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政府决策班子的变更

1879年12月,明治政府为对付日益高涨的要求开设国会的请愿运动,秘密征询各参议的制宪意见,着手制宪调查,起草宪法。1880年4月,政府制定《集会条例》,规定集会、结社均需警察署的准许,禁止军人、教师和学生参加集会,禁止社团之间相互联络,授予临检警察以解散集会的权力,加紧镇压民权运动。

1881年1月,伊藤博文、大隈重信、井上馨、黑田清隆等政府参议聚会静冈县的热海温泉疗养地,讨论开设国会、制定宪法等问题。以内务卿伊藤为首的渐进派与以大藏卿大隈为首的急进派分歧严重。伊藤主张在巩固元老院等官僚机构,向府县议会派出检察官加强控制之后再开设国会,强调制宪原则应为天皇总揽统治权、宪法钦定。大隈重信虽然赞同宪法钦定,却在3月向左大臣有栖川宫炽仁亲王提交的意见书中,主张采用英国式君主立宪政体,实行政党内阁制度,太政官三大臣与军部将领不得干预政治,建议1882年举行大选、1883年召开国会。6月,伊藤博文获悉上述意见后,致函三条实美、岩仓具视,指责大隈的主张“实为近乎荒唐之过激论调”, 并以辞职相要挟,促使岩仓等下决心驱逐大隈。岩仓、伊藤等渐进派官僚和佐佐木高行、谷干城等元老院派拉帮结伙,大隈陷入政治孤立。

恰逢此时,北海道开拓长官黑田清隆徇私舞弊,擅自主张把经营10年、总资产价值1400万元的北海道国有财产,以38万元的低廉价格和不计利息、分30年偿还的优厚条件,出售给同乡五代友厚等人经办的关西贸易商会。北海道国有财产的不当处理事件,为大隈提供了反击的机会。7月21日,黑田向三条提交出售的申请。大隈在阁议时指责黑田舞弊,但黑田的申请仍获批准。大隈遂将消息捅给报社,寻求舆论的支持。26日,《邮便报知新闻》率先发难。《东京横滨每日新闻》则以《关西贸易商社之近况》为题,发表社论予以曝光。30日,天皇批准阁议。8月1日,予以公布。政府的不妥协姿态刺激媒体掀起清除腐败、追究责任的风潮。

号称“海运之王”的三菱家族掌门人岩崎弥太郎曾与五代竞争购买北海道国有财产,不惜出钱资助媒体以加大炒作力度,还为福泽谕吉旗下的庆应义塾的学生提供经费,到北海道调查、揭露腐败事件。福泽对伊藤未兑现邀请其主办官方报刊的诺言早已不满,原本就与大隈关系密切,又都是岩崎家的座上客。在反伊藤的共同目标下,大隈、三菱、福泽等携手合作并策应民权派,围攻伊藤、黑田等萨长系官僚。

9月18日,长州系的参议山田显义前往京都密访岩仓具视,表示北海道国有财产处理事件是个“枝叶”问题,制定宪法和确定开设国会的日期才是“根本”问题;如果采纳大隈重信的立宪方案,会有大批高官辞职;如果采用伊藤博文的方案,大隈必须辞职。 萨长系官僚与岩仓具视加紧谋划反击。9月28日,佐佐木高行、谷干城等元老院派主张停止出售北海道国有财产,减缓舆论压力,集中力量打击民权运动。10月初,岩仓返回东京。伊藤向岩仓递交了召开国会诏书和元老院、参事院章程的草案,强烈要求将大隈逐出政府。萨摩系参议西乡从道也提出类似的要求。10月2日,元老院派决定罢免大隈,岩仓、伊藤等渐进派官僚表示支持。10月8日,伊藤又向岩仓紧急建议:为了与民权派争夺群众,必须将召开国会的具体日期确定为1890年。当天,太政大臣三条实美召集在京参议在岩仓家密谋了政变的步骤。

10月11日,巡视北海道和东北地区的天皇车驾抵达东京千住火车站,三条、岩仓、伊藤、佐佐木等前去接驾并告御状。睦仁平素对大隈无甚好感,称之为“韩信、彭越之辈”,御前会议立即作出决定:推行渐进式的立宪方针,停止出售北海道国有财产,罢免大隈的参议之职,史称“明治十四年政变”。

10月12日,天皇发布由伊藤博文代为起草的《召开国会诏敕》,明确了渐进论的立宪路线,强调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原则,诏敕宣称:“朕继承祖宗二千五百余年之鸿业,大振中古以来解纽之乾纲,总揽统一之大权,并夙冀建立立宪政体,以树后世子孙可继之业”;明确宪法钦定原则,即“我祖宗照临于上,而发扬余烈,大展宏谟,变通古今,断然行之,其责在朕躬。”最后,宣布了伊藤设计的立宪时间表:“兹以明治二十三年为期,集合议员,召开国会,以遂朕之初志。”同时警告说:“若仍有故求躁进、煽动事端、妨碍国家治安者,将处之以国法。”

“明治十四年政变”是维新决策集团的再次淘汰过程。政变前,大隈与伊藤相互制衡,非萨长官僚在政府中尚有一定势力。政变后的第二天,10月13日,矢野文雄、犬养毅、尾崎行雄等因挽留大隈重信失败而集体辞职;一周后,农商务卿河野敏镰也提出辞呈,大隈派全部脱离政府。政府顺势调整人事,专任参议由8名缩减为3名,由伊藤、山县、黑田担任;9名省卿中,除工部卿、文部卿、司法卿分别由土佐蕃出身的佐佐木高行、福冈孝弟和肥前藩出身的大木乔任担当外,其余6省卿均由萨长藩阀担任,长州藩的井上馨、山田显义分别担任外务卿和内务卿,萨摩藩的松方正义、大山岩、川村纯义、西乡从道分别担任大藏卿、海军卿、陆军卿、农商务卿。在12名政府要员中,萨长系藩阀居3/4。伊藤博文与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萨长官僚组成第二代决策集团核心,支配日本国家的命运。

从明治维新的全过程来看,“明治十四年政变”具有进入新阶段的意义。经过10余年欧化风潮的洗礼,特别是由此催生的自由民权运动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政治冲击力度强,促使维新的第二代决策集团检点大政方针,反思并着手解决欧美模式与日本国情相结合的问题。井上毅的《进大臣》意见书应运而生,维新的指导方针发生重大转换与调整。

井上毅在1872—1873年赴法国和德国考察期间,对德国的宪法体制留下深刻印象。1874年随大久保利通去北京谈判,深得大久保、岩仓等赏识,成为决策集团的智囊人物。1875年翻译《王国建国法》,首次向日本人介绍普鲁士宪法。1877年出任太政官大书记官,1878年兼任地方官会议御用挂、内务省大书记官、参议院议官等职,参与起草多个政府文件。

1881年6月,针对大隈的立宪方案,井上提出仿效普鲁士、宪法钦定的制宪《大纲领》,颇得岩仓具视的赞许。11月,井上毅进呈《人心教导意见书》(亦名《进大臣》),认为政变之后“不平之气仍愈加激迫”,局面不容乐观。井上强调,“为今日谋,不在政令,而在风向,即人心的导向”。为此,井上提出5项建议:(1)创办官报新闻、笼络半官方新闻以操纵新闻导向;(2)加强与旧藩主的联系、把握地方士族的动向并给予必要资助;(3)国库投入50万元以兴办中学及职业学校,防止士族子弟云聚东京议论政治;(4)劝奖汉学、倡导忠爱恭顺之道;(5)奖励发展与日本国情最接近的德国学。 前三项建议主要为应付时局、与民权运动争夺群众而设,后两项的“兴汉学”和“学德国”,涉及转换维新决策方向的重大问题。

井上认为,“维新以来,流行英法之学,在日本开始萌生了革命精神。盖教人忠爱恭顺之道者,未尚不出自汉学。今日将已废者复兴之,亦可待相互平衡也”,故此疾呼“兴汉学”。同时,井上认为,“现今欧洲各国之建国,惟独德国与日本相近。例如,在英国,虽有政府,但王室不在其中;而在德国,政府即王室之政府。凡此类等,乃国家宪法之关键,却每每相异。欲使方今天下人心稍存保守之风气,须专心奖励德国之学。数年之后,使之在文坛制胜,以遏制英国学一往无前的势头”。 井上意见书之所以能够成为转向的指路标,一是因其为核心智囊人物,二是因其表达了决策集团的共识。政府高度重视井上的建议,按照新阶段的改革突出日本国情、政情,强调学习欧美的选择性,重新布局。 HJoV7LkumrufPbDEF7Td2u1+AYNlpz4dRR9ssKaxJGPRLSNHqbt9J8imihs5xv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