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本书宗旨是趣谈中华先哲思维技艺。本书用电子检索手段,从11亿字的《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等特大型丛书中,精选中华先哲思维技艺典型案例,围绕逻辑核心内容——概念、命题、论证、规律和方法,揭示其逻辑内涵,兼及其在现代的应用,促进逻辑知识的普及和运用。

本书选取的典型案例有故事、成语、典故、寓言和文章等类型。故事是有连贯性、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事情,如“自相矛盾”。成语是为人们长期习用、简洁精辟的定型词句,如“模棱两可”。典故是载籍引用的词句,如“摸床棱宰相”。寓言是用比喻故事来说明道理,如“望洋兴叹”。文章是表达论证、命题和概念的原典,如《公输》说“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本书对案例进行选取加工,反复推敲,力求达到通俗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的统一,揭示中华先哲思维语言跟逻辑学的内在联系。写作方法是从先哲的思维实际出发,针对历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教育、法律等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逻辑问题,分析思维技艺,阐发逻辑知识。

本书选取的典型案例是分析思维表达技艺、阐发逻辑学知识的资料依据,冠为节名。思维表达技艺、逻辑学知识(概念、命题、推论、思维规律和方法)是典型案例的升华,冠为章名。典型案例是全书的材料、经、目和纵剖面;思维表达技艺、逻辑学知识是全书的观点、纬、纲和横剖面。全书采用观点统帅材料、经纬交织、纲举目张、纵横交错的论述方法,从具体案例引申出思维表达技艺,案例生动,观点鲜明。

分析方法借鉴现代西方逻辑,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历史需求,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价值期待。发达的现代西方逻辑,是当代学术的利器。在当今全球化的新时代,古今中外的逻辑融会贯通,是势之必至、理所固然。

《荀子·正名》说:“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全人类头顶同一蓝天,足踏同一地球,共享同一科技成果,使用同一逻辑工具。

逻辑是思维经验的结晶,是正确思维的理论,是成功交际的工具,人人得而用之,功效结果相同。揭示中华先哲思维表达技艺同逻辑学的联系,是把古代资料和现代方法融为一体,促进人类在逻辑学领域和谐相处,趋近求同。

开场白“先哲思维”,趣谈中华先哲思维技艺的一般概念。第一章“概念艺术”,阐发中华先哲思维概念表达的特点。第二章“命题技艺”,阐发中华先哲的命题表达方式。第三章“论证技巧”,阐发譬、侔、援、推、止以及演绎、归纳、类比、类推谬误和谬误诡辩理论。第四章“思维规律”,相当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第五章“思维方法”,阐发中华先哲思维技艺的方法论特色。

本书的分析法是超越对象理论的元研究。德国逻辑学家希尔伯特把所研究的理论叫对象理论,把研究对象理论所使用的另一种工具理论叫元理论。现代逻辑学家塔尔斯基提出语言层次论,区分被断言和分析的语言,即对象语言以及用以断言和分析对象语言的工具语言、元语言。傅伟勋的创造性诠释学提倡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和创谓等多层次分析,同希尔伯特、塔尔斯基理论、语言分层论的思想一致,是分析中华先哲思维表达技艺的方法论依据。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科学革命是新旧范式变革的过程,范式变革必然引起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变革。本书对中华先哲思维技艺的论述,是在超越前人的基础上,以新范式弘扬先哲的思维技艺,是思维技艺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转换。

先哲思维技艺新旧范式不同,表现在主体、对象、元语言工具、成果、层次、方法和作用对象方面。先哲思维技艺旧范式的主体是中华先哲,对象是先哲面对的思维实际,元语言工具是古汉语,成果是昔日逻辑运用和理论总结,层次是昔日逻辑运用和第一层次元研究,方法是中国古代逻辑,作用对象是昔日社会生活。先哲思维技艺新范式的主体是现代人,对象是先哲的思维技艺,元语言工具是现代汉语,成果是今日逻辑理论总结,层次是第二层次元研究,方法是现代逻辑,作用对象是今日社会生活。见先哲思维技艺新旧范式表。

先哲思维技艺新旧范式表

马克思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 发达的现代逻辑是全人类的思维工具,是开启中华先哲思维艺术奥秘的钥匙。《诗·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郑玄笺:“他山喻异国。”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作为琢磨玉器的砺石。现代逻辑可作为分析先哲思维技艺的工具。

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屹立于现代逻辑的巅峰,用超越的、宏观的眼光鸟瞰,方可一览先哲思维技艺的全貌。朱熹《朱子集注》卷2:“人在堂上,方能辨堂下人曲直,若犹未免杂于堂下众人之中,则不能辨决矣。”身处现代思维殿堂,方能辨别中华先哲思维技艺的曲直。不在古今中外思维技艺和逻辑间挖沟筑墙、割裂区隔,把二者看作只对立、不统一的两截,而是在二者间铺路搭桥,融会贯通,把二者看作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古为今用,激活经典;洋为中用,创新发展。

本书是拙著《中华先哲的思维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的修订版。谨向原版“逻辑时空丛书”主编刘培育研究员与北京大学出版社丛书策划杨书澜、责任编辑闵艳芸,以及本修订版责任编辑王璐 诸同仁,致以由衷谢意。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孙中原
2022年5月15日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S/TZbmubttHDckq2Py0UlXpo+ZoOCHCHR6hdgpPGQS4b3Lq6PFpCXsIkwJoNys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