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老子与现代人心态

自然是无欲的,道是无欲的,人也应该无欲才合于道。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很显然,这就是修道的根本方法。

1.可怕的流行观念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一个人对于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观念、行为,不能不有所顾忌。但众人所畏惧与阿附的这种社会成见与习俗,却往往只是草率地注重和认同了事物的表象、形名,而不是进行冷静、深入的究察以触及事物的实质,这是很可怕的!

这是一个流行观念不断变换的时代,一不小心便会生出一个流行观念来。无论是生活、教育、工作,还是创业,流行观念都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

比如穿衣服,有一位朋友要参加喜宴,因为缺少会客的衣服,准备买一套西装,但是由于体形偏胖,较适合穿宽松的两粒扣、三粒扣的,不适合穿四粒扣的。所以,他在商店试完了所有的西装,不是瘦了就是太长了,半天下来还是没卖着。到最后,营业员还奚落他:“老人家,现在谁还穿那个呀?就流行这种”。营业员带着轻蔑眼光,用手指着清一色的四粒扣西装。“长西装短夹克,长一两寸没什么的,好看。”“要不您买夹克得了。”就这样,衣服没买成,倒是落得不少的遗憾和尴尬。

对于追求服装的流行,可能最敏感、最快速的就是女人了。当她们看着别人穿着好看、漂亮,就不管自己合不合适也非得买一身穿上不可。于是乎,不管自己是不是腿粗还是细,都能随处可见女人冬天穿短裤配靴子,裤子不管是宽的还是窄的都扎进了靴子了,使人看起来很像个粽子;不管自己形象与身材搭不搭配,你总能看到一个不足1.6米的女孩子穿着草皮背心从你面前走过,活像进了原始森林;也不管自己是老师、公务员还是服务人员,穿黑丝袜已然成了她的最爱……

不过,穿衣服本来就是个人爱好,无关乎别人怎么看、什么感受,只要自己喜欢就随便别人怎么去说吧。但是,仔细想想这种“流行”又何止服装呢?

比如考试,上世纪80年代流行标准化,于是乎所有的试卷一夜之间全变成了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为了标准统一,语文科几乎全取消了主观性的试题。到了90年代,答卷又流行涂黑圈,说是为了便于使用计算机进行阅卷,客观题的答案全用涂点法答卷。后来,素质教育成为了重点,于是一夜之间所有的教辅用书全冠上了“素质教育”的头衔,“素质教育”俨然成了教育界最时髦的语言,扎扎实实地批了一回“应试教育”。再后来,学生又流行“减负”,一夜之间又从上至下刮起了强劲的“减负”风,不管负担重不重,必须一律要减。于是,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不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得以考生成绩给学校排名次”,“不准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不得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是,几年下来,教学质量下降了,家长也有意见,现在又不得不流行狠抓升学率,又要用考试成绩来给学校排名次,又要用升学成绩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

盲目信仰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而盲目信仰的群体则更加“心狠手辣”。如果有人相信另一个“上帝”,或者即使他也相信同一个上帝,但膜拜的仪式不同,盲目信仰便可以驱使人们判处这个人死刑。可以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可以把他烧死在火刑柱上,可以用十字军战士的利剑刺死他,也可以在贝鲁特的街头枪决他,或者在贝尔法斯特的酒吧间里炸死他。促使人们施行冷酷无情的手段而“脸不变色,心不跳”的正是那盲目信仰。

鲁迅曾有句名言:“愚弱的国民,无论有怎样健全的体魄,怎样的长寿也是毫无意义的,我等的首要是改造国民的精神,我认为此为文艺的第一要务。”老子则更是为国民群体的肤浅的潮流意识而深深地忧虑,因为老子对此有着一种高屋建瓴般的透彻看法,他以敏锐的目光洞见到这种盲目的概念意识潜伏着极大的灾祸隐患。

人就像动物一样有着模仿的天性。模仿对人来说是必然的,因为模仿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正是因为有这种必然性,才使得所谓时尚的力量如此强大。正因为如此,所以敢于坦诚地反对公认的观念,会变得非常困难。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过于跟随潮流的人,他们往往显得孤独、弱小。在这种情况下,狂妄奸邪者,往往刺激、操纵群体的偏见,并将其推向极端;幼稚浮躁者,则随波逐流,偏听偏信,盲目迎合;睿智朴直者,则遗世而独立,似诎且愚;大智大勇者,则避实就虚,因利乘便进行拨乱反正,使之浊以静之徐清;而高智权威者,则“为无为”防微杜渐,不使群体滋生偏见。

老子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当众人都有强烈的占有欲望,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你争我夺时,只有我独自甘于寂寞,怀着无比淡泊宁静的心境,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孩般的无为状态。而当众人都沉浸在春天般的美景,享用着丰盛的大餐时,我却保持淡泊恬静的心境。聪明人凡事都要争出个所以然来,以不知强为知,不聪明强装聪明。而我在众人的眼里是多么愚笨啊,惟独我淡泊名利,无动于衷,好像一个还不懂事的小孩子,孤孤单单,无处可去。可你是否知道,我所要的不是名,也不是利,而是那些与众人不同的、养育万物的自然。

是啊!美和丑是一对相对存在的概念,人们普遍偏爱美好的事物,而讨厌丑恶的事物。因为这种心理的驱使,人们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当追求得到满足时就欣喜若狂;而一旦外在的事物消失了,他们的快乐也就不存在了,便闷闷不乐,烦恼和忧伤等坏情绪便会接踵而来。得道之人却不同,他们心目中无美和丑的区别,一切顺应自然,决不刻意追求什么,也就无所谓得和失,也就不会有痛苦和烦恼了。一个人整日闷闷不乐,不但是一种最残酷的自我折磨,而且会影响别人的心情。

带着忧愁和烦恼生活的人,其人生质量大打折扣,更不会有什么人格魅力了,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这就是老子的智慧!

哲学告诉我们:观念支配行动,许多事情事与愿违都是“观念”惹的祸,那种不切实际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唯意志观念显然已结出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2.危机四伏的富贵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一个人拥有太多的财富、太高的权势,会遭到别人的觊觎,自己也会因太骄傲而陷入奢靡,反而无法长期保有财富。富贵是一种危机的警示,最需要韬光养晦、谦虚退让,如果反而以自我炫耀而骄人,那就要自招祸患了。

天空蓝得醉人,海面风平浪静。时间还是上午,一个老渔夫悠闲地坐在海边,一边抽烟,一边凝视着大海,身旁是他的渔船。他看起来满足而自在,心中了无牵挂。

这时,一个富翁走了过来。

富翁:“这么好的天气,你怎么坐在这里抽烟啊?”

老渔夫:“这么好的天气,为什么不坐下来抽烟?”

富翁:“这么好的天气,你不能坐下抽烟!”

老渔夫:“那我该干什么呢?”

富翁:“你应该抓紧时间出海打鱼。”

老渔夫:“我已经一大早出海回来了,打的鱼足够好几天的生活了。”

富翁:“那你也该抓紧时间再多多地出去几次,打更多的鱼。”

老渔夫:“然后呢?”

富翁:“然后每天如此。”

老渔夫:“然后呢?”

富翁:“然后你用赚来的钱,买一艘新船,租出去。”

老渔夫:“然后呢?”

富翁:“然后赚很多的钱,买更多的船,赚更多钱……”

老渔夫:“然后呢?”

富翁:“然后你成功了,你就可以悠闲地坐在海边,抽一袋烟,享受人生!”

老渔夫:“你看我现在在做什么呢?”

富翁:“……”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之后,社会上就出现了贫富差别;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贫富的差别也越来越大,从而也就产生了阶级分化,从而也就产生了富贵与贫贱。人人都向往富贵,然而富贵后又往往容易变得骄横,这富贵而骄的背后,往往潜伏着祸害。故而老子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历史的事实证实,既没有永久的富贵,也没有永远无法改变的贫贱。尤其是富贵,能够连续三代甚至更长远的富贵就更少见了。原因是富贵子弟败家子多。这些纨绔子弟往往从小就养尊处优,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不求上进,吃喝嫖赌毒,五毒俱全,甚至有的还无恶不作;在其父辈过世之后,一旦没有一点管教,更加无法无天,变本加厉,坐吃山空。

历史上有许多“虎父犬子”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这些天潢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可悲。刘备世人之杰,一生纵横驰骋,却有一个荒淫昏庸,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儿子。状貌奇伟、智慧罕匹,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七军而名扬天下的周瑜,也有一个以都督乡侯之尊,荒于国事、奸人妻女的败家子周胤。

特别是不是从正路得来的富贵,那就更长不了。往往争得富贵的人本身就不能善终,自身就会得到报应,最长也不过到他的子辈。

西晋时期,晋武帝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朝廷里的大臣也都把摆阔气当做体面的事。

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羊琇、王恺都是外戚,他们的权势比石崇来得大,但是在豪富方面却比不上石崇。

石崇当过几年荆州刺史,在这期间,他除了加紧搜刮民脂民膏之外,还干过肮脏的抢劫勾当。有些外国的使臣或商人经过荆州地面,石崇就派部下敲诈勒索,甚至像江洋大盗一样,公开杀人劫货。这样,他就掠夺了无数的钱财、珠宝,成了当时最大的富豪。据说,石崇的厕所里也常候着十几个侍女,都打扮得浓艳照人;上完厕所后他还得换一套新衣服出来,连贵族也不好意思上他家厕所。

石崇到了洛阳,一听说王恺的豪富很出名,就有心跟他比一比。

有一天,他与国戚王恺见面,两个人便斗起富来。王恺用糖和干饭擦锅,石崇就用蜡烛作柴火;王恺用紫丝做成路障四十里,石崇用丝锦做成路障五十里;王恺用赤石脂涂屋,石崇用椒料泥墙。王恺为晋武帝的舅父,晋武帝在王石二人的斗富中暗暗帮助舅父,曾赐王恺一枝珊瑚树,高二尺,干粗枝密,世所少见。王恺把珊瑚拿在石崇面前炫耀,石崇见后拿起铁棍随手将它击碎。王恺以为他在嫉妒自己的珍宝,声色俱厉地吼起来。石崇毫不在乎地说:“这是小意思,赔你的就是了。”接着命令家奴拿出六七枝来,高三尺、四尺不等,光彩夺目,王恺见后无地自容。

后来,石崇终因得罪赵王伦被收监。赵王伦是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的“八王之乱”之一,专断朝政。他听说石崇有一名宠妓叫绿珠,美而艳,善吹笛,于是派部将孙秀去取绿珠。石崇便让孙秀在其金谷园中的数十名美婢艳妾中任意挑选。孙秀说:“君侯服御饰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石崇听后,大怒说:“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孙秀再三劝告,石崇还是不给。于是,孙秀告诉了赵王伦。赵王伦派出官兵来抓。这时石崇正在大宴宾客。石崇对绿珠说:“我因你而获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便自投楼下而死。

石崇以为,这最多也不过是流放到边远地区,可等送到刑场才大梦方醒,说:“他们是想要我的家财。”押送他的人回答说:“你既然知道财多害命,何不早散家财呢?”

这时,石崇才沉重地低下了头。

古语云:“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铁律。通过打砸抢骗得来的财富,通过敲诈勒索得来的钱财,通过贪污受贿得来的赃款,能留得住吗?通过阴谋诡计得来的权力,通过送礼行贿买来的高官,通过虚假政绩骗来的厚禄,能长远吗?

孟子曰:“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以贫贱而移,不以富贵而淫。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们不必过分羡恨有钱人。只要他们的钱不是正道来的,他们的呼风唤雨、神气十足的嘴脸就是暂时的,他的钱很快就会散掉,并且下场很惨。我们也不必过分羡恨有权的人,只要他的权不是正道来的,他们的横行霸道、不可一世的行径就是短期的,他的权很快就会丢掉,甚至身败名裂。

古往今来,没有人能永久地保存自己的名位抑或财富,即使是财富和权力倾天下的王公贵族,甚或一手遮天的帝王也无法保留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他们让后人将珠宝和自己的尸体埋葬在一起,并安装上了各种机关,以求保全自己生前拥有的财富。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就在他们被安葬后,盗贼潜入他们的坟墓,将陪葬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并将他们的尸首抛弃在荒野。这是多么悲惨的结局!更有甚者,有的帝王连自己的尸体也被偷走了,因为他们身上穿的是金缕玉衣。他们不但失去了珠宝也失去了自己。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我们人类如何克服自身的弱点,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人生于世,当视富贵如浮云。若是恋恋于富贵,不但不以富济贫,以贵扶贱,反而拥其富贵而傲世骄人,非“自遗其咎”不可,复谁之怨?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此诚“强梁者不得其死”也。天下不得好死的强梁者,未有不是“富贵而骄”之人。马克思曾说:“历史是最公正的审判官。”殷鉴昭昭,发人深省。

“谦受益,满招损”乃是至理名言。世人不但要明白“骄”的祸害,还应该知道用“谦”来完善自己,必须牢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古训,不贪图享受,没有个人的占有欲,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淡以瞬息万变处。“富贵而骄”的人,是“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是无知之至,妄自尊大。这些东西都是残渣碎骨,是身上的瘤疣,弃之不及,所以“有道者不处”。

无论治身、治国,都不能盲从于自我主观欲念,要克制自我,去其贪妄,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易谦彖》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天道、人道、鬼神之道皆厌恶满盈骄横,人富且骄,岂不是自取其害?为了一个“富”字,由黑发变成白发,而不可得;为了一个“贵”字,由满头秀发成了“地中海”,这就是结果。

俗话说:“富贵逼人。”就是“富”和“贵”把人逼成满头白发,或者,把人逼成没了头发。没有“富贵”时,想富贵,去追求富贵,这过程“苦”!有了“富贵”时,怕富贵,要守住富贵,让下一代更加富贵,“难”!这就是如今社会里绝大部分人的“人生”了!为了“富贵”完全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是谁,忘却了不论是“富”还是“贵”,都是为了最平凡的生活服务。如果生活中没有了健康,没有了快乐,没有了家庭的幸福,没有了夫妻的和谐,没有了责任和良心,没有了感恩与孝心,任凭你多“富贵”又有何用呢?

作为一位成功的富人,在享有自己经过努力得到的荣耀的同时,也必须具备社会良知。要有回报社会、尊重别人的博爱情怀,要有做人的处世态度,才能赢得公众的爱戴,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与之相反,如果把自己看作是有钱有权的特权阶层,有恃无恐,欺压弱势群体,“多行不义必自毙”,久而久之必然会“自遗其咎”,甚至会搭上身家性命。

当然,某些富贵之人的缺德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与社会上存在的崇富、崇贵心态不无关系。一旦一个人有了钱、得了势,就有很多人为他锦上添花,把他捧得老高,让他觉得自己仿佛是天下第一。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熏陶下,一些富人、贵人越发骄气日盛。鲁迅说:“有棒杀,也有捧杀。”在这种情况下大抵就是捧杀的一种了。

因此,“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不仅是富人、贵人应当汲取的殷鉴,也应当是整个社会针对过分崇尚富人、贵人的不良心态的反思和拨乱反正。

金钱是一种魔障:它能成就一个人,同样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说,人的一生最好这样度过:既不因巨富而患得患失,又不因赤贫而劳碌衣食。做人,应把好金钱这一关。换句话说,就是不要被金钱所束缚。单是这个基本的想法,就值得跨越任何时代而铭记在心。因此,奉劝各位铭记:“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3.强到极处就是崩溃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要收敛,必先扩张;要削弱,必先强化;要废弃,必先抬举;要夺取,必先给予。太阳西斜前,必先达到正中;月亮损缺前,必先圆满;花败,必经盛开之一刹那;翅膀收拢,必张得更大。这都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凡将衰弱的,必然先强盛一时。回光返照、倒春寒、秋老虎,也都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

曾看过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美貌的太太告诉律师决定和丈夫离婚。

律师问她:“你有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

“当然,理由就是我太爱他了。”

“奇怪,你既然爱他,又为什么要和他离婚?”

“和一个不能‘背叛’的男人生活在一起,你能想像吗?”

可能你会认为,这只是一个生活笑话,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你更深一层地思考过吗?为什么她那么爱她的丈夫却又要离婚呢?为什么这位太太会说这样的话?其实,这则笑话的名字就叫做《物极必反》。

客观世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其一是“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意味着,你做一件事,一定不要过头,欲望要有限度。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到处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现象。

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原来狼很多,鹿也很多。狼是吃鹿的,为了保护鹿,当地政府部门就实施了一项名为“驯鹿增量”的计划,以大量捕杀狼群的方式让原本因人类过度捕猎而数量锐减的驯鹿得以迅速增长,期盼能再次引来人们恢复猎鹿的活动。一时间,狼迹罕见,鹿影憧憧,漫山遍野到处都是鹿吃草的身影。

然而,危机很快也出现了,没有生命威胁的驯鹿大量繁殖,很快就吃光了草原的草,啃光了树皮。这就像过去的很多事情一样,人类控制环境的同时又产生了很多新问题。人们看着被过度啃食的树木和草皮,又一次陷入了忧愁之中。他们决定重新开始一个新的计划——放养狼群。

豺狼是凶恶的!这种观点存在于众多文明之中。

在基督教教义中,羔羊代表着基督,狼以羔羊为猎食对象,自然而然地人们就将狼当成邪恶、恐怖的象征。

除了信仰和文化的心理因素外,对狼的畏惧还源于一种现实原因:狼与人类的需求高度相似,彼此在食物和生存空间上存在着持续性冲突。而且,狼也是与人发生正面冲突最多的动物之一,它像狗却无法驯服。这种争斗如此频繁,其纠葛如此错综复杂,以至于某种恐惧感始终弥漫于人类整个历史进程中。

人类总是这样,当认为一种东西是善的时候,必然将其对立面看成恶,于是,狼成为一种文化的牺牲品——因为它是羔羊和人类的敌人。然而,这个世界有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法则,它不会因为你的心情或者愿望而改变。当一个事物发展到了它的极致(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方面),就会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祖先——老子就发现了这一法则——物极必反,即“反者道之动”。因此,他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比如狼和鹿。人把狼杀光了,结果鹿也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了狼,鹿群里无论是强壮的鹿,还是那些老弱病残者,同样都要吃草,草没了,鹿也就不行了。而有了狼以后,狼可以把那些老弱病残的鹿吃了,强壮的鹿才有草吃。于是人们只好把狼重新放回去,鹿才又繁殖起来。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所以,老子宁可居于柔弱的一面,用翕与张、弱与强、废与存、夺与予这四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来告诉人们,柔弱的东西里面实际蕴含着内敛,往往富于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相反,看起来似乎强大刚烈的东西,由于它的显扬外露,往往失去发展的前景,因而不能持久。

我们知道大道是无言的、无形的、无声的,它无处不在。大道对我们的控制是我们能意识到,却无法感觉到的,这就是大道的平凡。它不以声色相诱惑,不以名利作引诱,不以武力相威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使我们不得不顺从它的原则,归属它的怀抱,得到永久的安详和平静,永远也不会受到伤害,这就是大道的伟大。

食物可以滋养,但是吃得太多,食物也会变成毒药,致人于死地。滋养品变成了毒药和凶手。爱是一种滋养品,做得过分了、过头了,它就会杀人。爱只剩下恨。任何事情做得过头,你都会发现它的反面。

4.不要让名利成为负担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外物是用来养护生命的,不应过分耗费生命去追求外物。执著于名利之爱的,必然刻意求之,为此而投机钻营、殚精竭虑,必然会有大的耗费。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读到它的人,很容易接受,进而也容易把天下的人皆视为名利之徒,甚而把自己对名利的痴迷视为当然。然而,你是否想过?太史公说这话的那一刻,决然是超越了名利的。世界上没有与名利无关的人,却必定存在着合理对待名利的人,利欲熏心的人总归是少数的。

人要生存,就需要物质资源,渴求衣食住行的条件理所当然;人是社会的人,在群体中求得自我实现,渴求功名也是可以理解的。故而,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都会具有较强的名利心,即便是圣人如孔孟,也难例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终生不能摆脱名缰利锁。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些让世人景仰的圣贤了。

实际上,圣贤也不可能与名利绝缘,除了那些真正的隐者,所有人的行动中均有名和利的影子。而那些隐者中既有名立场上的失败者,也不乏无须为名利担忧的人。这样看,名利与人生是无法剥离的。正因如此,正确的名利观对于人生才显得至为重要。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就是有德之人也会追求物质的财富。他们之所以有德,在于其行为能够不失道德,不违法度。

老子反问世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意思是说:名利和身体相比谁更亲?身体和财富相比谁更多?得到了名声和财富却丧失了生命,和不争名利却得以保寿全生,到底哪样算是有病?用名利和生命作比较是最浅显易懂的道理了,但世人却往往不能妥善地摆正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常为名声、地位、财产而轻生,对欲求贪得无厌而不顾危亡。毕竟身体是本,名、利是末,不能因末而伤本。墨子《贵义篇》云:“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得若身之重也!”白居易又诗曰:“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所以,君子之于天下,应无适无莫,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不戚戚于贫贱祸患,不汲汲于富贵宠幸,这样便可心体常安。《吕氏春秋》中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苏轼说:“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菜根谭》说:“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

无视道德法度地猎取名利,人就会进入所谓的名利场。他们真的是为名而来,为利而往;因名伤身,因利伤神;貌似名利场上的弄潮儿,实为名利的可怜奴仆。被名缰利锁绑缚的人,全然像中了邪,像患了强迫症,为名不惜为投机钻营之辈,为利不惜做鸡鸣狗盗之徒。这样的人显然是被名利绑架了,他们的喜怒哀惧,全系于名利,属于十足的受害者。

人应当慎对名利,就像慎对杯中之物。贪杯的人,既易醉倒,也易失德。有错把酗酒做豪气者,往往是借酒忘形,丑态百出。名利也像杯中物,若贪上了,同样要醉的;若醉了,同样会疯癫。痴迷于名利的人有时候像是穿了皇帝的新衣,满以为世人不知其所想所为,却不知他的一言一行都被人们看得通透。要知道,一个人的坏名声是众人议定的。如果能够瞒得了众人,哪还有大家公认的小人呢?每一次听到有贪官落马,或有强人落网,在觉其可恶之余,更觉其可悲。

慎对名利,重要的是要走上正确的求得名利的道路。名和利毕竟不是专为小人而存在的。没有人去指责那些勤劳致富的人,没有人去批评那些靠智慧打天下的人,没有人去否定那些名垂青史的人。所以,不必避讳名利,名和利往往可以证明我们的存在和能力,只是不要使名利成为人生的负担。

人来到这个世上,并非为了受苦受累。寻找生活的乐趣,追求人生的幸福,趋乐避苦,才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有人说得好,没有最好的生活,只有最好的设计。生活轻松快乐与生活劳累烦闷的感觉,大半是由自己营造出来的。如果懂得“担重无近路,轻舟好泛海”的道理,学会淡泊名利,简化生活;那么,生活这部车子就会跑得快跑得欢了。

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停止,就不会碰到危险,这样的人生才会更长久。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成道者行道于世。他走到某地,发现这里有他的一段前因,掐指一算,垂目一观,他查出来有一对老夫妇对他曾经有恩,就想还报。于是,他直趋老夫妇的家里。

这对老夫妇开了一个水酒小店,老夫妇也是善良心肠。他以一个晃晃荡荡的病人状态进入老夫妇的店中,就一病不起。老夫妇对他一片仁慈之心,收留在小店中养病,并且一日三餐侍奉他。过了半月之久,在他们的服侍下,他病体逐步康复。在患病期间,他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二老也不惜变卖财产而为他诊治,救治于他。半月后他病好起来了,心里非常感恩,就说道:“你们两位老人家太难了,我没有什么帮助你们的。”于是就走到院子里对着一口水井,施了一点法。又对老人说:“你们以后就不要起早睡晚地去酿酒了,就用这井里的水当酒卖吧!”老夫妇当即把井水舀上来一饮,果然甘香无比,就是地地道道的酒啊!井水变成了酒。

数年之后,他游历经过这一带,他感叹道:“一饮一啄,我用这种方式回报他们,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不知道结果如何呢?”于是他又找到原来老人居住的地方。进去一看:呵,茅草屋已成了高楼大厦,面目焕然一新。二老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叙起阔别之事。最后他又问道:“你们还有什么要求?”

老夫妇说:“仙人在上,受了您的恩惠以后,我们生意越做越大,商店越开越多,酒卖得越来越好。但是这一带向商业发展以后,我家里养的猪没有酒糟。井水直接是酒,不经过酿造,就没有酒糟喂猪了。”

道人灿然一笑,提起笔来在他家墙上写了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变成酒,他还要酒糟。”

老子教人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什么叫“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

古时有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它在路上爬行时,遇到什么就拾取起来,仰起头背着走,走得越远就背得越重。不管压得多么难受,不管自己承不承受得了,它总不停地朝背上加东西。它的背部能装很多东西,它拣到背上的东西都掉不下来,这样一直压得它倒地爬不起来。人们见到这种情况,出于同情,帮它扔掉背上的东西。但它只要能爬起来走路,又像从前那样往背上加东西,又喜欢往高处爬,使出全身力气,一刻也不停步,直到最后从高处落地而死。

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基本起源于人贪婪的本性,永不知足,不能自我约束。正如盛水过满容易倾溢、兵器太锐容易被折断一样,面对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不能做到自律,就会遭及祸殃,自毁前程。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就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就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见知止然后才能知足。

和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并不是一点才能都没有。他很有才能,精通好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字。当时,清政府要翻译文件,哪个民族的文字他都能翻译。可是,和珅从一个生员开始,做到乾隆的侍卫,然后做户部侍郎,又做到军机处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一等公。就这样,一级级地上去了,他的心理变化了,再加上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他,又是儿女亲家,这就不得了了!他决定要捞一把,否则心理不平衡。据说,他捞的白银高达两千万两,而且各个地方给皇帝的贡品他也敢捞!于是,无止尽的贪欲吞食了他的生命,吞食了他的前程。

人的贪欲是个无底洞,人一旦利欲熏心,便会头脑发昏,忘乎所以,因而做出不知止不知耻的事,像什么反目成仇,忘恩负义,落井下石,嗜痂成癖,挥金如土,见利忘义,弱肉强食……也都做出来了。到最后,一个跟头栽进深渊里,再也爬不起来,万劫不复了。

庄子说:“鹪鹩栖迟,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是再平常不过的道理。看看如今那些落马的贪官,你就会感叹他们的不“知止”。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似乎悲观了些;但是,普通人和贪官之间,其“异于”“几希”却不乏现实的意义。人性的弱点有时并不因为“官”与“民”的身份差异而出现先验的区隔。就这一意义而言,贪官的劣迹败露,无论对于谁都是一种警示。问题是:假如让你坐到了他的位置上,你会做些什么?

一个人能够真心地感觉“知足”,已然不易;但若是能够做到“知止”,则非具备大胸怀不可。弘一法师一代高僧,身具大智慧,出家前曾为一位朋友写过一幅字: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他认为“知止”是人生的大境界、大关节。《大学》有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明确身份,站好位置,把握好角色,时时、事事、处处做到“知止”。始终抱着适可而止的态度,“知止”不争,这样在生活上就一定会保持低调,就会“知止而静”。

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国学大师黄永玉也写过一谐联:“房屋三间,站也由我,坐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这两副对联写得都极传神,所不同的是表意的境界稍有差异——黄永玉传达的是一种“知足”的幽默惬意,而郑板桥表达的却是一种“知止”的哲思感悟。

“知足”是一种心态,而“知止”则是一种德行和智慧。知足不易,知止更难,这个道德命题需要每个人认真思考和实践。

矛盾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超过这一限度,就势必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人们常说真理再向前跨出一小步就是谬误,一点不假,因为这是经过实践论证而得到的结论。知足是明智的,知足就会少了一些耻辱;知道适可而止也是有大智慧的表现,只有知道停止方能长盛不衰。

6.凡事皆有“度”,守“度”才是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天道有度,世间的万物万事只要超过了天道所容纳之度,就要受到自然运行法则的惩罚。如以器盛物,把它装得太满以至流淌出来,那么流淌出来的就等于没有装进去;与其如此,还不如装满为止。这个度的大小,就是“量器以为用”,不能强用,强用则违了天道之度。把金属锤打得又尖又锐,那么这个尖锐之物就容易折断。这个度的大小就是这个金属物可以自保的粗细之间的限度,超过这个度则违背了天道之度。

在我国历史上,如果挑选最仁厚的皇帝,恐怕非前秦宣昭帝苻坚莫属了。

苻坚,字永固,一名文玉,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祖父苻洪,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奠基者。

苻坚早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曾统一中国北方,国力一度超过东晋数倍;自幼聪明,慷慨好施,举止不逾规矩,8岁时就主动求师读书。他的祖父苻洪惊喜地说:“我们戎狄部族世代只知道喝酒,你小小年纪却要求读书,真是太好了。”于是欣然满足了他的要求。

后来,其伯父苻健入关,一天晚上,忽然梦见一个身穿红衣,头戴红冠的使者,自称天神所派,命他封苻坚为龙骧将军。次日,苻健便拜年仅13岁的苻坚为龙骧将军,并流着泪对苻坚说:“你的祖父当年就曾接受过这个封号,如今我也把这个封号授给你,望你好自为之。”此时尚且年少的苻坚挥剑捶马,举止威严,手下的士卒们都为之叹服。

到了成人以后,苻坚胸怀匡济天下的大志,博学多才,广结了各路英豪,周围逐渐集中了王猛、吕婆楼、强汪、梁平老等一批有王佐之才的人物。而且,他们都不满继承皇位的苻生的残虐无道,极力劝说苻坚取而代之。终于,在升平元年(公元357年)苻坚杀了残暴的堂兄苻生,自居大位,称为大秦天王。

苻坚称帝之后,任用汉族奇才王猛变法。王猛实行法制、崇尚勤俭、提拔人才,对氐族酋长们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整顿,并且诛杀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和侵犯变法的权威贵族。另外,在行政方面,王猛还帮助苻坚创立了赏罚制度和官员考核制度,从而取得了魏晋以来难得的清明政治,百姓的生活从此逐步走向了富裕。

之后,王猛又率军一举歼灭了盘踞凉州已久的前凉张氏,并且,以少胜多,消灭了前燕在中原地区的势力。从此,前秦统一了北方。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前秦终于由一个统治关中地区的散乱大部落走向了帝王之国的道路。

随着王猛功劳的日益增多,苻坚对他的加封和赏赐也日渐增多起来,但王猛却大都固辞不受,使王者与臣子之间形成一种父子般的信任。在君臣之间,拥有如此高贵的品质和坦荡的胸襟,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在王猛死后,苻坚的为人仁厚却变得越来越不符逻辑,变得忠奸不分了。

有一次,北方匈奴酋长刘卫辰叛变,苻坚抓到他进行了一番抚慰后,又放他回去继续做了官。还有,他对所灭之国的君臣不加区分,一律宽待,甚至对那些在朝堂上公然辱骂君臣、探听军事情报的俘虏也加以宽待,并且在灭东晋前还在长安给东晋君臣预备好府第田产,就等征服东晋后接他们北上来入住。在那个年代,人们对出卖他人本身就没有什么道德上的自责,再加上苻坚无原则的宽厚,终于造成了他有德而遭众叛的情况。

此时的前秦,虽然在疆域上正在不断地扩大,但在政治和法纪上却渐渐陷入了混乱。养虎既成,遗患已成必然!一场前秦历史上最为酷烈的叛乱就此开始了。

自王猛死后,由于统一东晋的大计一直没有人才能够执行下去,苻坚终于在淝水之战失利,惨遭失败。前秦元气大伤,鲜卑、羌等部族相继叛变,纷纷举起复国的大旗,叛军四起。西燕主慕容冲也来到长安城外,进行围城,切断了城内食物的来源。到最后苻坚只得倾其家底来设宴款待群臣,但是客座的大臣们每人却根本分不到几片肉吃,有的塞进嘴里也不敢吞下,以便回到家中“吐肉以饴妻子”。

慕容冲见时机成熟,带领大军攻入长安,苻坚只好连忙逃到了五将山,只剩下了十余个侍卫。然而,此时的苻坚帝王之度仍旧不改,终于被当年自己从刑场上救下的姚苌勒死。苻坚死后被就地埋葬。皇子们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则投奔东晋,各族人再次陷入了民族领袖间的征伐和仇杀之中,一个强大的前秦帝国就这样在一瞬间化为了焦土。

苻坚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赞扬,有人指责,褒贬不一。

其实,仁厚待人本是人生的美德,但若只是一味地讲求宽厚,那就会出问题了。毕竟一个国家、一个集体,其重要的目的是在良好的运作下求得稳定和获得发展,这不是仅凭仁厚的品格就能做到的。到头来,遭受战乱之苦的还是百姓。这不能不说苻坚的仁厚不过是一种迂腐。

人生的智慧,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凡事皆有度”。有一首诗中写道:“过度之仁厚,则变得懦弱;过度之信赖,则招至损益。”老子为什么要告诫我们为而不持,行而不迷呢?这是值得我们思悟一番的。

什么是“度”?其实,“度”就是一个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了。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凝固点是0℃。从0℃到100℃是水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了水蒸气,要么变成了冰。

“度”是一个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量变到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恰到好处是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个很重要的方略,也是维系我们一生能否幸福、快乐的法宝。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的大本事。

人生活在“度”中。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能有所作为吗?所以,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做人做事,为人处世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就可能是乌云密布。

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

比如,说话就要讲究分寸和尺度。话不可不说,也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就说过:人有双耳双目一口,那就应当多看多听慎言。因为言多易失。同样,开玩笑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也要掌握好“度”,一旦过度必定会伤感情。虽然幽默的言谈令人快乐,但一过了度也就变成了庸俗或尖刻。

再比如,喝酒。朋友们聚在一起喝点酒,聊聊天,交流信息,增进感情,本是人生一件快事。但饮酒一过度就出事了,轻者出洋相,重者伤和气,更有甚者伤身体、误正事。

还有,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事业而不懈地奋斗着,最终因透支自己的健康而英年早逝。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其次就是有些人努力奋斗,而成了“男强人”或者“女强人”,其事业可谓飞黄腾达;但因长期不顾家,亲情渐淡,最后导致家庭破裂、子女失教。这能算是完美吗?这样的“完美”就是一种伤害,也是一种失“度”的行为。

立志是人生智慧。大志酿就气魄,大志磨就意志,大志练就恒心。志向存于高远方成大器。但是,立志也需有“度”。大志过于具体就会遭受挫折,大志脱离实际便是好高骛远。立志也要“量体裁衣”,否则便是空中楼阁。

人际关系离不开热情,但是人际交往也有“度”。你的热情太高了会灼伤人;你的热情太低则会冷漠人。该加温而没有加温,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发生“断路”,该降温而加温的会背离意愿。把握了“度”,热情才不会失恋,幽默才不会油滑,坦诚才不会粗率,谦虚才不会虚伪,活泼才不会轻浮,谨慎才不会拘泥。

书籍是知识的海洋,读书使人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读书也有“度”。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尽信书不如无书”,并非多多益善。郑板桥说:“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老子曰:“少则得,多得惑。”哲学家伏尔泰甚至说:“浩瀚书海使人愚蠢。”

我们身边处处有“度”。“度”并不损害你的人生,反而使你的人生过得更好。遵守法度的人,才能平安度过人生,才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有合适自己的成才环境,命运之神才会光顾。

人的一生不能不研究“度”,不遵守“度”。苛求完美,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苛求细节,往往会把我们逼向钻牛角尖;苛求幸福,往往最先伤到的是自己……

什么是最好?恰当才是好,守“度”才是福。

正确认识我们的意念和心灵,对任何身外之物的追求都应该保证具有一定的适度,不能超越这个范围,不能偏离自己所种的因。对自己所构成的因果,无论大小,不为不对,但为而过执也是错误,所以要求为而不执,行而不迷,只有执中,才能够正确把握。

7.得福莫忘形,遭祸莫惊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事物内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其反向转化,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性。利与害同门,祸与福同邻,祸福相依而生。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几千年前老子说过的这句话,曾经被认为是带有神秘色彩“宿命论”。但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福祸相依”的观点既是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人们看待事物、认识事物时应有的一种科学态度。

比如,“非典”绝对是一场灾难,是一场无法预计的大祸,是一次目前难以估计的打击。如果人们只是在灾难面前恐慌,对这场大祸听天由命,剩下的只能是承受打击,忍受损失。反之,如果人们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灾祸,事情可能会变成另一种样子。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非典”正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勤洗手、勤换衣、室内多通风这些起码的卫生常识,多年来被人们视为“麻烦”,如今谁不自觉遵守?一场“非典”能够成为大规模公众卫生运动迅速开展的动力,甚至由此改变提高国人的文明程度,恐怕也是始料不及的吧!

老子这句话的目的就是告诫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危机意识。尤其是在事情很顺利、成绩很突出、工作进展很正常的时候,要多想一想可能出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毕竟,人类远没有完全控制事物进程的能力。大到自然界的奥秘,小至某项具体工作可能遇到的变化,我们往往认识不够。如果我们被形势大好的表象所迷惑,一旦不利的变故骤然而至,搞不好就会措手不及。

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淮南子》一书。那位老翁失去一马,人们都来安慰他,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日后不久,失去的老马反而带回一匹骏马,老翁因失马而得马。人们都来祝贺他,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变成一种灾祸呢?”不久其子因为不谙马性,骑马被摔,负伤在床。当时正逢战争,国家征召壮丁赴沙场,其子因伤,得免入伍,终而保得一命。因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成了人们对人生祸福无常的诠释。

古语云:“祸福无门,惟人自招。”许多灾祸,其实都是人为的“自食其果”。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旱灾洪涝;强权霸道导致战争杀戮,生灵涂炭;贪污腐败导致牢狱之灾。什么天灾人祸、祸起萧墙,什么祸从口出、飞来横祸,哪个不是人为埋下的祸患?谁都希望能“趋吉避凶、求福远祸”,但一切却总不能尽如人意。

何为祸?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佛法说:“祸莫大于有‘三毒’。”三毒就是贪、瞋、痴。《菜根谭》也说:“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想要避祸求福,为人处世,首先应该自我修身养性,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培养福德因缘,方能消灾免祸,迎祥纳福。

何为福?古人认为:惜福者,福常有余。人生之福,在于健康长寿、安宁富贵、顺心尽兴、万事如意。然而,世间的幸福绝不会从天而降,一切要靠自己坚韧不拔、辛苦耕耘才能取得。

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管人类的科学发达到何种程度,祸福无常依然是无法避免的现实。眼前的一切,坦然地直面,得不喜,失不忧,经得起,顶得住,顺其自然,慨然以对,这是人生应有的达观气度。

祸福无常,天道无情。凡事只要顺其自然,想得开,看得透,就是福;想不开,看不透,就是祸。倘若大逆不道、骄恣妄为,祸从天降、大祸临头也就不足为怪了。

世界有无数种可能,但就具体的某件事来说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好,一种是坏;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各占50%的可能。所以正处在逆境中和不得志中的人应该相信,成功对于失败者和成功者来说都有50%的可能。没有谁是上帝的宠儿,或者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宠儿,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50%成功的可能,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了,这种可能就会实现。

8.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人在没有主观意念的时候,往往能看到事物的根本;而在带着某种偏见的时候,只能看到其表现。

曾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拥有许多金银财宝的富翁,可他每天都感觉不到快乐。有一天,他便开始到远方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就问道:“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快乐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

富翁听完这位农夫的话语之后顿时开悟:“是啊!自己背着沉重的珠宝,每天怕人偷又怕人抢,整天提心吊胆,快乐从何而来?”

从这以后,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人间善事,慈悲为怀。没过多久,他的心灵就被滋润了,由此也就感受到了穷人无限的感激与爱戴,从而尝到了快乐的滋味。

还有一个故事:

在很早以前有个国王,整日里郁郁寡欢。于是,他派大臣四处寻找快乐的人,并把快乐的人带回王宫。

大臣四处寻找了好几年,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贫穷的村落的时候,听到一个快乐的人在放声歌唱。寻着歌声,他找到了那个正在田间犁地的农夫。

大臣问农夫:“你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过得快乐吗?”

“我没有一天不快乐!”农夫高兴地回答道。

这位大臣便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使命和意图告诉了农夫。

农夫在听完之后,不禁大笑了起来,说道:“我曾经也为没有鞋子穿而沮丧,直到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没有脚的人。”

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就是奉劝人要静心无欲来修道德,才能看到其中的奥妙之处;否则,只能在道门之外徘徊。天地万物都是从无到有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从宏观的角度观察,可以认为它是宇宙;从微观的角度观察,可以认为它是微妙的。“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就是说要了解“道”,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之道,同样也需要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人也是由“道”产生的。“道”生万物,却并不要回报,“道”应该是无欲无为的;“道”的无欲,正是它生万物的原因,“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人要修道,当然要向“道”学习,学习它的无欲无为。人本来是有私心的,就是有欲,这与“道”是相悖的。如果不去主动修道,还有什么办法与道德统一呢?不能与道德统一,就不能认识“道”的奥妙。“道”的奥妙包括万事万物,包括人身的奥妙,不能认识“道”的奥妙,又怎能认识自身呢?所以,我们为了认识自身,就要修道;要修道,就要无欲。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出现了大批淡泊名利的人,例如山中宰相陶弘景,他为梁武帝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归隐山中。梁武帝每逢有重大决策拿不定主意,一定去找他;他就劝梁武帝多行善事,勤政爱民。结果这一时期,梁朝繁荣一时,在整个南朝历史中也是很辉煌的一笔。梁朝的百姓,得益于陶弘景对梁武帝的劝谏,都对他感激不尽,尊称他为“山中宰相”。相比起来,很多人身在高堂,却不思为国为民,只想着满足私欲,生前留下一片骂名,死后遗臭万年,也是必然。陶弘景应该是深刻领悟了“常无欲,以观其妙”“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

在我们身边,可能再没有比雷锋更贴近、更真实的例子了。雷锋有一颗大公无私、舍己救人、淡泊名利的心,他生前为集体做了无数的好事,却从未计较个人的得失;他帮助过无数处在困难中的人,有很多人甚至连声道谢的话都没有,但是他并不计较,依然默默无闻地做着好事,因为他看重的不是这些。他并没有想过要出名,他也没有学过《道德经》,但他的所作所为无不与《道德经》上所讲的相和谐。他实际已经认识了道的奥妙、自身的奥妙。他能成为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学习的榜样,不正印证了“无为而不为”这句话吗?

老子又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地,地与天,天与道应该是和谐的,而道就是自然。自然是无欲的,道是无欲的,人也应该无欲才合于道。“常无欲,以观其妙”,很显然,这就是修道的根本方法。

在生活中,很多人摆脱不了私心。那怎么能修成道呢?老子所说的“无欲”就是说修道就是要心地空明,不要带有主观意念。现代社会,很多人根本就不能摒弃欲望。他们被欲望占满了,只能在道门外,根本看不到道的奥妙,可能至死都不能认清自身。

9.人应该是“欲而不贪”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灾难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只有知道满足而满足,才会永远地富足。

相传,有一武士向一禅师请教地狱与天堂问题。

禅师看了武士一眼说:“你虽是一个武士,但没有人会重用你,因为你丑而且笨。”武士一听勃然大怒,他拔出宝剑就要向禅师砍去。禅师不为所动,反而轻声细语地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武士闻听此言,知道自己错了,立刻弃刀于地并谦和有礼地向禅师鞠躬道歉,心中满是惭愧。

这时候,只见禅师微微一笑,手拈银须脱口说道:“天堂之门由此打开。”

禅师大智大慧,举手投足间就将人生的两极解释得浅显明白。

古语云:“境由心造。”是下地狱还是上天堂,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天堂是人造的。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求福、求富、求快乐、求美满的过程。所谓天堂,就是一生都能幸福、平安、富贵、吉祥快乐、如意美满。如果一个人一生能集此于一身,那他生前就已经生活在天堂,又何必祈求死后上天堂?

然而,现实的情形是,大多数人对生活过于苛求,整天忙忙碌碌,为名为利争夺得你死我活。他们就像一架挣钱的机器,不懂得在生活的花园里稍作停留,看一看花开花落,听一听莺歌燕语,以求得一份心灵上的舒展。结果是身心俱疲,人生的趣味可谓一塌糊涂。

天堂是人造的。一个人,在漫漫的人生之旅中,要拼搏,要奋斗,要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但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不能失去人生的趣味。对于父母,我们要尽一份孝心;对于妻子,我们要多一些爱意;对于子女,我们要多一些呵护。因为世间万物,情最珍贵。一个人,如果父母安康、妻贤子孝,再加上有一份踏踏实实的工作,即使只是一介草民,每日粗茶淡饭,依然是生活在天堂。

人的基因天性中,既有固有的慈爱利他性行为,也有本身的自私性行为。然而对声色货利的过度贪欲,却是使人完全迷失本性的根源。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圣人为腹,是指只求其身得到滋养;不为目,不使欲望达到丧失本性的地步。从此可以看出,老子并非是主张绝对禁欲,而是告诫人们在欲望的满足上要把握适度。对声色等能引起感官愉快的过度追求,会使人丧失正常的理智;只有摆脱贪婪妄欲,方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内心恬淡虚静,人的真诚淳朴的本性方能持守不失。

老子说:“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其意思就是说:罪过没有什么能大过贪婪多欲,祸患没有什么能大过不知满足,过错没有什么能大过妄欲必得;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富足。

故而,人虽然天生而有欲,但是欲望应有所节制,使之勿过其情。《易》说:“君子思不出位。”不出位,就是欲而不贪;就是不喜求,不贪欲,不就利,不违害,不主观妄为,而游于自然其间。能做到此,就不会有咎错。

福常生于无为,而患常生于不知足,唯不刻意求利者无害,唯不妄然求福者无祸。贪欲、不知足、欲多之人,常因贪得无厌而胡作非为,遂起交争致祸。而知足者,所遇而足,是无不足。知足者,不以利自累;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尽人事,听天命,故无入而不自得。

人能明道,自然知足。范应元说:“夫唯有道,则清静恬淡,知天下之物无可贪者,无不足者,故知足常足矣。”陆游诗曰:“道在箪瓢端自足,心闲天地本来宽。”诗人亚士里多也说:“幸福就在于自主自足之中。”

战胜自己,就是要消除自己内心的嫉妒,这样你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你才能与他人和平共处,同步发展。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腐化堕落,是因为充满蛀虫。而一个人的堕落,却是因为一条安逸的毒蛇。腐化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一旦开始,就别想逃脱。那是一个充满磁力的漩涡。所以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可能不坠入深渊。 1MJ4UrLuQVCC605I28BcALlMLHu/VBL2TsQq0xygNAXVKD6HnyNmCNju6s3nqq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