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难忘1982,小明星有了大爆发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香港电影有多火,恐怕是今天的90后、00后难以想象的。

当时,东京是亚洲时尚之都,台北是华语流行音乐高地。但说到亚洲电影的胜地,到底在哪里?谁才是东方好莱坞?

答案不是日本,不是印度,也不是韩国,当然更不可能是中国台湾。

只能是香港,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500多万居民的香港。

香港电影不光在本土屡屡创造票房新高,更支配了整个东南亚市场。在1954年开始举办的历届亚太影展评选中,香港电影一直处于头部地位。

而1982年,更称得上是香港电影的里程碑之年。

1967年,陈静波执导的《金鹰》,把港片带入了100万时代。

1972年,李小龙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把港片带入了500万时代。

1980年,成龙主演的《师弟出马》,把港片带入了1000万时代。

但在1982年,一切纪录几乎都被大幅度改写。

整个70年代,华语片在香港总票房中所占比例,从来没有超过一半。

1982年,全港共出产了99部华语新片,相比五六十年代动辄两三百部的产能,似乎是退步,但影片质量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年,港产片拿下了4.04亿票房,占比达到59.33%。

更让香港电影人扬眉吐气的是,票房榜前十名,首次全部由港片包揽。

说这一年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开始,应该不算夸张。

在70年代,香港电影几乎被邵氏和嘉禾所垄断。但随着1980年新艺城的成立,一切都不一样了。

新艺城的决策权,控制在一个“七人委员会”手中,成员包括麦嘉、石天、黄百鸣、徐克、施南生、曾志伟和泰迪·罗宾。他们都是在香港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资深从业者。其中前三位是公司老板。

1981年底,新艺城以200万一部的创纪录天价,签下了天王巨星许冠杰。在次年的春节档中,《最佳拍档》以2604万的惊人成绩,大幅刷新了嘉禾《摩登保镖》上年刚刚创造的1777万纪录,直接将香港电影带入了2000万时代。

《最佳拍档》不光缔造了香港影史上空前绝后的最大IP(知识产权),也成为港片进入巅峰期的最佳代言。

这一年,令无数影迷津津乐道的春节档“贺岁大战”格局正式形成。四大公司的4部大片同场角逐,最终在年度前十中占据四席。

春节档作为第一档期,已经毫无争议。

此外,香港还有三大档期:3月底4月初的复活节档、6月底到9月初的暑期档、12月底的圣诞档。显然,这三个档期全都在模仿好莱坞。唯有春节档,才是具有香港本土特色的、最为重要的档期。

在暑期档,新艺城由石天和吴耀汉主演的《难兄难弟》,又以1672万取得年度季军,并刷新档期纪录。

1980年,香港才有了第一部1000万+电影。1982年,突破1000万的就已多达8部,超过500万的则有24部。这些热卖影片的类型也相当丰富,不光有传统的武侠片、动作片,以及恐怖片、灵异片,甚至还有青春片和文艺片,全面展现了电影人不俗的创造力。

1982年,很多日后香港影坛的重量级导演,都交出了自己的作品。

这一年,36岁的吴宇森执导了嘉禾的喜剧恐怖片《摩登天师》。一直在拍喜剧片的他渴望突破,次年加盟了新艺城。

这一年,32岁的徐克已是金马奖最佳导演,并为嘉禾执导了奇幻巨制《新蜀山剑侠》,为日后创办电影工作室奠定了基础。

这一年,35岁的许鞍华拍出了代表作《投奔怒海》。这部文艺片斩获1543万票房,高居年度第五,一举奠定了她在华语电影圈中的重要地位。

这一年,27岁的王晶,凭借上一年执导的《千王斗千霸》,在邵氏做得风生水起,执导了《贼王之王》《猎魔者》,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杂糅风格。

这一年,25岁的关锦鹏担任了《投奔怒海》和《烈火青春》的副导演,不久之后,他就开始独立执导影片。

这一年,24岁的王家卫还在新艺城上班,他的剧本《彩云曲》第一次被拍成电影。但王家卫的人生目标,显然不只是做个编剧。

香港电影的迅速发展,让很多从业者在年纪轻轻之时,就走上了执导之路。而这一年,内地著名的北京电影学院1978届毕业生告别了校园,迎来了各自的第一份工作。其中的陈凯歌、张丰毅和顾长卫,在10年之后都与张国荣因一部电影结缘。

这一年,28岁的香港头号男星成龙,虽说丢掉了年度冠军,但“片场失意,情场得意”,不光迎娶了宝岛女神林凤娇,还喜当爹,生下了龙太子房祖名。

这一年,27岁的英俊小生周润发,先后主演了两部电影《猎头》和《巡城马》,虽然工作重心依然在电视剧,但他已经有了将事业重心转向电影的强烈意愿。

这一年,19岁的李连杰还在北京体校工作。一部《少林寺》让全港片商瞩目,也让他产生了成为功夫明星的愿望。

这一年,21岁的刘德华,刚从无线第10届艺员训练班毕业并签约TVB,就幸运地成为《猎鹰》男一号。刘德华身着警服的帅气形象,成为无数女生的美好回忆,也拉开了他一火就是40年的帷幕。

这一年,20岁的梁朝伟和周星驰,考进了TVB第11届艺员训练班,他俩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会在一群如此优秀的学员中脱颖而出。

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阳盛阴衰的香港影坛,这几位明星可以说是市场的主宰者。

这一年,28岁的林青霞应徐克之邀来到香港,主演了《蜀山》,也开启了徐克与林青霞密切合作的10年,不断创造辉煌。

这一年,18岁的张曼玉回香港度假被星探发现,开始接拍广告。第二年,她参加香港小姐竞选获得亚军,正式加盟TVB。

这一年,19岁的梅艳芳在歌坛站稳脚跟之后,积极尝试向大银幕发展。

这一年,22岁的“东方玛丽莲·梦露”钟楚红已是片约不断,主演了《难兄难弟》《人吓人》等影片,在阳盛阴衰的香港电影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几年之后,香港影坛就有了“霞玉芳红”四大一线女星的说法,林青霞毫无争议地排在第一。

张国荣也足够幸运,他和林青霞、张曼玉、梅艳芳和钟楚红在大银幕上都搭档过,而且都不止一部。

这一年,香港也有了自己的最高电影奖项。在本地信誉良好的《电影双周刊》,于3月9日推出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它比台湾金马奖整整晚了20年。

首届金像奖还没有提名机制,是由组委会自行评选的,也仅有5个奖项。此外还选出了十大华语片和十大外语片。

新浪潮导演方育平以《父子情》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而张坚庭以《胡越的故事》荣膺最佳编剧。但媒体显然更关注另外两个奖项——影帝和影后。

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冷面笑匠”许冠杰,以《摩登保镖》拿下最佳男主角奖。而比张国荣还小4岁的功夫女星惠英红,则凭借《长辈》成为第一个最佳女主角。这个结果,也充分证明了喜剧片和功夫片,是香港电影特别是主流商业电影最重要的类型。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

恰恰从1982年开始,张国荣不再是香港电影的旁观者和边缘人,而是重要的参与者,甚至是这份荣光的直接缔造者之一。

在这一年里,之前从未担任过男主角的他,一气主演了3部影片,全都是男一号,票房合计近1000万,可以说来了个小小爆发。

在这一年里,他以自己的精彩表现,首次赢得了金像奖影帝提名,成为获得提名的第一个50后男星,比成龙、周润发和梁家辉等人都要早。

在这一年里,他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香港观众和电影出品人所熟知。原本将重心放在电视剧、只把拍片当副业的他,对电影的魅力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一年里,电影方面的突出表现,又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演出机会,也使得他能够签约华星,在歌唱事业打开一片天。

巧合的是,张国荣电影事业的辉煌,与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同步到来。

和周润发、周星驰一样,张国荣电影事业的辉煌,是由一部“大女主”作品开启的。 +IQKiXJ2f/6o9BIADc/MeWw2RbCetLTfkRMk/k1K6RA6mYmRgGQB8xH3Uq6ahU3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