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提时光,别问他为什么不快乐

每个生命降临人间,当然都不是他的自主选择。但降生的时机、身处的家庭、成长的环境、求学的选择,却是极为重要的。

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明星,很多都出身底层,但成功逆袭,成龙、周润发和周星驰均是其中杰出代表。因此,他们的作品中展现出比较强烈的草根意识。

而我们的主人公,似乎是一个异类。

张国荣并非星二代,也非真正的富二代,并非凭出身就可以在娱乐圈获得很多资源,但他的家庭,也并非平民家庭可比。

张国荣的父亲张活海,是20世纪30年代来到香港的内地移民。移民香港后,张活海在中环德己笠街18号(现在的德己立街)开设了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洋服店铺“西服家张活海”。

张活海对品质孜孜以求。他曾经说过:“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尝试让西服来美化穿着者的身体。”

张活海的眼光、勤奋与人缘,为他赢得了香港“洋服大王”的美誉。成年之后的张国荣,对于时尚与着装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从一定程度上说,离不开父亲的熏陶。

张活海的名气大,甚至一些好莱坞巨星,都成了他的顾客。而香港的政界和名流,更以能在张活海处定制西装为荣。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男演员”第2名的加里·格兰特,就曾与张活海有不解之缘。

格兰特曾向张活海定制了两件高档上衣,并支付了2400港元,希望他48小时之后送到自己下榻的酒店。这么短的时间,这么高的要求,一般人恐怕都不敢接受,但见过大世面的张活海,却一口答应了下来。

在规定的时间内,张活海带着衣服出现在了酒店。我们搞不清楚,这段时间内他是否合过眼;但可想而知,他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试过衣服之后,格兰特相当满意,还来不及表示感谢,张活海就掏出了400港元,当场要递给他。

这玩的是哪出呢,难道香港的裁缝还要给顾客小费?格兰特蒙了。

原来,他是向格兰特表示歉意,因为时间仓促,原本打算使用的顶级羊毛缺货,他来不及征求格兰特的意见(当时也没手机),就自作主张,用了次级的羊毛缝制。

这400元正是差价。张活海还进一步表示,如果对服装不满意的话,他愿意将2400元全部退回,分文不取。

话说得这么真诚,格兰特又怎能不被感动、没有回馈呢?

张活海没有上过大学,没有读过多少书,他的身上,清晰地打上了时代的许多烙印。他的思维方式,难免也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诚实守信的美德,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每一个孩子,当然也包括张国荣在内。

1956年,是中国农历猴年。

9月12日,在香港北岸湾仔区的一幢六层住宅里,随着一声婴儿啼哭,张活海和妻子潘玉瑶的第十个孩子来到了人间。父母为他取名张发宗,小名“十仔”。后来,还有了个土气的英文名字Bobby(警察)。这就是后来的张国荣。

不过,之前的9个孩子中,3个已经不幸早夭。值得强调的是,十仔的出生日期,居然正是九哥的忌日。因此,一家人都坚定地相信,这孩子一定是老九转世而来。

大姐张绿萍比十仔大18岁,差不多就像两代人;即使老八,也比老十要大8岁。用今天的话说,张国荣和几个哥姐,很难在一个频道上。因此,尽管并不缺少亲人的关爱,张国荣从小就不爱说话,显得孤独幽怨,经常是“出奇的安静”。这显然也影响了他成年之后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

11天之前,另一位同样姓张的男婴,在遥远的湖南长沙出生。

36年之后,在他们的本命年,两人将合作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

两人都是处女座,形象、气质却大为不同。

普遍认为,处女座“心思缜密,善于分析研究,追求完美”。这在张国荣的身上,显然体现得非常充分。

张国荣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亲妈潘玉瑶,另一个是所谓的继母。张活海同时拥有两个配偶。直到1969年,香港才改革了婚姻法,实施严格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但之前形成的夫妻关系,并不用解除。

两个女性即便不会在张家上演《甄嬛传》,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据张国荣回忆,继母甚至用尿淋过他,真可谓是“童年阴影”。这会不会影响他对女性与爱情的看法呢,不得而知。

而张国荣与母亲的关系,其实也谈不上多好。这对母子一周只能在周六见一次面,而且,她因为工作,也不会留下过夜。

父亲回家的次数更少,只是在端午或中秋这样重要的节日才回家吃饭,还往往喝个烂醉,似乎没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他的心思,几乎都放在自己的店铺生意上了。

张活海的两个妻子日益衰老,他又娶了第三房。这还不算完,张活海又在尖沙咀著名的半岛酒店长期租房,邀约一些年轻漂亮的妹子过来“聊天”。潘玉瑶做出的反应,就是雇私家侦探跟踪调查,这自然让老公很不高兴,夫妻关系就越发冷淡了。这种氛围,敏感的十仔岂能感觉不到?

1962年,在上完幼儿园之后,6岁的张国荣进入了圣璐琦书院附属小学。大姐张绿萍和当时的姐夫亚巴斯正好也在书院教书,彼此能有个照应。

大姐也真是太不容易了。父亲重男轻女到了骨子里。张绿萍刻苦努力十二年,终于考上了这座城市的最高学府——香港大学,这在无数家庭看来是光大门楣的喜事,甚至能吹上一辈子。

但张活海居然不愿意女儿继续读书,希望她能留在店里帮忙,或者早点嫁出去。

可这个倔强的女孩,硬是靠自己打工和亲戚资助,最终完成了学业,成为公务员,甚至在1978年当选了“香港十大杰出青年”。这一切当然不是靠拼爹,也不是沾弟弟的光。这一年,张国荣还只是个小歌手。

在家中,她则最疼这个比自己小18岁的十仔。张国荣也最尊重大姐,他俩的性格也非常相像,都在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永不服输的心。

张绿萍深爱十仔,但绝对不是溺爱。恰恰相反,她对小弟的要求非常严格,潜意识里,希望他至少能和自己一样,考上香港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而张国荣的成绩确实还可以,小学毕业前都在前十名。中文更是突出,曾经有过全年级第二的纪录。

在圣璐琦时,张国荣结识了两个好朋友,一个姓刘,一个姓关,大家联想到什么了没有?对,就是桃园三结义嘛。

张国荣从小就重义气、讲信用,自律到了骨子里。到了成年之后,虽说没有再遇到这么要好的兄弟,却有幸结交了非常多的朋友,并让自己活得坦坦荡荡,无愧于心。

学校就是个小社会。学生很自然地分成了好几派。家境好的是一派,学习好的是另一派,但最吃香的往往是体育成绩突出的。这样的男生,最招女孩子喜欢。

据张国荣自己回忆说,还在上小学的他,居然已经开始puppy love(小孩子的初恋)了。他对一位姓邝的女生很有好感,一心想牵人家的小手,就一直给她抛纸条,后来还真牵到了。不过到四年级时,小姑娘跟随家人移民去了加拿大,让张国荣早早体会了一把“失恋”的滋味。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张国荣化悲痛为力量,认真读书,这才顺利地升入了中学。

小时候的张国荣并不特别喜欢体育,对游泳池却相当热衷,4岁就开始游泳了。这个习惯的养成,也帮助他终生维持了好身材。

张活海应酬多。张国荣后来回忆说,有一次,他从泳棚的台阶走下去时,一眼就看到了父亲和他的朋友们在说说笑笑。

张活海见到他,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惊喜和意外,就像看一个朋友的孩子一样,这让儿子难免有些失落。但父亲还是亲昵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接下来更做了一个动作,让儿子终生难忘。张活海把手伸进口袋,变魔术一般掏出了好大一把硬币,让小孩子眼前一亮。

当时牛奶才两毛一瓶,这么多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花得完。张国荣甚至都不清楚该怎么花,于是把钱都交给了一直照顾自己的六姐。

这位六姐不是张活海的女儿,只是家中的用人。她和张国荣的关系,有些类似《桃姐》中的那对主仆。

那一代的父母,往往都不愿意直接对子女表达爱意,但张活海对十仔的爱,其实一点都不少。都说谈钱伤感情,其实能给钱才是真感情。

小时候的张国荣,自然难以理解父母的辛苦。长大之后,虽说没有娶妻生子,却明白了长辈的不易。他后来回忆道: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会是一生一世,我今日的事业,是父亲间接的激励,甚至我家中各兄弟姐妹的婚姻,也受到父亲的影响,包括我自己在内。

上小学一年级时,张国荣第一次见证了亲人的离开。

有一天放学后,六姐来接他。在路上,她突然告诉十仔一件事。

“你待会儿不要害怕啊,婆婆睡着了。”

此时的张国荣倒是非常聪明,认定“睡着了”肯定是有大事发生,心里也不好受。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次,见证一位亲人的离开。

人人都不想死,但生命终归是有限的,这是谁也摆脱不了的必然结局。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时候的小国荣,显然可能不会想这样复杂的问题,但自小敏锐脆弱的性格,使得他愈发要强,愈发不愿过俗人的生活。

小学毕业后,张国荣升入了位于湾仔跑马地的玫瑰岗中学。学校的校训是“信守真理”,知名校友除了他,还有翁美玲、梁家辉、陈慧琳、蔡卓妍和林亦华等,称得上星光熠熠了。因为有方便的校车,张国荣也就不需要六姐接送上下学了。

但升到中学以后,张国荣的学习成绩却开始大滑坡。父亲忙于生意,也未能及时为孩子转学,任由他在玫瑰岗当后进生。

但张国荣显然也不是一无是处、一无所获。这时候的他,在英文朗诵、才艺和体育方面,可以说是自由发展,甚至是“野蛮生长”。

1969年2月28日,在第22届香港校际音乐及朗诵节中,张国荣代表玫瑰岗中学参加了英文散文朗读比赛,获得了第3名,展现出了在公开场合的良好适应能力。

张国荣人长得秀气,又喜欢羽毛球和足球,凭借硬实力,他成为校队成员。

但是,张国荣的中学生活,却过得很不开心,这是为什么呢? XDdg6GVLcdMjSYFjhWGVh6uC0fJMJ+L27v0oQq9sbamUr56jbSxST0+hdf/fS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