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思想的工具
——经济学家有哪些技能

所谓“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首先我们应该知道,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组结论。它是一套技术,这套技术能帮助我们思考、分析复杂的周遭世界。

但是,究竟何谓“思考的技术”?想要言简意赅地说清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当你练习用这套技术来思考时,自然会明白它究竟是什么。也许,理解这个概念的最佳方式是将它总结为由一个基本前提推导出来的一系列概念: 所有社会现象都产生于个体的行动和相互作用,而个体根据行为给自身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进行选择。

以上定义似乎过于包罗万象。所有社会现象?没错,就是所有。事实上,我们不妨承认,从经济学诞生的时候开始,经济学家便相信他们的理论适用范围极广——这些理论不仅能解释通常被视作“经济板块”的领域中的问题,还能解释许多其他领域中的问题。经济学不仅关乎金钱和利润、商业和金融,也不仅研究人们的竞争性行为。事实上,经济学研究所有类型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所产生的意外之果——也就是人们在选择自己行为时没有预料到的副作用。我不仅可以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研究上下班高峰时段的交通,还可以用这套思维方式研究国际贸易、非营利组织和以提高社会福利为目标的慈善组织及政府机构。如果能用一套方法解释沃尔玛或通用汽车的经营者行为,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同一套方法去解释美国国家税务局或美国农业部的行为呢?和所有其他社会团体一样,政府的所有分支和机构也是由个人组成的,这些个人也根据行为给他们自身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来做选择。难道不是这样吗?

请读者不要误解我的意思。经济学理论并不假设所有人都自私、物质主义、短视、不负责任或仅关心经济利益。人们根据某种行为会给自己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有以上不良品质。一切都取决于人们如何定义收益和成本,以及他们赋予这些收益和成本的相对价值。在现实中,乐善好施、公益精神以及其他美德都非常重要,经济学理论绝不否认这一点。如果经济学家们否认这些因素,那他们就太愚蠢了。事实上,除了《国富论》以外,亚当·斯密还写过一本专门讨论美德问题的书!

在实际应用中,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涉及 “行为” ;第二个方面涉及 “互动” ;第三个方面涉及行为的 “结果”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结果。关注“行为”时,我们强调的是 “优化” “权衡” ,或者说取舍。 旁白: 优化行为 优化是指,在使用资源时尽量多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管想要的是什么。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优化是必要的。如果某人拥有无限的资源,那么此人就不需要优化。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时间也是一种稀缺资源,至少对寿命有限的凡人而言是这样的。即使钱多得花不完,也必须懂得怎样优化。如果决定花一周的时间在犹他州滑雪,那么就不能把这一周的时间花在阿卡普尔科 的海滩上,因此,不管经济收入有多高,你仍然必须取舍。就算是“脸书”(Facebook)的总裁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必须决定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财富——是用接下来的一个月寻找更多投资机会,还是去某个遥远的海岛上度过一个月的假期?即便是他也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东西。即便是他也必须面临取舍。马克·扎克伯格又赚了一亿美元,他该用这一亿美元来做什么?在做这个决策的时候,他就面临着取舍——是把这一亿美元塞在床垫里,还是再投资一家网络公司?或者像以前一样把这一亿美元捐献出去,用于改善纽瓦克 完全失灵的公立学校系统?他面临的选择或许和你面临的很不一样,但是他和你一样必须面对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意味着你必须取舍、必须权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你想要的东西。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会看到: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能清晰地解释优化的过程,即在资源稀缺限制下的选择行为。

除此之外,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能澄清另一个重要却令人迷惑的领域—— 互动 。如果说,经济行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稀缺性,那么经济互动的核心问题就是:不同个体会同时执行大量的、多样的甚至互相冲突的个人计划。资源稀缺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来解决,但我们还需要和成千上万的他人合作,而我们甚至根本不认识他们——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协作过程来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就同时展示了经济学的以上两个方面。开车的人需要计划自己的路线;需要决定是否换道;当交通灯变黄时,他们需要决定自己究竟该加速还是减速——做出这些决策时,司机就在进行优化行为,他们做出了选择——根据当前情况,选择自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但是,司机们的行为并不只是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通过一种过程互相协作。这个充满大量互动的过程不由某一位司机控制(也不由一位中央交通规划员控制!),然而,这过程却神奇地把所有个人决策协调了起来。虽然它并不完美,但大部分人都能成功地驱车到达目的地。

这就要求我们考虑 “意外之果” 的概念。在交通系统中,每一位司机都希望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每一位司机在行程中都会自行做出决策,并与其他司机保持互动。然而,整体的交通流并不是某个人刻意计划的结果。任何一位司机都不可能独立控制交通流,也没有一位虚构的中央交通规划员在事无巨细地指挥大家如何行动从而保持有序。复杂的交通状况是自发产生的,所有司机“只负责开车”,而他们的行为共同导致了这个“意外之果”。当人们并没有共同目标,只分别追求自身利益时,究竟如何产生有序的结果?——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对它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在现代工业社会,人们的优化行为发生在程度极高的专业化环境中。专业化也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分工”。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经济产出增长并带来“国家财富”扩张,而专业化是促成这种变化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如果缺乏协作,专业化便无法带来财富,而只会导致混乱。千万人各有目的,基于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各行其是;但个体选择的成败又取决于他人的协作,同时我们对他人的目的、资源、能力几乎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协作究竟是如何完成的?

若想回答这个问题,若想解释亚当·斯密所说的“商业社会”的神秘运行机制,就得让经济学理论大显身手。亚当·斯密很早就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社会分工一经确立,个人的劳动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需求的极小部分,其他部分的需求须用自己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与他人交换获取。于是,所有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都成为一定程度的商人,而社会本身也就转化为商业社会。

旁白: 亚当·斯密定义的商业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靠专业分工与交换为生,良好的社会协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任务。 旁白: 互动:交换 想想吧,为了你能享用今天的早餐,需要多少精确的协作。在你的麦片或吐司摆上餐桌前,首先必须完成生产、处理、运输、分销的过程。这些过程至少离不开农民、卡车司机、建筑工人、银行工作人员和超市收银员的贡献,而参与劳动的人恐怕远远不止上述这些。(实际的过程更加奇妙:矿工从地下开采铁矿,工人用铁矿冶炼出的钢铁生产出卡车,司机用卡车运送砖块来修建生产拖拉机的工厂,农民再用这些拖拉机收割麦子。光是造出农民用的拖拉机就需要无数组织和个人的协作,就算是专门写本书,也无法把他们一一列出。)是什么机制在诱导这么多人于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准确地完成正确的任务?经济学理论之所以得以起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虽然近年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如帝国主义般大幅扩张,但其大部分有用的成果仍集中在解释商业社会的运转机制上。提到“经济”一词时,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亚当·斯密所说的“商业社会”。 98ImBsepoC57FdJZ+nQimGHvppSfOe0aHb9ZCLV9mEPrm1m6MpX3eBl5QugOeAi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