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先天性扁平乳头或乳头凹陷者很多,如果产前不能及时纠正,产后就会影响新生儿吸吮的效果,以及造成乳头皲裂,甚至哺乳失败。怀孕4~6个月或9个月以后纠正最佳,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手拉牵引(可每天做)
·两手平放在乳头两侧,上下左右轻轻揉动乳头,可连续多做几次。
·两手指放在乳头左右两侧,慢慢地向外拉开;然后放在乳头上下两侧向外拉开,重复几次。换另一侧乳头,重复以上动作。
·捏住乳头向外牵拉。
我们大家都知道,刺激乳头会引起宫缩,因此一般在怀孕4~6个月或9个月以后进行乳头护理会比较安全。
吸引疗法
怀孕后每天用吸奶器多次吸引乳头,利用其负压促使乳头膨出。也可让新爸爸用吸吮的方式把乳头吸出来。
如果产前没能及时纠正,产后也同样可以使用以上两种方法纠正。喂奶前先热敷乳房3~5分钟,然后同时按摩,做十字操或捻转乳头。给宝宝哺乳时,先让其吸平坦的乳头,此时吸引力大,易把乳头吸出。
乳头凹陷吸吮困难,多数都是在宝宝嘴很小、不能吸住乳晕的时期,宝宝逐渐长大嘴变大时,即使乳头内陷,宝宝也会吸住周围的乳晕,所以不影响喂奶。如果宝宝确实不能吸住乳头,可用乳盾(乳头保护器)或用电动吸奶器,也可让新爸爸吸吮,把乳头吸出来(但家人吸完后一定要清洗干净乳头再喂宝宝)。
乳头皲裂的主要原因是宝宝吸吮乳房的姿势不正确,没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乳头出现放射状小裂口时,应根据乳头疼痛与裂伤程度,选择不同的方式护理。
喂奶时先喂受伤轻的一侧,再喂另一侧。哺乳结束时等宝宝放松乳头再抽出,挤出一滴乳汁涂在乳头上,暂时暴露乳头,使乳汁干燥,有修复表皮功能。
如乳房疼痛剧烈,可用乳盾协助哺乳,也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用奶瓶喂养宝宝。如没有以上辅助工具,就将乳汁挤出来,等伤口好了再喂宝宝。
如果乳头已皲裂,就增加了细菌侵入的机会。注意观察新生儿有无口腔炎症(如鹅口疮),如有应为新生儿尽早治疗,以免宝宝口腔细菌通过乳头皲裂处进入产妇体内,引起乳腺炎。
要控制每次喂奶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0分钟。因为宝宝口腔中也是有细菌的,如果皲裂的乳头长时间浸泡在宝宝嘴巴里,细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导致乳房感染。
可到母婴用品店买羊毛脂药膏涂抹,加快痊愈。
漏奶、衣物潮湿等原因会引起新妈妈乳头湿疹。乳头湿疹不易根治,可反复发生,长期不愈,并有恶变的可能。所以一定要勤换乳垫,保持乳头干燥卫生。一旦患病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患湿疹期间最好不要给孩子喂奶。
乳汁淤积是因乳汁分泌过多却没有及时排空,或在乳腺管还不畅通时就大补引起的。症状为乳房出现硬块,胀痛,皮肤不热或者微热。常发生在产后3~7天,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发生急性乳腺炎。及时按摩疏通能很快缓解。
乳腺管堵塞的原因
乳腺管堵塞一部分是先天发育缺陷,管腔细、屈曲导致乳汁排出不畅,有少数是刚出生时被老人挤乳头造成损伤、发生粘连造成的。乳腺管阻塞平时没什么症状,只是在产后排乳不畅导致乳汁淤积。
按摩疏通的方法
产后乳胀会导致剧痛,即中医讲的“痛者不通、通者不痛”。按摩能理气活血、疏通经络,利用按摩可缓解甚至消除疼痛。
按摩方法和步骤:
·从头部开始,从神庭穴按至百会穴,再到风池穴。
神庭穴位于头前部发际正中直上0.5寸左右,感觉有个凹下去的地方。
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风池穴位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与风府穴相平。
·双手五指散开,从两侧按摩头皮,反复做几次。
·拿捏肩井穴2分钟(使全身放松)。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用热毛巾敷乳房3~5分钟。
·一只手托起乳房,用另一只手的指腹在乳晕处以轻柔的手法按揉,以引起排乳反射。
·捏挤乳头,排出乳汁。
·乳房上涂上麻油,一只手托起乳房,另一只手五指散开,从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梳理。
·用两指或三指顺着乳腺管的方向揉按乳房,从乳腺至乳头,边按压边挤乳汁,直至肿块消失,淤乳排出。
·用干净毛巾把乳房清洗干净。
乳房硬块的护理
乳房硬块可发生于产后哺乳的任何时期,一般在产后3~4周出现得最多。如果乳房内的部分腺管不通,就会造成乳汁淤积,使乳房出现硬块。形成的硬块往往在触碰时有疼痛感,如不及时处理易形成脓肿,引起乳腺炎。
正确的处理方法:
·可以用热毛巾热敷,促进吸收。
·在宝宝吸吮时轻轻按摩硬块,并向乳头方向挤压奶水让宝宝吸吮,促进硬块消失。
·按摩手法同“乳汁淤积的护理”。
·也可把木头梳子用微波炉加热,然后一遍一遍地梳理乳房的硬块。
·用煮熟的热鸡蛋在硬块处滚压也可使硬块变软、消失。
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症状
乳腺炎分为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淤积性乳腺炎多因新妈妈缺乏哺乳经验,使乳汁淤积,又没及时排空所致。这类乳腺炎双乳会有不同程度的胀痛,体温会升高到37℃~38℃,乳房胀满,表面微红(充血),有压痛,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数能消失,故一般不认为是真正的乳腺炎。化脓性乳腺炎多因细菌通过破裂的乳头感染所致。一旦细菌侵入乳腺管后,会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即形成各种类型的化脓性乳腺炎。
乳腺炎发病急,患者会感到乳房胀痛,局部出现硬块,随着病情的发展,不仅会疼痛,还可能出现体温一下子升高38℃以上的情况,乳房皮肤会发红、发热,患侧淋巴结肿大、变硬,有触痛感等。
乳房疼痛时,首先要鉴别一下是乳汁淤积还是化脓性乳腺炎。乳汁积聚过多时,一般体温不会高于38℃。可在肿胀乳房的一侧腋下触摸一下,触不到活动的淋巴结,乳房的皮肤也不会变红,这种情况可通过按摩和热敷把乳汁挤出来就好了。积奶过多出现乳房硬块的乳房,只要多让宝宝吸吮,就会自然好转。如果配上按摩更好,按摩能把硬块揉开。
虽然乳腺炎很好治疗,但发病后会很痛苦,也影响哺乳。特别是在月子期间,去医院输液也不方便,因此,预防特别重要。
化脓性乳腺炎,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侧乳房会出现发炎症状,乳房皮肤发红、发热,患侧淋巴结肿大、变硬,乳房疼得不能碰,高热不退。这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一般输3天液就能好。输液期间不要给宝宝喂奶,等输完最后一次液12小时以后再给宝宝喂奶。
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可用于乳腺炎的早期治疗,以促使炎症消退。
·乳凝胶
乳凝胶有各种品牌,一般1盒2个。它的好处是不会像毛巾那样弄湿衣服,使用方便,微波炉加热或冰箱冷藏后放进内衣就行,冷敷、热敷都可以。
冷敷能使乳房局部温度下降,具有镇痛、消肿、抑制炎症扩散、减少乳汁分泌的作用。两次喂奶之间冷敷可抑制乳汁分泌,预防乳汁淤积。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内冷敷,将乳凝胶置于硬结处3~4小时。若感觉局部麻木不舒服,也可以少敷一会儿。在冷敷的同时要多饮水,使乳汁变稀,利于乳汁的排出。如果发病后24小时内用冷敷还没能控制住,应及时就医。
冷敷的操作方法:可将乳凝胶放进冰箱冷藏室30分钟,或者冷冻室15分钟,然后拿出来敷在有肿块的地方,温度上升后可根据需要再次冷藏。
喂奶前热敷可使硬块变软,帮助加快母乳流出,但热敷容易促进脓肿形成,加重乳腺炎。热敷的操作方法:用微波炉将乳凝胶加热15秒,也可以放入50℃~60℃的热水中泡8分钟左右,拿出来擦干即可使用。将乳凝胶敷在有肿块的地方,温度下降后可根据需要再加热10秒。
小贴士
一定要看清楚说明后再使用。有的产品不能用微波炉加热,也不能放入冰箱冷冻室。加热后一定要先在手背上测试温度,以免烫伤。不要在喂奶前对乳房进行冷敷,因为低温会造成乳腺管收缩,抑制乳汁流出。
也可将仙人掌、土豆捣碎敷在乳房上,有消炎的效果。症状轻者可做外敷,还可继续母乳喂养;症状重者,如高热、乳房变形就要到医院就诊。
·按摩
可结合曾介绍的缓解乳汁淤积的手法灵活运用,将淤积的乳汁排空。如果乳房硬结偏大、发红、发热,就用蒲公英、如意金黄散等先外敷,再按摩排空乳汁。
蒲公英的使用方法:新鲜蒲公英打碎或到药店买干蒲公英,让药店打成粉,加2根葱白切碎,加2勺白糖、1个鸡蛋清,放入容器里搅拌均匀,然后敷在乳房上,用保鲜膜盖上,2小时后清洗干净即可。也可到药店买蒲公英颗粒,或用干蒲公英煮水喝,1天2次。
如意金黄散的用法:将蜂蜜水或食用醋和1包如意金黄散一起倒入容器,和成面膜状,敷在有肿块的地方,用保鲜膜盖上,然后用热水袋垫着毛巾敷1小时,敷完就可以给宝宝喂奶了。
小偏方:将干丝瓜去皮、去子,两头切掉,然后煮水,每日当茶饮用,同时用煎液外洗乳房。
乳腺炎的预防
乳腺炎是哺乳期最常见的疾病,以下是预防乳腺炎的6个注意事项。
·哺乳前清洁乳房,以免细菌感染引起乳腺炎。
·及时排空乳房。哺乳时要先让宝宝吸空一侧再喂另一侧,两侧交替,轮流喂奶。孩子吃不了就吸出来,及时排空乳房,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特别是夜里,宝宝吃奶间隔时间长,如果妈妈感觉乳房特别胀,就一定要把奶及时吸出来。
·不要过多食用大补的汤类,如鸡汤、鱼汤、鸽子汤、排骨汤、乌鸡汤、猪蹄汤等,不宜食用过多。
·避免乳头皲裂,因为乳头皲裂会使细菌通过皲裂的乳头侵入乳房,引起感染,造成乳腺炎。产妇应穿纯棉的宽松内衣和胸罩,不宜使用化纤制品,因纤维球可能会顺着乳腺开口处进入体内。
·不要长时间压迫乳房,睡觉时要仰卧。不要穿过紧的内衣和胸罩,压迫乳房不利于乳汁疏通。有很多产妇都是因为睡觉时不注意挤压到乳房而引起乳腺炎的。
·有硬块时要及时揉开(最好先热敷再揉)。有的产妇分娩后的前两天乳房一直软软的,到了第三天或第四天一下子就胀得特别厉害,而且会有很多硬块,有时乳房局部皮肤还会发红,整个乳房感觉热辣辣的。用吸奶器一般还吸不出来,孩子吸着也费劲(因乳腺管没通),产妇会感觉非常疼。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首先要做的是尽量让孩子多吸吮(一定不要先给宝宝添加奶粉),然后用温热毛巾(水温不能太热)热敷,敷完后由轻到重地揉按,把奶水挤出来(每天早晚各1次)。一般第二天疼痛就会减轻,第三天基本上就不疼了。乳腺完全通畅需要1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