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村庄经济变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土地改革运动、集体化以及包产到户等环节,郭大庄村的经济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村落逐步过渡到现代性的经济形态。

一、1949年以前村庄经济形态

如本章第一节至第七节所述,传统时期,郭大庄村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具体看来,郭大庄村的传统经济形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一家一户”的小家庭是基本生产与生活单元。虽然村里人的观念是重合不重分,但分是绝大多数家庭的选择,因为家庭人口多,矛盾就多,不仅不利于生活,反而降低了生活质量,所以在郭大庄以6口人的家庭为多,超过10口人的家庭很少。庄主家一般人口较多,因为庄主家的条件较好,没有生活压力,能有效地维护家庭关系。

二是副业形式单一。传统时期,郭大庄村除了庄主家,超过80%的农户都以编筛子为副业,个别家里没地的农户,甚至以编筛子作为家庭的主业,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副业形式。编筛子不像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那么明显,不管自然条件怎样,无论是干旱还是水灾,村民编的筛子依然能够卖出去。年景好的情况下,在当地就能卖;年景不好的情况下,虽然需要去很远的地方、没有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方卖,但这样依然能够保障收入。访谈中村民介绍说,编筛子的活是“吃着湿嘞,拿住干嘞”。

三是农业生产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过去,受各种因素的限制,郭大庄村民之间合作很多,可以说没有合作,就不能完成农业生产、家庭生活的所有环节,必不可少的合作是家庭生活得以顺利维持的基础。

四是“哄圈子”。从前的普通村民家生活条件都不怎么铁,由于农地不多,想方设法多弄口吃的是村民关注的焦点。有的村民走到别人家田地旁边的时候,手里会拿一把小镰刀,不用歪腰,就可以割倒麦子,顺手把割倒的麦子放到随身携带的篮子里。除此之外,村民还有另外一种获得“意外之财”的方式,就是“哄圈子”,七八个人关系不错的人组成一个队,到庄主家农地里拾庄稼,有时候庄主家刚把麦子割倒还没来得及拉到场里,就会遭到“哄圈子”的人哄抢。一两个人不会去庄主家地里拾庄稼,那样不保险,容易遭到斥责,但如果人多了,即使被发现,庄主也不会做严厉的惩罚,仅仅是把“哄圈子”的人赶走。

二、1949年以后村庄经济形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深入,郭大庄村的经济形态也随着发生着重大的转变。

(一)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村庄经济

村里流传着两首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民谣,其一:“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一扫光;想八路,盼八路,八路来了没穷户。”其二:“一要土地二要房,三要牲口四要粮,五要农具好生产,从今扔掉要饭筐。”

根据村里老人回忆,1950年底郭大庄开始土地改革运动,土改采取的是“拉锯”的形式,要将庄主、富农家的土地、家具、农具、粮食等财物分给贫农。庄主家搬离原来所住的院子,分散到不同的生产队,他们原来的房子或者让穷人住,或者充公。外村的佃户如果想在郭大庄落户,会分给他们土地、房屋。土地改革运动中,村里的农户表现得并不是很积极,特别是分庄主家财物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去庄主家拿,害怕庄主以后报复。村里“斗地主”并不激烈,只有两户较大的庄主受到了比较严厉的批斗,其余的几户庄主只是财产上有损失。当时村里有一户庄主叫郭其详,是村里最小的地主,家里有一套牲口,雇了两个佃农,平时没少为村民做好事,他将自家的房子作为私塾,让其他农户的孩子到他家里读书,与此同时,他本身也是教书先生,对学生非常好,故此,在土改运动中,村民也极力维护他的利益。

土地改革运动过程中,郭大庄村的阶级成分划分大致如下:

表3-12 1949年以前郭大庄村农户构成及所占比例

从表3-12可以看出,1949年以前,贫农占据了村庄人口的绝大多数,将近占到全村人口的一半;其次是中农,在农户中所占的比例为28.05%。

土地改革运动中,贫农分得了庄主、富农家的粮食、土地、牲口、生产工具、家具等。访谈中遇到一位村民,他之前抢了庄主家一面镜子,至今还保留着。

土改部队走了之后,很多村民又把之前得到的庄主家的东西给庄主送了回去,特别是大物件,如牲口、犁耙等基本上都给庄主送了回去。

土地改革运动中,郭大庄村约2000亩土地分给了隔壁的刘甸、郭尚庄等村庄,至于剩余土地约3500亩,人均获得土地约2.8亩土地,生产积极性大增。1952年,小麦平均亩产145.5公斤,每人平均产粮283公斤,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二)集体化时期的村庄经济

1957年当地实现农业合作化,1958年建设公共食堂,农业生产实行大兵团作战。关于集体化时期的生活,村民编了一系列的民谣,例如《互助组》:“你有铲子我有镰,你有犁子我有耙,互助起来种庄田,联合起来种庄稼。”

互助组时期,村民土地入股,牲口、农具作价入社;劳力评工分。具体为:一是土地入股,以查田定产为基础,按照土地质量好坏、肥瘦、耕作难易以及远近,作股入社;二是牲口入社,按照生产需要和经济条件,按照地股均摊兑销,多退少补;三是大件农具如太平车、犁耙、耧等作价入社,小件农具如铁锨、木锨、锄头等自带使用;四是劳动力平分,实行多劳多得,男女同工同酬。

大伙食堂时期,村里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村民编了一首《大伙上的馍》描述大伙食堂时期的生活,内容为:“大伙上的馍洋火盒,大伙上的面条捞不着,筷子沏猛子捞个红芋梗子,筷子一撅捞个红芋叶。”

集体化时期,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05斤,每个农民全年平均吃粮413斤、油1.7斤,每个人每年能从集体分得现金11.25元。但1959—1961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农民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每个农民全年吃粮不到200斤、油约半斤,从集体分得约1元钱。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是互助合作的形式,形成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三)包产到户以后的村庄经济

实行联产责任制之后,郭大庄村分为八个生产小组。村庄有砖窑,如果让所有的农户都参与劳作与分红,必定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困境,每个农户最终分不了多少钱,因此在分责任田的时候,村干部决定分到砖窑的生产小组不再分配责任田,没有分到砖窑的生产小组可分得责任田,最终五、六两个生产小组分到了砖窑。包产到户之后,农户的经济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告别了过去“泥巴房子泥巴墙,泥巴囤里没有粮,一天三顿红芋汤”的“清汤寡水”的生活,根据郭大庄村村干部提供的数据,1982年郭大庄村民(全村)的生活状况大致如表3-14所示:

表3-13 1982年郭大庄村村民生活状况表 单位:元

续表

包产到户之后,农业实现了初步机械化操作,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副业劳动,所以家庭手工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生活支出方面,最主要的是食品支出,农民花费在食物方面的费用越来越多,告别了过去一天三顿红芋汤的生活,为此村民专门总结了一首民谣,反映他们生活发生的变化,内容为:“红芋汤,红芋馍,离了红芋莫法活(20世纪60年代)。好面汤,杂面馍,红芋干子吃不着(20世纪70年代)。大米汤,白面馍,红芋干子换酒喝(20世纪80年代)。” GzSgiqgrLmup5A4PAU5byCBcYsTRsGnfngv/ptVn3+NzAQ6zaWyNAkQf2mBMfu2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