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礼的结构

礼有两个基本立足点:一是情感认同、道德认同、秩序认同所达成的社会共识;二是群体要求与个体行为相统一的行为方式。社会共识体现了礼的精神、原则,可以概括为礼义与礼度;行为方式体现了礼的形式和要求,表现为礼仪和礼制。

礼义和礼仪孰重孰轻,孔子的弟子子游与子夏就曾发生争论。《论语·子张》载: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孔门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子夏与子游。其中,子夏更多继承经典文本,子游则继承了各种礼说。子游认为,子夏在教育学生时重视洒扫、应对、进退之类的礼节,不过是礼的细枝末节。如果不理解礼的根本,学会那些礼节又有何用?子游所说的礼之本,正是礼的原则和精神,即礼义。子夏重视的洒扫、应对、进退,更接近于礼仪。

《论语·阳货》记载子游与孔子的对谈,也可以看出子游更重视礼义,反对过分拘泥于礼的形式: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听到民间有弦歌之声,认为治理武城这么一个小地方,用礼乐教化是杀鸡用牛刀,没有必要。子游却认为,君子学习礼乐之道,会有爱人之心;小人学习礼乐,就会服从管理。在子游看来,弦歌之声不是简单的奏乐,而是教人懂得礼乐。有了礼乐教化,社会风气才能彻底好转。孔子顿时感到了自己失言,马上改口说,自己只是开了个玩笑。

子游所言的礼之本,是隐含在礼仪之中的根本原则。子游重视的是礼的原则与精神,子夏重视的是礼的形式。从学习礼的路径来看,二者是孰先孰后的问题。但正是孰先孰后,却成为二人争论的焦点。子游认为教学生学礼,应该先明大道而后行事,先通礼义再去学习礼节。子夏则主张先教行事而后大道,先学礼节然后通礼义。

子夏认为子游的说法有些吹毛求疵,子游却看到了子夏礼学的致命之处:子夏推广儒学,常从人所熟悉的细微之处入手,让人掌握具体的规范细节,却忽略了礼中所蕴含的君子之道。孔子就曾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对子夏进行了委婉批评,认为他虽然掌握了儒家学说的内容,却过于注重细节,忽略了对儒家学理的重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掌握了一大堆知识,有了一肚子学问,却只是为知识、为学问而努力,不知道用这些知识和学问来修养君子人格。

孔子在安葬司徒敬之时,调整了丧葬礼仪和丧葬制度。子游不解,孔子进行了解释:

孔子在卫,司徒敬之卒,夫子吊焉。主人不哀,夫子哭不尽声而退。蘧伯玉请曰:“卫鄙俗不习丧礼,烦吾子辱相焉。”孔子许之。……出于大门,男子西面,妇人东面。既封而归。殷道也,孔子行之。子游问曰:“君子行礼,不求变俗,夫子变之矣。”孔子曰:“非此之谓也,丧事则从其质而已矣。”

孔子在卫国时,司徒敬之去世了。孔子前去吊唁,见主人并不哀伤,孔子也没有按照礼仪规定去哭,象征性地哭了几声就退下了。蘧伯玉请孔子为司徒敬之主持葬礼,孔子采用殷礼安葬之。子游感到很疑惑,认为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为何没有坚持周礼,却采用殷礼?孔子认为,卫人为殷人后裔,遵从旧制,应按照殷商旧俗下葬。孔子还耐心对子游解释说:礼要守的是礼义,礼制、礼仪只是形式而已。吊唁逝者,要极尽哀思之情;丧葬之礼的根本,是要尊重逝者,入土为安。只要守住礼义,就可以对使用的礼仪、礼器、礼数、礼容等形式进行调整。可见子游的学说,延续着孔子重视礼义的传统。

子夏和子游的学术路径不同,他们的学说传到了战国后期,各自的弊端被充分放大。《荀子·非十二子》严肃批评了子夏与子游的后学们:

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

荀子认为,子夏的后学们有模有样,言谈举止非常得体,却说不出为何要守礼。子游的后学们苟且偷懒,喜好饮食,说起大道理却头头是道。子游、子夏后学们的倾向,正是二人学术弊端的放大。子夏的后学常拘泥于形式,稍显拘谨;子游的后学多通礼学,主持民间喜丧之事时混吃混喝,常多言君子之道应该如何,却不重细节。荀子认为两派积弊很深,流弊很广,不能成为儒学的主流,故以“贱儒”鄙视之。

在孔子时代,礼学已经分途发展:一派注重外在形式,一派注重内在精神。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礼,需要将外部形式与内在精神充分契合,不可偏废。子夏和子游两派的分歧,恰恰割裂了礼的统一性。因此,孔子感叹的礼崩乐坏,说的是礼乐的形式还在,但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原则没有传承下来。诸侯没有敬畏之心,才不断僭越礼制;百姓不知孰是孰非,就会有各种非礼之举。

礼义的形成,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区别于动物的伦理、道德、观念、行为的集合。人类的文明发展,既是不断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也是由必然王国向着自由王国的持续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社会属性持续加强,权利日渐得到保障,人也形成了不同于动物的人性。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本能而形成的社会属性,可以约束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本能相同的食、色等欲望,荀子认为这些本能和欲望是人的本性。孟子认为人性能克制食、色本能,仁、义、礼、智等伦理认知和道德原则才是人性的体现。其中,仁是人类所形成的情感认同,义是在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社会认同,礼是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公共秩序,智是衡量人对情感认同、社会表现和群体秩序的判断。仁、义、礼、智作为道德伦理,是人类社会建构的秩序原则;作为群体共识,是所有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礼的制定,正是借助人文理性确立社会运行的秩序原则和行为法则,使人类不再如动物那样以丛林法则去弱肉强食,形成文明社会。《礼记·曲礼上》解释道: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人都必须遵守的礼。礼是由先王与圣贤积玉成山建构起来的。如尧、舜、禹、商汤、文王、武王,以及夔、皋陶、契、周公、孔子等,制作礼乐,教民礼乐,推行教化,持续将礼作为通用的社会规范,使之体现人之为人的道德原则,蕴含人之为群的价值要求。正是有了礼,人类才卓然自立于动物界,确立了人类文明秩序。

中华文化认为,礼仪制度是建构理想社会的根本方式。其既可以适应“天下为家”阶段人人为我的现实,又能有效维持基本社会关系的稳定,成为实现共同理想的必要手段。《礼记·礼运》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小康,共同目标是实现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为单元建构生产生活秩序。这一阶段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社会关系,其能够有序运转,必须依靠礼义来维持,才能保证社会成员遵守通用规则,实现社会有序运转。

礼的制定与推广,是通过制度化的设计,以群体认同的认知,来约束个体行为,把人类社会潜在的争执风险消灭于萌芽。在古代中国,礼作为制度,贯穿在社会各个层面;礼作为法则,见诸于社会所有秩序: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分争辨讼是民间纷争,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体现社会秩序,宦学事师是教育事务,班朝治军是军事活动,莅官行法是行政秩序,祷祠祭祀、供给鬼神是祭祀活动。这些社会活动需要用礼来维持,确立为礼仪制度。在此过程中采用的恭敬、撙节、退让等行为方式,则是礼仪。

因此,明晰了礼义的本质,可以纲举目张地对礼制和礼仪进行调整,使礼成为更有弹性的制度形态,既可以因时制宜地改善,也可以因人因地发挥作用。礼,既有内在规定性,又有灵活适用性;既有程序规定性,又有制度差别性,这样方能成为合乎世道、尊重人情、关照人心的社会规则的总和。 211C6kHB91mqR0oNmyu2MM7z1EqiDNy1xiaPb86aTBYLZuCtD/mgX4M+mF0ud7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