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年一度颁发的科学类诺贝尔奖,是国际科学界的盛事,也是科技发展的历史见证。遵照诺贝尔本人的遗嘱,为科学领域设置的奖励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大类。而在近几十年中,却有越来越多的天文学成就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天文学在人类认识物质世界方面的巨大威力。

吴鑫基教授著的《现代天文学与诺贝尔奖》,挑选现代天文学史上的8个重大发现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19个项目,着重介绍天文学家如何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卓越的创新思维,取得了革新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惊人成就,并由此引发了对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的深入思考。

我与吴鑫基教授相识已有半个多世纪。他是北京大学天文学系的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新疆天文台客座教授。50多年来,他始终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致力于天文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从事脉冲星物理以及超新星的研究,是一位在国际上知名的学者。他重视科学研究的广泛国际合作,其合作者中不乏享誉世界的天文学领军人物。他科研成果优秀,曾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次和北京大学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并于2002年荣获中国天文学会颁发的“张钰哲奖”。吴鑫基教授是中国坚持脉冲星物理学研究时间最长的天文学家之一,在脉冲星辐射区物理的理论和观测方面均有深入研究。他是利用国内射电望远镜观测脉冲星的开拓者,为填补我国脉冲星观测研究的空白,并使其进入国际行列做出了贡献。

2001年,65岁的吴鑫基退休了。但仅在接下来的10年中,他又接连发表了50余篇学术论文。他还与人合作完成了《从太空看宇宙:空间天文学》(2016年)、《脉冲星物理》(2018年)等多部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同时,吴鑫基教授还把普及天文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他与曾任《天文爱好者》杂志社社长的温学诗合作,撰著了“诺贝尔奖百年鉴”书系的《宇宙佳音:天体物理学》(2001年)、“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的《现代天文学十五讲》(2005年)、“20世纪科学史丛书”的《在科学的入口处——30位天文学家的贡献》(2008年)、《观天巨眼——天文望远镜400年》(2008年)、《太空奇景系列丛书(全4册)》(2013年),乃至近作“名师讲堂”之《现代天文纵横谈》(2021年)等。此外,吴鑫基教授还经常在各种科普场馆、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做科普报告或讲座。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类对宇宙的关注日益增长。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科研生涯,以及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经验,使得吴鑫基教授笔下的《现代天文学与诺贝尔奖》科学性与故事性兼备,易读易懂,非常有助于读者了解我们生活在怎样一个瑰丽多姿而又充满谜团的宇宙中;了解人类如何一步一步把目光从自身栖居的地球扩展到了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并且大致查明了宇宙的身世;也有助于读者理解那些宝贵的科学思想,领悟真实而崇高的科学精神。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何其任重而道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我期待这部《现代天文学与诺贝尔奖》的“新生代”年轻读者将来成为中国天文事业的栋梁,希望有朝一日颁布的诺贝尔奖项,就有你和你的团队不畏艰辛、矢志攻关所取得的优异成果!

是为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
2021年9月 uB+3lkr/nDD7yxQSnBXCRt0ZLTpmpxOHOerpmGwFdO0OPIslHUeVWPBVYOT6D+x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