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开场白:先哲思维

一、明明仰先哲:智人则哲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前537)多次出使晋国,赋诗应对合事宜,博得晋人齐赞誉。叔孙豹回答晋国政治家范宣子问什么是“死而不朽”的问题时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叔孙豹巧用思维术,用“三不朽”概念概括中华先哲光辉业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语为后人乐道。“三不朽”一语在《四库全书》中用例78次,《四部丛刊》22次。

叔孙豹所说的“三不朽”,指人在道德、事功、言论方面有建树,传久远,虽死犹生,名立人心,才是不朽。有一副对联:“五百年间气,三不朽伟人。”死而不朽叫伟人。叔孙豹“三不朽”说代表时代精神、精英风貌,表现出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不朽”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国人传统的人生信仰,为精英学人信奉。人生的意义在做事有益于社会和人民。人的自然生命可死而朽,但立德、立功、立言可永不朽。人生应对社会有责任感,其道德、功业、言论才有社会价值,才能不为后人忘却,才能不朽。叔孙豹的人生三不朽说摆脱了“天”“天命”对人生价值的影响,表明中国思想的社会本位、伦理本位特色,体现出社会人文的历史观。

本书分析孔子论思维、正名和类推,属“圣人立德”的思维艺术。分析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用“剩余法”推论,唐李世民“论治盗方法”推论,北魏贾思勰“麻田育苗”类推,明代潘季驯“治黄方略”推论,属“贤人立功”的思维艺术。分析诸子百家逻辑创获,属“贤人立言”的思维艺术。

中国称“中华”。“先哲”:先代有才德、聪明智慧的人。“哲”:聪明,智慧。《尚书·皋陶谟》:“智人则哲。”“先哲”概念包含历史上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历代哲人、诸子百家,中华民族开化史上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列举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列举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另列传统兵家、医家和天文家,共十三个流派。

先哲的学问、言论和经典,是后人不竭的智慧之源。唐许敬宗《掖庭山赋》:“览先哲之英华。”宋陈起《江湖小集》卷55:“夜窗勤苦追先哲。”宋卫泾《后乐集》卷11:“先哲学则必问。”元刘仁本《羽庭集》卷1:“民维邦本,先哲有言。”元顾瑛《玉山名胜集》卷7:“先哲有训,有典有经。”明胡奎《斗南老人集》卷1:“先哲有遗训,兢兢常在兹。”明孙承恩《文简集》卷14:“明明仰先哲,载籍有光辉。”“明明”:勉力。“载籍”:书籍。先哲巧用思维艺术,挥洒载籍,光照千古,值得后人景仰取法,汲取智慧。明杨士奇《东里续集》卷18:“发先哲之精蕴,启来学之聪明。”《清文颖》卷40:“撷先哲之菁华。”在先哲的思维表达技艺中,发挥精蕴,撷取精华,启迪来学的聪明才智,有助于今人在新时代新生活中,正确思维,成功交际,创造超前业绩。中华先哲思维术语见表1。

表1 中华先哲思维术语 (单位:次)

中华先哲思维表达技艺,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影响现代和未来。分析中华先哲的思维表达技艺,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和未来价值。

二、心之官则思:思维艺术

先哲注重思维表达技艺的运用和总结。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3:“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亦曰:‘心之官则思。’古来圣贤,未有不重思者。”《孟子·告子上》定义:“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心智的器官功能在思维,思有所得,不思无所得,是人天生的特性。

孟子“心之官则思”的定义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在《四库全书》中用例131次,《四部丛刊》9次。朱熹《孟子集注》:“官之为言司也。”“心则能思,而以思为职。凡事物之来,心得其职,则得其理。”“失其职,则不得其理。”“心之虚灵,无有限量。如六合之外,思之即至。前乎千百世之已往,后乎千万世之未来,皆在目前尔。”心智官能是思考,发挥心智的思考作用,才能把握事物规律。心智思考有超越时空局限的能动作用。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209诗题《心之官则思》:“一身胡属此心微,只为能思择所为。底事虚灵成暗塞,独于物欲用其思。”不要轻看微小心体,它能为自己选择思考方向。究竟是什么暗暗堵塞心灵?原来是物质欲望占有思考用场。心智思考要谨慎选择方向,不要被物质欲望堵塞智慧聪明。

明罗钦顺《困知记》卷下:“有心必有意,心之官则思,是皆出于天命之自然。”心智思维有意识,是人天生自然的特性。明刘宗周《刘子遗书》卷3:“心之官则思,一息不思,则官失其职。”“人心无思”,“如官犯赃,乃溺职也”。心智器官的专职是思考。不思无思,是心智器官的失职渎职。

1703年,清康熙帝下令在河北承德建“避暑山庄”(承德离宫,热河行宫),1790年建成,内有盛景“澄观斋”。1715年康熙帝诗咏《澄观斋》:“目之官为观,心之官则思。观以外物引,思因内几驰。外物静可拒,内几动不时。内实要于外,曰澄乃无为。其观亦自息,精一有训辞。”诗据《尚书·大禹谟》“惟精惟一”(精纯专一)的成语,发挥孟子“心之官则思”命题的含义,强调思维专一,不为外物惑。1749年清乾隆帝《理心楼有会》诗咏“心之官则思”命题:“理非方寸外,动即一身随。必也无所欲,斯能有可为。” 表达“心之官无欲则得理”意境。

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总结亲身观察、实验、解剖所发现的事实,说:“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纠正孟子“心之官则思”命题为“脑之官则思”。孟子“心之官则思”命题被沿用,因在长期应用中已被“约定俗成”为成语。《荀子·正名》:“约定俗成谓之宜。”共同约定,形成习惯,就是合适用语。

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中说:“脑筋这个机器的作用,是专门思想的。孟子说:‘心之官则思。’他对脑筋的作用下了正确的定义。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多想出智慧。”他把孟子“心之官则思”命题解释为“对脑筋的作用下了正确的定义”,是对孟子命题含义的新解。心脑术语见表2。

表2 心脑术语 (单位:次)

数据表明,用“心”的案例大大多于用“脑”的案例,这也与习惯用法把“心”理解为“脑”有关。

除了孟子,孔子对思维也有论述。

子路强辩思不足。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鲁国人,出身贫贱,为鄙人,常吃野菜粗食,比孔子小9岁,在孔门弟子中年龄较大。子路耿直好勇,自持“勤苦轻死、安贫行义”。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卫国贵族内讧,子路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侠义精神,参与争斗,被斩断帽缨,牢记“君子死而冠不免”信条,重系帽缨,被剁成肉酱。孔子在鲁听闻,悲痛至极。

子路服事孔子,经常直率地提意见,跟孔子争辩。子路叫年轻的高柴(字子高,前521年生)做费邑宰(县长),孔子说这是害高柴,子路犟嘴争辩:“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有人民,有土地,为什么定要读书,才叫学问?孔子训斥子路:“是故恶夫佞者!”所以我讨厌你这样犟嘴利舌。子路所说的“学问”跟孔子所说的概念不同。子路说的是直接、实践的学问,不限于读书。孔子说的是间接、理论的学问,指读书。

思学兼顾勿偏忽。孔子提倡学习和思考应相辅相成,防止“思而不学”和“学而不思”两种片面性。《论语·为政》载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不动脑筋思考,会上当受骗;只冥思苦索,不读书,会疑惑不定。

不学之偏。《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冥思苦索,这没益处,不如学习。清王引之《精义述闻》解释:“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而不能定也。”《论语·为政》载孔子说:“多闻阙疑。”“多见阙殆。”增加见闻,有助于解疑释惑,免除危殆。

不思之偏。只读书,不思考,会受错误信息迷惑。这方面的正面例子是《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用“以意逆志”(用自己心意,推测别人意图)、“知人论世”(了解历史人物,分析时代背景)的方法,解析《尚书》记载的语义,纠正夸张失实,认为《尚书·武成》只有两三条简策记载的材料可信。《武成》载,武王伐纣,纣王军队流血多,使木杵漂流,夸张失实。孟子分析,武王伐纣,“以至仁伐至不仁”,“仁人无敌于天下”,纣王军队,在武王仁义之师攻势前,必土崩瓦解,老百姓会箪食壶浆迎王师,武王军队不需肆意杀戮,使纣王军队“血流漂杵”。这是用考证学结合理性分析法来分辨古书真伪。

《论语·卫灵公》载孔子和子贡对话: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说:“子贡,你以为我是多多学习,又能记得住的吗?”子贡说:“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基本观念。”孔子说“一以贯之”,指思想理论贯通始终,把学得的材料用思想贯穿,在现象中寻求一贯的规律。

“一以贯之”在《四库全书》中用例1136次,《四部丛刊》中用例193次。如《汉书·王莽传上》:“包其终始,一以贯之。”清汪琬《尧峰文钞》卷38:“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也。”朱自清《经典常谈》:“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

孔子主张学习和思考并重,相辅相成,开思维规律探讨的先河。殷商甲骨文和稍后的青铜器铭文(金文),未出现表示思维意义的“思”字,而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中有24次。《论语·公冶长》载,鲁国大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斯可矣。”想两遍就可以。《论语·里仁》载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遇到贤人,思考向他看齐。遇到不贤之人,思考自己有无跟他一样的缺点。《论语·宪问》载孔子说:“见利思义。”遇到利益,思考自己该不该得到。《论语·季氏》载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九种事情要思考:看的时候,思考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思考听清楚了没有。从脸面上,思考是否温和。从容貌上,思考是否恭敬。说话时,思考是否忠诚老实。做事时,思考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问时,思考向人询问。发怒时,思考有无后患。获得,思考是否符合仁义。孔子论“思”,认识深入,体现思维的作用。

后人发挥有妙义。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名言,两千多年来,屡被引用、说明和发挥。《四库全书》中用例58次,《四部丛刊》中用例3次。如魏何晏、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卷1:“学而不寻思,其义理则罔然无所得。”宋朱熹《论语精义》卷1下:“学以治之,思以精之。学而不思,则无得于内,故罔,罔之言亡也。思而不学,则无得于外,故殆,殆之言危也。博学而多识,非不美也,然不能思以索之,则无以致其精,故罔而无得也。殚思研精以求微妙,非不善也,然不能学以聚之,则殆而不安。”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卷1:“思由中出,学自外入。学而不思,则内无自得之明,故不信而罔。思而不学,则外无多识之益,故不安而殆。子曰:‘博学之,慎思之。’荀子曰:‘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扬雄曰:‘学以聚之,思以精之。’是思以学而后得,学以思而后精,二者谓其可偏废乎?”宋蔡节《论语集说》卷1:“思者,研穷其理之所以然也。”“学与思相为表里,要不可以偏废。”卷8:“思愈精,而学愈明。”

元许谦《读四书丛说》卷1:“聪明睿智,圣人之资质。聪明不专在耳目,盖主于心而言也。听得精审,见得明了,皆是心上事。睿是思通乎微,智是知识周遍。”元张存中《大学章句或问通证》:“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思而作睿,则无所不通。”元袁俊翁《四书疑节》卷11:“夫子固尝以思学互言之,正以见二者可相有,而不可相无。思者求诸心,学者习其事,要当两轮并进可也。”

明胡广等《四书大全·论语集注大全》卷2:“思与学字相对说。”“学而思,则知益精。”“学所以致广大,思所以尽精微。”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3:“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不学则无可思。”“不思无由得。”清《四书文·化治四书文》卷2,学思“废一不可”,“思者,求诸心也。测度以探其精微,绸绎以索其旨趣,其谁能废思?”“学而能思,学益明矣。思而能学,思益实矣。”“交养互发之机熟,其进岂能已哉?”后人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名言的说明和发挥,都强调思维的重要性,注重学习和思考的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儒家之外,墨家的墨子也对思维有所论述。《墨子·尚贤中》载墨子说“精其思虑”。 《贵义》载墨子说“默则思”,把精心思虑看作成圣成贤的必要条件。《公孟》说“游于子墨子之门者”,“思虑徇通”,把思维敏捷通达作为受教育的素质。《非命下》说“殚其思虑之知”,把深入思考作为智慧的特征。《尚同中》说:“使人之心,助己思虑。”“助之思虑者众,则其谋度速得矣。”把借助众人帮助思考作为提高谋划效率的途径,是集中群众智慧思维的萌芽。《经上》:“虑,求也。”《经说上》解释:“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把思虑定义为以自身认知能力寻求知识的状态、活动和过程。

“思维”即专注、专一思索、考虑。宋戴侗《六书故》卷13:“思,心所抽索也。虑,思之所挂曰虑。惟,思之专也,故引之为专、独之义,亦通作唯、维。”诠释恰当精到。汉焦赣《易林》诗:“古今道由一,谈对吐所谋。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维。”学者努力深刻思维,是古今一致的道理。“思”“虑”“思虑”“思索”和“思考”,是“思维”的等义词,表明中华先哲对思维艺术的重视。思维术语见表3。

表3 思维术语 (单位:次)

先哲对思维表达的技艺有精辟规定和独到阐发。《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对武王说:“鸿范九等”,“五曰思”,“思曰睿”。《管子·内业》:“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索生智。”《荀子·劝学》:“思索以通之。”《修身》:“通之以思索。”《性恶》:“专心一志,思索熟察。”汉刘向《说苑·建本》:“思虑者智之道也。”《说丛》:“往事不可及,无思虑之心则不达。”《汉书·张安世传》:“思维得失。”

梁顾野王《玉篇》卷8:“思,愿也,念也,深谋远虑曰思。虑,谋也,思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9:“思索,求也。”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考古今,察物情,揆人事,反复研究,而思索之。”宋吕本中《东莱诗集》卷13:“此道要琢磨,苦语费思索。”宋朱熹《朱子语类》卷33:“读书每思索不通处,则翻来覆去,倒横直竖,处处窒塞,然其间须有一路可通,只此便是许多艰难险阻,习之可以求通。”《晦庵集·答吕子约》:“讲论思索,要极精详,然后见得道理,巨细精粗,无所不尽。”

宋陆九渊《象山集》卷10:“事理有未明,则不容不疑,思索之,问辨之,则疑有时而释矣。”宋贾昌朝《群经音辨》卷6:“思虑,度也。虑,谓之思。”宋丁度《集韵》卷7:“思,虑也。”宋魏了翁《经外杂钞》卷2:“详细思维,反复参考。”元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卷中上:“天下之理无穷,愈思索愈有意思。”明曹端《通书述解·思》:“思曰睿:思,心之官也。睿,通也。人而能思则通矣。”“不思则不能通微:通微,睿也。不思索,则不能通乎几微。”

明顾璘《息园存稿文》卷8:“苦心极虑,反复思维,以求必得其当。”明杨慎《转注古音略序》:“思不厌精,索不厌深。”《说文》:“思,睿也。”《尚书·洪范》:“思曰睿。”《六书总要》:“思,念也,虑也,绎理为思。”清《礼记义疏》卷33:“学探千古群圣之奥,而思索问辨,以求其正。”清江永《礼书纲目》卷74:“能思索,谓之能虑。”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卷9:“诸家之学,探讨思索,辨而晰之。”

先哲思维表达技艺,即思维方法、技巧、技艺、方术和规律。《庄子·天下》:“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唐成玄英疏:“方,道也。”“治道、艺术、方法甚多。”方术、方法、技巧、技艺、艺术、道理和规律,意义相近,可互相解释。

三、典型在夙昔:以史为鉴

典型意义。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1281年夏在元大都(北京)狱中作《正气歌》说:“哲人日益远,典型在夙昔。”宋司马光《传家集》卷8:“幸有文章见典型。”明归有光《跋仲尼七十子像》:“年代久远,而典型具存。”

典型指常规、规范、模型、模范,有代表性的事物,是代表一般的个别。《说文》:“型,铸器之法也。”清段玉裁注:“以木为之曰模,以竹曰范,以土曰型,引申之为典型。”《诗·大雅·荡》:“尚有典型。”郑玄注:“犹有常事故法可案用也。”

恩格斯论文艺创作的原则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又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 以下中华先哲思维表达技艺的典型案例,可资借鉴。

章士钊(1881—1973),湖南长沙人,曾任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1949年国共和谈,为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成员,后留北京,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1917年著《逻辑指要》,并于1943年在重庆出版,自序说,1943年2月蒋介石“审国人用智浮泛不切,欲得逻辑以药之”,要章士钊“为讲录,俾便览观”。章氏给蒋介石讲课,给他看此书。1959年5月章士钊为此书再版拟《序言》说:“北京解放后,一日,主席毛公忽见问曰:‘闻子于逻辑有著述,得一阅乎?’予踌躇答曰:‘此书印于重庆,与叛党有关,吾以此上呈一览,是侮公也,乌乎可?’公笑曰:‘此学问之事,庸何妨?’”

毛泽东认为,章士钊给蒋介石讲《逻辑指要》是“学问之事”,不妨碍自己“一阅”。毛泽东看过此书后3个月,跟章士钊谈话,章氏看见此书摆在毛泽东案头。毛泽东告诉章士钊:“吾于此书以一字不遗者”,“阅一通。多少年来吾览此类述作亦夥矣,然大抵从西籍迻译得来,不足称为专著,独子刺取古籍材料,排比于逻辑间架之中,在同类书中,为仅见。”“吾意此足以为今日参考资料,宜于印行。”毛泽东推荐此书列入他提议中央政治研究室编的《逻辑丛刊》。

1959年6月7日上午8时,毛泽东在感冒病中,“倚枕”为章士钊《逻辑指要》拟《重版说明》说:“近年以来,逻辑一学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于逻辑的范围及其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争论繁兴,甚盛事也。”本书“作为参考材料之一”,“不敢说对于方今各派争论有所裨益”,但“保卫正确论点,指出纰缪地方,导致真理之日益明白,则不胜馨香祷祝之至!”这体现了毛泽东对当时逻辑论争的看法。

《逻辑丛刊》于196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逻辑指要·自序》说:“寻逻辑之名,起于欧洲,而逻辑之理,存乎天壤。其谓欧洲有逻辑,中国无逻辑者, 言(虚假言论)也。其谓人不重逻辑之名,而即未解逻辑之理者,尤妄说也。”《例言》说:“逻辑起于欧洲,而理则吾国所固有。”“此学谊当融贯中西,特树一帜。”“先秦名学与欧洲逻辑,信如车之两轮,相辅而行。”

本书论述先哲思维技艺,是对先贤开拓性研究的继承和创新。 HYXOd6gP6bfpA7hLYz7HYFyZNwShLGTeqZh4qlXzbnt/GfL4TxxnFaaIpw+c5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