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地球与太阳

地球和太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课。有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大地是圆的还是方的?太阳绕地球转还是地球绕太阳转?

各种古文明的开始,都以为大地是平的,平的才能有人住。最早想到地球是球形的,大概还是古希腊人。公元前 6世纪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认为,既然月亮和太阳都是球体,大地也必然是个球体。公元前 4 世纪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注意到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也同意这种见解。然而拿出测量数据来证明地球是圆的,要等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的埃及是希腊化时期,首都亚历山大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那里也是古希腊文化的中心。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ēs,约公元前 276—前 194)是古希腊的地理学家,正是他第一个通过测量验证了地球表面是圆弧形的。

尼罗河上的塞恩城(也就是现在的阿斯旺)几乎就在北回归线上。埃拉托色尼发现,夏至那天(6月21日)太阳在塞恩正当头顶,阳光可以直射井底;而在其正北 800 千米外的亚历山大,太阳光却有点斜,和铅垂线之间夹了 7.2°的角(图 2.1),相当于圆周(360°)的 1/50。埃拉托色尼认识到:只能因为地球表面弯曲,才会产生这种差异。于是他派人用徒步测量的办法,得出从塞恩到亚历山大的距离大约是800千米。经过这段距离,地球表面弯曲了7.2°/360°,那么整个地球的周长应当是其50倍,即39 600千米。今天我们知道地球圆周长约40 000千米,因此不能不敬佩2300年前埃拉托色尼的水平。

图 2.1 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利用太阳直射角度的差异,证明地球是圆球并推算出地球的周长

可以有各种办法证明大地是圆的,但是决定性的证据来自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的航行,由人类驾船开辟航道来证明大地的球形,不过那是1800年之后的后话。在东方,自古流行的是“天圆地方”,纵然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但确实查不到古人有“地圆”的主张。大地是球形的概念,应当是明末清初由西方传教士引进的。17 世纪初,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将全球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进献给万历皇帝,徐光启在《新法算书》中声明“地与海并浑得圆形”,这时候“地球”的概念才被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但是直到 1662 年康熙执政的初期,高官杨光先还在撰文反对“地球”说,理由十分经典:“球上国土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人之脚心相对”,岂不成了“倒立之人”。

至于“日心说”和“地心说”之争,也是从古希腊开始,两种观点早在公元前4—前 3世纪,相当于我们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提出。“地心说”不稀罕,从直观出发,世界各种古文明最初都主张地心说。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Plato)的地心说最为著名;按中国的浑天说,地球也在中央。稀罕的是“日心说”,第一个提出这种思想的是古希腊早期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约公元前 310—约前230),他最早推测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距离相差大约19倍,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 6—7 倍。尽管这些推测离实际数据相差很远,但已经足以使他提出了最早版本的“日心说”:恒星和太阳静止不动,地球和行星在以太阳为中心的不同圆形轨道上绕太阳转动,地球还每天绕轴自转一周。他的学说当然不可能被接受,反被指斥为亵渎神灵。

因为在当时,“地心说”属于信仰范畴。在柏拉图的学说里,永恒的、神圣的天体,必然是沿着最完美的圆形轨道绕地球做匀速运动。但是这样的“地心说”不过是个哲学模型,提出完整地心说的是公元 2世纪的托勒玫(Claudius Ptolemy,约公元 90—168)。托勒玫是说希腊话、写希腊文的学者,但是他并不在希腊,而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所以说他是希腊、埃及甚至罗马学者的人都有。这位托勒玫是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不但提出了完整的地心说,第一幅有经纬度的世界地图也是他的杰作。他和柏拉图一样,认为地球是中心,然而他确实总结了希腊古天文学的成就。至于教会利用托勒玫体系来打压日心说,那是1000多年以后的事情。

历史上的“日心说”和“地心说”之争,发生在 16—17世纪。在 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里,波兰的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正式提出了“日心说”;1609年,意大利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首次用天文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系,揭示了太阳系的真相,直接冲击了《圣经》的迷信。这时候,教会迫害科学的凶相毕露。16 世纪的哥白尼幸亏走得早,他主张“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迟迟不敢付印,直到他弥留之际才摸到了此书的样本。17世纪的伽利略就没有这样的运气,1632年他用对话形式发表了观点之后,当年秋天宗教裁判所就传讯了伽利略,要他到罗马受审,次年他被判处终身监禁,直到1992年,梵蒂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Ioannes Paulus II)才为这位蒙冤360年的科学家正式平反。

回顾这场争论,实质在于视野。假如天上只有太阳和月亮,从地面看每天的“日月经天”,日月确实像是在围绕地球转。问题是天上还有别的星,肉眼能看到的还有金、木、水、火、土这五颗行星,古人把它们和日、月一并看作“七曜”,唐朝时就用来纪日,传到日本、韩国后,至今还在使用,而我国从民国以来就改成了“星期”。无论地心说还是日心说,都需要回答这七曜的运行关系。然而从地面看这五颗行星,观察的结果相当复杂,有时候会逆行或者静止不动,用“地心说”的运行模式(图 2.2A)解释非常复杂,“日心说”才能正确清晰地回答七曜的运行关系(图2.2B)。

图2.2 日-地关系的三种模型。A.地心型;B.日心型;C.两者之间的混合型

大凡争论有了规模,在对立的双方之间就会出现中间派,“日心说”和“地心说”中间也有过折中方案。当时丹麦有位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他既不接受“日心说”,又想要解释行星的运行,于是在1580年左右提出了介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之间的折中方案——混合模型:太阳绕地球转,行星绕太阳转(图 2.2C),看起来有所进步,可是要害在于地球还是不能动。第谷的模型在当时影响不小,但是在科学史上就难以留下位置,这大概是各种“折中派”的共同归宿。 +LHYC2J8hbGdkQ81VllHbHkmPdiMoOEG4Z0IuLBFIaB0CT8sFpq9XlzTbRAWssG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