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彼得)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如何干预体育迷的喜好。比如,如果某人喜欢达拉斯牛仔队,我一直在努力找到说服他们去喜欢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方法。然而,我的成功率极低。
我曾尝试去干预一个洛杉矶湖人队粉丝的喜好。我的第一个目标是在他脑中灌输质疑,让他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喜欢湖人队;第二个目标是说服他成为开拓者队的粉丝。这位湖人队的粉丝将近28岁,当时我们正在餐厅外等待就餐。
博格西昂:“湖人队的球员甚至都不是洛杉矶人。不是吗?”
湖人队粉丝:“啊,没错。”
博格西昂:“他们是哪里人?”
(湖人队粉丝做出了回答。)
博格西昂:“了解了。我感觉如果他们是洛杉矶人,我可能更能充分理解为什么你是他们的粉丝。我的意思是,你可能对他们更有亲切感,不是吗?”
湖人队粉丝:“当然。但是他们是我的城市的球队。这是我的城市。我爱洛杉矶!”
博格西昂:“谁不爱洛杉矶?这地方真棒。可问题是所有湖人队的队员都不是来自这里。”
湖人队粉丝:“但是他们为这个城市打球。他们为我们打球。所以他们的胜利,就是我们的胜利!”
博格西昂:“如果每个湖人队的球员都来自洛杉矶,你会不会对湖人队的支持更强烈?”
(停顿)
湖人队粉丝:“你是什么意思?”
博格西昂:“我的意思是,如果这个球队的每一个球员都是在洛杉矶土生土长的人,你会对球队更加热爱吗?你会感觉自己和球队的联系更紧密吗?”
(停顿)
湖人队粉丝:“可能会。是的,可能会。我想是这样。”
博格西昂:“所以他们不是洛杉矶人,你不是应该感到没那么有热情,联系没那么紧密吗?我的意思是,如果他们来自洛杉矶,你会更有热情,但是他们不是洛杉矶人,你的热情不是应该减少吗?”
(长时间的停顿)
在这里,我本应该轻描淡写地结束这次谈话,而不应该继续开展第二个目标,毕竟灌输质疑远比推动人们接受信念或改变喜好要简单。但我仍想要改变他支持的球队,结果,他对湖人的热情翻倍高涨,谈话的主题也变了。他开始防御并且没那么好奇了,因为后来的谈话方向令他心生戒备。
退场
即使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你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离开。
如果你向对方施压,让对方脱离了他的舒适区,就会使对方关闭倾听模式,开启防御态势,结果就是你们的谈话会变得令人沮丧。这有可能让你的谈话对象坚持他原本的观点,对你们的友谊造成伤害。
有时你用尽了话题,感到自己已经说无可说,这时很多人往往会陷入试图“填补”或重置话题的陷阱,其实这时的正确做法反而是应该友好地离开。
人们需要时间来解决质疑,整合信息,琢磨难题和不同的观点,以及重新思考他们的立场。你也同样需要这样的时间。改变他人的思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要在符合对方心理和习惯的前提之下。强迫对方在他的舒适圈外和你交谈,反而会让你丧失反思的机会,给你们带来压力。在相对融洽的时机礼貌地结束一场谈话,可以给双方都提供反思自己观点的机会。
你可以试着以积极态度结束谈话。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谢谢你同我聊天”就足够了。
如何结束谈话
下面是关于何时结束谈话的一些建议:
1.在你感到生气的时候结束谈话。
如果此时你已经感到气愤,你可能要在更早的时候离开。
2.呼吸。
当你感到自己开始变得气愤,不妨后退并放慢你的谈话速度,不要试图填补沉默。如果此时深呼吸无法令你冷静下来,那么你不妨直接结束谈话并离开。
3.如果你感到对方想要结束谈话,你可以感谢对方这次同你交谈。
4. 如果你认为此时你已经使对方对自己的信念有所怀疑,那么这就是停止谈话的好时机。
允许对方自行探索自己的疑问。此时你可以选择离开,或开展新的话题。
尝试解决对方的疑问,也许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更多的时候可能会演变为一种说教。不要对他人进行说教,除非你拥有真正的专业知识,或者对方的观念与科学严重背道而驰。
5.当你结束谈话的时候,对你的谈话伙伴表示感谢。
你越不想感谢一个人跟你谈话,你越有必要感谢他(当然这也有例外。例如对方是在诽谤或骚扰你)。不愿向对方表示感谢,恰恰能说明你把自己的抵触情绪延伸到这次谈话当中。向对方表示感谢,能帮你在积极的氛围中友好地结束对话。
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基本要素。我强烈建议你先熟练应用本章的技巧再去进行下一章的学习。本章技巧应用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你学习后边的技巧。
无须刻意制造谈话,练习机会出现在每天你与他人的互动中,如你与同事、收银员、服务员、室友、朋友、亲戚等人的对话。
每一次对话都是你练习的机会,帮助你在人际交往中成为一个更友善、更有效的人。现在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