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核冬天”到“全球变暖”

古话说“六十年风水轮流转”,如果这句话指的是气候,可能还真的有点道理。20世纪从 60年代到 80年代是个冷期,全世界气候偏冷(图 2.8),北冰洋的冰盖面积也最大,从1960年到现在的极端寒冷事件,80%都发生在这段时间里。今天的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是全球变暖;那时候可不同,谈论的都是全球变冷。除了天气冷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冷战”时期担心核战争会引来“核冬天”;二是地球每十万年发生一次冰期,按照计算,一次新的冰期即将降临。

图2.8 140年来全球平均温度变化。箭头表示全球降温时期

先说“核冬天”。上了年岁的读者都还记得,在1991年苏联解体前,美苏之间可能发生的核战争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核爆炸不仅会在当地造成大量的伤亡和破坏,爆炸产生的大量烟尘进入大气层,还会在全球造成异常寒冷的天气,这就是“核冬天”。当核武器在空中爆炸后,火球一触及地面,就会将地面上的岩石、土块汽化,它们将随着蘑菇云被带上天空,同时抽吸周围的空气,进一步将尘埃卷入烟云之中。腾升高空的浓重烟雾数月不散,将遮住阳光,使得白天暗若黄昏。这和火山爆发产生的效果相似,数以万吨计的火山灰升入高空,悬浮于空气之中经久不散,曾经使许多地方出现异常的“冬天”(图2.9)。

1983年,5位美国专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核冬天效应”的理论。他们用数学模型论证:假定美苏两国使用核武库 40%的核武器(50亿吨当量)在北半球进行核战争,可以将 9.6亿吨微尘和 2.25亿吨黑烟掀入空中,黑色微粒还将被推向 30 千米高空,破坏臭氧层,使整个地球变成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丧失宜居性。近年来的研究又进一步表明:即使是小型核战争也可能带来类似的全球性灾难。例如在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工业区投放 100 枚核弹(不到全球总数的1%),就会产生足够的烟尘,导致全球农业瘫痪。

图2.9 核爆炸和火山爆发产生的烟尘。左:1945年 8月 9日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右:2015 年 4 月 22 日智利卡尔布科(Calbuco)火山爆发,火山灰喷发高达2千米

当时的另一种担心是新冰期即将降临。回顾 20 世纪的气候变化,在 1970年代之前,已经经历了30年的缓慢降温(图2.8)。而1970年代古气候学的重大进展,就是取得了冰期旋回的确证,科学家们认识到受地球运行轨道变化的推动,气候变化有着10万年的冰期旋回。冰期之后有一段变暖的时期,称为间冰期。间冰期一般延续一万年,而这次的间冰期已经过了一万年。因此按照冰期旋回学说,新的冰期可能正在降临。当时大家本来面对的就是“核冬天”的威胁,冰期降临的信息更是雪上加霜。197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举办了国际学术讨论会,题目就是“当前的间冰期:如何以及何时结束?”会后两位主席给尼克松总统写信,说“目前变冷的趋势如果继续下去,冰期时的温度有可能会在百年内降临”,建议总统赶紧设法应对。各大媒体和学报也纷纷响应,“如何应对冰期来临”在20世纪中晚期警钟长鸣。

和现在相比,当时关于气候变化的知识十分有限,但已经提出了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认识:矿物燃料放出CO 2 会使气候变暖,放出黑炭等气溶胶颗粒会使气候变冷。也有人推测:气溶胶屏蔽辐射量,可能就是当时全球变冷的原因。然而和现在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温室气体的态度:直到 20世纪 80年代,人们尚不认为温室效应会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相反,以为这是保护温暖环境、提高农业产量的好事情。著名的美国化学家布朗(Harrison Brown)在 1954 年出版的《人类未来的挑战》专著中写道:“如果大气CO 2 增加到 3倍,全球食品生产就会翻番。”因此他主张“以全球规模大量生产CO 2 ,并泵入大气”。为此“至少要烧掉5000亿吨煤,超过人类历史上烧掉的6倍。煤不够了,可以烧石灰来增加CO 2 ”。1956年,苏联学者建议在白令海峡建坝,将太平洋水泵入北冰洋,去融化北冰洋的海冰。

60年过去了,这些旧话听起来简直难以置信。现在学术界和媒体说的全都是“全球变暖”,决没有人还会唠叨“下次冰期来临”的威胁。与此相反,2002年《科学》杂志发表权威文章,说是天文计算的结果,本次间冰期比过去哪一次都长,不是一万年而是长达五万年,所以下次冰期该是四万年以后的事。学术界的这种基调变化,也会引起一些旁观者的不满。2001年,英美两国地质学会在爱丁堡联合举办“地球系统过程”国际大会,请英国皇家名誉教授布尔顿(Geoffrey Boulton)致开幕词。这位老先生说话很不客气:“你们 30 年前喊‘冰期降临’,如今又说‘全球变暖’,这让人们如何建立对科学家的信任?”

其实,气候为何变暖、新冰期何时来临,这类问题至今仍然争论不休。一种关于新冰期的振聋发聩之说,来自美国教授拉迪曼(William Ruddiman)。依他的主张,地球气候自然周期的新冰期,在几千年前早已降临,只是因为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才使得间冰期能够延续至今(图2.10)。核心问题在于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产生影响从何时开始。他认为人类开始破坏森林、排放温室气体,不是现在而是在几千年前,在史前就已经开始。农耕开始的时候人少,但产生的影响不小,不能用今天的人均耕地面积去衡量几千年前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否则结果当然就会低估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

拉迪曼假说的根据来自极地的冰芯。冰芯里的气泡保留着结冰时候的古大气,可以说是大气的“化石”。从大气成分的变化看,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随着农作物的种植和家畜的饲养,焚林和农作释放温室气体,造成大气CO 2 和CH 4 的浓度上升,两者分别在 7000年前和 5000年前就已经偏离了自然变化的趋势而开始上升(图 2.10A、B)。拉迪曼认为,按照地球轨道驱动的气候周期,5000年前,甚至8000年前,地球就应该进入冰期了,之所以现在还停留在间冰期,正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的结果。人类活动早已影响大气,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增强,绝不是从工业化时期方才开始,只是到现在才引起我们注意。人类活动影响的不仅是大气。我们现在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史前人类早就造成了生物灭绝事件,这在热带岛屿最为明显。太平洋岛屿上考古遗迹的骨骼表明,当地演化产生的许多鸟类在人类上岛以后即行灭绝,尤其是热带树林里不能飞的鸟类。澳大利亚的巨鸟——一种重量超过 100千克的走禽,在 5万年前已经灭绝,看来就是史前人类到达澳大利亚后带来的恶果。

图2.10 拉迪曼的新冰期假说:若非人类活动,5000年前,甚至 8000年前,地球就已经进入新冰期了。A.近万年来大气CH 4 浓度的变化;B.近万年来大气CO 4 浓度的变化。黄色表示人类活动开始影响大气成分的时间

回顾60年来学术界主流观点的反复变化,令人唏嘘不已。科学家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在科学判断中,也会出现赶时髦、随大溜的现象。可贵的是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可以超越“主流”,提出事后才会得到证明的不同认识。这在我们眼前就不乏先例,60年前在一片“全球变冷”声中,就有过不同的声音。当时在格陵兰冰盖钻探的冰芯里,发现有几十年的天然气候周期。于是美国的布鲁克(Wally Broecker)教授就一反当时的主流声音,1975年在《科学》上发文问道:“我们是不是在明显变暖的边缘?”他推测,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的变冷行将结束,不久就会出现几十年的增暖。果不其然,就在 1975 年之后出现了快速增温,80 年代成为至当时为止测量记录中温度最高的 10 年(图 2.8)。科学研究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能够预见;而科学争论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有人不跟风、不盲从。 fixHi4hFq/GYdjoZj4Fey5kYZibLUfgYtI5SqSLmjJR8iiOvoHcpm9ABbOEnbv4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