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

相传中古之圣的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狱中时,悉心研究上古的八卦和《连山易》、《归藏易》,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新的六十四卦即《易经》,并重新整理编撰了卦辞。当传至孔子时,孔子从五十岁开始研究,对卦辞和爻辞又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和发挥,撰写了解释卦辞和爻辞的《彖辞传》、《象辞传》和《文言》,还有解释易理的《系辞传》,说明卦象、卦理的《说卦传》,说明卦序排列的《序卦传》和《杂卦传》。于是,后人把孔子的文字称为《易传》,又名《十翼》。即:

《彖辞传》是卦辞的解释,从六爻的全体形象说明卦的意义。

《象辞传》分大象和小象,大象是对卦的解释,从八卦象征的事物来说解全卦。小象则是以各爻的位置来解释每一爻辞。

《系辞传》也称《大传》,是对《易经》的整体论说,是具有很深蕴涵的哲学著作。

《文言传》是对六十四卦中的乾卦和坤卦的详细解说。

《说卦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易》的简明论说,后半部分是说明八卦的现象。

《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进行解说。

《杂卦传》将六十四卦中每相对的两卦列为一组,用一句话解释。

《易经》和《易传》合称《周易》。与《易经》相比,《易传》的文字则明显好懂得多,有古文基础的现代人都可以通读。我们要感谢《易传》,假如没有它的解释,《易经》就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天书了。

《易经》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自古就被视为是玄妙无形,却又无所不在的。“无中生有”从哲理上讲,意思就是说太极作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虽不具实形,但万物生成又都以它为基础,并以自身体现着它的存在。万物始生之前的混沌之象称太极,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轻清之气上浮为天,重浊之物下沉为地,天有光明称之为“阳”,地则晦暗,称之为“阴”,一阴一阳,名为二仪。二仪用阳爻“—”和阴爻“--”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二爻相重又生四象,阳爻与阳爻相重为太阳,阴爻与阴爻相重为太阴,太阳中的下爻变阴爻为少阳,太阴中的下爻变阳爻为少阴。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即为四象。四象各重一爻生八卦,即每三爻合成一卦。八卦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种自然物: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古人的顺口溜: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便形象地记叙了八卦的卦画。

八卦之中任取两卦相重排列可得六十四卦。八卦由三爻组成,六十四卦则为六爻组成。一卦六爻自下而上,依次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从空间上分,下两爻代表地道,中间两爻代表人道,上两爻代表天道;在时间上分,下两爻代表过去,中间两爻代表现在,上两爻代表未来。古人称八卦为“经卦”,称六十四卦为“别卦”。因此,任意两个经卦相重叠可以得一别卦。

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由四部分组成:卦画(符号),卦名,卦辞,爻辞,其中爻辞又有爻题。形象地说: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卦名如同每章的标题;卦辞如同每章的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同每节的序号,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

1.卦画即卦的符号。

2.卦名是对卦画最简要的说明,它是这个卦的主题。如乾就是乾卦的卦名,它的卦画的六个符号皆为阳,故乾有刚健之义。

3.卦辞是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

4.爻辞,一卦共六爻,即由六个符号组成,共有六条爻辞,每爻都有一个意思,表达这个意思的文辞叫做爻辞。六条爻辞有“九”“六”作为爻题,阳爻用奇数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数九表示,称“九”;阴爻用偶数二、四、六、八、十中的六表示,称“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爻所处位置代表事物不同阶段:初爻代表事物开始,是事物的初萌;二爻代表事物崭露头角;三爻代表功业有成要慎行防凶;四爻代表事物进入更高层次,需审时度势上升新台阶;五爻代表事物成功,要居安思危;上爻代表事物终极。

《易经》指六十四卦象的卦辞、爻辞而言。全书六十四条卦辞共三百八十四条爻辞(但为首的乾卦和坤卦各多一爻,所以共有三百八十六条爻辞),全为占卦之用,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极其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例如,它承认事物存在着对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个对立卦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辞反映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凶、得和失、益和损、泰和否、既济和未济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现象,它还承认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从《易经》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萌芽,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a+n/b4NTxO6/EPIXIcna+Dcosf4Jz1LKe4zxgZi2JFXBX7R+CuXOh9caF+hWGz8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