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村庄自然变迁与实态

1949年以来,郭大庄村的自然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农业生产环境还是农民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更是剧烈。

一、水利变迁与实态

为了加强县域水陆运输,将县城南部的粮食顺利地运到县城北部的码头,1958年,项城县政府决定挖一条运粮河,运粮河南起县域最南端的贾岭,北至水寨码头,河经郭大庄村,在村子西部,距村庄有300米。挖运河之前,郭大庄村与西边的刘店村是连在一起的,运河将两个村子分开,成为两个村子间的分界线。

运粮河的管理,由附近村庄的所有村民共同负责,每年到了冬天,政府就会组织附近村庄的村民挖河,清理河床及河两岸的青草、淤泥。附近村庄的村民都可以用运河里的水进行农业生产、洗涤及打鱼,享河流渔利。

从农田水利灌溉方面看,1949年以来,郭大庄村的水利灌溉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中国初期的一段时间,村民采用“土井”与“压井”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土井”即在田地挖一口一米多宽、两三米深的井,将井里的水用水桶提出来,灌溉农田。土井是村民根据邻地原则采取两三家联合的方式而打造的井,最多三家联合。“压井”是在农地里凿一个直径约0.5米的圆洞,深约5米,在井洞上边立一个三角支架,用压力将水抽上来。打土井的办法是比较麻烦的,而压井比较方便,一是压井占地较少,不用破坏太多的庄稼;二是压井打造起来比较方便;三是压井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只需要一个人压着压井的手,井就会一直出水,而不像土井,要一桶一桶地往外边担水,比较麻烦,也比较累人,所以压井一般单家独户就可以完成,不用采取农户间联合的方式。

为了充分利用直河里的水,彻底解决农业用水问题,20世纪70年代,经全村人商定,决定挖一条深水沟,以将直河的水引导至农地。水沟宽约1米,深2米,长将近2000米,而且水沟的底部及两侧均用水泥做了硬化,满足了农地用水需求。20世纪90年代,由于村子的规划,从直河引水到农地的水沟被填平,加上直河河水水位不断降低,满足不了农户的灌溉需求,村民开始采用地下水来灌溉农田。到2016年,郭大庄农田灌溉全部实现了机井灌溉。

二、麦作生产情况变迁与实态

不管是在传统时期,还是现代社会,小麦一直都是郭大庄村的主要农作物,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郭大庄村的麦作情况发生了较大了变化。

首先,小麦种植技术提高。从传统时期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郭大庄村的小麦种植全部靠劳力。20世纪90年代,“手扶拖拉机”开始在村庄流行,村民开始用“手扶拖拉机”犁地、耙地,与此同时,“小型收割机”问世,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户开始用收割机进行小麦收割。2013年,小麦生产从耕地、播种到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原来麦季基本上都得二十天左右,现在两三天就把麦子收完了,地多了五六天也能完成,而且不用咋晒,直接都能入仓或者卖,之前光晒粮食得十天半月,原来小孩到麦季都半月、二十天麦假,现在都不放了”

其次,小麦品种改良。1952年,郭大庄村民普遍种植的小麦品种为“紫杆糙”,村民回忆当时亩产约127斤。到1968年的时候开始引入“阿勃”,亩产可达到约169.5斤。1984年的时候,村民普遍种植的是“偃师9号”,亩产可达到约750斤。到2015年,郭大庄村种植品种最多的为“周麦22号”和“豫麦49-198”,这两个品种属于“优质麦”,卖价比较高,而且种子公司会组织到村里收购,产量约为1100斤。

最后,土壤改良。传统时期,村民基本上都用河泥、坑泥、牛粪、大粪、麦糠等作为肥料,1955年开始,郭大庄村村民开始用“肥田粉”搭配着农家肥作为肥料。1979年以后,村民使用的“粗肥”(农家肥)每亩增加到4立方,“细肥”(化学肥料)每亩约80斤;同时,实行了“根外追肥”,在小麦拔节、孕穗期间在小麦秆上喷洒肥料说,有助于抗倒伏。到2013年,全村村民都不再用“粗肥”作为肥料,全部用“细肥”作为农田肥料。

三、交通条件变迁与实态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前,村庄的交通条件没有大的变化,道路是之前“祖上走出来的道路”,而且都是些泥土路,逢刮风下雨非常不方便。20世纪80年代,106国道开始修建,途经郭大庄村西,距郭大庄村约300米。106国道修好之后,郭埠口就不再是南顿、高寺、秣陵等地方居民往来的必经之路。

村庄内部道路与村际道路直到2013年之前都是土路。2013年起,开始修建郭大庄至罗集、四平楼等村庄的村际道路。郭大庄内部的道路直到2015年年底才实现了主干道硬化。

四、农户居住环境变迁与实态

传统时期,农户选宅子、建房子,讲究的是风水,根据风水大师的意思,房子怎么建有利于保护风水、利用风水,就选择怎么建,不会考虑村庄的整体规划。有的农户势力比较大,将自家院子弄得很大,浪费不少土地面积。20世纪90年代末,为改善村庄的外貌、提高村庄的整齐程度、减少村庄的建筑面积,时任村主任郭汝善决定规整全村的建筑面积,为每家划定新的宅基地,每户的宅基地面积都是四分地。而且全村的建筑风格都相同,三间堂屋,有条件的农户会建造西屋或者东屋。不同条件的农户家门口的设置是不相同的,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户在门楼外两边,会砌两个长方体的台子,高约半米,每个台子上方一尊狮子,台子中间的道路修成台阶。村民形容当时的居住条件为“到农村,睁开眼,瓦房盖得成大片”。

进入21世纪,一些村民开始对房子进行改造。村里先富起来的农户,开始在村里建造新式楼房,改传统时期的“尖顶”房屋为“平顶”。2010年以前,村民建造的多为两层楼房,2010年以后,村民建造的多为两层半甚至三层的楼房。楼顶用优质水泥铺平,作为“晒台”,用来晒粮食或者晒衣服。晒台周围用各种图形做成“花墙”,以保护在晒台上人的安全。村民形容当下的居住状况为“浑青到瓦房,水泥地坪玻璃窗。四合院,围群墙,客厅、牛屋和厨房”。 iQCrwKPlWPbcTovVI+LEC0fn6geEXRh5s5FuL6l2THdDAyOnPyBBQcNRoIgDoB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