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村落经济实态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事实施以及城镇化的稳步推进,郭大庄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产权

随着村庄人口的不断增多,村集体对村庄农地种植不断进行调整,人均土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2016年年底郭大庄村对农户耕地进行土地确权时做的统计,第一村民小组人均耕地面积为0.9亩;第二村民小组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78亩;第三村民小组的人均耕地面积为1.2亩;第四村民小组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95亩;第五、第六村民小组在之前的农地分配中分得了村里的砖窑,所以两个生产小组的村民没有农地;第七村民小组人均耕地面积为1.15亩;第八村民小组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68亩,为全村最少。

近年来随着中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越来越多,很多家庭夫妻皆外出打工,家中仅剩年迈的父母,年龄超过75岁的父母无力照管农地生产,而农忙时候返乡路费、务工费远远高于农地产出,因此这部分农户会选择将土地流转出去。2016年,参与土地流转的土地将近200亩,流转对象主要是本村村民,流转价格一般是一年一亩200元。

二、家庭收入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郭大庄村的村民也走了出去,农业生产不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的现代化发展,筛子的需求量不断减少,筛子市场的萎靡迫使一部分人不得不进行转型,多数村民干起了建筑行业,如垒墙、铺地板、刮涂料等,到2016年年底,全村从事编筛子的仅剩下7位年纪在70岁以上的老人。

据村干部介绍,村里60岁以下的男性中、青年劳动力很少待在村里,基本都出去打工,最近的是在县城,最远的是去新疆,在省内务工的人数不足10%,绝大多数务工人员都是去省外。这些年轻女性也顶起了半边天,村里的中、青年女性都出去打工,她们多是在项城县城的公司务工,村里有一个服装厂,郭大庄村有15个中年妇女在那里干活。

农业生产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足40%,超过60%的家庭收入都是靠打工。有的年轻人在外边务工,家里父母年纪大了,不能种地,就把地租给其他的村民,租金一亩地约500元,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外出务工是他们的全部收入来源。

三、生产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郭大庄的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操作。村里的秋庄稼以种植玉米为主,收棒子和秸秆还田同时进行,一秒钟前还是高高的玉米秆子,一秒钟之后玉米穗脱离玉米秆,玉米秆被打碎融进土地,实现了秸秆还田。机械化的收玉米方式使得收完玉米的农地像被耙过,土质非常松软,一些农户为了省事,种小麦之前不犁地就直接播种。收小麦也告别了过去“收麦如救火,虎口把粮夺”的历史,在现代化的收割机操作下,收割机从麦田走过,麦粒脱离麦秆,麦秆被打得粉碎,省去了过去先割倒再拉到场里,然后打场、扬场、晒麦子的环节,一天之内可以完成家庭所有农地小麦收割。

虽然所有的农业生产环节均实现了现代化,但是依然需要家庭间的联合,例如收麦子的时候,收割机的容量是有限的,每隔一段时间要将收割机的存储器清空,不然新割的麦子没地方存。农户会将麦子倒到大篷车上,然后拉到家里或者粮所卖掉,一般的农户的家庭离农地都比较远,一辆大篷车肯定忙不过来,需要两三辆大篷车联合才能顺利收割。

四、家庭分配

郭大庄绝大多数家庭的中青年女性都出去打工挣钱,她们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挣嘞钱想咋花就咋花”,在家庭支配方面,不再是男的“一言堂”,女性也有了很大的支配权,在一些家庭,女性的支配权甚至比男的还要大。

五、市场交换

20世纪60年代,106国道修成,途经郭大庄,位于郭大庄西边。106国道成为项城居民出行的主要道路后,郭大庄东边原来的土路就没人走了。来往的行人少了,郭大庄集市也就从原来的郭埠口搬到了106国道附近。现在的集市逢双日开集,天亮开集,中午11点左右下集。集市上多卖农业生产用品及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卖布匹和衣服的很少,村民买衣服基本上都是去水寨,所以现在集市的规模比起传统时期小了很多,卖东西与买东西的人三三两两,多为老年人赶集,在村稍微有点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不会去集市上买东西。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大型的超市,一个是综合性的惠丰超市,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在集市上买到,平时去超市买东西的人不是很多,因为大多数村民认为超市的东西太贵,去超市买东西不划算。惠丰超市每隔半个月会组织一次优惠活动,活动力度非常大,有买有送,一般情况下,消费满30元可以换购价值10多元的塑料大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会有大幅度的打折优惠,所以村民一般是逢惠丰有活动的时候才会去惠丰买东西。另外一个是专卖烟酒的超市,平时顾客不是很多,但村民家有红白喜事要用烟酒时,基本上都是从该烟酒超市购买。集市加上两个超市,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使得其不会去别的村庄赶集,但还是会去县城买东西。

六、家庭消费

随着村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基本告别了过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但绝大多数老年人依旧保留着传统时期节俭的习惯,而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老一辈有很大不同。

一是不同群体有不同的消费观念。郭大庄村的老年人依旧保留着“抠”的习惯。为了生活方便,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是自己做饭吃,由儿子提供粮食、钱及其他生活用品,除了盐、油等生活必需品,基本上不会买衣服或者其他非生活必需品,有时候赶集买点点心都舍不得,平时吃的馒头都是自己蒸的。

而中年人保持着节俭的习惯。绝大多数中年人都经历过苦日子,虽然现在收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依旧舍不得大手大脚地花钱,能省则省,两三年才会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虽然现在农村也流行用现代燃料做饭,但郭大庄村的大多数中年人依旧用地锅做饭。

在郭大庄村,青年人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生活。大多数青年人成家之后与父母是分开过的,年轻人没有节省的意识,花钱大手大脚,绝大多数分家单过的年轻人,要靠父母帮衬生活才能勉强为继。与村庄中、老年群体交流,绝大多数都感叹自己的子女“不会过日子,挣多少花多少,挣的比花的还多”。

二是不同消费内容所占比重有较大差异。在郭大庄村村民消费中,盖房子或者买房子、子女教育、儿子娶亲三项消费内容所占比重最大,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子女教育,幼儿园每年约需1000—3000元,条件好点的家庭会将子女送到项城的国际幼儿园,每年花费约有10000—15000元,小学阶段每年约需2000—4000元,初中阶段每年约需4000—7000元,高中阶段每年约需7000—10000元,大学阶段每年需要10000—20000元,多数有在校大学生的家庭都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 HP1k58yzPMoVRLyVEzNkfWkTGtMBJh3k5OV4qdyg82T0PCanhMANRnaNG6bapdR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