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平原旱作体系

清辉头村作为黄河以北的村庄,纬度较高,雨量较少,在传统历史时期不适合用水量较高的稻作体系,只适合用水量较少的旱作体系。旱作体系由平原旱作田块、平原旱作生产过程、旱作生产关系等相关环节和要素构成。

一、平原旱作田块

清辉头村的人们将耕种庄稼的土地称为“田”,由于长期生活在华北平原的清辉头人依靠东西南北的方位来辨别方向,按照东西南北方位的思维将种植庄稼的土地边界切割为直线,而不是如山区的田土那样一味依山就势,很多土地的边界由曲线构成。清辉头村人将直线切割的田土称为“田块”“庄稼田”,全部为旱地。

(一)田块分布

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村家户的田产分布比较分散,不但在村内东西南北头到处都有,而且村外也有。传说中清辉头大户张千顷家的田块甚至分布至河南省。整体来说,每个家户的田产分布都是分散的,没有任何家庭的田块完全集中在一起。“咱们这里的农户种的地是一块一块的,土地不是一整块的,哪里都有一块,分散的。没有说这一户人家的土地都在这里这一块,没有这种事情。” “人家不管这个,人家有地,即使一亩地打一布袋粮食,人家的家庭也吃不完,所以不在乎。这个村的地不少,有两个大财主,还买了外村的土地。村里富人,有好几十户喂大骡子的。”

在1949年以前清辉头村家户的田块没有一整块的情况,土地越多的家庭,其田块分散越严重。有部分家庭的田产分布在外村,特别是与外村落的交界处,村落双方的田坎呈“插花”式分布,外村有田块分布在清辉头村,清辉头村也有田块分布在外村。田块的分散式分布,来源于历史上田坎自由买卖的传统。贩卖粮田不能确定在哪个方位,甚至分布在外村,扩大生产的家户不管在哪里,只要在自己能够经营得到的地方都可以购入。

“张(千顷)家家大业大,但不开银号,不经商,有了钱就买地。从河北至河南两百里地,张家的土地无处不在。每逢秋后至年底,张家便差人到各庄子收地租,多年形成的不成文规矩,如果遇到荒年,佃户交不起地租则当场减免。” 根据清辉头人口口相传,明朝正德丙子科举人张巍就被朝廷封为“千顷之家”,后人称之为“张千顷”,其家庭资产用于购置土地,因而其田块分布更加广泛。

(二)田块边界

田块成为清辉头村人在传统历史时期最为昂贵的财产,也是最为看重的资产。因此,田块设置着边界,保护自己的土地不受侵犯。清辉头的地界有三种形式,分别为树界、灰眼界、土堋界等。

1.田块树界

清辉头村有些家户在田块的边界两头栽种小树为界,两棵树连成一线就是田块的地界。田块树界栽种的树种一般为樟树,也可以为其他树种,但均以幼苗为主。

“老百姓土地之间的界线,一般种植一棵小树,要么是樟树,要么是其他树。种树是两头各种植一棵树。土地中间没有道路,只有耩地的界线,你耩过人家的地,人家不干。土地中间得拉一根杆,拉得笔直了再耩地,你耩过人家地里去,那不咋(行)。在地契中,表明四至是谁,打官司的时候,要叫上四至的人作为证人。” 栽种树界其目的是明确田块边界,以免发生边界纠纷。村民每年耕地都需要耩地,耩地需要处置好边界,以免占界后引发冲突。因此村民在耩地的时候,需要用一个杆子横在两棵树界的中间作为耩地的边界,以免耩地的时候越过边界。

2.灰眼边界

田块的另一种边界形式就是栽种灰眼。村民在边界的两端以及中间使用木桩往地下打一个深洞,然后从家中的灶台中取柴火灰填埋深洞。由于深洞中柴火灰烬的颜色为白色,与沙土的暗褐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可以作为土地边界的“灰眼”。“土地的边界是四至,每一至都有主,都有姓名。边界有的埋灰眼,有的以碑石为界,有的以种树为界,有的种白灰眼为界。”

土地边界栽种的灰眼分为两种,一种为明界,另一种为暗界。明界,即土地栽种的灰眼故意让土地相邻的邻居能够看见,提醒邻居不要犯界。栽种暗界的目的在于“找地”,村民将白灰栽种以后,用泥土覆盖,以后发现自己田块面积少了,可以通过暗藏的灰眼边界找回土地。

3.土堋为界

土堋为界是清辉头村最为常见的田块边界形式。相邻的两块田块之间留有一块巴掌大的土堋作为界线。南方稻田因为蓄水的原因,田界堆砌而成田坎,清辉头的田块都是旱地,土堋界线则是凹陷的形状。

土地中间的地界是耩地的时候,你甩这么一溜,他甩这么一溜,约一脚宽,约一尺二、一尺的,就是地界了。这个界需要锄,你锄半边,他锄半边,否则容易长草,长草了,苗就完了。

土地的一般界线有两家达成的堋,有些人破坏了堋,就引起了纠纷。解决方式是重新量一量,就重新找回了界线。有些打灰眼为界,有些栽一棵树。现在的土地界线纠纷少了,因为大家都种植果树了,多少年都没有动地,界线分明。不像早先那个,每年都要翻一遍土地,界线容易出问题。

每块地中间隔了一个堋,用来分割土地。这是个人的事了,你在这块地栽棵树也好,弄个土堋也好,形式不统一。

一尺见宽的土堋成为清辉头村在传统历史时期土地界线的形式之一,但其有一个缺陷是村民在翻弄土地的时候,土堋界线不稳地,容易被移动,导致土地纠纷。

(三)田块距离

田块离家户的距离不一,有些田块离家户比较近,有些则较远。家户离田块最近的距离为一百米左右,最远的距离则在每个历史时期均不同,例如明代时期的张千顷在河南省都有部分土地。在民国时期,清辉头村最远的土地是在外村,相隔七八里路左右。一般来说,家户的土地田块多数位于三百米至四华里路的区间范围。家户与田块的距离,与家户亲自耕种该田块与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家户的土地数量较少,只要是清辉头村范围内以及村落交界的土地,一般情况下都会亲自耕种。如果家户的土地较多,超出了家庭劳动力的耕种能力范围,那么距离较近的田块,家户一般亲自耕种,距离较远则采取租佃经营的方式出租给其他家户耕种。

二、旱作生产过程

历史传统时期,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旱作半休闲制” 。清辉头村人将粮食分为粗粮与细粮,按粮食等级进行排序,其中麦子作为唯一的细粮,在粮食等级中的级别最高,成为富裕家庭的食物和中等层次家庭过节的食物。粗粮依照等级分别是谷子、棒子、高粱。因此,清辉头村种植的粮食分别为麦子、谷子、棒子、高粱等旱作作物。旱作生产过程分为拉粪土、翻耕土地、耩地、作物管理、收割五个过程。

(一)拉粪土

传统历史时期,中国南北方都有自己的方式获得农家肥。南方因为草料充足,农村农民通过收割易于腐烂的植物来垫牲口圈,几天便更新一次牲口圈垫草,还可以获得足够多的牲畜肥料。清辉头村处于华北腹地,野生植被不如南方丰茂,因此使用土地上的干燥的泥土给牲口垫牲口圈,牲口拉的粪便在牲口圈的干土上形成农家肥。喂养牲口的家庭一至两天左右需要更换一次牲口圈的泥土,从沙土地拉土去垫牲口圈,一天后再将牲口圈清理出来的泥土运至庄稼地。这成为传统时期清辉头村农家肥的主要来源。人们一年四季都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农家肥,并且运到每一块田块上,以便于栽种庄稼。“因为牲口拉屎拉尿,你不能让牲口躺在肮脏泥土里,每天都得更换干土,把牲口圈里的湿土拉回地里,这样既让牲口圈干净,地里也有了肥料。每天都这样,回来拉土,回去拉粪。”

(二)翻耕

传统历史时期,因为春天不下雨,那时又不浇地,所以不能耕地,清辉头村的村民没有农活干。如果你要去耕地,地里干巴,耩不成地,播不成种子,因为春天没有雨,所以没活。农历五月芒种后下了雨,村民才开始在旱地上翻地。耕种的首要环节是锄地和耕地。锄地的时候,有一个人在前面领着锄。大户人家就是大把式的长工当领青人,他在前面领着锄地,开出一条道来,清辉头村把这种领头锄地打开一条道的方式叫作“打夹弄”,其他人跟在后面,成“人”字形往前开进。锄地领青人得在中间,锄地有两个眼,一个眼是左拉的,一个眼是右拉的,领青的人得领着这两个眼,后面的人在后头跟着。锄地也是翻地的一种,翻地有用铁锨和牛犁两种方式,但一定要保墒。

翻地颇有讲究,主要是为了保住墒情,墒是土壤的湿度,墒情是土壤湿度的情况,即河北平原因为干旱的自然底色,需要在耕地时保护墒情,才能够保证下种的时候,种子能够发育。“旧时种小块地是用铁锨翻地,边翻边平,为了保墒也用镐刨地。大块地用牲畜拉犁,如果犁没有颈子的叫作撺地,安上颈子的为耕地。耕地时候要打开墒。何谓打开墒?即先耕中间的叫作辅墒,如果先从两边开始叫作搅墒,耕完一墒盖一墒是为了保墒情。一块地全部耕完后再耙地、盖地,以保住墒情。这些都是为下种做的准备。”

(三)耩地

耩地是旱作的一种方式。耕种土地从犁地开始,其次是用牲口耙地,再次是盖地,最后才是耩地,耩地就是用耧边翻耕土地边播种边覆土的过程。耩地使用的工具是耧,劳动力需要三人,每人的分工都不同。耩地需要耩得直,需要一个劳动力傍牲口,即一人牵着牲口按照规定的直线行走,或者土地到头后转弯;一个劳动力掌握耩地的技术,例如要播种多少种子,种子之间的距离以及翻耕土地的薄厚;第三个劳动力在后面拉砘子,把播下的种子压实。“我父亲是庄稼汉,耩地也是一把好手,在这北头也是有名,我就是跟他学的。我学的时候套着牛,拉着耧,俺爹帮我牵着牛,这个叫傍耧,要我学着耩地。俺爹傍着几次耧,我就学会耩地了,耩出来的地直,在村里耩地算是好的。”

耩地讲究直,这是清辉头耩地的最基本要求,此外还得讲究技巧,特别是种子之间的套种,如何运章老人年轻时是耩地的一把好手,在一片很长的土地上耩地,耩12摞谷子接1摞高粱,长出粮食以后错落有致、十分美观,这就是耩地的技巧。由于清辉头村的一年一熟旱作半休闲制,对于富人来说,田块有半年是空闲的,如果耕种冬小麦,那么夏播就不进行,其目的是炕地,使得冬小麦的产量更高。但以民国时期为例,亩产100斤即为小麦高产量。富户如果不种冬小麦,就进行夏播,冬天的土地闲置。穷人家户为了获得更多粮食养家糊口,耕作制度一年两熟,但地力有限,产量更低。不同旱作的播种时间不同,耩地的时间也不一样。清辉头村的俗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表明了人们一般在秋分前后才会耩麦子。由于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村的旱作靠天吃饭,需要等到下雨后,地里湿润以后才能耩地,如果不是雨后才耩地,土地缺少水分,种子发不了芽。

谷子、棒子、高粱的耩地时间在芒种前后,当然如果春天的雨水较好,也可以在春天里耩谷子、棒子、高粱。雨水充足情况下,春天里能够耩地为最优选择,因为这样可以抢农时。“每年谷雨以后种谷子,收谷子是秋分时候。如果春天有雨,早早种上谷子、豆子,豆子又分为好几种,如黄豆、白豆、黑豆。年头好,有雨水,庄稼人收入不少。如果不是丰收年,人们就受罪。有一年不下雨,到了六月了才下雨,人们耩地晚,地里谷子没有成熟,天气就冷了,粮食没有收成等于荒了一年地。”

谷子如果能够在谷雨时候种上是最好的,前提是有雨。耩棒子的时候,可以与豆子一起套种。高粱因为成熟期比较短,四个月便可成熟,即使六月份耩高粱,仍然可以有收获。耩地具有一定的诀窍,清辉头村的谚语说“稀谷子、密高粱,棒子一锄杠”,即耩谷子的时候要稀松一些,耩高粱的时候间距可以密一些,耩棒子的时候,间距是锄头杠子的距离。

(四)作物管理

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村人进行耩地后,作物有几个月的生长时间。在此期间,庄稼人不可能不管不顾作物的生长,而是随时观察作物的生长。等到庄稼出苗以后,需要锄地。“锄地分三遍,锄地第一遍需要用小锄,叫刀苗;锄第二遍要用大锄,叫漫荒;第三遍用二锄,叫找眼。必须锄干净。俗语有‘旱锄田,涝浇园,没风没火等着天’的说法。”

由于传统历史时期没有化肥,因此中间催肥只能用农家肥。此外,家户还要进行看青等田间管理工作。“麦子不用看青,看青一般看玉米、山药,还有水果,一般是秋季后。看青为什么看玉米呢?因为那时候人们喜欢用火烧玉米,人们把棒子秸秆掰下来,用茅草点着火,就能够烧玉米。所以,玉米就需要看青,因为有些人家里没有吃了,就到地里去掰玉米来烧着吃,被人逮着也没事,因为我吃你的,又没有偷你的,吃了不算偷,不在乡俗的惩罚之内。” 看青也成为清辉头村田间管理的一种方式,就是防止有人偷吃土地上的庄稼,保证家庭户能够多收获一些粮食。

(五)收割

“谷打三千,麦打六十”,意思是高产的谷子有3000粒,如果一棵麦苗能够结出60颗麦粒,预示着麦子将高产。夏天棒子和豆子套种,棒子能亩产200斤,豆子能亩产100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那几年,因为雨水充足,小麦亩产200多斤,棒子亩产300斤。作物管理另一个任务是观察作物的成熟期,因为作物收割时间十分讲究。每种作物的收割方式也不一样。

1.拔麦子

清辉头有俗语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一个晌午麦子就能够由青到黄成熟了。谚语说“芒种三天见麦茬”,芒种的时候三天内就能看见麦茬出来了,麦子也快进入收割的日子了。收麦子是“宁收青稍,不收毛腰”,意思是麦子青时收,不要等到麦子秸秆都“毛腰”、枯萎了再收。从清辉头村人总结的以上收割经验可知,麦子的收割时间十分讲究,一般在麦子黄了之后就要抢收,而麦子往往一个晌午就黄了。人们收麦子的方式不是“割麦”,而是“拔麦”,正如俗语说的那样“女怕卸崽,男怕拔麦”,拔麦子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庄稼活。“拔麦子是累活,力气活,但只有力气也不行。有的人看上去身强力壮,但拔麦子也跟不上趟,有些人身小力薄,拔麦却很快。这是为什么呢?拔麦子要科学用力,讲方法:一是要手头利索,手把干净;二是要手脚并用;三是不怕腰酸。我村有一个瘦小伙,一弯腰干到头,从不喊腰疼,而且边拔边捆,可谓干净利索。”

麦子拔完后用牲口车运至家里的场房,交给家庭妇女进行脱粒和处理秸秆、根茎。秸秆是牲畜的草料,根茎则是家庭烹煮的柴火。

2.割谷子

1949年以前,妇女不能上地里充当劳动力工作,只能在家里从事各种农活生产。家户男性劳动力用镰刀割谷子,连同秸秆一起送至家庭场房中供给家庭妇女脱粒。妇女们就在场房碾谷子和脱谷粒。有地的家户都有碌碡,她们用牲口拉碌碡压谷子,谷粒便脱落了。

旧社会,草料就是地里的庄稼,谷子、高粱的秸秆,山药的藤蔓,大豆的叶子、花生的叶子。如果这些都不够了,就打地里的草来补充。谷子的秸秆叫黄草,这是最好的草料。家里如果因为穷困养不起牲口,需要向亲戚家借牲口。秋收以后,把谷子的秸秆即黄草都给了借牲口给自己的亲戚,有一个好处是再往后借牲口也好借。如此说来,借亲戚牲口不用给钱,秋后给黄草,算互惠互利了。

家户之间收割庄稼的时候相互合作,主要表现在牲口使用与牲口草料的交换。收割谷子的时候,谷子用于食用,秸秆用于喂牲口,根茎也被称为“茬子”,用于家庭烹煮,谷粒外面的壳就是糠,平时用来喂养牲口,但是在灾荒年月,谷糠被磨碎了以后和着高粱粉、谷粉、地瓜粉一起吃。

3.掰棒子

棒子,也即通常所说的玉米。秋收的时候,家庭男性劳动力赶着牲口车去掰棒子,也有人力肩挑背扛的情况。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缺水,没有灌溉系统,老百姓种庄稼“靠天吃饭”,而棒子耐旱,成为能“填饱肚子”就行的人们的普遍种植选择。“早先的棒子,最高能产500多斤,在原来人们没有吃的情况下,人们最喜欢种植高粱、棒子,此外才是谷子。”

男性劳动力将棒子收割结束,放置在场房,交由家庭妇女进行晒干、脱粒、储存、磨面等。

4.摘高粱

高粱又被称为救命粮,虽然不好吃,但既抗旱,又抗涝,还抗虫。另外,高粱还被称为“粮疙瘩”,每年十月份,村民便可以摘高粱。“高粱可以晚种,生产周期短,不像麦子,麦子秋分种上了,第二年的芒种才能收,生长周期长。高粱是今年的六月份种,十月份就可以收,四个月的生长周期,十分短。高粱不但生长周期短,而且产量高。早先,人们吃不起麦子,可以种高粱,可以把它当成救命粮。”

高粱也是由男性劳动力在土地上收割,妇女在家庭中进行脱粒,这种收割模式是家庭分工的结果。

三、旱作生产关系

旱作生产是系列的生产劳动环节相互衔接的体系,自然条件对旱作的影响十分重大,以至于传统历史时期清辉头村的旱作生产完全是“靠天吃饭”。为了能够“吃饭”,村民世世代代总结对自然的认知,按照农时进行生产,并且积极追加家庭的生产要素投入。

(一)旱作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华北平原天气干旱,旱作基本“靠天吃饭”,这里“天”就是气候。气候成为影响清辉头旱地耕种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1943年,天气大旱,清辉头村土地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有些家庭依靠卖儿女来生存。鉴于自然气候对旱作生产的重要性,村民一代代人逐渐总结对自然气候的认知。“头伏里冷,一棵豆子打一捧;头伏里热,一棵豆子打一捏”,总结的是每年头伏天气的冷热程度对一年种植豆类的影响。黄豆在华北地区是杂粮,可以碾碎了和面做饽饽吃。如果头伏天气冷,就预示着一年的黄豆有好产量,一棵豆苗可以产出双手一捧的黄豆;如果头伏天气热,就预示着今年黄豆产量不好,一棵豆苗只能产一只手可以捏的几粒。农谚“东绛云彩西绛雨,北绛出来闹灾荒,南绛出来卖儿女”,总结了彩虹的天气预示功能,东彩虹预示着要出云彩,西彩虹预示着天气有雨,南北彩虹预示着天气灾难,民不聊生。农谚“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表明了人们根据这两天的天气情况来预示来年的旱涝情况,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可以预示明年的庄稼收成情况。

为了适应自然环境,村民学会掌握农时,不掌握好农时,庄稼耕种将受到很大影响。清辉头有很多农谚,例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说明了谷雨前后时期是种瓜和点豆的农时。农谚“枣芽发,种棉花”,说明了人们根据枣树发芽的时机来掌握播种棉花的农时。农谚“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说明了萝卜、菜和荞麦的播种农时。村民不但总结各种播种需要把握的农时,也总结了许多收割需要把握的农时,例如“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小雪起白菜,处暑烂瓜秧”,“霜降不起葱,必定内得空”等。

(二)旱作与家户投入的关系

清辉头的旱作体系有一个各种资源投入的过程,特别是在劳动力、生产工具、畜力、肥料等方面的投入。在劳动力投入方面,旱地耕种需要根据土地数量投入一定数量的劳力。何运章老人的家庭是一个中农之家,拥有30亩旱地。1949年以前,他家只有两个壮劳动力。那时候妇女不上地,只有男人才上地,何运章的爹和叔是家里的两个主要劳动力。过秋后,家里劳动力不够,解决的办法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雇工,何家往往通过雇佣月工的方式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其二是换工,换工的家户之间关系一般是处得比较好的,有兄弟、亲戚、邻居、朋友等。特别是芒种前后的农忙时期,村民需要拔麦子,还得晒麦子,做麦子脱粒等工作,收割麦子时间短,任务重。李志勋老人将芒种前后收割麦子的农忙收割,形容为“虎口夺粮”,因为这时候容易遇到下雨和刮风的天气,甚至阴雨连天,麦子就收不了。这段时间是家户一年中最忙的日子,也是劳动力投入最多的日子,家里无论老弱妇孺都行动起来,妇女和老人在家里做饭和脱麦粒,小孩们往土地里送饭、送水。

在畜力投入方面,家户旱作过程中耕地、耙地、耩地都需畜力才能够进行,畜力包括骡子、马、牛等。富户一般养着骡子来耕地,喂养马进行拉车,中农的户一般喂养牛,中农以下的户一般是伙养耕牛或者没有牲口。民国时期,何运章老人的家中喂养着一头耕牛,后来何父和其叔分家后,耕牛是两家伙养着,耕地、耙地、耩地不但全靠这头耕牛,而且拉车也靠这头耕牛。在肥力投入方面,清辉头有谚语说“一家生活过得好不好,就看他家粪堆有多高”。牲口粪便和人类粪便是1949年以前土地能够获得的主要肥力。牲口粪有两种来源:其一是喂养牲口所得的牲口粪便,为了土地能够增加肥力投入,家户购买牲口来养以获得牲口粪;其二是小孩一早起来到野外捡拾牲口粪便。人类粪便通过家庭集中收集获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旱厕,旱厕收集人类粪便。另外一种增加土地肥力的办法是暴晒土地。清辉头人们为了增加土地的肥力,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秋分收完庄稼以后,赶快翻耕土地,便于让阳光暴晒,第二年增加肥力。努力收集和增加肥料,成为家户旱作投入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生产工具投入方面,旱地的生产工具有犁、耙、耧、盖、锄头、镰刀、碌碡、风车、木锨等。犁是用来耕地的,把土地上的沙壤翻耕起来。土地被犁过之后,还有很多土疙瘩。耙就是用来碰碎土疙瘩的工具。耙地之后就开始盖地,盖地的工具是盖。盖地完后才是耩地。耧是耩地播种的工具。还有收割粮食的镰刀、锄地的锄子、归拢庄稼的木锨,这些是十分常见的农具。风车和碌碡,这种工具用得少,一年才用一回两回的,一般是大家伙凑钱买的,或者是借。你要耧地,不但要借耧,还得请人,开工钱。工具如果借去使,坏了得原样修好。借工具不能借十天半个月,而是只能借半天,或者几个小时。借耧,耩地完了就马上还,不能拖,因为有人等着耩地用。 XtZl1W8nDa1ILFJLdyocr4ZqKP/3bj798/xtZ62Ly6Cnh5h8R7i9W5KrjT9vg7e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