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二

把自己活成一座灯塔

21世纪的一大变化就是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和任务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还在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去做管理,一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社会的本质则是全体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的最基本组成单位。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单位。能不能把这个关系研究透彻,决定了我们能否适应未来的时代。

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必须从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解脱出来,也必须从传统的人与人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因为社会最大的变化是人变得更加独立了,社会的进步导致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意志。而在之前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把他人当成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太喜欢用命令的话语、反复的强调、强权的压迫等方法。从现在开始,这些都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管理者必须抛弃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这个时代进步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每个人存在的社会价值开始得到尊重,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标志之一。在之前,很多人的存在是为了完成公司或者组织给的任务,因此只需机械性地重复,并不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也不需要有太多自己的想法。而现在,每个人都将具备独立意志,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该如何做好管理?

就好像本书作者强调的“领导和下属是平等的”“领导力的新标准是‘民主领导力’”“拿着鞭子的老师”等理念。领导的重心不再是管理,而是赋能;不再是压制,而是激发。领导者不再是一个亲力亲为的带头人,反而成了一个在舞台下面不断给大家鼓掌的观众,只是在什么时候鼓掌、用多大的力气鼓掌、采用什么样的节奏等都应很有讲究。

让被管理者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了价值感才有幸福感,这个观点也符合马克思的另外一个观点:未来劳动是一种需求,人们劳动不再是为了一日三餐,而是为了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这也是管理者的真正使命:激发被管理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协助他们自我成长及价值的创造。

过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被打磨的成本是多少,不需要他有多少想法,只需要他很容易被管理和使用,人只不过是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而现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的个性和特长究竟有多出众,太需要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要能挣脱框架的束缚,善于各种创新。

过去: 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我只要按照命令去做事。

现在: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发挥多大作用。

未来: 我究竟是谁?我能为世界创造什么?

中国经济的上一波红利是“人口红利”,是按人头算的;下一波红利很大程度上是“人心红利”,管理者必须将被管理者内心深处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出来,从而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是未来管理者的天然使命,也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使命。

在未来的社会,衡量任何一段关系是否为健康的关系,就看在这段关系里弱势的一方能不能做自己,并且逐渐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而不是依附于强势的一方。让弱势的一方获得成长,最终大家构建成一种协作关系,是强势的一方最了不起的使命,也是管理的本质。

世界上最长的路就是寻找自己的路。一个真正好的管理者是帮助被管理者成为自己,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活成一座灯塔,照亮被管理者人生的道路。

水木然

畅销书作者 C2dx95iakM+3lCS1mmWlkUeRlP/Mzpw0i5ZXSXDjgYzgZ8QZT9YFUphPa1/XsLn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