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动理念】
最强企业背后的驱动力
——OLP

构成亚马逊基础的14条领导力法则

正如前言中提到的,亚马逊人力资源系统的基础是14条领导力法则——OLP。它构成了亚马逊及其员工的行为基础,也就是说,在成为世界最强企业的今天,亚马逊仍保持着每年20%增长率的原因就在于此。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这14条领导力法则。详细内容将在下一章介绍。

1.Customer Obsession:客户至上

2.Ownership:主人翁精神

3.Invent and Simplify:创新简化

4.Are Right, A Lot:大多数情况决策正确

5.Learn and Be Curious:好奇求知

6.Hire and Develop the Best:选贤育能

7.Insist on the Highest Standards:坚持最高标准

8.Think Big:远见卓识

9.Bias for Action:崇尚行动

10.Frugality:勤俭节约

11.Earn Trust:赢得信任

12.Dive Deep:刨根问底

13.Have Backbone;Disagree and Commit:敢于谏言,服从大局

14.Deliver Results:达成业绩

(1)Customer Obsession(客户至上)

领导者要从客户的角度思考和行动。应尽其所能赢得并维系客户对公司的信任,虽然他们需要关注竞争对手,但更应该关注客户。

(2)Ownership(主人翁精神)

领导者需要有主人翁精神。要从长远考虑,不要为了短期业绩牺牲长期价值。领导者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整个公司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团队,他们绝不会说“这不是我的工作”。

(3)Invent and Simplify(创新简化)

领导者要期望并要求自己的团队改革与创新,并始终寻求简化工作的方法。他们应关注外界动态,四处寻找新创意,并且不局限于“非我发明”的观念;并深知将新的想法付诸行动时,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外界误解。

(4)Are Right, A Lot(大多数情况决策正确)

领导者在大多数时候都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他们需要拥有卓越的业务判断能力和由经验支持的敏锐直觉。领导者要寻求不同的视角,并挑战自己的观念。

(5)Learn and Be Curious(好奇求知)

领导者从不停止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他们对新的可能性充满好奇,并加以探索。

(6)Hire and Develop the Best(选贤育能)

领导者应不断提升招聘和晋升员工的标准。他们应该发掘出最优秀的人才,并为了整个组织的利益积极主动地对人才加以利用。领导者自己还要培养其他领导人并认真指导。领导者要创造出能够让所有员工进一步成长的新机制。

(7)Insist on the Highest Standards(坚持最高标准)

领导者应始终追求最高标准——这些标准在很多人看来可能高得不可理喻。领导者应不断提高标准,激励团队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和流程。他们要阻绝任何不合标准的行为,遇到问题要彻底解决,并采取优化措施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8)Think Big(远见卓识)

局限性思考只能带来局限性的结果。领导者应大胆提出并阐明大局策略,由此激发良好的成果。他们要为客户着想,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索各种可能性。

(9)Bias for Action(崇尚行动)

速度对业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很多决策和行动都可以不断调整,因此不需要规模过大的讨论。亚马逊提倡领导者在深思熟虑的前提下进行冒险。

(10)Frugality(勤俭节约)

领导者应力争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多的产出。勤俭节约可以让他们开动脑筋,自给自足,不断创新。增加人力、预算以及固定支出并不会赢得额外加分。

(11)Earn Trust(赢得信任)

领导者应专注倾听,坦诚沟通,尊重他人。他们不应该认为自己或其团队总是正确的,应该敢于自我批评,哪怕这样做会令自己难堪。他们应该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

(12)Dive Deep(刨根问底)

领导者应深入各个环节,随时掌控细节,经常审核,发现偏离指标的数据时,保持怀疑态度,不遗漏任何工作。

(13)Have Backbone;Disagree and Commit(敢于谏言,服从大局)

领导者须能不卑不亢地质疑无法苟同的决策,哪怕费力劳神,都不能逃避,他们要信念坚定,矢志不渝。他们不能为求一团和气就屈从妥协,一旦做出决定,就会全身心地致力于实现目标。

(14)Deliver Results(达成业绩)

领导者应关注决定其业务的关键条件,确保工作质量并及时完成。即便遭受挫折,也依然勇于面对挑战,从不气馁。

OLP诞生前夜

亚马逊创立之初并没有OLP,但随着公司的壮大,迫切需要制定一些管理公司的精神约定,于是贝佐斯及高管们便创建了OLP。

亚马逊成立于1995年,在最初的10年间,都是以“大家一起努力奋斗!”的口号激励员工工作。然而,当仅仅美国总部的员工人数就超过5000人时,仅凭热情驱动员工就不再管用了。

OLP创建于2006—2007年。在此之前亚马逊也有自己的行动指南——“核心价值观”和“核心能力”。

核心价值观是亚马逊员工必须具备的价值观,共有7项。其中一些与OLP中的内容相同,如Customer Obsession和Frugality等。但是,核心价值观是不是和OLP一样,也融入亚马逊的日常工作中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另一个核心能力是领导者的法则,即“亚马逊的领导者会采取的行为”。其中也有现在OLP里的内容,如Deliver Results。另外,还有曾经在OLP里出现过,但现在已经去掉的内容,如Vocally Self Critical(承认错误)。但是这一条现在已经被吸纳到OLP的Earn Trust当中了。

由此可见,亚马逊并不是一开始就有OLP的,而是沿袭并完善了之前的行动指南才制定出了现在的OLP。

为什么会制定OLP

亚马逊之前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OLP。

最初是Leadership Principles(领导力法则),几年后又加上Our(我们的),最终成为Our Leadership Principles,即OLP。

为什么要制定OLP呢?因为随着亚马逊的迅猛发展,有必要制定更为明确的行为准则。

回顾亚马逊走过的道路,有几处转折点。最初的转折点是扭亏为盈时。亚马逊成立之后一直处于赤字状态,但从2003年左右开始扭亏为盈,此后更是迅速增长,全球销售额超过了1万亿日元。也是从那时起,亚马逊的各种问题堆积如山。

例如,由于需要处理的货物数量急剧增加,亚马逊在美国各地新建了仓库。对于新建的仓库,虽然尽可能地派了其他仓库经理前往,但要管理现场的话,仓库经理的人数仍然不足。于是,亚马逊大量招聘新经理,把技能还不足的人提拔为经理,派往一线。结果整个管理状况一塌糊涂。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仓库里,货物的安全、质量和生产效率等必须考虑的因素都无法得到保证。事故和人员受伤事件频发。库存混乱,发出的货物破损或未按订单交付。生产效率一落千丈,成本巨大。

提出OLP的两位杰夫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杰夫·贝佐斯和高管们开始讨论“领导者们该如何做”。

当然,此前的核心价值和核心能力中已列出了亚马逊人应该采取的行为,但公司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高管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行为。

当时,亚马逊的全球业务主管杰夫·威尔克(Jeff Wilke,2021年已退休)提议说:“咱们创建属于自己的领导力法则吧。”通过不断试错摸索,OLP最终完成了。

我听说为了完成OLP,“大家在山里闭关了一周”,但根据威尔克最近发表的一篇叙述当时情况的文章,貌似略有出入。据说,实际上他是提出OLP的主要人物,并通过后期与贝佐斯多次交流最终完成了OLP的内容,也许根本没有集训这一说。不过亚马逊那时经常集训,所以很可能高管们是在集训期间提出了这个话题。

总之,以贝佐斯为首的高管们将“亚马逊的领导者该有的状态”总结为14项,这就是OLP。

不仅仅是领导者的法则

因为OLP中包含“Leadership”一词,所以经常有人误认为这是亚马逊的领导者,也就是经营者、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但事实并非如此。

OLP中的L指的是Leadership(领导力),而不是Leader(领导者)。领导者是职务,但领导力与职务无关,是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应该体现出来的能力。OLP绝不是针对管理者或经理的,而是针对所有亚马逊员工。

最初,OLP应该是面向有一定职务的人(领导)设计的。但是在制定过程中,高管们逐步意识到不仅仅是领导,所有员工都必须具备领导力。

人力资源的最大创新

我认为,OLP的创建是亚马逊在人力资源领域的最大创新。

日本企业也有类似OLP的员工素养法则和公司方针。“善待顾客”“员工之间要和睦相处”等话语会写在员工手册的背面,或者做成牌匾挂在社长办公室、接待室,但这些往往只是一种摆设。

亚马逊的厉害之处在于,在人才招聘、评价、培训等一系列人力资源机制中,OLP都有所体现。因此,OLP不是普通的摆设,而是真正融入了亚马逊人的思维中。

现在,OLP是如此普遍,随便一个亚马逊员工都会谈论它。因为OLP不仅是自我评价的标准,也是评价下属的标准,所以每个亚马逊员工都必须充分理解它所包含的理念。

如今,推动亚马逊业务的人都是在OLP的基础上挑选出来的。反过来,不能实践OLP的人无论多优秀都不会被录用。

非常感谢亚马逊能将OLP的内容免费公开。虽然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情况,但如果日本企业能不断引进这些做法就好了。

其实,我曾在一家公司做过实验,引进了部分OLP。我首先制定了公司的行为模范,之后我要求员工描述其心目中理想的领导形象,如“公司的经理应该是这样的人”,于是,便呈现出了类似OLP的东西,我将这些内容定为了公司的评价标准。

也许杰夫·威尔克等人也是将亚马逊的行为模范用语言表达出来,得出的这14条,然后将其作为招聘和评价的工具使用。

我认为,如果没有OLP,恐怕就不会有现在的亚马逊。

图1-1 基于OLP的人力资源系统

亚马逊有很多了不起的服务,但其核心是“人”的力量。

录用认同OLP的员工,让他们伴随OLP一起成长。通过这种方法,亚马逊也会与员工共同成长。毫不夸张地说,亚马逊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人才培养”起了决定性作用。 93PIKTfXxHf5Z2iKMOmYwPxz++ze4sm3mOya0tb7Kt0DgAhFd8KB48i7mC68lpo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