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迁都长安

看到这么多人反对自己,董卓非常愤怒。

应该说,董卓掌权后,一开始对国家制度表现得还算尊重,对关东的名士们也不错。

首先,董卓没有安排自己的亲信取代原来的朝廷高官。其次,面对袁绍的顶撞,董卓也没计较,之后还任命很多名士做官。讨伐董卓的那些刺史、太守里,袁术、韩馥、孔伷、刘岱、张邈这些人,都是董卓任命的。可是这些人一到地方上,就宣布讨伐董卓,简直使董卓觉得自己是一片好心被辜负。

要和关东的军队开战,董卓倒是不怕。董卓手下是凉州、并州的精兵强将,都能征惯战。关东地区经济更繁荣,文化水平比较高,但是民风柔弱,打仗就不行了。所以一直有个说法,叫“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但是,换个角度看问题,讨董同盟确实让董卓非常忧虑。

既然这些地区比较富裕,国家的税收,就非常仰赖这些地区。现在大家都宣布讨伐董卓,当然不会再给董卓控制的朝廷交税了。

董卓控制着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比较穷,要这些地方把钱粮物资送到洛阳来,养活这么大一个朝廷,可就有点吃不消了。要知道,古代运输成本很高,运送时沿途消耗掉的物资,会比最终送达目的地的物资,还要多得多。

而且满朝官员里,很少有谁和董卓是一条心的,却很可能与袁绍或别的关东诸侯关系密切。袁绍的叔叔袁隗,就是当朝太傅,太傅是为了表示对德高望重的官员特别尊重,专门设置的地位在三公之上的官。

于是,董卓做了个决定——迁都长安。皇帝和文武百官都到了西部,运输的钱就可以省下来,财政包袱就变轻了。同时,也可以切断袁绍和朝中官员们的联系。西部是自己的大本营,自己的权势也就会更稳固。

很快,董卓便向公卿大臣宣布:当年汉高祖刘邦把首都定在长安,传了十一个皇帝;后来汉光武帝把首都定在洛阳,至今也已经传了十一个皇帝。历史是轮回的,所以现在应该迁都到长安。

大臣们当然不乐意,他们找出各种理由表示反对。董卓一怒之下,罢免了几个大官,杀了几个中级官员,于是满朝文武,只能沉默。

对于洛阳城的百姓来说,迁都真是灭顶之灾。离开世代生活的富裕地区,长途跋涉到比较贫困的西部,本来就很悲惨了。但很多人连这个机会都没有:董卓放纵军队杀人越货,奸淫妇女;还胡乱安罪名把比较富裕的人都杀了,好抄人家的家产。最终,数百万人走上了从洛阳到长安的道路,因为走得仓促,很多人没多久就断粮了,于是自相践踏,互相抢劫,几百里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倒毙的尸体。

董卓自己倒是没走,他带着军队驻扎在洛阳城外的一个御花园里。甩掉皇帝、百官和洛阳百姓之后,董卓开始集中精力,准备对付关东“叛军”。第一步,就是杀了袁绍在朝廷里做官的长辈和全家五十多人,以发泄对袁绍的仇恨。

奇怪的是,这时候关东联军却一点挥师西进的意思都没有。

一开始准备起兵讨董的时候,袁绍和曹操就商量过未来大计。袁绍说:“如果事情不能成功,你打算抢占哪里呢?”曹操反问说:“你意下如何呢?”袁绍说:“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依靠燕、代险要之地,再加以戎、狄兵力,然后南下争夺天下,这样或许大事可成了吧?”曹操回答说:“我任用天下有才智和勇力的人,用高明的思想驾驭他们,一切都在掌握中。”

曹操的话,境界很高也很空洞。袁绍说的却很具体,他所说的地理范围,大致就是冀州,天下虽大,有的地方军事强大但是很穷,有的地方有钱却像待宰的肥羊,只有冀州是难得的既经济富庶、又兵强马壮的一个大州。

所以袁绍虽然是讨董的盟主,但东归之后,主要忙着在冀州发展自己的势力。他的军队驻扎在邻近冀州的河内郡,就不再向洛阳进发了。

袁绍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此时已官拜后将军,虽然不是盟主,却是讨伐董卓的人里,官做得最大的。他抢占了荆州的南阳郡,对讨伐董卓的事,也显得一点也不着急。

曹操则跟着陈留太守张邈,与另外几位太守和刺史,驻扎在酸枣(今河南延津)。他对董卓的倒行逆施愤怒不已,认为他必定灭亡,此时可以一战而天下定,于是劝大家一起进兵。但是大家都害怕董卓强大的兵力,没有人理会曹操的建议。

最后,曹操不得已,只能带着自己的五千人马向西进发,张邈大概有点不好意思,就派曹操的朋友卫兹带着一点军队追随着。

进发到荥阳的汴水河畔时,曹操与董卓的部将徐荣相遇了。

一战之下,曹操终于明白,实战搏杀中锻炼出来的战斗力,绝不是和平时因喜欢当游侠而练出来的武艺可以匹敌的。虽然徐荣是辽东人,在董卓手下只是个不大受待见的边缘人,但打自己这仓促组织起来的五千人,还是绰绰有余。

卫兹战死,曹操自己中了一箭,骑的马也受伤倒下了。曹操的从弟曹洪便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曹操不同意,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可以没有你!”曹操这才上马,曹洪步行跟随,最终趁着夜色逃脱了。

徐荣看曹操打得很顽强,也不敢小觑,就没有追击。

曹操回到酸枣,看这里聚集着十万大军,刺史、太守们却每天饮酒聚会,高谈阔论,不思进取,忍不住痛斥说:“如果袁绍从北面进兵,袁术从南面进兵,在座各位从东面进逼虎牢关,然后修建坚固的营垒,不和董卓开战,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是正义讨伐邪恶,大事可定。现在大家迟疑不敢前进,让天下人失望,我私下里为大家感到羞耻!”

当然,这些人当初就不听曹操的,现在看曹操败得这么狼狈,只会幸灾乐祸,更不会搭理他了。

于是曹操和夏侯惇等人离开酸枣,南下扬州,去重新招募军士,然后去河内投奔了袁绍。

历史与演义

《三国演义》里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故事,实际上加入讨董同盟的地方大员,没有十八路,而且这些人彼此间往往是书信往来,也没有全部聚到一起。古代民间文学里,对十八、三十六、七十二这些数字比较偏爱,有时会不管事实硬凑着用。

《三国演义》里,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是大将的武勇,小兵好像只会摇旗呐喊没什么用。事实则是,兵员素质才是至关重要的。汉末乱世开始的时候,内地的军队的确打不过边疆上久经沙场的军人,后来随着战争频繁,这个情况才慢慢改变了。 DttOrVD+cUcWc1esIXpSHfkrHrJfr7fbwk3audoho1JSLxy6cCZIAb4WC8MiKVF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