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己选择的生活形态

以上,就是生活形态的说明。由此可知,我们每个人都看着同一个客观的世界,但活在不同的世界。即使父母自认对每一个孩子的教养方式都一样,但对孩子来说,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关心和爱绝对和其他孩子不同。对孩子来说,即使生长于同一个家庭,也宛如活在不同的世界。引用阿德勒的说法就是:“大家常误会,以为一个家庭中的孩子是在相同环境中成长。当然,对生长在同一个家庭的人来说,彼此共通的地方很多。但是,每个孩子的精神状况都是独特的,各自的状况都不相同。”(《人为何会罹患精神官能症》)

这个差异并不是客观的。幼年时期的状况,会因为当事人不同的解释,赋予它完全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不是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定义的世界里。

所以说,即使是生长在同一个家庭,每个孩子的生活形态也都不会相同。但要怎么解释每个孩子的生活形态都不相同这件事?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是孩子自己决定的。

阿德勒认为,生活形态在两岁的时候就会被确认,最迟到五岁一定会作出选择。有人认为这个时候的孩子,语言能力尚未发展完全,在还没完全学会语言之前,就要作出生活形态的选择,而且在长大之后还要被追究责任,实在很不合理。对此,阿德勒的想法是:既然你“现在”知道自己的生活形态为何,关于“未来”要怎么做,你就有责任了。换句话说,既然你已经知道自己的生活形态为何,之后你必须自己决定要怎么做,或者说,你非决定不可,没有另一条路走。阿德勒的这个想法值得我们关注。

以现代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生活形态被决定的时间发生得较晚一些,大约在十岁前后。在此之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生病、受伤、搬家,人只会有朦朦胧胧的记忆,无法回想起正确的时间顺序,也就是说不清楚哪件事是几岁的时候发生的。即使你感觉快回想起来了,记忆也总是模糊的,难以聚焦。

生活形态的选择确实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以遗传或环境来说就是手足关系、亲子关系,再加上个人出生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每个人一定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和“目的论”又有什么关系呢?有的,因为人要往哪里去,是由他的自由意志决定的。阿德勒在这个地方使用了“创造力”这个词。人并不是受到外在的环境刺激,或过去事件的影响,作出机械性的反应。那些对生活形态选择造成影响的各种要素,虽然可以决定你现在的样子,但你也可以把它们当作“素材”,决定自己将要往什么方向前进。

前面提到,阿德勒离开弗洛伊德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把自己的理论取名为个体心理学,就意味着阿德勒开始对于个人的统一性以及个人的独立性有着强烈的关心。人即使被置于相同的状况下,也会作出与其他人不同的决断。阿德勒关心的是活生生的、眼前的“这个人”,而不是普遍概念的“人”。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类型分类。一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的人,大多是因为想了解自己的性格属于何种类型。就像血型和星座占卜受到大众喜爱那样,有的人想了解自己,有的人想知道自己跟何种类型的人比较合得来。但是阿德勒提醒大家,我们在关注生活形态的问题时,不要把类型套用在个人身上。

我学习心理学的时间很晚,起初我是学哲学的。第一次读到心理学的书时,其实心里并没有很大的共鸣,虽然觉得内容很有趣,但总觉得上面写的东西无法套用在我自己身上。只有阿德勒的心理学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他的心理学不是通则命题式而是个人描述式的心理学。把个人分成各种类型这样的想法,与阿德勒的想法从根本上就完全不相容。

阿德勒确实有把生活形态和性格分类,例如《性格心理学》,但那只是“为了让人容易了解个体间相似性的知识手段”(《阿德勒心理学讲义》)。分类或理论是用来说明现实的手段,当它们与现实发生龃龉,就应该重新审视理论,而不是把现实当作例外处理。这个想法和阿德勒认为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可以把心理学当作“毫无通融,只能机械性套用”的理论,也就是不可以把一般性的规则套用在个别状况上的想法一致。 Fi8SBvvHaP/58rJstyM5WX+D1+1oUrPEjUBkQR0EnCPT7DHzmoA3q3H+PeYMaJ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