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26日,吉田首相前往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梵帝冈、联邦德国、英国和美国访问。在美国访问时会见了艾森豪威尔总统和杜勒斯国务卿,由于此前出现的“第五福龙丸事件”使日美关系受到较大冲击,因而在发表的共同声明中,再次确认了两国关系的重要性,日本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由世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美国给予合作与帮助,美国对“第五福龙丸事件”表示歉意,日本表达了“有关美国接受的日本资产的处理”以及“琉球及小笠原群岛的地位及小笠原群岛居民要求返还日本的愿望”。共同声明没有提及防卫问题,因为美国也认同经济发展优先于重新军备的“吉田路线”。尽管不擅长处理战后民主主义体制下内政问题的吉田首相希望通过外交成果稳定政权,但由于没有从美国得到具体的经济援助甚至政治支持,因而日本媒体给予尖锐的批判。11月12日,回到日本的吉田首相不仅面临政界的反对,而且经济界也出现要求其辞职的声音。
面对工人斗争的持续不断、保守政权不稳的局面,财界加大了对保守政党的压力。所谓财界指的是综合调整经济界全体利益的组织,具体是指1946年成立的经济团体联合会(简称“经团联”)以及经济同友会(简称“同友会”)、1948年成立的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简称“日经联”)以及战前就存在的日本商工会议所(简称“日商”)。四个团体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其成员也多重复,但具有不同的组织机构与功能。“经团联”作为财界最有影响的核心团体,其任务是“凝聚经济界的总意志、动员经济界的总智慧、左右政府的内外政策、贯彻经济界的总要求”。该团体最初由大企业经济团体与中小企业经济团体联合组成,但1952年“日商”退出“经团联”后,遂变成以大企业为中心的经济团体。“日经联”是财界的劳资对策本部,成立时在提交政府的一份意见书中声称“企业经营者要采取断然措施行使经营权,并建立企业经营者的自主体制”。“日商”是以市町村设立的商工会议所为会员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提出的建议与要求大多代表了中小企业的利益。“同友会”是经营者以个人身份参加的团体,专门负责经济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是“财界参谋部”。
对日和约生效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日本逐渐加入国际经济组织,财界对日本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1952年8月,日本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为增强日本经济的竞争能力,“经团联”同年10月发表了《修改禁止垄断法的希望与意见》,要求放宽股份公司的禁止条款、放宽企业保有证券的限制、放宽金融机构持有股份的规定。特别强调在不伤害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可以签订必要的企业间协定,明确公共利益的定义,不仅仅从消费者的立场,也要从生产者和提供者的立场阐明国民经济性质。 正是在财界的压力下,吉田内阁在1953年9月推动国会通过了《禁止垄断法修正案》。
鉴于吉田政权下保守政治势力的聚散离合,财界殷切期望出现统一的保守政党。1954年10月13日,“日经联”通过决议,要求集结强大的政治力量。同月20日,“同友会”也通过决议,希望保守政党合并。财界希望通过吉田首相辞职实现保守政治势力的联合,因而积极支持鸠山一郎的新党计划。
财界对政界拥有的强大的影响力来自提供巨额政治资金,正如“造船政治资金案”所体现的那样。战前的政治家大多是以农村的地主势力为基础,但由于占领时期农地改革的实施以及急剧的通货膨胀,地主势力解体,自耕农成为农村的主体,战前以农村为基础的社会运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在战后最初时期农民曾一度组织起来进行斗争,但随着农地改革的成功,以阶级斗争为指导思想的革新政治势力失去农民的支持,通过公共资金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方式使农村成为保守政党的地盘。1947年11月,政府颁布《农业协同组合法》和《农业团体整理法》,推动农民在经济上的合作。1954年11月,在政府提供补助金的基础上成立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作为农民的统一组织。其职责是组织农村的经济活动、对以小规模农家为中心的经营活动提供帮助、同政府交涉决定大米的价格、代表农民对政府的农业政策施加影响等。尽管农村居民已经组织在保守政权之下,但进行选举以及维持选举地盘必需的政治资金却需要财界的大力支持。
1954年11月24日,自由党内部的鸠山派、岸信介派、改进党、日本自由党联合组成民主党,拥有121名众议员和18名参议员,鸠山一郎为总裁,重光葵为副总裁,岸信介为干事长。该党的纲领为:在民主主义体制下净化政界,明确责任,“刷洗”议会政治;在国民自由意志的基础上修改占领以来的各项制度,完善独立自卫;开展自主国民外交,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实现世界和平;确立综合计划基础上的自立经济,按照社会正义原则稳定民政,建设福利国家;基于友爱理念,排除阶级斗争,强化民族团结,弘扬道义。 与此同时,石川一郎、藤山爱一郎、山际正道等财界首脑也达成公识,即通过吉田下台实现保守政治势力的集结,以便稳定政局,避免吉田经常使用的解散国会手段,而是通过吉田内阁总辞职的方式收拾政局。
第20届临时国会在11月30日召开,12月6日,民主党联合左右两派社会党提出内阁不信任案,由于在野党联合超过半数席位,吉田内阁面临解散众议院或全体辞职的选择。吉田首相仍然坚持解散众议院,但包括副首相绪方竹虎在内的大部分内阁成员反对,自由党的大部分议员也反对,财界首脑通告绪方和自由党干事长池田勇人,“即使解散也不提供政治资金” 。在7日的内阁会议上,吉田首相仍然坚持解散议院,甚至命令池田开除绪方的党籍,但池田也转向赞成内阁全体辞职,吉田首相大怒离席而去,在首相缺席的状况下决定内阁全体辞职。第二天,绪方竹虎任自由党总裁。
1954年12月10日,鸠山一郎内阁在左右两派社会党的支持下成立,重光葵任副首相兼外务大臣,原日本银行总裁一万田尚登任大藏大臣、石桥湛山任通产大臣、河野一郎任农林大臣等。左右两派社会党支持鸠山内阁的条件是尽快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民主党本身是少数党,也需要提前进行选举,因而内阁组成后,民主党和左右两派社会党发表三党联合声明:“1955年3月前解散众议院,问政于民。”
国民厌倦了吉田政权,社会舆论对鸠山一郎内阁普遍存有好感,同时也对终于登上权力最高峰的鸠山本人抱有同情心。另一方面,鸠山内阁成立后,立即提出“废除公邸”“取消警卫”“禁止公务员与企业家一起打高尔夫、麻将”“推动与中国、苏联的贸易交流”等施政方针,受到国民的欢迎。1955年1月,鸠山首相解散众议院。竞选过程中,两派社会党批判鸠山内阁企图修改宪法、实施征兵制,自由党批判鸠山首相与中国、苏联恢复邦交正常化是危险的举动等。2月27日投票的结果是:民主党获得185席,取代自由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仍然没有过半数。自由党112席,左派社会党89席,右派社会党67席,劳农党4席,日本共产党2席等。
尽管民主党决定单独组织政权,但没有自由党的支持难以进行国会运营,因而向自由党提出建议,即众议院正副议长由民主党和自由党的议员担任,常设委员会委员长也由两党的议员担任。其得到的答复是,议长必须是自由党能够接受的人物,委员长则由民主、自由、左社及右社等四党按照议席比例分配。结果民主党推荐三木武吉为议长,自由党与左右两派社会党选举自由党的益谷秀次、右派社会党的杉山元治郎担任正副议长。只是在指名首相过程中,自由党支持鸠山一郎击败左派社会党的铃木茂三郎获胜。3月19日,第二届鸠山少数党内阁成立。
面对上述局面,财界再次催促保守政党联合。早在1月27日,财界组成“经济再建恳谈会”,作为向政界提供政治资金的统一窗口。2月14日,在财界的支持下成立“日本生产率本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运动对抗工会组织的工人运动。2月23日,“同友会”全国委员会提出希望保守两党紧密合作的要求。5月6日,“经团联”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案,要求保守政党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