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承训力量的复杂性

建国初期,军方派遣到高中和高校的承训力量较为单一,一般由驻校现役军人、部队派遣官兵和学校专职教师组成。

试点期间,一般由派遣军官、学校专、兼职教师、军校学员、退伍军人和老生教练员组成。

试点后期和军训制度化以来,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这种承训力量成分由较为单一,逐步发展到目前多元化的倾向,是由各个时期的多种因素所决定的。是一种必然的,不得不面对的发展趋势,任何一种承训资源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都不应低估和否定。

试点初期,仅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先后聘请了野战部队、省军区、军分区、军校、武警总队、公安专科学校等单位的官兵和学员前来帮训。到目前为止,这种多元化的承训资源仍在全国范围内运作,并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方面,多元化的承训力量介入学校集中(技能)训练实属必然趋势,毕竟较大的承训力量空缺急需一定的资源来填充,以缓解官兵少学生多的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多种力量介入学校军事课教学,也有利于在实践中权衡利弊,好中选优和优胜劣汰,从中选拔和确定出今后承担学校集中(技能)训练的师资力量的最佳组合。

凡事皆有利弊,这种发展趋势也不断提示人们,随着参训学生数量逐步增加,缺少稳定的专职军事教师已成为学校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7〕76号)中的(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专职与兼职结合、部队与学校共建的师资队伍体系,以现役部队为骨干、民兵预备役部队为支撑的承训力量体系……”

乍一看,《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概括全面,表述清楚,有所创新。但仔细琢磨,增加了民兵预备役部队,删除了曾经受到原总参谋部动员部的肯定与推广的“老生、国防生和退役学生训练新生的内容。”

如在《2007年全军学生军训工作要点》中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探索老生训练新生、国防生训练新生、退伍学生训练新生的路子,着力解决参训学生多与帮训官兵数量少的矛盾。”

在学校众多课程当中,几乎均由培养多年的专职教师掌控和“包打天下”的局面,轮到军事课出现时,却要面对和接收“五花八门”的承训资源,他们在年龄、学历、专业、职业、职(务)称、经(阅)历、工作年限、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目前,已经到了转变观念,理顺关系,回归系列,确立专职军事教师地位并制定培养师资方案的时候了。

各学校应当利用三至五年时间,从零开始,立足自己,逐步配备和培养出专职军事教师,并在教学实践中大胆使用,让他们身先士卒,摸爬滚打,最终走出不依靠外援,学校独立组织实施集中(技能)训练的必由之路。 uqnxS7Q8A/S33pu+U0RUGyvebuhG01xW/GZ+9Re8yBarbb64ht0giJQn2bFlqv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