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婴儿养护的卫生学原则

从婴儿“身体改善”的历史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一定的启发。在这方面,卫生学的努力方向非常正确,它没有将自己局限在人体解剖学的范围。相反的,它不仅让人们对身体的发展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而且让每一个人确信,身体的发展是自然的。实际上,婴儿的幸福与体形的完美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真正值得科学研究的是高得令人瞠目结舌的婴儿死亡率。

在婴儿身心不断受到疾病侵袭的现状下,我们还去考虑他们鼻子的形状、腿的样子等,却不去关注关乎生死的儿童死亡率问题,这实在令人感到诧异。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多次听到下面这样的对话:

“我对照顾儿童很有经验,我生过九个孩子。”

“那活下来的有几个?”

“两个。”

这么低的成活率,这个人竟然还觉得自己在养育孩子方面有经验!

高死亡率不仅限于一两个国家,这种可怕的情况已经威胁到整个人类社会。造成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这当然是缘于婴儿特有的脆弱性;其次,由于儿童的脆弱普遍缺乏人们的保护。

其实,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并不在于人们不希望保护好儿童,也不在于父母没有爱孩子的心,而是人们的无知带来了这样的结果。人们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这种危险的存在。

据我了解,现在危及婴儿生命的最大因素是传染病,尤其是一些内脏器官的传染病,几乎成了所有死亡事故中的主要原因。而这种疾病还经常因为人们照顾婴儿的错误方法而加重。成人的错误主要表现在缺乏保健常识和没有计划地对待婴儿的膳食上。比如,他们并不清洗婴儿换下的脏尿布,而是把它拿到太阳下晒干就给孩子换上。再比如,有些妈妈从不注意清洁自己的乳房和婴儿的口腔,婴儿口腔发炎就是由此导致的。还比如,喂奶应该听从孩子发出的哭声信号。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孩子的哭声都是喂奶的唯一指令。但是有时候,孩子会因消化不良引发不适,而且他们越不舒服就越会哭叫。有些不了解情况的成人这时反而会更加频繁地给孩子喂食,也就导致了孩子病情加重。我们甚至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妈妈怀抱发热的宝宝,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把奶头一直插在孩子哭叫的小嘴里。我们既能感受到这位妈妈内心充满了奉献的精神,同时也很理解她的烦恼!

科学在这方面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原则,它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讲卫生。它阐述的每条原则都很简明,如果成人还不知道这些简单的原则是为他们制定的话,那简直令人感到震惊。看看这些原则是不是非常简明吧。比如:

●最小的婴儿也应该像成人一样,按照一定的规律进餐。

●应该在孩子消化了前一次的食物后,再给他们喂一些新鲜的东西。

●调节婴儿饮食的时候,应该以婴儿的年龄月份和生理功能的发展为依据。

●两次哺乳要间隔几小时进行。

●不管是多大的婴儿,都不要让他们舔食干面包,因为婴儿很有可能会把面包屑吞下去,但婴儿在这个年龄段还不具有消化它的能力。

让很多妈妈感到烦恼的是:孩子哭闹时,成人应该怎么办?事实上,她们会惊讶地发现,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啼哭的情况大大减少了,有些孩子甚至完全不哭了。即使那些只有1岁大的孩子,在2小时的喂食间歇时间内也表现得非常安静、祥和,他们面色红润,眼睛睁得很大,安静得就像大自然在刹那间静止了一样。

孩子为什么会不停地哭叫呢?这些哭声实际上常常是痛苦和死亡的信号。而世界竟对这些哭叫的小家伙感到无能为力。他们被包裹在层层襁褓之中,很多时候甚至由一个不能胜任的小孩来照顾,他们既没有自己的房间,也没有自己的床。

科学拯救了孩子,为他们创造了保育室、摇篮、婴儿房以及合身的衣服。工业文明给断奶后的儿童特别提供了卫生的食物,卫生学专家给他们带来了富于营养的食品。总之,一个全新的世界已经为他们创建好——清新、充满智慧与快乐。孩子成了真正享有自己生存权利的一代“新人”。这些正是跟科学的卫生法则的普及紧密相关。

应该在精神上给予孩子自由,因为充满创造力的自然比我们更能打造他们的心灵。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儿童的精神或者任其随意发展。观察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发现,即使我们不能直接塑造孩子的性格、智力和感情,但我们确实担负关心他们的责任。很多时候,这种责任被大家所忽视。儿童在精神上出现某些缺陷就是由于我们忽视了某些相关的责任。

所以,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带我们从幻想走入现实,引导我们积极有效地照顾儿童。 al/0V0PCS28Sk10vUybo6JajCHk/tshSyMvBynAgEvB0Aef4vfDWhavihrB1nl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