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老子悟“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无处不在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基础,是事物的本体,然而可以用言语表述的“道”,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在这里,三个“道”字引起了后人莫大困惑,千古以来,聚讼不绝。“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非常深奥,很难理解,因此也有好几种解释。

比如,看简体本和繁体本就不一样,看不同的学者的注释也会有不一样的说法。但这都不过是一些门户之争罢了,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种解释对原文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再比如,可以将其拆分成:“道,可道,非常道。”道,天地之道。可道,人人皆可得道。非常道,但世间之道皆非永恒之道。合起来就是:天地之道,实际乃是人人皆可得之道,但世间万物,道可道,皆非恒道。也可以拆成:“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可以左右天地万物。道非,但是再大的道也有被推翻、被打倒的时候。常道,世间惟一的常道就是此道,万物皆有始有终。

意思很简单,但也非常多,就像怪石大山一样,不同的人看到的也不一样。没有定论,这就是道德经最玄妙最高深的地方,其实也是这句话的意思。

所以,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解释就是:“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讲不清的,所以可以说得出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道”是混沌模糊的,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虽是混沌模糊,其中却有形象。它虽是那样的隐约不清,其中却有实物。它虽是那样的深远暗淡,但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是真实可信的。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所以,“道”也是无处不在的。

有一天,东郭子向庄子请教道家所谓的“道”究竟存于何处,庄子简单而明确地告诉他:“大道无处不在。”

东郭子似乎对这一回答并不满意,他希望庄子能具体指出“道”在何方。

庄子于是说:“‘道’就在蝼蚁的穴洞之中。”

东郭子不解,又问:“‘道’怎么会在这么卑微的生物中间存在呢?”

庄子接着说:“‘道’还存在于农田的稻谷和稗草之中。”

东郭子更糊涂了:“这不是越发低贱了么?”

庄子仍然不紧不慢地说:“怎么能说这是低下呢?其实,‘道’还存在于大小便里呢。”

东郭子以为庄子是在戏弄他,便满脸不高兴地闷坐在一旁,再也不做声了。

庄子知道东郭子产生了误会,便耐心地对他解释:“您再三追问‘道’存在于什么地方,但这个问题并不是‘道’的本质。因为我们不可能在某一个具体的事物中去寻找‘道’。大道无处不在,万事万物都蕴含着‘道’的规则,并无贵贱之别。”

如果不读老子的道德经,很难懂得这段话的含义。老子的“道”指什么?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对这一涉及老子哲学的根本问题,至今人们还在努力探索,尚无定论。但是,对“道”的内涵的丰富性,人们都是首肯的。也就是说,老子的“道”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庄子的理论是说,世间万物在生存的意义上都得遵循生存的规律,彼此并无高下尊卑之别。而有些人在生活中往往要刻意去分辨贵贱并分别待之,这只能暴露出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引发出来的。“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我们要想知道什么是万事万物之道,那就得从“道”的认识开始。

“道”虽非实体,但有形象,这种形象本身源于精质。透过“道”可观察万物的初始。“道”是支配天地万物的最高法则,其所指天地万物即是存在于现实中的客观世界。

2.道,并不神秘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有一个浑然而成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存在。既听不见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永不疲倦衰竭,它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这就是我所讲的“道”。

许多人对“道”的认识很模糊,甚至到了神秘化的程度。因为认识不清,而道学家又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

“道”其实并不神秘,是很平易的东西,共性就存在于个性之中。然而,人们的思维方法、知识结构及悟性禀赋各有不同,故而对道之体悟与描述亦各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别之天壤。所以,使人看起来似隔纱视物般,恍惚不清。

道,并不神秘!道,也无所不在!

西汉时期的道家学者曾经比喻说,老子之道就像一个鸿卵一样。鸿卵看上去什么也没有,既没有头又没有尾,既没有翅又没有腿,可是包孕着鸿的一切;道看上去什么也没有,既没有天又没有地,既没有人又没有物,可是却包孕着天地万物的一切。这个比喻虽然不十分确切,但却大大有助于人们理解老子所说的道。

有一条客船航行在黑夜的海上,由于遭受了突然的风浪,船偏离航线,不慎触礁并开始下沉。好在船上准备了充足的橡皮筏,在船员的指挥下,乘客们纷纷搭乘橡皮筏逃命,风大浪急,海水很快就将橡皮筏冲散。

风浪过后,有一只橡皮筏依然在漂流着。橡皮筏上的人们向四处张望,只有茫茫的一片海水,看不到岸。橡皮筏上面的食物和淡水只够维持一两天。大家很沮丧,都垂头丧气,哀叹命运不济,有人甚至因绝望而哭泣。

这时,其中一位老人认真地问:“你们为什么这样悲观?难道你们没有一点信心回到岸上吗?”许多人无奈地叹息说:“现在我们连方向都找不到,还谈什么回到岸上呢?”老者断然否定说:“大家为什么不仰望一下天空呢?”老者指着天上的一颗星星说:“在夜里,北极星可以给我们指明向北的方向;而到黎明时,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谁说我们会迷失方向呢?”

后来,在那位老者的鼓励和引导之下,大家仰望天空,齐心协力划动着橡皮筏。两天以后,他们安全抵达了海岸边。

“道”,就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永恒指引我们方向的日月星辰。

道,并不神秘!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把握住目前的有形之道,走向将来的无形之道;那么,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成长发展壮大起来,获得无法想像的伟大成就!所以,我们不能等,不能虚耗将来的时光。如果我们等待,那么,将来就成为现在,现在也成为过去,我们的作为从此就开始失落。所以,把握现在,就是迈向将来的关键。

在《道德经》中,“道”字前后共出现了73次,但在不同章句里“道”的含义却不尽相同。归结起来,老子的“道”大约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道就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老子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它先天而存在。无声无形,杳冥空洞,永远不依靠外在的力量,自身不停地循环运行,可以称之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称,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名叫做‘大’。”

——道就是道路,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在甲骨文里,“道”原本写成“刀”,“道”就是“刀”的谐音。因为原始人每天都要去水边饮水或取水。那时人们都是光脚板,光脚板踩在沙泥地上,脚上又常带着水,所以很容易踩出一条光溜溜的像“刀”一样的东西,原始人就把脚下踩出来的这种“刀”叫做“刀”,也就是“道”了。

——道就是踩出道路的人。老子说,“道不止于大,又能不分昼夜地运行不息,故又可谓之‘逝’。其愈逝愈远,无法穷尽其源,故又可谓之‘远’。但虽远至六合之外,无穷无尽,却始终未尝离道,仍然依道循环运行,故又可谓‘反’”。鲁迅也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所以就有了路。”有了道路,就知道这里有人。所以,这个人就是开路者,就是踩出道路的人。

——道就是走路的方法。地上的路有大路,也有小路;有暂时的路,也有永久的路。这个路关键就在于你怎么走,有的路有起伏弯曲,人可能就要用起伏弯曲的方法来走;但有的路也是直的,所以人也应该尽可能地走直线。最终的目的就是,人不应该被路引向远方,人应该把路引到近处。

——道就是行走的目的。路是没有终点的,只要人走就会有路,可远也可近,可弯曲也可直行。人的目的是应该最快地到达目的地,找到自身。

这些道理听起来很深远,也很易见。无知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玄;知道以后,我们就会明白其深远的意义。

学道很容易,也很困难!不动手去干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困难;而当动起手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容易。只要我们实干,由现在,由眼前,全情地投入,投入到忘我的实干中去,一天一天地累积,一日一日地渐渐成长,积溪流以成江海,积柔弱以成刚强,积小道以成大道;大的作为,大的成就就会因此而起。

道,就是如此简单!

有而不有,反而成就了从无到有。从无到有,是现实结果的过程;从有到无,是心理思维的方式。用哲学的语言来说,相对于过去来说为有,相对于将来来说为无,目的是为了永恒的从无到有。这就是老子之道。

3.道就是“自然而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做任何事不要有超越常规的行为,不然就不能持久,到一定的时候就要付出代价。狂风不会持续吹一早上,暴雨不可能持续一整天。是谁造成这种现象呢?是天地。连天地的特殊运作都还不能持久,何况人呢?任何东西都有它自然的常规,保持适当的程度,才可以一直享用下去。

大自然的智慧是什么?老子称之为“道”。所以,要想理解“道”,学习“道”,就要观察、研究大自然。

在海边,有一位捕鱼的老人,因为捕鱼技术特别好,人们都称他为“渔王”。可是,令渔王伤心的是,他儿子的捕鱼技术却十分平庸。

一次,渔王向一位路过他家的客人抱怨自己的苦恼:“从小开始,我就手把手地教他怎样撒网,怎样捉鱼。我把一个捕鱼人所有的本领全教给了他,还有我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也一点不漏地传授给他了。可令我想不通的是,他的技术竟然还不如其他一般渔民的儿子。”

客人听了,想了一会儿,问:“他每次出海都跟着你吗?”

“那当然!”渔王说,“为了不让他走弯路,我一直在他旁边教导,亲自指挥他捕鱼。”

客人点点头,说:“这就是了。你虽然教给他一流的捕鱼技术,却忘了让他自己去吸取经验和教训。要知道,无论干什么事情,经验教训和知识技术同样的重要。”

还有一个故事:

一位建筑师设计了一处位于绿地四周的办公楼群。竣工后,园林管理部门的人问他人行道该铺在哪里。“把大楼之间的空地全种上草。”他却这样回答。夏天到了,人们在楼间的草地上踩出了许多小道,优雅而且自然,走的人多就宽,走的人少就窄。秋天来了,这位建筑师便让人沿着这些踩出来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

自然而然,是天下事物各自进化的最佳诠释。它们是事物各自与客观外界方方面面长期磨合的结果,所以它们就如同遗传基因一样,具有广泛、长期、顽强的适应性。而人们有意而为的行为,在某一方面,某一时期,可能有其明显的效能;但其后,它的副作用,它的负面效应就会显现出来。

工作也一样,到了一定时间,累了就要休息。比如写作,年轻时你可以每天写十二小时,可以写几十页,故事也会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更引人入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身体可能就不能再如年轻时了,坐久了会累,眼睛会酸,手腕写得多了也会麻木了。这就是年轻时可以“一鼓作气”,而年龄见长后就会出现“再而衰”,再之后就是“三而竭”了。所以,人发展到某个阶段,应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要服老,到某个阶段就要懂得收敛。能量要慢慢用,每天让它恢复到一个程度,再继续使用。

那么,什么是“自然”呢?老子所讲的“自然”,绝非指自然界,也非“自然科学”所说的“自然”。自,是自在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自然,说的就是自然而然,是实实在在,是客观事物的天然物性,固有的本性。因此,“自然”绝非人类活动的结果,也不可能带有任何的主体意识、主观意图。“自然”就是与“人为”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自然”是客观的,是有一定规律的,而非出自某个人的主观意念。所以,“道法自然”所指的就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的“道”。

因此,老子认为,对任何事情,都应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可逆客观规律行事;对任何事物都应任它自身的性状去发展,而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强制它,制约它,应任其自由伸展。这就是“自然无为”,不是人为地添加不必要的作为,或是逆客观规律的强作妄为;而是要顺应自然,顺应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类应正确地运用自身带有局限性的理性,要正视经济学和生物学所揭示的令人惊奇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即在未经设计的情况下生成的自然秩序效益,也是能够大大超越人们理念所追求的计划效益的。通过遵守决定着竞争性市场秩序的、自发产生道德传统的自由经济,其所生产并蓄积起来的知识与财富,才会大于那些自称严格遵循“理性”办事的人所鼓吹的指令式的经济所能得到或利用的数量。

对于人类,只有不违背自然规律,做到合道合德,才能和大道德融为一体,并从中获得无限的益处。与之相反,如果我们违背大道大德,不但得不到益处,而且会受到大道大德的遗弃,和大道大德相背离,必然会遭遇痛苦和灾祸。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正是这种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类会受到自然的奖惩。当人的行为合乎自然规律时,人就能从自然中受益;一旦违背自然规律行事,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很多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人们为了眼前的小利,对森林乱砍滥伐,最后导致泥石流、滑坡,死伤惨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看看那些自然灾害就会明白了。

违背大道大德就等于自我毁灭,只有符合客观规律,你才能得到滋养和保护,做事才能取得成功。相反,不符合就只能吃苦头,就容易失败。

“道法自然”,并不是说在“道”的上面还有一个叫“自然”的东西,也不是说“道”要效法“自然”,而是指“道”的本性是“自然”。也就是说,“自然”是“道”的性质;“道”所以起主宰作用,完全是因为它顺应“自然”的缘故。

4.“道”是万物的本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即最初始的那一个点,这个单一的点又生分出两个点,这两个点即为阴阳,阴阳交合即生出了第三个不同的点,这种混合遵循着这一规律,延绵不断。于是,万事万物便产生了。

道具有万物本原的意义,是老子哲学中“道”最重要、最基本的含义。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它先天而存在。无声无形,杳冥空洞,永远不依靠外在的力量,自身不停地循环运行,可以称之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称,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名叫做“大”。道之所以被命名为“大”,是因为其无边无涯。道不止于大,又能不分昼夜地运行不息,故又可谓之“逝”。其愈逝愈远,无法穷尽其源,故又可谓之“远”。但虽远至六合之外,无穷无尽,却始终未尝离道,仍然依道循环运行,故又可谓“反”。

这是老子对“道”的全面描述,它将生成天地万物的本体、运动性、规律性、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集于一身,指的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亘古以来,天地是如何产生的?人又是怎么来的?人类一直在寻求着答案。这一段,老子以其高深的道行观察道,观察道的演化,观察宇宙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提出了著名的道生论,对此做出了解答。

在老子的眼中,道是先天地而生的,是天地的创造者。道,看起来什么也没有,所以可称为无。说它是无,那只是相对于天地万物而言的,而不是说它不存在。它是一种无形无象、无分无界、朦胧不清、浑然一体的东西。正因其无分无界,浑然一体,所以可称其为“一”。这样一来,“一”就从“无”中推衍了出来。老子把这个过程称为“道生一”。这个“一”,指的是阴阳未分之前混沌一体的宇宙。它与“无”字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体现了道的两种相反的属性。前者体现了道的实在性,后者突出道的虚空性。这个混沌未分的宇宙,“其中有精”,在自我的运动之中,逐渐分割为阴阳二气,老子把这个过程称为“一生二”。“二”就是阴阳。阴阳的变化,犹如强大的动力,激活了宇宙间的“精”,从而产生天地,产生了人类,他们与道并存,老子把这个过程称为“二生三”。所谓“三”,即指天、地、人三才。宇宙间有了这三种东西,万物得以滋生,即通过阴阳运动生成新的统一体后,生化出世界万物。老子把这个过程称为“三生万物”。

这就是老子为世人描绘的道演化的壮丽图景,向世人展示了大道的生化的途径,给世人昭示了宇宙万物的起源。这就是老子著名的道生论。

道虽然看起来很恍惚,但在恍惚之中有图像,有物体,有精神,有灵性。有了这个道,宇宙的秩序就建立了,这个秩序就是统领宇宙万物的一。在这里,“有物混成”四个字讲得最精彩,“混成”代表浑然一体,还没有区分;因为区分之后,才能成为被认识的对象。譬如,远远地看不知道是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旦区分成桌子、椅子,就能够被认识了。《庄子·天地》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就是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无”存在,尚未出现“有”,也尚未出现“名”,这就是“一”的由来,混同为一而尚未具体成形。庄子的这几句话把老子的“有物混成”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事物发展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一件事物产生了,产生的事物中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方面,两方面相互作用,又会产生出第二个事物。第二个事物又按其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永不停止。世间的万事万物也这样发展变化的。打一比方,按着人类繁衍的规律,一个家庭成立了,新家庭中有夫妻双方,那么爱情的结晶小孩的降生,成为家庭的第三成员。小孩长大后,又会结婚生子,子子孙孙,子孙万代。

在老子看来,作为万物本原的道,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不能说它有,它是非物,无形无象;又不能说它无,因为它时刻催生着万物,形成异彩纷呈的动态世界。所以道体是无,道用是有,道是无与有的统一,两者同出而异名。

换言之,道就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万物来源于道,又内含着道。所以,老子以最崇敬的心情讴歌大道。他赞叹说:道不可见,但却不亏不盈,永无穷尽。

从无形无象的道,演化出气态的宇宙,演化出固态的天地,乃至形形色色的物体;从固态的无机物中,又衍生出有机物,乃至千姿百态的生命体,其生成毁灭的根本机理便是阴阳两种元素的变化。阴阳是万物生成、生命流动的活力,大道则是贯穿始终、通达万有的根本。老子把它形容为“玄妙之门”,恐怕再没有比这更朴素而形象的描述了。

5.“道中之道”,是人之常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探求知识,每天要增加一些;探求人生,每天要学会减少一点欲望。这样,当欲望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所谓“道中之道”,也就是“为道”,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道。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就是为道,“民以食为天”。婴儿出生后第一要务就是吃,长大了还是忙于如何吃得饱、吃得好,而且到老了也只剩下一个“吃”。儿女看望老人时总是问:“想吃啥?”老人便说想吃这,想吃那。儿女们看到老人吃得美滋滋,心里也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满足。所以,吃也为道,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更深一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还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可急于求成。

曾有兄弟俩,在家里各自喂了一只幼鸽。过了一段时间,兄弟俩看着鸽子长大了,因此,他们俩便带着鸽子放飞。哥哥走了一里路就把手中的鸽子给放了。弟弟见了想:哥哥的眼光太浅,我的鸽子起码要带到百里外的地方以后再放。哥哥放飞的鸽子飞回来后,哥哥又把它带到十里之外的地方去放,然后,又到百里外去放,逐渐地延长距离。后来这只鸽子飞到千里之外还能飞回来,终于锻炼成了非常出色的信鸽。然而,弟弟的鸽子呢?第一次放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上面的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一步一步地慢慢来。你看,故事中的弟弟因为急于求成,最终一无所获。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像故事当中的哥哥那样,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进行,要知道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中国有句成语叫:“欲速则不达。”说的就是不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希望很快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结果往往会达不到目的,反而还会欲快而慢。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要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事情终将酿成大错;只有一步一步地遵循着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所要想做的每件事情才能够轻松地办好。

有一次,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会议中的表现关乎他能否升职,所以不能迟到。无奈他的闹钟却在今晨坏掉了,最糟糕的是还有20分钟会议便要开始了。

小职员惟有改乘出租车,希望能赶得及参加会议。

他好不容易才截到一辆出租车。匆匆忙忙上车后,他便对司机说:“司机先生,我很赶时间,拜托你走最短的路!”

司机问道:“先生,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

小职员好奇地问:“最短的路不是最快的吗?”

“当然不是,现在是繁忙时间,最短的路都会交通堵塞。你要是赶时间的话便得绕道走,虽然多走一点路,却是最快的方法。”

听了司机的话,小职员最后还是选择了走最快的路。途中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条街道交通堵塞得水泄不通,司机解释说那条正是最短的路。司机所言没差,多走一点路果然畅通无阻,虽然路程较远,多花了点钱,却很快便到达目的地。

小职员最终赶得上会议,还升了职当上部门主任。

人总喜欢走快捷方式,希望不劳而获,还以为走快捷方式可以用最小的体力最快到达目的地。然而,快捷方式虽然是最短的路,却未必是最快的。你看过有多少赌徒从不工作却因为赌博而成为富翁?你又见过有多少学生从不上学却因为上补习班而考得优异的成绩?

相反,因为走快捷方式而赔上时间、金钱甚至是生命的,我们倒见过不少。其中就有不少人因为嗜赌而欠下高利贷,最后不但家破人亡,还赔上宝贵的性命。

所谓道,就是客观规律。比如读书就要循序渐进,如果太急,太功利,必然会使脑子承受不了,进步反而有限。因为大脑也需要休息、调整,就像胃一样吃得过多反而不易于消化,一下子挤进太多东西反而没办法好好吸收。当然,也不能“一曝十寒”,读一天书,玩十天,这样也会坏了读书的胃口。

同样,为道也是这样,欲念也是要一天天减少下去的,直到最后达到无为的境界。比如,人戒烟,如果让一个经常吸烟的人,突然有一天不让他吸烟了,这可能会使他非常苦恼;而如果每天减少一支,久而久之,便会减到很少或极少,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想着去吸烟了。

对此,我们应该学会时刻剔除心中的杂念,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即道。这样,我们在欲望一天天减少的时候就会达到无为的境界。

虽然在我国古代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无为”的主张,而真正将“无为”思想发挥到极致的只有老子,他从哲学的高度来论证“无为”的社会意义。表面上看起来“无为”是消极的倒退的,其实质是在前进中避开矛盾的对立面,使其畅通无阻,化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这就是老子所讲的道,就是道中之道,也是人之常道。

老子说“道”,目的就是告诉后人懂得“道”是什么,应该如何为道;绝不是说些与人生若有若无的空道理,让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正常情感的人,说的肯定是人之常情和人之常道。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人们日常生活常想、常说、常做的,常人不去追究它;当你去追问时,哲学便产生了。老子的“为道”也是这样。

6.“道”在先,“德”在后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面孔显露大德之容的人,他内心必然有大道跟从。内心没有道,就是有孔德之容,也是虚假的,是装出来的。道是根本,德是道的外现。没有道,他就没有德,有德内必然有道。

对道与德的讨论,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不是从《老子》那里才开始,也不会从我们这里结束。

目前,我们能够挖掘出来的资料很奇怪,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连最早注解《老子》的韩非子,也偏重讨论《德经》,对《道经》方面谈论得较少。为什么?因为“德”在实际的生活里可以找到很多应用的材料;而“道”属于本体的层次,看不清楚,也摸不着,讨论起来别人也很难理解。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了“道”是“德”的升华和最终结果。当人选对了道之后,即使你不想显现你的大德之容,那也是不可能的;相反,若选错了道,即使再善于伪装,也难以掩盖猥琐之相,更谈不上德之容了。

公元前71年,全国最高统帅霍光之妻瞒着霍光毒杀皇后许平君,将自己的女儿霍成君许以皇帝刘病已,其于70年被封为皇后。至此霍氏家族达到权力巅峰,既是立皇功臣,又是皇家至亲。且霍光为人君子,一生坦荡。皇帝开明,全国庆贺。霍氏家族可谓万代无忧。

霍光知道此事后,欲行君子之道,亲自揭发妻子。但霍光之妻说:“事已至此,神不知,鬼不觉。如果皇上发现,我们霍家则大难临头。”霍光前思后想,终于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放弃了君子操守。瞒过此事。从此霍氏子女更是飞扬跋扈,耀武扬威,进出必是豪华冠车,住处金碧辉煌,羡煞世人。

公元前67年案发(霍光已病逝)。皇帝刘病已下令,诛杀霍光全族。上至八十老人,下至半岁孩童,悉数尽斩。可怜霍光一族,竟然落得无人扫墓之下场,此距霍氏家族攀上皇亲不过七八年光景。

与此相反的是,当皇帝迷上到各地参拜神之时,中央官曾令地方官员收集民财,大修神庙。地方官夏侯淳公然抗旨称:“本地连年旱灾,百姓民不聊生,今年又遇旱灾。我王当以爱民之心,关怀百姓。不要再继续大修神庙,劳民伤财。”中央官员大为震怒,将夏侯淳下狱。夏侯淳在狱中苦读诗书。监狱长问之:“尔不过五日之命(意思五天后就可能被斩首),看书又有何用。”夏侯淳曰:“学以自问之。”

后来,皇帝得知此事。大为感动,放弃修庙拜神,解散仙班,封夏侯淳为太子傅。夏侯淳一生视黄金如粪土,视国家社稷为己任。其一生一无豪宅,二不玩弄权术,三不养美女,四不囤黄金。皇帝以及政客对其都颇有好感,所以一生所作所为对天下苍生都是福音。虽然屡次大不敬(对皇帝说话不客气,死罪),而其家族依然得以善终。

“道”的原意是指道路,代表一种特定的路线,发展出来的规律,有所谓“天道”、“地道”、“人之道”。道家所谓的“道”则不同,道家用“道”来代替“天”。我们总认为儒家是主要的,道家是次要的。而在西方却认为,道家是中国古代最具有革命性的思想。因为在古代“天”的地位最为崇高,“天生蒸民,有物有则”,亦即“天”生下百姓;而道家竟然认为“道”比“天”重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道”取代了“天”的地位,这当然是革命了。

在《老子》中,你根本找不到“德”的直接定义,要想了解什么是德,只能从道与德的关系入手。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就是老子的对“德”的解释,指出任何事物从发生、发展到稳定都需要经过这四个阶段。明了一点就是,首先要由道而生,进而凭借德来蓄积,蓄积到一定程度物就形成了,而后进一步按照发展的趋势达到稳定。于是“道生之,德畜之”就反映了道与德的关系:德是道的蓄积。

因此,“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就可以解释为:大的“德”就是“道”。德有大小之分,当德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道了。

我们需要怎样的智慧?我们如何才能完善自身?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也曾经历过无数的苦难。当战争的硝烟随风远去,和平的阳光照耀牧场,我们回首往事,眺望远方。在宛若银河的星际图上,两位圣人为我们指引着方向,那是道德和仁义的思想。伟大的老子宣扬了道德,高尚的孔子讲述了仁义。道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仁义是我们心灵的故乡。这种思想、这种智慧、这种信仰,就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7.“无为”和“有为”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只躺在那儿睡大觉,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误解。老子的虚无思想要从双重意义,即本体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来理解,才可以真正弄清“无为”和“有为”的不同的作用。

譬如一个杯子,有人认为所谓的杯子就是由圆形的杯壁组成的。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一个完整的杯子应该是由看得见、摸得着、确实存在的杯壁和杯子中的虚无部分共同组成,杯子中的虚无部分和实实在在存在的杯壁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有杯壁而没有杯中的空无部分,或者只有杯壁存在而改变了杯壁的组成形式,都不能称之为杯子,也不可能达到一个杯子所应有的功用。

在老子看来,这虚无部分远比实有的杯壁更重要。就是说,实是虚有用的条件,而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虚无的部分。正是这种虚实结合,而以虚无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基础。

从另一个方面讲,“有为”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成功。你合理积极地“有为”了就功成名就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己而后达天下”。而“无为”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顺从天地自然之道,尊重历史规律,不妄为,不恣意行事;二是“无不为”,即在遵从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以更高境界的无所不为、大为,用哲学的话说就是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自然实现“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人只有做到了“无为”,才有可能会大有作为。因为,只有在“无为”的时候,人的头脑才是最清醒的,不会受到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者的创造力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所以说,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比起来,老子的思想就像是数学里的一个理论定理,是高度的、深刻的、全面的,用精确的语言来概括了复杂而泛泛的世界;而孔子的思想只是根据老子的定理来举的例题。你只有真正理解了老子的道,做起孔子的例题来就越容易。

孔子是有为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老子是无为的,是做到道了,是一种无为的境界。这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可以说,孔子也不能做到无为的境界,所以他才写《论语》,著学说,而讲有为了。

做到有为,一般就能解决世界上的事情了,可以做到强了;但要真正要解决世界上的矛盾,就必须需要道。只有道才能化矛盾为无形,容矛盾为消失。有为的强是自己强了,削弱了别人,是在削弱别人的基础上来达到自己的强;而道,也就是无为,是自强,使自己达到强大,甚至可以以达己强而带他强。

有为解决问题是要消耗很多别的资源的,是一种西方式的思维模式。而无为解决问题是用本身因素来消融自身矛盾。这一点虽很难做到,但一定是有办法的。

同样,老子和庄子也是有区别的。他们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恰恰就是对于杯壁部分的处理不同。在老子的道中,老子没有丢弃杯壁存在的部分,而庄子则是根本上把这个杯壁部分抛开了。所以,老子的无为是有条件的,被认为不是真无为;而庄子的无为则是无条件的,所以被认为是真无为,也就是什么也不做。正因为老子没有丢弃这个杯壁部分,所以老子的思想没有倒向虚无主义;而庄子因为丢弃了杯壁部分,所以他必然地走向了虚无主义。

老子的无为思想影响力是巨大的,从古至今无论是在政治界还是文艺界都体现着无为的存在。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中国政治上的影响表现为几乎历朝历代都有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而且这些封建统治者在施行无为的思想时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他们还必须制定军队和儒家的宗法伦理,因为这些都是作为杯壁部分而存在的。同样,在文学艺术上,老子的无为思想影响更大,可以说根本上促成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特有风格。比如,中国画中有一种基本的技巧叫做“留白”,这一点最能体现老子的无为思想了。一张白纸,可以说是个虚无,但是画家在上面略点几笔,虚无部分就马上会变成画中最有意义最不可少的部分。

无为是有为的根,只有无为才会有有为。也就是说,只有杯子里没有水,你才可能有水,有果汁,有蜜水。我们常人是常常只能看到有为,看到有为而成就一番事业。而老子理解了道,看到了道,看到了无为。他从杯子里没水看到了无为,看到了只有这个无为,才能有任何一种的有为。这就是无为的“艺术”。

所以,无为绝不是什么也不做的无为,而是只做属于杯壁部分的无为,并且有为要为无为服务。

有为就是名,是直接看得见的;而无为是道,好像是看不见,但却是确实客观存在的,而且深深地影响着、决定着我们生活里的一切。

8.“道”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当天下人都知道了什么是美的时候,丑也就产生了;当知道了什么是善行的时候,什么是不善也就形成了。于是,相互对立的事物产生了,有与无相互而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形而较,高与下相对而存,音与声相谐而和,前与后相随而见。故而,圣人多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事情,教导世人也不再只用言语了。任由万物成长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然而,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时常离不开他。

假如要从以下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人类,您会选择哪一位呢?先来看看他们的基本条件:

候选人A:笃信巫医和占卜,偷偷养了两个情妇,嗜好吸烟喝酒;

候选人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读大学时因吸食鸦片差点儿被开除,每晚都要喝许多白兰地,烟不离手;

候选人C:曾是国家战斗英雄,保持素食习惯,从不吸烟,不贪女色,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酷爱读书,懂艺术,有专著出版。

这些信息是不是已经足够使你决定最佳人选了呢?看看你选了谁?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很容易的抉择。现在让我们来揭晓答案:候选人A是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德国法西斯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这个结果是否令你感觉意外呢?

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平素不拘细节,私生活有点不检点,甚至颇像不良青年的罗斯福,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三巨头之一,连任三届总统;一身不良嗜好的丘吉尔,成了二战反法西斯救星;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不贪酒色,多才多艺的希特勒,则是为人类带来最大灾难,导致几千万人死亡的元凶。

世界上没有绝对或孤立的东西,任何绝对或孤立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因此,人类在面对世界时只有跳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站到时空和环境的立场上客观地行为做事,才能求得全面和公正;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就是“无为”。

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也没有绝对消极的事物或孤立的东西。因而,没有消极也就不存在积极。

庄子很喜欢那棵无用的山木。山木对世人来说消极无用的,因此得以“积极”地保存它的真性——以树的名誉得到了长生。即使树木终有一天会死去,可它的真性也会存在于自然之中。因为它即是道,道即是它。它死后,道并不因此死去,还会以另外一株丑木,或一只蝴蝶,甚至一个梦的形态继续流转。所以说,树木的真性,既是它之“为”树,也是它之“无为”树。

面对这人生路上的矛盾,我们迷惘,我们无奈,到头来还不是同样的结局,何苦给自己制造那么多的苦恼呢?面对荣辱、得失、成败、哀乐、爱怨,为何不能泰然处之呢?矛盾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头脑中有了知识的概念,它是一个由概念到对立,再由对立到矛盾的自然形成过程。矛盾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好的,一是坏的,可我们的特点就是只能接受好的结果而无法接受坏的结果,因而我们痛苦、迷惘,甚或悲痛欲绝。这种坏情绪会经常困扰着我们,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大环境里矛盾无处不在。

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当然,圣人和普通大众并不是一种阶级性的划分,只是在自觉活动的过程中比普通大众先走了一步。圣人总是顺应自然规律,努力去帮助万物,帮助人们做事,尽自己的责任;从不贪图报酬、利益,不求功名,总以清静、无为而无不为的姿态处世。而正恰恰如此,他们也获得了人生最大的成功,获得了“长生”。

人与大道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一株山木与道之间的距离。山木就是道,人却千方百计地远离道,不但要求“存在”,而且要求“存在”的质量必须高精尖;所以,买车、买房、包二奶、娶小老婆,孩子一个个生下来,以为这就是高质量,就是所谓的意义。可是,如果生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意义呢?你作为生物的存在就是意义。

当一些人在虚之不能存身,实之又不能活命时,就再也找不到自己之所依、所存、所在。于是,万般无奈之下,才用无对无,以虚问虚。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开端,因为毕竟虚中没杀人的尖刀,也没有污浊的空气。它可以让你慢慢净化空灵,涤荡灵魂名利的污垢,然后重新面对世界和人生,思考自己到底因何而生,为何而存,依何而在。

庄子是个卖草鞋的,想必也曾经苦苦追寻过人生的意义,觉得自己不应该被生到世上来卖草鞋。这过程中想必也经历过无数的怨愤和责问。但无论如何,庄子与惠子游于豪梁之上,终于发现了游鱼出游之从容,因鱼而感叹。他多么想成为一个栩栩然的蝴蝶啊!多么想像野马一样狂奔,像蝴蝶一样展翅,像游鱼一样悠然从容!游鱼、野马、蝴蝶的天性就是自由、自在而又逍遥。庄子对于游鱼、野马、蝴蝶的赞颂,就是对于自由、自在与逍遥的赞颂。

生命的意义就是像鱼儿的出游一样从容。人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明白了这一点,任何人也就不会再空虚了。

人生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连出生都无法选择,还谈什么意义呢?非说有意义不可的话,父母已经赋予我们了——他们希望我们存在。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Mh7NF3fo0k4MkaHJeNEcmzlIeOPP/leajbLNyRE00Lmlxq33drK5+V4WBa3xn+t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