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血缘与血缘关系

农村村落是一个由血缘关系构成的社会,血缘对人们的行为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郭大庄村也是如此,村民以血缘为中心向外扩充着自己的交际圈子。

一、家庭及其关系

家庭是村庄的基本构成单位,如第三章所讲述,家庭是郭大庄村最基本的生产与消费单元,是村落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认识家庭是认识村庄的基础。

(一)家庭类型

传统时期,在郭大庄村,村民的观念是“重合不重分”,“五世同堂”被传为美谈,所以由爷爷、父亲、孙子等几代人构成的扩大家庭在村庄比较普遍,但这样的家庭多为家庭实力比较强大、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农户,例如庄主家以及其他家里有几十亩土地的农户。受家庭条件限制,人口规模太大不利于家庭生产、经营,同时,人口太多也会导致成员之间矛盾增多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家庭不得不选择分家,所以由父母及未婚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在郭大庄也不少见。

(二)家庭成员资格

在郭大庄,农户将家庭成员界定在一个家庭里共同生产、生活,没有分家、没有出嫁的成员,主要包括爷爷、父母、儿子、媳妇、未婚女儿。分家与出嫁是判断是否为家庭成员的两个标准,分家之后,各个儿子自立门户,独立经营各自的小家庭,即使他们依旧住在一个院子,偶尔也会在一起吃饭,但他们的经济是独立的、生活也是独立的,就不再是一家人。有的家庭,个别儿子结婚之后,不想和其他的人一起吃饭,而是在自己屋子生火开小灶,自己做饭吃,不过土地还是在一起,家庭生产经营还是在一块,该儿子与父母、其他兄弟依旧是一家人,而不是单独的一家。

在当地,有“砂锅和面不如盆,墙上老虎不吃人,养活闺女他家人”的说法,“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旦出嫁,就不再是娘家家庭的成员,出嫁之前,她属于娘家家庭成员,在娘家要从事农业生产、家庭生活等劳作,一旦结了婚,再回娘家就是“客人”,父母、兄弟会像对待客人那样待她,她只是娘家家庭最亲的亲人,却不再是家人,回到娘家,父母不会再像出嫁之前那样要求她干各种农活或者家务,甚至连饭都不用做,只需要“等着吃饭就行”。

(三)家门

村民介绍说,传统时期,虽然村里多数村民姓郭,但划分好几个“家门”,一般超过五代就要重新划分不同的门,例如A与B是堂兄弟关系,他们两个的父亲是亲兄弟关系,那么村民将A与B称为“一门嘞”。“一门有子,十门不绝”村民用这句话形容与“同一门”其他农户的关系,平时他们之间亲近的关系体现得不是很明显,但到了关键时刻,“是亲必有一顾”。中华民国时期,村里的“门子风”非常厉害,不同家门之间的竞争、争斗很严重,有的兄弟联合起来欺负其他的人,或者一个兄弟被别人欺负的时候,其他兄弟会站出来,如果兄弟多了,站成一片,别人就不敢欺负他们了。“有时候有嘞不咋铁(不是很有影响)嘞人仗着自己有亲戚在村里有点影响,会在村里耍流氓,欺负其他人,被欺负嘞人气不过,会回家找人帮忙出气,但被求助嘞人会说‘他和谁是一门嘞’,将他们的关系拉得很近,这时候其他嘞人都不敢替他出头了。”

(四)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最主要的是分家之后兄弟之间的关系,亲兄弟虽然分了家,但是在其他村民看来,依旧愿意称他们为“一家嘞”(也就是一家人的意思),“一家化三家,三家为一家”。尽管如此,但在分家前后,兄弟之间关系变化很大:分家之前家庭状况为“父在没子财”,所有儿子的劳动经营成果都要交付家长,由家长统一支配;不过分家之后,就变成了“兄弟难亲,财各有别”,各自的经营成果为各家所有,在外人看来他们依旧是“一家嘞”,但其家庭之间有明确的界限,特别是在财产方面,他们的界限很清晰,何为私有财产、何为公共财产,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允许其他兄弟侵占自己的财产。在兄弟间房子、田地等物挨边的情况下,各自也有各自的界线,划定得非常清晰,不能互相侵占。访谈中,村民介绍了一则事例。兄弟两个土地是挨边的,兄弟A在犁地的时候侵占了边界,把田埂犁完了,最后重新打大旗子时往另外一个兄弟B田地里靠了靠。B发现了,不乐意,去找A说理,但A并不想重新打大旗子,觉得那样很麻烦,B与他的老婆就在A家里吵了起来,最终上升为暴力冲突,一发不可收拾。虽然有人在旁边劝架,但A与B都不经劝,“越劝越醉”,打红了眼,A把B的耳朵差点割下来。

郭其姓老人介绍说,“同家火口大,独柴锅不滚”,兄弟间的矛盾是比较好解决的,即使争吵甚至打骂得非常厉害,一般都只是当时气不过,缓过劲就会后悔。在矛盾发生的时候,周围的人会上前帮忙调解,通常不用请专门的人调解,除非争吵得非常厉害,像上边提到的动武了,会请矛盾方家族长辈或者村里的头面人物帮忙调解。

二、亲属及其关系

亲属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成员,但是对家庭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同为亲属,但是有远、近之别,他们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不同。

(一)近亲

1.近亲范围

近亲是血缘关系近的直系血亲亲属,血缘关系较远的如妻亲、外亲等算是远亲亲属。“直系血亲如家人。”在村民的观念中,近亲也是“分层次”的,主要以血缘关系作为区分标准,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姑姑、儿孙等,这是属于最为亲近的“一波人”,爷爷的兄弟、父亲的兄弟等人也属于近亲范围,但相较于前一波人,关系又显得不是那么亲近。在郭大庄村的村民看来,母亲系的亲属中,只有舅舅属于近亲,其他的亲戚都是远亲。

2.“是一亲,挂一心”

近亲涵盖范围相对较小,是与家户关系最为亲近的人,在郭大庄村,除了爱人、儿女,关系最为亲密的就是分家之后的亲兄弟及父母,一者,这些人的血缘关系最为亲近;二者,分家之后各个儿子依旧共同生活在一个院子里,这是传统时期郭大村村民的普遍做法,即使分出去另辟宅子,往往也是住在父母老宅子的周围,离父母并不远,相互之间往来比较多;三者,一般家庭近亲关系的户数不多,最多只有五六户,基于血缘、地缘及数量等因素的影响,近亲之间的关系往往最为亲近。

村民用“是一亲,挂一心”来形容与近亲的关系,由于住得比较近加之血缘上最为亲近,所以在换工、帮工、借东西的时候,村民往往首选与近亲换工、帮工和借东西,一般彼此之间都不会计较得失,“大差不差”就行。

(二)远亲

1.远亲范围

在郭大庄村,远亲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母系亲属,母系亲属都是远亲,在郭大庄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姨夫/姑父/舅舅的媳妇”,言语间意味着姨夫、姑父、舅妈三类亲戚都不亲近,关系隔了一层属于远亲的范围;二类是妻子家的亲戚,妻子的叔伯、姐妹以及其他亲戚等人都为远亲;三类是父系五代以外的亲戚,父系五代以外的亲戚都为远亲。

2.“不怕土匪,就怕客来”

远亲由于居住的一般比较远,所以相互间基本上不会发生借东西、换工等情况,有的远亲即使住得比较近,但他们之间往来也不多,请工、帮工、借东西的时候依然首先选择向近亲寻求帮助,例如村里有姐妹两人都嫁到郭大庄的情况,姐姐嫁给了村子东头的农户,妹妹嫁给了居住在村子中间的农户,他们两家几乎无往来。

远亲间往来最主要的方式为走亲戚,远亲间平时走动不多,只是在春节、中秋节时走动,再有就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其他情况下走动很少,例如赶庙会、过生辰的时候基本上不往来。传统时期,村民的生活一般都不怎么铁(好),但亲戚过来,总要好好招待,虽为远亲,也不能怠慢,“否则传出去多难看” 。中午正餐之前,要准备鸡蛋、面条等让客人吃,称为“过段”,午饭正餐至少要准备一碗刀头(猪肉),而且也要准备酒。在郭大庄当地有“有酒没菜,不算慢待;有菜没酒,客人要走”的说法,但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村民自己平时生活都是“强裹”(勉勉强强能够生存)。但亲戚来了又必须得好好招待,所以村民都害怕亲戚过来,村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不怕土匪,就怕客来”,“亲戚来,两破财”。

3.“一表三不亲”

在郭大庄,表亲之间的关系是不怎么亲近的,所有的亲戚,只要加一个“表”字,就不亲了。村里有这样一句俗语“一表三不亲”,与堂亲比起来,表亲之间的关系要疏远很多,两代以内的表亲比不过三代以外的堂亲。表亲之间走动不多,即使是亲舅舅家,表兄弟之间的走动也不多,但堂兄弟就不同了,堂兄弟属于父系亲属,经常见面、经常往来。

4.“外甥是姥娘家的狗”

亲兄弟姐妹的孩子,亲疏是不一样的,侄子要比外甥亲一些,对侄子要比对外甥好很多。在郭大庄的人看来,外甥、外甥女属于外亲,村里老俗话“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饱就走”,外甥与姥娘家感情很淡,外甥平时很少去姥娘家,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去,去老娘家也只是为了吃顿饭,吃完饭就会回自己家。在访谈中,村民郭义善老人介绍说,他外甥很少去他家,即使过去,一般是半晌10点多、11点去,吃过晌午饭就“吵吵”着要走,一会儿都不想停留,在外甥看来,姥娘不是他们的家。

5.“三辈不忘舅家人”

村里有老俗话,“三辈不忘舅家人”,舅舅在家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即使连父亲都要十分地敬重舅舅。“天大地大,舅父大”,舅父可以说比一般的近亲关系还要近,分家的时候,舅父是必须要请的,其他的亲戚可以不用请;如果母亲去世,舅父不在场的话是不能开始办丧事的,只有舅父到了,才能办丧事;逢年过节走亲戚,首先要去舅父家里,如果父亲比舅父小,那么父亲也要去舅父家。

6.近亲与远亲社会关系差异

村民将亲属分为“近亲”和“远亲”,村里虽然有“是亲必有一顾”的说法,但实际生活中,村民的做法却是“哪样亲戚哪样待,哪样馒馒哪样菜”,对于近亲与远亲,村民的对待方法是不同的。第一,红白喜事的时候,村民肯定会请近亲参加,不管距离远近,但是远亲请不请就不一定了,多数村民不会请居住较远的远亲。第二,亲戚内部往来也有较大的差异,去近亲家的次数多一些,去远亲家的次数少一些,而且去近亲家往往“比较随意”,例如外甥去舅舅家,一年中要去几次,拿的礼品一般都比较随意,像鸡蛋、粮食、油、馃子等,而且外甥被称为是舅舅家的“木碗子客”,到了舅舅家吃比较随便,有什么吃什么,并且要帮助舅舅干活,但是去其他远亲家次数就比较少了,可能两三年都不会去一次,而且每次去都不能空着手去,必须带点礼品,“客到礼物到,礼物不到看冷灶”。第三,去近亲家请他们帮忙或者借东西的时候,不需要带什么东西,但是如果遇到要去远亲家借东西或者请他们帮忙的时候,是不能空着手去的,至少要带点馃子;第四,近亲有事没事互相串门、往来的情况比较普遍,而远亲之间则是“少见多亲”,去远亲家太频繁,往往会被嫌弃;第五,去远亲家里串亲戚,在郭大庄村讲究的是“客不观灶”,主家在做饭的时候客人绝对不可以靠近厨房,但近亲间就没有这样的忌讳。

(三)姻亲

姻亲是因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关系,姻亲关系主要是对于当家人(男性)而言的,主要是与自己妻子的父母、妻子的兄弟姐妹以及儿女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家形成的关系。

1.女婿与岳父母的交往

在郭大庄当地,有“女婿不过门,总是两家人”的说法,在婚礼之前,岳父母是不把准女婿当作家人看待的,而准女婿也不会经常到未来的岳父岳母家,只是在春节、中秋节的时候过去,去岳父母家要带比较多的礼品,馃子要带四五斤,鱼要带四五条或带只鸡,烟酒等也要带一些。平时收麦子、耕地的时候也会去岳父母家帮忙干活,在去岳父母家帮忙干活的时候,要带比较大型的生产工具如牲口、太平车、犁耙等过去,如果自己家没有,即使借也要带着。去岳父母家帮忙干农活时,不需要带很多礼物,只要象征性地带点馃子就行。“丈母娘都见女婿亲,就怕女婿没良心”,对于女婿的到来,岳父母都是比较欢迎的,会准备丰盛的饭食招待,而且还会请自己的兄弟做陪客。结婚之后,女婿一般不会单独到岳父母家,基本上都是和妻子一起去,除非岳父母家有什么活需要女婿帮忙,女婿才会单独前往。不管结婚前还是结婚后,岳父母很少到女婿家,特别是岳父,基本上不会去,除非女婿有邀请或者亲家生病去探望。

总体上看来,女婿与岳父母的往来并不多,所以大多数女婿和岳父母的关系比较淡,在郭大庄村流行着一句俚语“姑爷哭丈人,干打雷不下雨”。

2.女婿与舅子们的交往

岳父母在世的情况下,女婿与舅子的往来并不多,只是在回岳父母家看望岳父母的时候,和舅子进行简单交流,并不需要给舅子带任何礼品。如果舅子有什么事情需要女婿帮忙,女婿一般不会拒绝,而是“有求必应”。如果舅子与岳父母分了家,那女婿与舅子的往来更少,即使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女婿也不会到舅子家,若是舅子有心,会到父母家和父母一起招待姐夫(妹夫)。岳父母去世后,女婿与舅子的往来会多起来,如果妻子在家处于老小的位置(是最小的孩子),逢年过节的时候女婿要去大舅子家走动,拜访大舅子,要是自己不方便,至少妻子要过去,去每个大舅子家都要带相同的礼物,一般轮流着中午到其中的一户大舅子家吃饭。如果妻子在家庭处于中间的位置,逢年过节的时候,不管大舅子家还是小舅子家,都要走动,并且都要给他们带礼物;如果妻子在家庭处于老大的位置,一般是小舅子逢年过节的时候到姐夫家看望姐姐和姐夫。

3.亲家是冤家

在亲事结成之后,亲家之间基本上就不再有往来,一般只是在对方亲家身体不适的时候到对方家庭看望。“亲家是冤家”,亲家之间会因为女儿在婆家的表现不好或者婆婆对女儿的态度差而对彼此有不满,但这种不满多是内心的抱怨,不会上升为口头之争。有的时候婆婆觉得儿媳妇的行为有不当,实在看不下去的情况下,会找到亲家,让亲家帮忙说服教育。

4.姻亲关系中断与维系

传统时期,在郭大庄村有“好马不背双鞍配,烈女不嫁二夫男”的说法,所以一般不会因为丈夫早逝而导致姻亲关系中断,姻亲关系多因女方早逝而中断。至于是否中断,主要看妻子生前是否生有孩子,如果没有生孩子,一般在妻子去世三年之后,姻亲关系就会结束,在妻子去世的三年内,姻亲关系按照女方在世时的方式维系,但女婿只是在中秋节、春节的时候带礼品去看望岳父母,农忙时节不会再到岳父母家帮忙。如果妻子生有孩子,去世后姻亲关系不会中断,在妻子去世的头三年内,逢年过节,女婿都要到岳父家看望岳父母,三年后,若是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一般是孩子前去,女婿基本上不会过去,若是孩子没有长大,女婿要继续到岳父母家看望岳父母,直到孩子长大成人可以代替自己去。

三、拟血亲及其关系

在郭大庄村,拟血亲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认干亲,一种是结拜兄弟。

(一)认干亲

认干亲是为孩子认干父母或者收其他家庭的孩子为义子而形成的关系。认干亲,在村里被称为“收义子”,也称为“造门槛(发音qia,四声)”。在郭大庄当地,多是为儿子认干亲,很少有农户为女儿认干亲。有的家庭称呼干父母为“爹”“娘”,有的称呼干父母为“干老大”。

1.造门槛的原因

在郭大庄村,建立拟血亲的原因大致有:一种是孩子生下后,父母请算命先生算了孩子八字,如果算命先生觉得孩子有什么不利需要认个干父母,孩子父母就会为孩子找个干父母认认,也就是给孩子“造门槛”,基于这种原因而造门槛的情况更常见一些。传统时期,基本上所有的村民在男孩子出生之后(女孩子不算命,只给男孩子算)会找算命的先生给孩子算卦,如果算命先生觉得孩子命里带坎,容易夭折,会建议父母为孩子认干亲,以求“化解”。第二种是两家关系较好,想要更进一步,为了“亲上亲”,就会建立干亲关系。第三种情况就是老年人没有儿子,也不想过继或者没条件过继,一般会认干儿子。也有的孩子体弱多病,比较“娇贵”,不太好养,父母一般会为他认干亲。

2.造门槛的条件

认干亲一般由孩子父母提出,很少出现主动收别人家孩子为义子的情况,除非觉得某个孩子特别懂话,非常喜欢他,才主动去找孩子父母商量建立拟血亲的关系,认孩子做干儿子或者干女儿。

拟血亲关系是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的,小孩子不能随便为自己找干父母,更何况建立拟血亲的年龄大多在10岁以下,这时候小孩子还不太懂事,不知道什么是造门槛,所以建立拟血亲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进行。拟血亲一般都是以父亲的意思为指示,在父亲认为哪家和自家关系不错且生活条件各方面都比较相似,去对方家里提造门槛的想法不会被对方驳回丢面子的情况下,才会去对方家里提想法,如果觉得对方同意的可能性不大,不会去对方家里提。认干亲时多选择子嗣比较多的家庭,这样“人丁兴旺”,除此之外,在郭大庄当地,村民倾向于选择找姓刘的和姓成的认干亲,表示“留”而不去,“成”而不夭。父亲在决定造门槛事情的时候,会和孩子母亲商量一下,征求意见,但母亲是不可以独立决定此事的。建立拟血亲只需要孩子父亲同意,不需要征得其他家庭兄弟或者亲戚的同意。

认干亲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双方家庭要“门当户对”,孩子的父母是不会到生活条件比自家好很多的家庭提造门槛的想法的,一方面是怕别人说闲话,说自己“鸽子眼,攀高枝”,另一方面,家庭条件悬殊,对方答应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有可能会被别人当成笑柄。同时也不会选条件比自家差的农户结干亲,“干亲进门,不是图财,就是图人”。

3.造门槛的程序关系

双方家庭先商量好造门槛的事情,之后选择一个好日子,举行相关仪式,一般是孩子生日当天或者二月初二、五月初六、八月十六、腊月二十三。如果是孩子父母首先提出来造门槛的,孩子父母带着孩子到对方家里,要带点馃子、馍、鸡、肉等礼品,礼品要用盒子抬着,称为“盒子礼”。孩子父母到了干父母家的时候,干父母要放鞭炮,一是表示庆祝,二是炫耀,表明有人到家里结干亲,这在村里被视为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情。

干父母要摆酒席,同时要为孩子准备“长命锁”、碗筷等,一般的家庭准备竹筷子、瓷碗,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富裕之家会准备银筷子、银碗。开饭之前,孩子要给干父母磕头,并改口喊干父母“爹”“娘”,磕头之后,干父母把为孩子准备的长命锁戴到孩子脖子上,当天吃饭的时候,孩子要用干父母为他准备的碗筷,表示“从此就是一家人”。长命锁一般戴到12岁,由干母亲为其摘下,称为“摘锁”。

建立拟血亲关系不需要报告甲长或者保长,也不需要经过村落的许可,只需要想建立拟血亲关系的双方的同意就行。

4.造门槛与各种关系

造门槛这种拟血亲关系,加强了双方家庭的联系,双方家庭的交往会因此而增多。

(1)人情往来。拟血亲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孩子与干父母的认亲关系,而是两个家庭的联合,造门槛的双方,之前关系可能并不是特别好,但是经过建立干亲关系,双方的关系变得非常亲近,原来没有人情往来,造门槛之后的人情往来就多了起来,对方家里有什么事,都要参加,例如一方家里有红白喜事,另一方就会参加,而且随礼也比一般的街坊礼随得重,干儿子结婚的时候,干父母至少要给五六个洋鸽子作为贺礼,同时还要给毛毯、棉被等。

在郭大庄村有一句俚语“干儿干女续闺女,来来往往为东西”,逢年过节的时候,干儿子要去看望干父母,而且要为他们带比较丰厚的礼品,如粮食、油等,馃子要带三四斤,干父亲抽烟的话,还要为干父亲买点烟。成家之后,他爱人一般不会随他去干父母家,他爱人与干父母的往来、联系很少,基本上只是干儿子在与干父母往来,等他有了孩子,一般会带儿子一起去干父母家里。去干父母家,一般是早上一大早过去,在干父母家坐一会,与他们聊聊天,一般不会留在干父母家吃饭。

(2)继承。虽然有些干父母非常宠干儿子,对干儿子甚至比对自己的亲生孩子还要好,但干儿子是不享有继承权的,除非干父母指明要把某些财产留给干儿子,否则干儿子没有资格继承。

(3)养老。对于干父母,干儿子没有养老的义务,不用床前照顾,不用分摊养老费用。如果干父母生病,干儿子要去看望,有的孩子的亲生父母是明事理的人家也会去探望孩子干父母。

(4)戴孝。干父母去世,干儿子要戴孝,但他戴的孝是普通亲属的孝,与亲生儿子戴的孝是有区别的,并且要行最重的“二十四拜礼”。对于干父母的丧事,他不用摊任何的费用。

(5)“远的近不了,近的远不了。”在郭大庄当地有“干亲进了门,两眼忽忽轮” 的说法,认干亲之后,虽然两个家庭之间的联系多了,但这种联系多为“面上的”“仪式”性的联系,真正在情感方面的交融并不多,双方并不会因为往来多了而在感情上变得很“亲近”。

5.拟血亲中断

拟血亲一般因两种缘故而中断,一是干儿子早逝,如果干儿子去世,亲生父母不会再与干亲有任何往来,干亲关系终止;另一种情况是干父母双方都去世之后,拟血亲关系结束,不会继续维持,即使干父母家里有孩子,在干父母去世之后,干儿子与干父母亲生孩子的来往也不会往来,一旦干父母双方都去世,两个家庭的拟血亲关系就会中断。在郭大庄当地,有“干娘和妗子,亲热一阵子”的说法,有的家庭,儿子长大之后,不太想与干父母往来,会逐渐减少与干父母家往来的次数,渐渐地双方的关系就会终止。

(二)结拜兄弟

传统时期,村里的农户以家中多子为荣,家里有几个儿子就觉得在村里可以“傲起来”,但有的农户,家里儿子比较少,为了壮大自家力量,会让儿子拜把子,也有的是因为几个年轻人在一起玩得比较好而成为结拜兄弟。结拜兄弟在村里称为“一条船”。

1.概况

成为一条船一般在十一二岁以后,结婚之前;也有的人在结婚之后建立一条船的,但这样的情况不多见。年纪太小不懂事,不知道拜把子的意义,所以不会拜把子;而结婚之后,就要顾家庭,并且很多女性不愿意让自己的丈夫搞这些,因为去对方家里走动要花钱,对方来自己家的时候不仅要花钱准备饭食,而且麻烦,特别是男的喝酒,要花心思照顾他们。

通常拜把子的双方家里的孩子都不多,绝大多数一条船是因为和对方关系比较好,在一起比较投缘而拜把子。一般是双方先提出来,父母很少主张为自己孩子拜把子的。但拜把子需要经过父母的同意,只要有一方的父母不同意,结一条船的想法就不会实现。

结成一条船的双方住的距离都不远,村子内部也有结一条船的,一般情况是与附近村庄的人结成一条船,距离太远(上了五六里地)的不会结成一条船,因为结成一条船的初衷是为了相互照应、相互帮助,如果距离太远则不太方便,意义不大。

2.一条船与人情往来

一条船之间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情往来,尤其是逢年过节,人情往来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是轮流去对方家。例如A与B是一条船的关系,逢年过节的时候,如果今年是A到B家,那么明年就换成B到A家,去对方家里礼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礼不是很轻,和近亲间走亲戚时候的礼轻重差不多,去对方家里的时候对方要管饭。过年的时候还要给对方的父母拜年、磕头。逢年过节走访通常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和春节,八月十五的时候一般是在当天去对方家里,春节的时候一般是在大年初一当天去对方家里。除了逢年过节,平时也会时不时地到对方家里坐坐,平时去对方家里不用带礼物,但是如果对方家里有小孩子的话要带点糖果,自家菜园种的菜、炸的油馍以及其他的食物等也会给对方带去一些,平时去对方家里一般不会留下吃饭,待一会儿就走,走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东西是需要的,也会让对方带走一些。结婚之后,中秋节和春节去对方家里走亲戚,基本上也是一个人去,他的爱人不会跟着一起去。

一条船间的人情往来中,最重要的事是如果对方家里有红白喜事,另一方要上礼,而且上礼往往要很重,比一般的街坊礼重很多。例如生孩子送吃的时候,一般的街坊礼可能就是送油条、送袜子什么的,一条船间至少要送鸡蛋、送肉,家里有钱的也会直接送钱。一条船与对方父母的关系比一般的干儿子的关系还要亲,如果一方的父母去世了,对方除了要行最重的二十四孝礼,还要戴孝,不过不是亲儿子所戴的那种孝,亲儿子的孝帽是四个角,拜把子兄弟戴的孝帽是三个角,而且在下葬的当天早上要抬“闭盒子”礼

3.一条船与帮忙

如果结了一条船,在对方不忙的情况下,只要对方知道家里需要帮忙,就会主动过来,基本上不用再找外人帮,即使手里有活要干,但只要活不是很急,他会暂停自己的工作先去帮忙。而且一条船帮忙也不用像请别人帮忙那么麻烦,请别人帮忙要管饭,而且要精心准备,但如果一条船过来帮忙就不一样了,虽然也要管他吃饭,但饭食准备得就很随意,按照自己家平时的饭食去准备就行。请邻居或者其他人帮忙,如果帮忙的天数多了,要象征性地给点工钱表示一下,不过一条船就不用给工钱,不管干了多久,都不用给钱。

4.双方家庭间的关系

结了一条船,一条船和对方父母的关系会比较好,时不时地会去看望下对方的父母,等到双方都成了家,两个家庭间的联系也会比较频繁。但一条船和对方孩子之间的往来不多,等到两个人年纪都大了,不方便到对方家里看望的时候,才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派自己的儿子到对方家里走动,不过双方孩子之间的关系比较淡,只是为了完成父亲安排的任务。

5.关系终止

一条船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维持很久,最多也就是一二十年,能够维持到去世的很少,双方并不会刻意提出终止关系,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将这种关系淡化,慢慢地就不再往来,在郭大庄当地,有“义兄义弟,你不来我不去”的说法,随着年龄渐增,双方不再往来,只要有一方经常不去对方家里,即便是很想继续维持一条船关系的一方也会放弃。 ASs/6qGE+iAI/g8y3FaVUM/D4aP24Z5SPY8Qo0w3wkQjbxeKrltDRrXa/hjIHV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