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因医生用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属性赋予。
男孩子跑出学校去找母亲。
(1)他奔向母亲并紧紧抱住她。母亲反抱住他问:“你爱妈妈吗?”
然后,他再一次紧紧抱住母亲。
(2)他跑出学校。母亲张开双臂试图拥抱他,但他却稍稍走远一些,站在那里。
“你不爱妈妈吗?”
“嗯。”
“是吗,好吧,咱们回家吧!”
(3)他跑出学校。母亲张开双臂试图拥抱他,但他却没有靠近母亲。她问:“你不爱妈妈吗?”
“嗯。”
母亲拍了他一巴掌说:“别说大话啦!”
(4)他跑出学校。母亲张开双臂试图拥抱他,但他却稍稍走远了,不肯靠近。
“你不爱妈妈吗?”
“嗯。”
“可是,妈妈知道你是爱妈妈的呀!”
然后,母亲紧紧抱住他。
如果与例子(1)那种情况一样,母亲和孩子的属性赋予相一致,那或许也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一致。即使母亲认为孩子爱自己,但孩子却未必如此。
对于问“你不爱我吗”的妈妈,孩子回答“嗯”。此时,或许很少有父母能够像例子(2)中的母亲那样坦然接受并说“是吗,好吧”。可是,因为是亲子之间,所以父母能够如此坦然接受,并认为这似乎是个例,但在成人的人际关系中,对自己的想法无法被人接纳却还抱乐观态度的情况并不少见。
在例子(3)中,对于说不喜欢母亲的孩子,母亲拍了他一巴掌并说“别说大话啦”。这乍一看似乎有些反应过度,但比起例子(2)中母亲的模棱两可的态度,在明确表明自己的想法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是有值得提倡之处。例子(2)中的母亲态度很不明确,她是会放纵孩子,还是会惩罚孩子,或者是假装不在乎,根本看不出来。孩子还需要再花些时间才能够弄清楚母亲将他置于什么立场,也就是赋予什么样的属性。不管怎么说,例子(2)中的母亲以及拍了孩子一巴掌的例子(3)中的母亲都是将孩子作为与母亲相互独立的存在来对待,两位母亲的反应虽然有所不同,但孩子都可以从中得知自己能够对母亲产生影响。
颇有意思的是例子(4)。对此,莱因医生做了如下说明。
“在例子(4)中,母亲根本不听孩子的感受,通过将孩子的表达无效化来对其进行回击。这种类型的属性赋予往往会将当事人实际体会到的感情非现实化。在这样的方式之下,‘真实联系’被隐藏起来,‘虚假联系’则被制造出来。”
这类父母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解释孩子所说的不喜欢父母之类的话,并试图将孩子想要脱离父母这一事实无效化。
即便事实上孩子并不想脱离父母,父母与孩子本质上也是相互分离的个体。可是,有的父母却往往想要通过对孩子进行属性赋予来制造出“虚假联系”,并试图据此消除两者之间的隔阂。
例子(4)中的母亲就是想要将孩子所说的不喜欢母亲加以无效化。被母亲理解为“你实际上爱我”的孩子无法顺利成为他者,即便那是母亲的观念。在母亲看来,母亲的世界并不存在他者。或者,母亲会制造出一个只有虚构的他者存在的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说“我知道你实际上很爱我”的母亲所加给孩子的属性赋予事实上等同于“你要爱我”之类的命令。无法正视孩子不爱自己这一现实的母亲往往会忍不住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属性赋予。因为,孩子不爱自己这样的事实会挫伤母亲的自尊心,动摇母亲的优越感。但是,孩子并非“物品”,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不管父母怎么解释,都无法支配孩子。
并且,如前所述,属性赋予之所以无效,是因为人或世界远远超出“理解”。就刚才的例子来讲,孩子未必就一定会爱父母。可是,父母即便看到了自己不被孩子喜爱这一事实,往往也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其属性化。
可是,即使对不如自己所愿者进行属性赋予,很多情况下也会与现实相脱离。不被孩子喜爱的母亲即便认为“我知道你实际上很爱我”,孩子也只会为此感到困惑。被那么说的孩子也并不会认为父母明白自己的一切。他们反而会非常吃惊,并反击式地说“那不可能”。可如果是被娇惯的孩子,虽然也会那般反击,但实际上却有可能认为自己就像父母所说的那样爱父母。
孩子应该抵制来自父母的属性赋予。属性赋予就是事实上的命令,所以不能屈从于那种命令。因为,孩子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期待而活。
前面是以亲子关系为例进行思考的,但上述道理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秩序等不应该被自上而下式地进行属性赋予。过度强调一致性、很难提出不同意见的共同体所需要的是莱因医生所讲的“真实联系”,而非“虚假联系”。
三木清在《不可言说的哲学》中引用了耶稣的一段话:
“不要以为我是为了播撒和平而来到这个世上!我所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刀剑!我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引导儿子脱离父亲,女儿脱离母亲,媳妇脱离婆婆!”
这是引自《马太福音》的一段话。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播撒“和平”,而是为了带来“刀剑”,为了分离开亲子、婆媳,这是何其激烈的话语!
孩子如果毫不质疑地顺从父母,虽然亲子关系好像没有任何问题,但因为双方顾虑对方对自己的看法而无法说出应该说的话,就称不上是真实的联系。
相反,倘若孩子能够率直地讲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小心翼翼地去揣摩父母的心情,虽然亲子关系或许会出现不融洽之处,但这是真实的联系。这就是耶稣所说的带来“刀剑”,“分离”父母和孩子之间联系的意思。
即便是表面上的关系良好,但为了双方之间的联系能够发展为真实的联系,也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不过,人们也并不是必须要向关系中投以“刀剑”。孩子需要意识到父母隐藏在爱之名义下的支配,但这并不意味着亲子之间就一定要发生激烈的冲突。
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到祖父家里去住。出发的时候,儿子嘟囔道:“这下我就可以离开妈妈了!”
对于孩子脱离父母这件事,父母如果能够坦然接受,那就不需要“刀剑”的介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