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的寻常乔木槐树,在中国并不寻常。槐掖,是宫廷。“位等三槐,任均四岳”,三槐九棘,代指公卿。槐花开时,满树盈黄,正是科举时代学子们忙于应试的时节,“槐黄灯火困豪英,此去书窗得此生”,十年寒窗,皆指望“槐黄期候”一举夺魁。中状元,当翰林,学士们争先恐后要入住号称“槐厅”的学士院第三厅,因“居此阁者多至入相”,富贵荣华唾手可得。不仅有槐厅,还有先专指太学,后泛指学馆的“槐馆”。东风影响西风,就连槐的英文名之一也是Chinese scholar tree。
应试落第的杜甫,一生官场不得意,且不要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愿注定成空,就连果腹都常成问题。比起雪中采黄精而不得的困窘,有一碗槐叶冷淘在桌,已是值得写首五言诗吟咏的生活小确幸。“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三槐之位只能仰望,高槐之叶却可以做成冷淘,“碧鲜俱照箸”,“经齿冷于雪”,给贫士饥肠以丰满的安慰。所以,被称为“国槐”的槐树,纵然关联着殿堂权贵,却终究还是属于百姓与民间。
槐叶冷淘,“盖取槐叶汁溲面作饼”,其实是取槐叶那点鲜碧色的绿意而已。这样的时令食品,苏轼也吃过,在他笔下换了个名字叫“槐芽饼”。“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能为后世留下名菜东坡肉的老饕苏轼,终归还是比老杜要吃得好一点。
国槐花开,常在七八月。人们常说的五月槐花香,指的恐怕是别称为洋槐的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在长江流域,四五月正是花期。无论国槐、刺槐,都拥有葱茏青翠的对生小叶和花序垂挂的美丽蝶形花,只不过国槐叶头尖、花色淡黄沁白,而刺槐叶头圆、花雪白无暇。繁花满树时,双槐均花香四溢,惹蜂翻飞,撩人情思。
Styphnolobium japonicum
豆科/槐属
槐叶初匀日气凉,
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
闲客清阴满北窗。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