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知觉与行为

个体的行为产生不仅与个性有关,还有赖于个体对所处情境的理解和判断。这种理解和判断是通过知觉产生的,因此人的知觉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相应的行为。所以,要研究和把握个体的行为,还需要了解人的知觉过程及其规律。

2.2.1知觉的概念

几乎在任何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的关键时刻,裁判员对任何球员的判罚都会引起球迷们的激烈争议。众目睽睽之下的现实场景,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解释呢?由此可见,人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做出解释并称其为现实。

一、感觉与知觉

(1)感觉(Sense)。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也就是说,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如形状、尺寸、颜色、气味、温度等)的反映。

(2)知觉(Perception)。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即,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如房屋、汽车等)。

可见,知觉的过程就是人们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和部分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如果没有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支持,把任何东西感知为现实的、确定的对象或现象都是不可能的。

人们常说的“眼见为实”,实际上是不准确的。眼睛只能看到事物的个别属性,只要说出来是什么事物,就必然经过大脑的加工,就必然有自己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

阅读材料2-3眼见未必都为实

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陈蔡国境之间,七日未进食。弟子颜回讨到一些米来煮饭。饭熟了,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饭吃,当颜回把饭端来时,孔子佯装没看见刚才的事,说道:“我方才睡着,梦见先君,他说只有清洁的食物才可送给人吃。”颜回知道老师在怀疑自己偷饭吃,便禀明老师:“刚才是柴灰落进锅里,挑不出来,弃之可惜,学生就把那点儿脏了的饭抓来吃了。”孔子这才发现错怪了自己的学生,慨叹道:“人们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看来眼见的也未必都真实啊!”这个小故事蕴含着一个道理:仅从表面现象来判断事情,是很容易失误的。

由此想到识人问题。

识人,是选人用人的基础环节。应该说,在识人这个问题上,各级组织部门和多数领导干部是把握得准的,选用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证。然而,也有这样的情况:一些群众反映不佳的干部,因在领导眼皮底下表现很好,领导自认为知根知底,即便听到不同意见也照样不以为意。直到某一天出了问题,愕然大惊之余,才知道自己看错了人。当然,人是复杂的,即使观察了解得再仔细,也难免有误差甚至失误。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都说眼见为实,但在识人这个问题上,眼见却未必都为实。

识人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为什么屡屡出现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与考察者亲眼所见反差较大甚至大相径庭的情况呢?主要是考察者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凭经验办事,自以为是,总是认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和据此做出的判断是准确的。心理学告诉我们,盲目自信是与愚蠢画等号的。当这种自信达到情绪化的时候,也就失去了理智,听不进不同意见。这种“眼见不实”的现象,虽然没有卖官、送官那样显眼,有时还披着“实事求是”的外衣,但识人者的主观色彩太浓,不仅不能真正地选贤任能,反而打击了杰出人才的积极性,进而导致一些单位风气不正。有的人整天围着领导“忽悠”,专拣上级爱看的做,专拣领导爱听的说,而在群众面前完全是另一副模样。

其实,识人说难也不难。要想把人认识清楚,和其他事情一样要走群众路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选贤任能究竟合不合适,可以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因为,和一些干部在领导面前的表现相比,他们在群众面前的表现更具有真实性,更能反映这个人的本质。因为,我们选出来的干部,说到底是为群众办事的,群众满意、群众拥护的才是真正的好干部。(资料来源:顾伯冲,2007年6月11日《人民日报》)

二、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同一时刻,有许多客观事物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人不可能同时反映所有这些事物,而是有选择地把个别或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产生清晰的知觉。

这种知觉的选择性,既受知觉对象的特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受主观因素(包括个性特征、兴趣、经验及需要等)的影响。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是根据客观世界本身的特征和人的主观因素来加以选择的。

例如,如果对一个企业进行集体考察,因考察者每人的兴趣点不尽相同,所以每人考察的关注点也不相同。再例如,如果企业要对开发新产品做出决策,就需要来自不同部门、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发表意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知觉的选择性所造成的决策失误。

(2)理解性。在感知事物的时候,人们是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它们的。由于知识经验的不同,人们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不同,即不同的知识经验,就会产生不同的知觉理解。对某一事物的有关知识经验越丰富,其知觉的内容就越深刻、越准确,知觉的理解性就越好。例如,同样一件艺术作品,同样一个社会事件,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知觉。

(3)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的时候,人们的知觉映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例如,观察一辆熟悉的汽车,不论远近,看起来大小一样,这是大小恒常现象;不论站在哪个角度,汽车形状总是一样,这是形状恒常现象;不论在日光还是月光下,这辆车的颜色不会因光照不同而变化,这是亮度恒常和颜色恒常现象。知觉对人、对组织等社会对象也同样如此,例如人们往往会对某一类人抱有一种固定不变的看法与评价,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4)相对性。人们的知觉不是孤立地反映某一事物,而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来进行反映的,这就是知觉的相对性。由于知觉对象与背景相对关系或者参照系不同,知觉会发生相对变化。例如,在黑板和白板上画相同大小的圆,由于背景不同,人们就会产生这两个圆有大有小的知觉误差。对一个人、一个单位的认识也同样如此,总是在相互比较中产生结论的。

(5)整体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人们总是以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来补充当前的感觉,把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属性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这种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部分的整体反映称为知觉的整体性。评价一个企业,只有综合该企业的多个方面,如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市场份额、员工收入、社会评价等,才能得出对这个企业比较完整的结论。

2.2.2社会知觉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是对物的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社会知觉是对人及与人有关的社会对象的知觉,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组织行为学注重对社会知觉的研究。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实质上就是对人(包括自己)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物体知觉的对象是物,社会知觉的对象是人。对人的知觉不能停留在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知觉对象的外在表现上,而是要依据知觉对象的外部行为特征去知觉其内部心理状态,如动机、观点、态度、个性等,这是对人的知觉和对物的知觉的根本区别。与物体知觉不同,社会知觉是比较特殊和复杂的,俗语“知人知面难知心”,说的就是社会知觉的复杂性。

社会知觉有着广泛的内容,就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他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四种类型。

(1)他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他人知觉就是对他人的知觉,是指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观察,来判断其动机、情绪、个性等内部心理状态的活动,即“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依据他人的音容外貌、言谈举止等外部特征去推断他的内部心理状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知觉者的观点、态度以及经验、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他人的知觉既受知觉对象外部特征的影响,也受知觉者自我主观因素的影响。

(2)人际知觉(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知觉主要在人际交往中发生,以各种交际行为(表情、态度、言语、动作等)为感知对象。人际知觉的主要特点在于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人们不仅相互感知,而且会彼此形成一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各种情感,包括相互之间友好的、一般的或者对立的情感。显然,知觉者的主观因素(情绪、态度、经验、个性等)以及相应的情境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人际知觉的效果。

(3)角色知觉(Role Perception)。角色知觉是对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及行为规范的知觉,包括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对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与判断,以及对相应的角色行为的标准和要求的认知。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其行为受到相应的角色行为标准和要求的引导和约束。人们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辨认以及对该角色行为标准和要求的认知,会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行为,例如,教师就应当“为人师表”,医护人员就应当“救死扶伤”。因此,角色知觉对一个人的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自我知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包括思想、情绪、动机、性格、能力等)的认识,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因此,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是正确指导自己行动、有效从事社会活动的前提,也是社会化成熟的标志。“人贵有自知之明”,能真正做好自我知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正确认识自己:

第一,以铜为鉴,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认识自己。

第二,以人为鉴,通过与自己相当的人进行比较认识自己。

第三,以史为鉴,通过内省反思自己的阅历认识自己。

二、社会知觉的特征

社会知觉是人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体、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其实质是人对人的知觉。与人对物知觉的物体知觉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间接性。社会知觉既包括对人的外部特征及行为的知觉,也包括对人的内部心理特征(如性格)、心理状态(如情绪)及行为动机等的判断。我们只能感知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及行为,而对人的内部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及行为动机只能通过外部特征及行为去间接地进行推断。

(2)主观性。我们通过人的外部特征及行为对他的内部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及行为动机去间接地进行推断,这种推断又受我们自己的经历、经验、知识、性格、兴趣、需要和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知觉具有主观性的特征。

(3)选择性。受经历、性格、兴趣、需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同样一个社会刺激,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继而采取不同的认知态度,有的予以高度重视,有的则感觉无所谓。例如,同样的奖励或惩罚,不同的人将会产生不同的态度。

(4)自控性。凡是能引起个体产生焦虑的社会刺激,必然会对其产生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由于个体的经历、性格、兴趣、需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其社会知觉可以把这些反应压抑下来,实现自我控制,从而减少焦虑,以适应社会。

2.2.3社会知觉的准确性

由于社会知觉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人的态度、价值观念、道德品质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知觉主体与对象的关系、相对地位、经历和经验以及知觉对象行为的真实程度等,都会影响社会知觉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知觉偏差。知觉的偏差会导致决定或决策的失误,进而又会误导人的行为。因此,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必须注意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防止出现可能的错误,尽可能地减少偏差,提高社会知觉的准确性。

一、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可以大致归为三个方面:知觉者、知觉对象、知觉情境。

(1)知觉者因素。作为知觉的主体,知觉者本身的主观因素直接影响着知觉结果。这些主观因素主要有:

①需要与兴趣。需要与兴趣会影响知觉的选择性。凡是满足观察者的需要或是他感兴趣的事物,就容易成为他的知觉对象和注意的中心,而不符合他的需要或他不感兴趣的事物则不容易引起他的重视甚至会被排除在知觉之外。

②情感和情绪。情感和情绪会影响知觉的相对性。一般说来,人们往往乐意处理愉快的事情,而对不愉快的事情,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回避。“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句话,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情感对知觉的影响。人们在不安、沮丧、气愤时所做出的决定与情绪正常时往往是大不一样的。另外,人的情绪还会影响对时间的知觉和评估。例如,人们在兴奋的时候感觉时间是“光阴似箭”,而在情绪郁闷的时候,感觉时间是“度日如年”。

③知识与经验。没有知识经验,知觉很难产生,但知识经验对知觉也有着直接影响。当知觉发生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更容易将熟悉的事物从复杂的环境中区分出来,成为知觉的对象。这样,知识和经验就容易使人知觉熟悉的事物,忽略不熟悉的事物。例如,与老年人不同,青年人就较少保守,更易于接受新的事物。

④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对知觉有明显的影响。例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知觉的广度和深度就不一样。多血质(活泼型)的人知觉速度快、范围广,但不细致;黏液质(沉稳型)的人知觉速度慢、范围窄,但比较深入。人的思维品质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等差异,这些差异也会影响知觉活动。有人客观知觉事物,有人主观臆测;有人全面知觉事物,有人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2)知觉对象因素。从知觉者的角度来看,知觉对象的特点对知觉内容和结果也会产生影响,包括知觉对象在新奇、运动、声音、规模、背景、类似性等方面的特点。譬如,在一群人当中,相貌或身材特别的、声音洪亮的、为知觉者熟悉或陌生的等与众不同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引起知觉者的关注。

人们通常会将被知觉者进行分类以简化知觉活动,其中两种常见的分类是被知觉者的地位与角色。被知觉者的地位和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人对这个人的知觉。例如,人们对领导干部和对普通员工、对学历较高和学历较低的人的评价是不一样的。教师这一社会角色也往往会得到比商人这一社会角色更积极的评价。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们并不是孤立地看待知觉对象的,因此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也会对知觉产生影响。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只有张三完成了任务而其他人都没有完成任务,那么张三就会得到较高的评价;反之,张三就会得到较低的评价。

(3)知觉情境因素。情境对人的知觉行为影响很大。当一个人在高压之下,如事关重大、时间紧急、条件有限等,他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会减弱,知觉就容易发生偏差。例如,经常有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在考试时出现发挥失常的现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考试和考场这种特定的情境下,心理的压力和紧张的心情使正常的判断和思维受到了严重影响。

不同的情境,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知觉感受也不一样。例如,在体育课上学习游泳,男女同学都身着泳装,大家会觉得自然得体。但如果在教室里上文化课时他们也穿着同样的泳装,大家就会觉得极不自然,甚至会成为一个笑话。这不是知觉者和知觉对象发生了变化,而是情境不同,人们的知觉感受发生了变化。同样,如果上级领导要来你负责的单位检查工作,作为单位负责人的你就会比平时更关注下属的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这就是情境影响了你的知觉。

在有对比的情况下,由于参照物的不同,人们的知觉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多人同场答辩,即使评委相同,但答辩的顺序也会影响评委对答辩者的评价。这是由于先后对比的情境所造成的评委知觉偏差。又比如,如果将一个先进班组的普通员工调入一个后进班组,即使他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也会给人一种出类拔萃的感觉。这就是背景对比对知觉所形成的影响。

二、社会知觉的常见错误

人的社会知觉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知觉主体、知觉对象、知觉情境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会使人的知觉产生偏差,甚至出现错觉。容易引起社会知觉发生偏差或错觉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和典型的错误。

(1)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也称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事物在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它能够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人们再一次发生的知觉。例如,人们初次见面的印象往往会对后续的交往产生影响。

(2)晕轮效应(Halo Effect)。也称光环效应或印象扩散,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这是一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思想方法,如社会上的明星、名牌,往往会在一些人心目中产生“爱屋及乌”“一俊遮百丑”的效应。

(3)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亦称新颖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近、最新或最后的印象最为深刻并强烈影响以后对该对象的知觉。例如,一台晚会的开场节目和压轴节目都很重要,就是由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缘故。通常,在知觉陌生人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在知觉熟悉的人时,近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

(4)定势效应( Stereotyping)。又称定型效应、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例如,总有一些人认为商人是奸猾的,教师是模范的,农民是土气的,等等。人们往往通过定势效应使复杂的世界变得简化。

(5)暗示效应( Suggestibility)。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使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按照暗示者的意图迅速无批判地接收信息,并依此产生知觉和行动。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三人合作表演的经典小品《卖拐》,就是应用暗示效应的一个杰作。

(6)从众心理(Conformity)。从众心理是指在团体压力下,个人的知觉与行为有遵从多数的倾向,即个体受到外界多数人群的影响,自己的知觉与行为表现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从众心理有时也被形象地称为羊群效应(Herd Mentality)。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7)知觉防卫(Perceptual Defensive)。知觉防卫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它易注意观察能满足自己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自己需要无关的事物,却往往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例如,人们往往喜欢听赞同自己意见的话,而不喜欢听反对自己意见的话。

(8)投射效应(Projection Effect)。投射效应指的是一种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往往以自己的想法去猜测他人也是同样的想法。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如果我是他,我就会那样去做”,其言下之意就是他一定像我想象的那样去做。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射效应。

(9)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对比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个对象进行认知评价时,由于其他对象的存在而影响了对该对象的真实评价。譬如,你是一位求职者,面试时如果你前面的求职者表现平平,那么这种对比就会有利于对你的评价;反之,如果他们表现优秀,那将不利于对你的评价。

三、提高社会知觉的准确性

虽然社会知觉的偏差难以避免,但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提高社会知觉的准确性:

(1)要获得充分的信息。知觉的过程就是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感觉到事物的信息越充分,对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因此,准确的知觉离不开充分的信息。为了获得充分的信息,就需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多个来源、多个时间点去获取信息。例如,在对重要岗位进行招聘面试时,组织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对候选人提问和测试,以全面了解候选人的情况。为减少单一来源信息的偏差,还应当由单位不同的人(候选人未来的上级、平级、下级等)依次对候选人进行面试。为判断候选人的发展潜力,那就不仅要了解他的现状,还要了解他在过去不同时期的表现。

(2)要有正确的分析方法。掌握了充分的信息之后,还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获得正确的知觉判断。这里,最重要的两个方法就是理性思考和系统思考。所谓理性思考,就是要不受自己情感和偏好因素的影响,注重信息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尤其是要重视那些与自己感觉不相吻合的信息。所谓系统思考,就是要注重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不要偏重某个角度、来源和时间点的信息,而是要充分考虑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互动性以及这种关联互动性随时间的动态演变关系。

(3)要进行准确性校验。所谓准确性校验,就是通过获得追加的信息来检验知觉的准确性。具体做法可以是:首先是要对自己的知觉提出质疑,例如:已有的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对这些信息的认识和理解是否有主观因素的干扰?以往在进行同样或类似知觉时的错误是否已经避免?其次是通过从其他渠道追加的信息对这些疑问逐一进行澄清。最后是对已有的知觉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 DvF6N6UCknRE65Dyi27SVqlApFcsc8uDhttTSKZjmLVhm4f5v0HD7eaRyAx138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