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互联网的两个二重性

既是人造的,又是灵性的——这既是信息环境的本质,也是信息技术、互联网络的本质。正如钱学森既是数学博士又是航空物理学博士,信息技术正是在数学和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地带生长出来的。

不仅如此,究其源头,从孕育到出生,从成长到成熟,信息技术、互联网络和信息环境,还既是国际的,也是国家的。互联信息网络(后简称“互联网”)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2月的现实版“神盾局”——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缩写为DARPA),为应对核战争而在1969年开发出来,主要用于军事要地连接的阿帕网(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缩写为ARPANET)。随后,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推动下,美国逐渐形成了连接全国各个大学促进技术发展的学术网,同时建成了改造政府流程的专用政务网。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发展后,美国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三个互联信息网络:国防部主导的军用网、大学主导的学术网和政府主导的政务网。之后,美国才开始大规模地将互联网商用化、民用化、国际化。

这个过程表明,互联网既是美国的国家网,也是美国的国际网。对世界各国而言,所谓国际互联网,实则是把本国数据网络接入美国的国家网,互联网的国家性成了其国际性的底色。既是美国的国家网也是国际的互联网,互联网的这种双重特征决定了美国对互联网的长期主导乃至单边主权,决定了世界各国的互联网政策受制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这是信息环境的基本情势。没有领势技术,没有技术主导权,就谈不上信息主权,“主权互联网”也就更可能成为随风而逝的沙丘。

总之,互联网这一具有领势功能的“高技术”(High Technology),首先在美国这个主权国家内部孕育出来,然后超越了美国的领土边界,吸引世界各国相继接入,并不断向陆地、海洋、天空伸展,最终造就了一个无边无际无内无外的“高技术疆域”。 6oxZWJ/yzc4IZy0njfYokje86FOqAeGzBNaPUWERwSyDzHVOBBaEwTt8AAehWj6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