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袁明

43年前,我在北大攻读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史研究生时,担任“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一课的老师是吴其玉先生(1904—1995),当时他已经75岁了。吴先生年轻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担任燕京大学法学院院长。他基本以英语给我们授课,但是有一次讲课将近结束时,他凝视窗外,用中文缓缓地又非常清晰地诵出杜甫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现在我也已经过了75岁,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比年轻时更多的观察与思考。我想,吴先生在那一刻,是否不经意间又开出了一个题目?

我们现在讲的国际关系学,其主要内容,或说思想根源,开始于近现代的欧洲。17世纪以后,欧洲内部思想、社会激烈动荡,后来又在全世界拓张,又引发了全球各地不同形式的反应。西方知识界以体系方式逐步把这些活动归纳成一个知识结构。这里面的一个关键词是“国际”(International)。这个词是欧洲人的创造。19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第一国际,后来恩格斯又创立第二国际,都是将“国际”概念变成国际组织的实践。美国在18世纪后期建国以后,曾长期受“孤立主义”的影响。“国际主义”在美国发展,是美国走出19世纪以后的事情。但是,“孤立主义”在美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植根深厚,这一点与欧洲有很大不同。

国际关系学被介绍到中国时,中国面临的又是与欧洲、美国很不一样的历史场景。历史学家章百家分析道:“对中国来说,真正的灾难并不在旧的对外交往体制的彻底崩溃,而在于它刚踏入新的国际社会一下子就被抛到了最底层,找不到任何盟友,找不到任何足以自卫的手段。”因此,中国的国际关系学,是从民族救亡开始的。

中国知识界在一百多年前开始做“中国与世界”这篇现代大文章时,有一种精神气象值得后人尊敬。梁启超是代表人物。他的一段自述是这样说的:“余乡人也。九岁始游他县,十七岁始游他省。犹了了然无大志,梦梦然不知有天下事。曾几何时,为十九世纪世界大风潮之势力所簸荡、所冲击、所驱遣,乃使我不得不为国人焉,不得不为世界人焉。”面对世界潮流冲击,中国出现了一批觉醒者,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文化自觉。

任晓教授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国际问题研究的中国视角。经过长期的资料收集与思考,终于完成了《中国国际关系学史》这部著作。看到书稿中所列出的详细人名、文稿、刊物与书目,我非常感慨。这需要沉浸到无数史料中去“淘金”,这也是为后人留住历史,向生命致敬。

“作为大学来讲,就要从历史、全局的角度研究更多的问题,更长远的问题,更学术性的问题。”这是中国外交界一位资深长辈的嘱托。我们依然在路上。

2022年3月 zOwEDZmk2p92djHA+/aNF2Ix0KAcF/FTZLD5WlDyUqknRviytxMhkNxpRVkMOjx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