚“沉默是金”的信条,但在某些场合还是少言为佳。

记得有一位文人曾说过:“害人的舌头比魔鬼还厉害……上帝仁慈为怀,特地在舌头外面筑起两排牙齿,两片嘴唇,好让人们在开口讲话之前多加考虑。”这位文人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说话之前要多加考虑,要负责任,不能出口伤人,损害别人。

当然,人长了嘴巴就是要说话的,但说话一定得看场合、看时机。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不考虑结果,往往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爱说敢说,如果不注意控制,就更容易因话惹祸。这时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长期下去,最终害了你自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舌头惹出的风波太多了。不负责任的背后瞎说,毫无根据的怀疑猜测,不经调查的轻信乱传,东拉西扯的闲言碎语,都会给许多人造成痛苦和烦恼,给人世间增添许多是非和不幸。当然给别人带来不幸的同时,往往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言为心声,语言受思想支配,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不负责任胡说八道、造谣中伤、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道德的。能管住自己的舌头就是做人最大的成功之一。

8.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说:“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就不会招人怨恨了。”

衡量一个人的过错要看具体的情况,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才干、品德各不相同,所以行事方法也不会相同。

汉代的孙会宗曾对杨恽不满,杨恽在写给孙会宗的信中说:“努力追求仁义,常担心不能教化百姓,那是士大夫的事;急急忙忙追求财富,常怕求不到,那是老百姓的事。你为什么用士大夫的标准责备我呢?”

这就是说,不能要求一个普通人的言行一定要和一个非凡的人的言行相同,也就是说对人的要求不要太过分了。

孔子说:“人的错误各种各样,什么样的人犯什么样的错误。考察某人的过错,就知道什么是仁爱了。”

司马迁说:过去管仲辅佐齐桓公,九次主持与诸侯的会盟,匡正天下,可孔子还是小看他,说:“管仲的器量很小啊!”

夔、龙、稷、契,这是王者的辅佐,狐偃、咎犯是霸者的辅佐。孔子曾称赞管仲说:“假如没有管仲,恐怕我们早已成了野蛮人了。”这是因为孔子认为管仲有王佐之材,却只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不是器量狭小又是什么呢?由此看来,孔子是把管仲当做夔、龙、稷、契一流人来看的,才批评他的过错。

所谓的宽以待人是要具体的人具体安排,具体的事情具体对待。因为小人做不出君子的行为,那不是小人的过错,所以应该宽恕他而不必责备他。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鲜明地提出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在同各种错误倾向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孔子提出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与毛泽东提出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是一致的,这是两位伟人思想的一种不谋而合。

孔子说的这些话,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凡事多作自我批评,这既是儒者的反躬自省功夫,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倡导的思想修养。

当然,要真正做到是非常难的。这正如孔子在《公冶长》篇里所感叹的那样:“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能够“躬自厚”的人是很少的,往往倒是“厚”责于人,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

这样一来,怨恨也就随之而起了。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孔子才语重心长地说,要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

在当今社会里,说到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从主观方面来说反映一个人的思想修养,从客观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因此,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omlPWQYQnmR7TVZkllqeiAUbTu0i7nFeum8k1TIHfDtInZ7onrZGeJcRZ/kcAIl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