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村庄自然变迁与实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初期,村庄自然环境仍然保持着传统历史时期的形态。但1958—1977年集体化时期,清辉头村的自然环境在人工改造情况下发生了极大变迁。1978年以后,村落逐渐发展水果种植等产业,采用现代科技水利灌溉,实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一、集体化时期的自然环境改造

1958年以后,清辉头村在国家的号召下,发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革命精神,对大自然环境进行“改天造地”,采用人工的方式改造自然环境,主要表现为改造土地和修建水渠。

(一)改造土地

1958年,清辉头村成立清辉头人民公社,组织社员们改造土地,主要包括两项任务,其一是改造盐碱地,其二是整平土地。

1.改造盐碱地

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村的盐碱地数量并不多,只有东北方的芦苇地,那是一片洼地,长年有积水,盐碱性很重,无法种植庄稼,基本被弃之不用。1963年,海河河流溃堤,清辉头村的所有土地连续十几天积水几十厘米深,造成了清辉头村盐碱地扩大。李建文老人回忆说:

大水过后,人们发现庄稼长势不好,或根本活不了。后来公社就想办法改造盐碱地,主要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挖沟漫灌后排水;另一个是将原来盐碱地用新土覆盖。人们在那时候,在人民公社的领导下,干得热火朝天。

土地是传统农村获取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盐碱地是制约华北作物生产的一个重要影响要素。勤劳智慧的农民为了能够生产生活,除了适应自然环境外,也基于探索的经验改造环境。改造盐碱地便是这样一种体现,《深县志》对这种改造实践有着详细的记载。

1963年,通过采取围埂打埝、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深耕翻晾、种植抗碱作物等措施,当年即取得重大成效,过去拿苗六七成的轻碱土地基本保住了全苗,过去拿苗四五成的中碱地保苗达七八成,重碱地保苗达五成以上。1963—1965年,开挖了龙治河、朱家河、小西河、天平沟、刘官屯排干、狼窝排干等排水渠道,并完成了一些配套工程,实行了科学用水,使得盐碱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增加。

可以说,清辉头村改造盐碱地是在河北省、市、县三级推动下开展的项目,而且效果显著。清辉头村的盐碱地不算严重,改造后基本达到全苗收获的程度。

2.平整土地

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村的土地并非像当下所看到的一律平整,而是有沟壑、坑道、大坑,高矮不平。当下土地高地基本齐平的实态来源于集体化时期的土地平整运动。

我们当地有俗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多年的道路变成河”,道路是低洼的,有的道路低洼到有一个人高的深度,还有各种取土的深坑。庄稼土地也有高有矮,并非完全一样平。公社时期,乡亲们共同挖土、运土填埋低洼的道路、土坑,把土地变成今天这样到处都差不多齐平。

1964年,由各生产队在本生产队范围内平土岗,填道沟,整平土地,发展生产。人们还编写了民谣“炉糕锅,搭拉坡,沙土岗子光碱窝;高处下种不长苗,洼处蛤蟆哇哇叫”,20世纪70年代清辉头村的干部村民团结一心,战天斗地,平沙岗造良田。

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村的自然环境基本是原生的自然形态,虽然被耕种和部分改造,但基本保持着自然形态原有面貌。集体化时期的自然环境改造运动,填平了沟壑,平整了土地,更加方便人们进行耕种,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

(二)修渠搭桥

干旱是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村的自然底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人们接受教育的普及率提高,清辉头村民逐渐认识到灌溉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在集体化时期,清辉头公社发挥着无私精神和革命精神,大兴水渠建设和桥梁建设。

1.修建沟渠

修建沟渠不仅是为了引渠灌溉,而且是为了解决洪涝排水等问题。清辉头村修建的沟渠主要是石津四干渠,在集体化时期发挥了重要农田灌溉作用。

石津四干渠是河北省南部石津总干渠的第四分干,由石家庄市平山县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供水。石津四干渠北起和乐寺南口三门闸,经西康庄、清辉头、牛家庄、白宋庄、梁家庄、常头、赵王庄至马家庄,全长17.5公里,配水灌溉面积59820亩,共涉及25个村,下游通龙治河归海河流域。石津四干渠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人工开挖。1964年挖大渠东岸,在清辉头西街口相连,现今为村环南路,石津灌区在清辉头设渠道管理所至今。

修建沟渠是清辉头村在集体化时期改造自然环境的成果,在干旱的环境下引渠灌溉庄稼,较之传统时期能够大幅度使粮食增产。例如小麦在民国时期的通常亩产量为100—120斤,但在水渠灌溉后能达到亩产1200斤左右。

2.搭建桥梁

清辉头村在集体化时期开建灌溉和排水的沟渠,使得清辉头形成了阻碍交通的地形环境。在这种情况下,1958—1978年,清辉头村搭建了两座桥梁。

石津四干渠的四座水泥石桥,第一座桥为清辉头西街口桥。20世纪70年代初新修建了东西大街,村党支部决定在村西街口修建水泥混凝土浇筑的石桥。此工程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民办公助,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先用土将渠填平,再浇筑桥面。发动全村能工巧匠在水泥板和桥梁杆雕刻韶山、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图景,并进行彩绘。桥身上由当时老秘书王海池书写了“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作桥”的毛主席诗句,至今清晰可见。此桥70年代初修建,已经使用了40多年。这座桥是深州市与辛集市村通村的桥,干群同心建造,共同行走,又叫“同心桥”,依据此桥的位置将周边的地址称为桥西、桥南、桥北。

第二座桥是石津渠清辉头村南段占恒路上的一座石桥,是原来修建四干渠在原西街的一座木桥退役后将桥板、桥桩整体迁移至此,后使用了十几年,随后修筑了水泥浇筑桥,但村民仍然将其称为木桥至今。

清辉头村有四座桥,两座是集体化时期的建设成果,另外两座桥是20世纪80年修建。搭建桥梁是为了克服石津四干渠带来的地形阻碍,便于村民行走。

二、土地承包后的自然环境变迁

集体化时期,清辉头村人改造自然环境采取“惊天动地”的方式,使得清辉头村的自然环境较之于传统历史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土地承包到户以后,清辉头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采取以家户自主为主,公私结合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大力种植“万亩果林”、升级水利建设、拓建街道和道路等方面。

(一)“万亩果林”

正如在本章的第一节所阐述的那样,清辉头村的部分土壤为河道冲积土,冲积土为沙土,由于保水层较深,不能够种植庄稼,却适合种植树木。1983年以后,清辉头村因地制宜鼓励村民变土壤劣势为优势,大力种植苗木。当下,清辉头村的土地较少有庄稼种植,几乎成为苗木种植,其中大部分苗木为果树。

党支部、村委会1983年以后将集体果林划分为56大片承包给村民,到了1986年以后承包户得到了实惠。党支部为了能够使得村民早日富起来,通过召开会议,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号召村民在承包的责任田内种果树。每栽种一棵果树,奖励二角钱,又给村民讲述了种植苗木的好处,充分调动了村民种植果树的积极性,当年种植果树达1000多亩,苗木为26000多棵。村落又搞立体种植,苗木间搞粮食种植,增加村民的收入。村委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邀请省市各级林果专家给村民讲课,传授栽种、施肥、防病等知识,传授群众各种果树管理技术。

1983年,清辉头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党支部和村支委发动群众栽种树木,仅1986年就栽种1000多亩,从1986年至今不断栽种树木,直到2016年清辉头村6000多亩土地全部栽种树木,并且带动周边村庄也栽种果树,形成了万余亩“桃林”的规模,春天时候更形成了“万亩桃花海”的景观,吸引周边群众进行观光。

(二)兴修水利

清辉头村民将水源形容为发展农业的“命门”,也是生活之源。土地承包到户以后,村民仍然积极拓宽水源渠道,除了石津四干渠的灌溉用水外,积极探索开采地下水资源。

1970年代后期,清辉头村为了争取农业大丰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了灌渠,又开挖排渠。南大方、东大方各有一口铁管井,后来又各打了一眼。西大方、北大方又各打2眼。清辉头的东南西北各大方有2眼铁管井。村委会又组建打井队,在各方田打灰管井46眼。各井都能安上电,也能用柴油机抽水浇地。这样使得我村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机电双配套、渠井双保险的水利系统。

水源是农业耕作的基础,能够决定作物的产量。在党的领导下,清辉头村组织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集中解决华北半干旱社会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初步形成满足生产生活的水利系统。

(三)拓建街道

清辉头村拓宽街道,升级道路设施,便于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从事生产生活和出行。

1989年,清辉头村建成宽15米的街道。1990年,村落筹资20多万元修成6米宽、15厘米厚,高标准的东西大街水泥公路,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改善了村内交通条件。2001年打通了东西南北大街,2004年在东西大街修成了6米宽、15厘米厚、1200米长的高标准水泥公路,大大方便了村内交通。2003年,修建了村庄东环、南环水泥公路。

乡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清辉头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年提升,采取拓宽街道公路、建设高标准的道路和修建环村公路等方式,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wfnl8jBSjWoJw29ugrrCvwRB5CeFSMa4v9fAzSwpcuxVutzax9yhy4c3FUzx6Mo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