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编导言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派清丽明媚、充满生机的景象;“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白云、山石、翠竹、清水之间荡漾着静谧的诗意;“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一幅明净旷远的画面;“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则给人寒冷而凄厉之感。这些如画的诗句出自谢灵运,一位为李白和白居易所推崇的东晋至南朝宋时期的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又在《劳劳亭歌》中写道:“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白居易则专门写了一首《读谢灵运诗》,其中有云:“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谢灵运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谢氏是世家大族,源出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谢”指的就是陈郡谢氏。谢灵运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玄是名相谢安的侄子),“袭封康乐公,食邑二千户”,故称谢康乐。本书所选《述祖德诗二首》论列其祖谢玄之德,第一首叙述谢玄的理想是成为段干木、展季、弦高、鲁仲连那样“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的“达人”;第二首描述谢玄的归隐,“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一方面是怀抱建功立业的愿望与才干,另一方面是功成身退、以游观山水为乐,祖父的仕隐观对谢灵运有很大的影响。晋宋易代之际,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恃才高傲、任达放旷的谢灵运始终徘徊在仕隐之间。由于在仕途上受阻,他为不被赏识而愤愤不平。当他“出为永嘉太守”之时,便有了栖隐山林的想法。《邻里相送至方山》一诗中写道:“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在从京城建康到永嘉赴任的途中,他欣赏着江南山清水秀的风景,借此排遣心中的郁结,写出了记录旅途、抒写情怀的佳篇,如本书所收的《过始宁墅》《富春渚》《七里濑》等。永嘉在今温州,风景秀丽,山水之美,古今共谈。谢灵运在永嘉“肆意游遨”,“所至辄为诗咏”,如本书所选的《游南亭》《游赤石进帆海》《登江中孤屿》《登永嘉绿嶂山》《郡东山望溟海》《游岭门山》《石室山》《登上戍石鼓山》《行田登海口盘屿山》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山水诗。谢灵运前后两次归隐始宁,前次是称病辞官,后次是被劾免官。他在《初去郡》中表述归隐之志,云:“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隐居期间他创作了《田南树园激流植援》《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等众多诗篇。后来他被外放为临川内史,“在郡游放,不异永嘉”,本书中的《入彭蠡湖口》《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等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原书绪言中有“谢灵运诗读法”一节,从结构的常例、偶句句意的变化、各篇之间的关联以及诗题之特挺新隽等方面掘发了谢灵运诗的特点,为我们指出了读谢诗所应关注的地方。这里再从语言的角度谈谈我们如何读谢诗。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理解语言是欣赏诗歌的前提和基础。晋宋之际诗歌的内容是“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相比于前代“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谢诗有如新发芙蓉,“自然可爱”。不过,谢灵运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深厚的学养,其诗在选词炼字上造诣非凡,想要完全理解谢诗的文句并非易事。宋代刘克庄说:“康乐一字百炼乃出冶。”清代方东树说:“康乐无一字不稳老,无一字不典重,无一字不沉厚深密,如成德之士,求几微之过而不得。”因此,我们读谢诗,当悉心体会其一字一词,最好能有一定的训诂基础,借助注释或辞书了解语词的出处。例如,《游南亭》:“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痗”字源出《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小雅·十月之交》:“悠悠我里,亦孔之痗。”毛传并云:“痗,病也。”“昏垫”出自《尚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伪孔传:“言天下民昏瞀垫溺,皆困水灾。”孔颖达疏:“瞀者,眩惑之意,故言昏瞀。垫是下湿之名,故为溺也。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无有所知,又苦沉溺,皆困此水灾也。”再联系该诗首句“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可知“久痗昏垫苦”是说为淫雨潮湿所苦已经很久了。谢灵运作诗“下字成句”,“无一字轻率滑易”,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实词的内涵,也要准确把握虚词的含义。例如,《述祖德诗二首》:“临组乍不绁,对珪宁肯分。”“乍”本义是止,但从上下句对偶来看,看作虚词更合适。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乍可,犹宁可也。……亦有只用一‘乍’字者。”而“宁”在诗中表示反问,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宁,犹岂也。”《文选·左思〈咏史〉》:“临组不肯绁,对珪不肯分。”为谢诗所本,可以相参照。

在理解字词的同时,也要关注谢诗的修辞,体会谢灵运锻炼文字的巧妙。如《郡东山望溟海》:“白花缟阳林,紫 晔春流。”“缟”本指白色的生绢,也可指白色,这里则用作动词,意谓使阳林染上白色。同样地,“晔”原义是光貌,这里也作动词,盖指紫芷映在水中泛出的光彩。又如《过白岸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涓”本为名词,指细小的水流,但在这里用作动词,意谓涧水从密石上流过。再如《入彭蠡湖口》:“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馥”本作形容词,指香气浓郁,或作名词,即指香气,不过这里“馥”与“听”对文,应视为动词,诗意可以理解为芳草的香气在露水中散发出来,或者可以说踩着露水而行,闻到芳草的香气。再者,要留意体察谢诗的语序,谢灵运遣词造句有时会跳出常规,造成陌生化的效果。如《七里濑》:“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文选》吕向注:“羇旅之心积于秋晨,秋晨游望展适怀抱。”据此,后一小句按正常语序当作“游眺展晨积”,谢诗将“晨积”提前可能是为了产生顶针的效果。又如《晚岀西射堂》:“抚镜华缁鬓,揽带缓促衿。”《文选》张铣注:“华,白;缁,黑也。言老瘦带缓,故促其衣衿也。”前一句按正常语序应该是“抚镜缁鬓华”,“华”字提前,突显了变白的鬓发。同理,后一句按正常语序应该是“揽带促衿缓”,也就是后世所谓“衣带渐宽”的意思,“缓”字提前,突出了老瘦之态。再如《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本书注云:“今己婴俗网,仰望薄霄,有愧飞鸿于浮云之上,俯思栖川,有惭潜虬于沉渊之下。”因此,后两句按正常语序应为“薄霄愧浮云,栖川怍沉渊”,诗中为了押韵而调换语序。

最后,关于如何欣赏谢灵运的山水诗,我们再作两点补充说明。第一,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因此被视为山水诗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钟嵘谓谢诗“尚巧似”,是指谢灵运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精致而逼真。如《游南亭》“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中雨后密林的气息和日落远峰的形态,又如《登永嘉绿嶂山》“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中的水波澹荡之状和绿竹秀美之貌,再如《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中丛竹、蒲花的样貌和色彩,无不刻画精美,富于特征。第二,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有一些谈玄说理的语句,如《游赤石进帆海》中的“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登石门最高顶》中的“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道路忆山中》中的“得性非外求,自已为谁纂”。这是魏晋玄学在诗歌中的反映,如果不熟悉老庄思想,可能会觉得不易索解。而且玄学的审美意趣对于谢诗的艺术表现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方面最好也能有所了解,并在读诗的过程中加以体会。 yfvRShreA/ryFxNoSefYxiqaAqdFW2OqJQM5KkHflL+l3Zcx0bREwOcBdDJ/i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