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说明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斯文娅·弗拉斯珀勒(Svenja Flaßpöhler)写的一本全方位探讨西方社会敏感性的书。阅读本书不需要读者有深厚的哲学修养,但如果读者对当代西方左翼政治中与性别、种族、语言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将对阅读本书大有裨益。对于不甚了解这方面内容的读者,译者建议可先阅读译者所写的知识背景,再开始阅读本书。

译者建议读者从第一章开始阅读,而不是从导言开始。导言的许多概念,需要深入理解第一到九章的内容才能看懂。译者是翻译完第一到九章后才翻译导言的,同时译者猜测作者很可能也是最后才写导言的。因此,导言更像是“总结”而非“导言”。

本书原文使用尾注,不用脚注,多数情况下仅仅是用尾注指出引文来源。因此,一些实际上相当于注释的内容,在原文中以夹注或让步从句等形式出现。译者将一些偏离作者主要行文线索的内容,转变为“作者注”,置于脚注中。其余脚注,如无说明,则为译者所加。

本书原文的引文中常出现“…”符号,表示引文中一段的省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在断章取义,也不意味着译成中文后会出现语意不连贯的情况,因此译者在译文中并未加上这些省略号。作者通常会对引文做一些补充,以便读者理解其上下文。然而,这导致被引用者的文字与作者添补的文字混合在一起,翻译时译者不可能将这两者截然分开,只能尽可能处理成连贯的文字。因此,在译文的引号内,有一些内容是作者向引文中填补的内容,并非出自作者所引用的学者。如果读者想要引用本书的某段文字,并试图查明某段话是否连贯,是否完全出自被引用者,那么读者可参考本书的德文原文。标注的外文尽管取自原文,但有时不是照搬自原文,而是会按照变位变格规则改写成词典形式。 fUMq95L6f4mJNp+0sop1claRHLfyLeRLo2WxLP4da4LIVeTHMDf51dd6OW+eh7t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