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伙伴关系:放弃敌对思维,有效化解冲突

在20世纪70年代,彼得的导师,波特兰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弗兰克·韦斯利,调查了一些美国战俘在朝鲜战争期间叛逃去朝鲜的原因。他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叛逃者都来自同一个美国训练营。这个训练营经常给他们灌输朝鲜人是残忍、冷酷无情的野蛮人,并且一心只想摧毁美国的观点。但当这些战俘被友善对待时,他们最初被灌输的思想便瓦解了。他们比那些从未了解任何关于朝鲜信息的士兵,或是被给予更多中立思想的士兵更容易叛逃。

谈话伙伴

只有给予对方友善、同情、尊严和尊重才有可能改变、影响他人的观念,与他人建立关系并维护友谊。我们会友善回应一个愿意倾听我们,并优待我们的人。敌对的关系和威胁的元素则会让我们更加坚守自己的观念。我们很容易讨厌那些在我们看来心胸狭窄,对我们态度糟糕的人,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幸运的是,建立信任、安全的沟通环境和避免冲突是非常简单的。将彼此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伙伴关系,我们就更容易在谈话的过程中创造友好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不是在谈话中摧毁这段关系。

从取胜转为理解

问:“如果对方是自己的对手,甚至是敌人,如何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伙伴和合作者?”

答:“改变你的目标,从‘取胜’转为‘理解’。”

我们不妨把谈话目标设定为理解我们的谈话伙伴,并在谈话中放弃敌对思维(冲突、争斗、争吵、辩论、嘲笑和取胜的想法),采取合作性思维(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倾听和学习)。从“这个人是我的对手,我需要让他理解我在说什么”转变为“这个人是我的谈话伙伴,我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包括学到为什么他会持完全不同的信念”。

黑人音乐家戴露·戴维斯甚至与三K党人进行谈话,帮助他们放弃三K信念(他的确做到了:他有一个壁橱,装满了三K党人放弃的头巾)。你也可以与持有任何信念体系的任何人交谈,并发现为什么他们会信仰那种信念。

要知道,把对方当作伙伴,并不意味着要接受他们给出的结论,或是被他们的理论说服。这仅仅意味着你在尝试与他人一同思考,尝试理解他们所相信的内容,尝试理解他们相信的原因,而对方也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明白你的观点,或意识到他们自己的错误,当然你也有可能会发现一直以来抱有错误观念的人恰恰是自己。把对方当作伙伴无关乎你是否赞同对方的观点,而是在于你们能否在这一过程中相互理解。

在这当中最糟糕的情形无非是你不得不听到一些你根本无法接受的东西,但你也能通过这次沟通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持有令人难以接受的信念。相比之下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形则是,你在舒适的谈话环境中与对方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摆正了自己的位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理解了对方的观点,甚至可能会调整自己的信念。

当然,你不能控制别人的行为,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这很有可能需要你在对方不理解你的情形下先去试图理解对方。这需要你优先采取积极行动,并做好在沟通不可持续的时候及时离开。

建立伙伴关系

下面用几个简单要点讲述在实际操作中的方法:

1.直接表明你的合作态度和目标。

“我真的很想了解你得出这些结论的原因。我希望我们可以一起找到答案。”

2. 给你的伙伴一点空间,让他可以拒绝谈话邀请、不回答你的问题,或是可以在任何时候结束谈话。如果他人不想与你谈话,不要给他压力。

3.用好奇而非怀疑的态度认真叩问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先去质疑对方:“怎么会有人相信这些?”当你试图寻找答案的时候,你们就更容易步入稳定的谈话。 AUZ6uEI4P1ApDyvXe715hLConTGtgpnx3FWbIN/Ez/uVV32zhUJd53ZD66u3Y+/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