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村的村落集居是平原地区、干旱社会、旱作体系的整体空间安排。平原地区和干旱社会的特定地理环境,使得无高山、湖泊、河流的阻隔,可以安排集居的居住格局,并且按照东南西北中的空间方位安排集居的空间秩序。村落集居空间格局可以细分为民居空间、神居空间、集市空间和公共空间等,具有一定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空间特征。
清辉头村的民居空间,从总体来说,呈现出集居空间形式。村落由于身处平原地区,一望无垠的空间没有高山、湖泊、峡谷作为方向的参照物,人们利用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来辨别东西南北方向,因而村落民居空间在整体布局上也分为“东头、南头、西头、北头”。“东西南北头”的空间分布,不但是民居空间的整体居住格局,而且也是传统历史时期村里治理、家户日常生产生活、红白事务协作的空间格局。“东西南北头”的空间分布以清辉头村的东西大街与南北大街及其交会点作为划分的界线。在旱作土地的生产中,村民为了明确各自土地的界线,即使在栽种界树和灰眼的情况下,仍然留着土堋作为土地泾渭分明的界线,土堋通常是直线。与此土地划分相似,民居空间也按照东西南北的方向划分为一条条巷道,巷道类似耕种土地上的“土堋”,成为分割一个个民居空间的界线,也是进入家户的通道。
巷道成为进去家户的固定道路,家户民居沿着巷道两边分布。民居在巷道内整体“一排排”整齐分布,民居的大门朝向巷道修建。巷道不但是房屋之间的分界线,也是两边家户共有的土地。但家户大门的朝向并不统一,家户房屋的大门需要根据风水先生“看风水”后安排朝向,每个房屋的大门朝向存在差异。家户大门基本由“门楼”作为呈现形式,其富裕情况由门楼进行体现。有权势和有地位的家户的门楼修建“高门大户”,而穷人家庭的门楼修建成为“小门小户”。门楼成为识别家户的标准,通常情况下,连成一排的房屋有几个门楼,代表着有几个家户。门楼基本由木柱子修成,基本高于房屋的高度,有些门口上悬挂着匾额,表明了家庭的社会地位或者家中有高寿老人的情况。
老房屋大门口当时有一块匾额,写着“耋寿增辉”,因当时家里有一位老人庆祝自己90岁,旧社会很少有人能活到90岁,有来往的乡亲们商量着捐了这么一块匾。但何父告诉何运章,那些人写错了,庆祝90岁不是“耋”,而是“耄”,匾额应该是“耄寿增辉”。“耋”应该是庆祝80岁的,“耄”才是庆祝90岁。送匾的人们都在那块匾上签字,有好几十人。
门匾是一个家庭荣誉的一种彰显。有90岁高寿老人的家庭,被人赠送悬挂门楼上的“耋寿增辉”的匾额,是福寿家庭的寓意。而有的家庭则悬挂着诸如“进士府”的门匾,彰显其功名地位。家户内部的空间结构,以何运章家户为例,如图2-1所示。
图2-1 民国时期何运章家户内部平面示意图
何运章老人在民国时期的房屋分为前后院。前院为家庭成员生活的院子,由房间、灶房、场房、厕所等构成。后院则由喂养牲口的牲口圈、草棚、车棚、磨棚等组成。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村的房屋多数由土坯建成,房顶通常也没有瓦,由房梁和木板钉制而成,在其上抹上搅拌的泥土,然后使用碌碡压紧。通常来说,房顶的泥土每年都需要修补一次。
通常情况下清辉头的家族房屋相隔较近,因此人们将同一个家族的人称为“一个院子”的人。家族的民居通常集中在一个巷道两旁,或者相近的几个巷道范围内。但多数家族没有祠堂,只有南头的李氏家族、东头的张氏家族有祠堂。张氏家族的祠堂在家族集居范围内的中心。李氏家族的祠堂由李氏大户李大田修建,也位于李氏家族集居的范围内,因为民国时期才建立,并非李氏家族集居区的中心地带。
民国时期,清辉头村神灵居住的庙宇分别为七座庙和兴隆寺遗址,七座庙分别为三官庙、药王庙、老母庙、土地庙、关帝庙、真武庙、双庙,兴隆寺是最大的寺庙,历史最为悠久,相传清末被烧毁。神居空间如图2-2所示。
图2-2 民国时期清辉头村神居空间平面示意分布图
从以下神居空间示意分布图来看,三官庙居最北方,居于民居范围以外。百度百科显示,三官庙供奉神祇为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但根据清辉头村部分老人的介绍,三官庙供奉着尧、舜、禹三位神祇,因为禹能够治水,能够保佑村庄免于水患。综合以上两种不同的说法,在村民的信仰关系中,三官庙的神祇侧重于治水。土地庙也位于北面,但位于村庄民居范围内,管辖着家户老人过世后的灵魂。药王庙与老母庙相邻,并且相对守望,位于村庄的中心,距离集市很近,是每年三月十五至二十的庙会祭祀之地,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来参加祭祀,三月十五至二十也是一年中最集中的农产品市场交易时间。兴隆寺,位于东方民居的外围,在民国时期清辉头村的人们称之为“大寺”,供奉如来佛、观音等,但晚清时期已经被毁。关帝庙,也位于东方,坐落于民居范围内,供奉着关二爷,代表着忠义精神。双庙位于南头,相传供奉张巡、许远两位神祇,但老人已经不能描述双庙的具体情况。真武庙供奉着真武大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也是水神,形象孔武有力,是尚武文化的象征。清辉头村神居空间格局如表2-7所示。
表2-7 民国时期清辉头村神居空间格局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在清辉头村2016年下半年的村庄调查。
从上表可知,三官庙与真武庙有两个共同特征:其一,都跟北方有关,三官庙居北,真武大帝是北方之神,体现了崇北文化;其二,都兼具治水的功能,反映了历史上村民对水患的焦虑。从神居空间与民居范围的内外关系来看,三官庙与兴隆寺位于民居范围以外,土地庙、药王庙、老母庙、关帝庙、真武庙、双庙均在民居范围以内,显现了神居空间的不同。
集市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由大型市场、中型市场、小型集市共同构成。清辉头的集市空间同样如此,最小的集市是清辉头的集市,稍大的集市是阳台集市,再大的集市是深县集市,比深县集市更大的是磨头集市,比磨头集市更大的是辛集市场,最大的是旧城市场。
我们这一片最大的市场就是束鹿县旧城,这是集贸市场,比较大,是华北地区的农贸市场。山东德州一带的粮食都往旧城拉,沧州的农产品也往那里集中,山东、河北的农产品都往这里集中,从清朝就有这个集贸市场了。原来我们这边是官道,处于交通枢纽中心,除了道路,人脉也是长期往这一带积累。如果你拿农产品去卖,卖不了还有人收市,就是收购你手里的农产品。想买的,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都有卖。一品一市,例如黑豆有黑豆市、白豆有白豆市、绿豆有绿豆市,又如棉花,有棉籽市场、棉花市、棉品市。芝麻、小麦、谷子都有市场。旧城的牲畜市场按照动物种类又进一步分市,例如牛市、马市、兔市。这个市场是隔日集。除了旧城,还有辛集市、深县、磨头等市场。
传统时期,华北平原的集市是地缘经济发展的结果,商品以农产品和牲口为主,是农民从事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清辉头村有着一定的地缘经济优势,除本身是一个集市所在地以外,还与华北地区的各大中小集市的地理距离比较近,便于从事商贸往来和交换。民国时期,清辉头村人参加的主要集市的空间分布如表2-8所示。
表2-8 民国时期清辉头村人参加的集市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笔者在清辉头村2016下半年的村庄调查。
表2-8表明了清辉头村的集市空间概况。日常生活用品,村民基本在本村进行市场交换,而大宗物品交易则需要到其他市场从事市场交换。市场的空间分布从零距离至几十公里不等。在市场空间分布上,以旧城集市为例,它是一个大型市场,华北地区的农产品越是流向集中,其聚集化程度越高。清辉头村本村的细分市场如图2-3所示。
图2-3 民国时期清辉头村集市部分细分市场示意分布图
从图2-3可知,粮食市、糠市、菜市、农产品市、布摊、车马店、染坊等细分市场在清辉头村集市的空间分配。集市成为清辉头村及其周边村庄人流、物流、货币流的集散地。到清辉头村赶集的分别有辛庄、康庄、牛家庄、曹家庄、柳家庄、大寺家庄、小寺家庄、吴家庄、吕家庄等村庄村民。
与当下实态不同,传统历史时期的清辉头村的公共空间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类型为公共产权的公共空间,另一种类型为私有产权提供的公共空间。前者包括乡公所和公共水井,后者包括大碾、集市等。公共水井包括洋井、北井。情况在前文已述,不再赘述,乡公所情况在后文第六章治理部分需重点介绍,暂且不表。集市的土地属于私人所有,但约定俗成的做法,拥有集市土地产权的家户不能改动集市土地作其他用途。集市成为清辉头村赶集、交易、闲聊、休憩的公共空间。
石碾和磨盘使用地也是清辉头村的重要公共空间之一。石碾和石磨置办费用较高,并非所有家户都置办。因为置办石碾,特别是大碾占地面积较大,如果自己家户单独使用,石碾的使用效率也不高,收益不能最大化。为了使得石碾使用效率最大化,拥有石碾产权的家户一般将石碾供村庄人使用。
碾子不是每家都有,一湾的才有一个,一条街才有两三个。整个村有多少个,我就不知道了。碾子用来推高粱棒子。四五斤的高粱棒子,用碾子推;如果多了就用磨子磨。碾子都是私人的,但都是大伙使用。最早的碾子有一个砘子,凹形的,用于盛放高粱棒子,还有一个杵子,杵子镦镦谷子,就出来米了。我小时候,这种碾子当街就有,后来就不用了,换成了大碾子。大碾就光碾米,全村数量有十来个。大碾和磨都是私人的,置办碾子和磨供大伙使用的目的在于收取粪便。无论是碾还是磨,都要套耕牛才能使用,耕牛在拉磨或碾子的时候,拉的粪便就归主家所有,由主家捡取。其他人使用碾子和磨,都不用付报酬了,牲畜拉的粪便就是使用碾子和磨的报酬。一趟街有三四个大碾,可以碾米。碾米得拿套子去,使用套子套耕牛。谁去得早就可以先使用碾子,去得晚了,人家碾完了,你才能使。如果不等人家碾完,就去使用碾子就要“吵包子”(方言:吵架),我都还没有碾完呢,你就争着使。
第一个到的人把耕牛套放在碾子上,证明碾子被占用了,他再回去牵耕牛来碾米。如果是人力拉的小碾,就是棍子,因为小碾又叫推碾,是人工使用棍子推着碾子转动。谁先到,谁就先把棍子插进碾子表示已经占得使用权,后面来的人就使用推碾的棍子排队。磨子安装的位置很讲究,当地话讲碾子为青龙,磨为白虎,碾子在哪儿安装都没事,但磨需要看风水。碾子要多少钱,我就不清楚了,花不了多少钱,就是从山上拉来的,是石匠从200里外的山上杵,杵了卖给买家。原来磨子用久了,石头被磨平了,不锋利了,就需要石匠来凿,使之锋利便于碾米。石匠一天能修理两个碾子,一天挣个两三毛。村里磨子很多,磨也是耕牛来拉,主家可以赚粪便。小碾子也放在当街,什么都不能赚,大伙使用,不会有人破坏。
传统时期的清辉头村具有公共生产空间。但与现代中国社会区别的是,华北的这种公共生产空间是由私有财产提供的,本质上是一种传统生产的经营场所。清辉头村的石碾或石磨的生产场所便是一种这样的公共生产空间,是家庭购置的石碾或石磨发挥效用最大化的一种体现。私有产权的石碾或者石磨变成公共设施,构建村庄的公共空间,须具备一定的机制:其一,石碾或者石磨由大户进行筹备,放置其房屋附近的街道旁或交通要道旁,其目的是方便乡亲使用;其二,因为传统历史时期“庄稼一朵花,全靠粪当家”,家户经营石碾或石磨是为了赚取牲口粪便,即石磨或者石碾主家“下了本”,乡亲使用石碾或石磨过程中,牲口所拉的粪便全归该石磨或者石碾主家所有;其三,石碾或者石磨的空间安排不是一个村只有一个,而是按照“湾”为单位进行置办,一个石碾,另外加一个石磨,“湾”是一个近邻地理空间单位,是红白事共同体人群单位;其四,石碾主家负责看守石碾或者石磨,与此同时捡拾粪便,通常情况下,乡亲们不会破坏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其五,乡亲们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使用公共空间的石碾或者石磨,人们使用耕牛套或磨柄进行排队。
图2-4 村落各种空间的关系示意图
清辉头村的民居空间、神居空间、公共空间以及清辉头人参与集市空间,都体现了华北平原的聚集关系。民居空间是房屋在平原地区居住形态上的集居,聚集的目的在于村落治理和抗击匪患。每年庙会的时候,神居空间横跨周围几十里村庄的人流、物流,往清辉头村进行集聚。多个公共空间也有着不同范围人群的集聚。清辉头村人参与的集市空间,是不同集期的人流和物流的集聚化。清辉头村的以上四个空间集聚关系如图2-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