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类繁衍的最重要的因素。本节从气候、地形地貌等内容出发,对郭大庄村的自然环境进行阐述。

一、气候

(一)日照

1.日照概况

郭大庄所处区域的年平均日照时长2157.9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9%。8月份日照时长最长,9月份开始日照偏少。郭其周老人介绍说,村里有“冬走十里不明,夏走十里不黑”的老俗语。5—8月份的时候,早上4—5点钟天就亮了,7点钟“亮透”(在房间内不需要借助灯光),晚上8点左右天才会“黑透”(在屋外需要借助灯光);11月份至次年2月份,早上6—7点钟天“蒙蒙亮”,9点左右“亮透”,晚上6—7点钟天就“黑透”了,过了冬至,日照时长开始逐渐增加,“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2.光照与劳动关系

根据光照时长与光照强度的差异,村民种植农作物种类以及劳动强度有所不同。据村中老人回忆,传统时期,在郭大庄素有“春分早,谷雨迟,清明前后正当时”(指种高粱)、“谷雨节,种谷子”、“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枣发芽,种棉花”等说法,多数农作物种植集中在春天,所以开春时候是比较忙的。种植农作物,村民一般早上7点就会下地干活,每天早饭、午饭共约一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在农地种植作物,直到天黑。公历6月份收小麦的时候是全年最累的时候,如果麦子抢收不及时,会导致小麦减产。收小麦的时候家里大大小小的劳动力都会上地干活,在郭大庄村素有“麦子上场,小孩没娘”的说法。收小麦早上5点就会起床,多数农户早饭、午饭都在农地里吃,直到8点钟左右回家。8、9、10月份(农历七至九月)是收秋的季节,“三秋”(秋收,秋种,秋管)是比较忙的,“麦季忙,不算忙,就忙豆叶猛一黄”,秋收的时候村民会“起五更干活”,但秋耕的时候不会起很早,会比秋收的时候晚下地一小时左右。

(二)气温

1.气温概况

郭大庄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14.7°C。年平均最高气温20.5°C,最低10°C;7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为27.7°C;1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为0.5°C。四季变化明显:春季(3—5月份)平均气温为14.6°C;夏季(6—8月份)平均气温为26.9°C;秋季(9—11月份)平均气温为15.5°C,进入秋天,气温下降得比较快,郭大庄村有“一场秋风一场寒,十场秋风穿上棉”的说法;冬季(12—2月份)平均气温为1.9°C。

2.气温与村民生活

村里老人回忆,不同的气温条件下,村民有不同的生活安排。据此,村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六十三,行路君子把衣宽。九九八十一,老狗卧阴地。”传统时期,冬天非常冷的,河里的冰结得很厚,小孩子可以在水坑、河流上跑步、打闹,天气好的时候老人以及其他没事情做的村民,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会围坐在晒场麦秸垛旁边晒太阳。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炎热,除了收麦子时村民整天都忙着抢收之外,其他农忙环节,午饭至下午2点左右,村民一般不会下地干活,而是坐在河边、树荫下、杂货店聊天。

(三)降雨

1.概况

根据《项城县志》提供的材料,项城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786毫米,最多达1086.7毫米,最少时只有464.6毫米。降雨量季节分布情况大致为:春季178.4毫米,占全年的22.7%,春天是作物返青以及播种的黄金时节,但春天的降雨量很少,所以在郭大庄村当地有“清明下场雨,胜过秀才中了举”的说法;夏季425.5毫米,占全年的50.11%;秋季平均降雨量为160.4毫米,占全年的20.4%;冬季年平均降雨量为53.2毫米,占全年的6.8%。

2.降水与农作物生产

郭其姓老人介绍,传统时期,郭大庄当地农作物生产特点是“靠天吃饭”,春天的时候农地特别需要水,“麦收八、十、三月雨”(农历八月、十月和次年三月三场雨),如果三月份的时候天不下雨,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所以传统时期,到了三月份,郭大庄会组织“淘井”“抬辇下马子”“晒神”等求雨活动。五月份麦子快成熟的时候和六月份收麦子的时候最怕下雨,五月份下雨太多容易导致小麦授粉不好、发霉以及倒伏等情况。“麦怕胎里旱,人怕老来穷”,十月份如果天气比较干旱,会影响小麦发芽,所以在从前,十月份如果地里“没墒”(比较干),村民也会组织求雨。夏天的时候雨水比较充沛,经常发生内涝,所以在过去的年代村里种植“秫秫”(高粱)的比较多,特别是洼地,基本上都用来种秫秫。

二、地形地貌

(一)概况

郭大庄村地处黄河冲积平原,位于黄河冲积扇南缘,属于华北平原一部分,地势比较平坦。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和泛滥冲积,特别是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后黄河水泛滥长达八年,大量泥沙沉积,造成了村庄存在几处面积大小不等、深度不一的洼坡地 。洼地分布不均,而且面积较小,导致村庄地势稍有倾斜,村庄最高处与最低处落差不足1.5米。据村庄老人回忆,旧时,在村民居住区域,除了四个坑和一条横穿村子的河流,村庄地势比较平坦,没有明显的地势坡度。

(二)地貌与农户关系

1.地貌与农作物种植

郭其姓老人讲述,传统时期,夏天的时候郭大庄村雨水比较多,而且雨势往往比较凶猛,村庄没有什么排水措施,低洼地经常被淹,郭大庄村民用“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来形容低洼地的农业生产,所以低洼地村民多不愿意种植,庄主家的低洼地基本上都扩给穷困农户种植。在种植作物选择方面,低洼地如果种植小麦、棉花、花生等作物,基本上是“十年九不收”,所以郭大庄村低洼地全部用来种植秫秫,其耐淹能力比较好,属于“十种九收”的农作物,“洼地种高粱,家里多修仓”。

2.地貌与村民生活

郭其姓老人介绍,传统时期,几乎每年村里的低洼地都会被淹2—3次,甚至更多次,但基本上一星期左右低洼处就会成“隰”(低洼处的积水退去,露出泥土)。每次有雨水降临,低洼地就会呈现“雨后一片明,到处是蛙声”的情景,非常热闹。雨停之后,到了晚上,村民就会相约邻居一起到低洼地“看地”(查看地被淹的情况),即使在低洼处没有地的农户,也会去看一下。

图2-1 “锁耙”

3.地貌与生产工具

郭其周老人介绍,地势平不平直接影响着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在地势是比较平的地方,能够使用比较大型的生产工具,如果地势不平,只能用小型的生产工具。例如传统时期,耙地的时候,如果是耙比较平整的土地,村民可以用“锁耙”,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效率比较高,但是如果耙坡地,村民只能用“耙子”,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效率比较低。

4.地貌与劳动协作

据郭其姓老人介绍,虽然村里地势比较平坦,但是土质比较硬,特别是“胶泥地”,不下雨的时候土质比较硬,下了雨就会淤。传统时期村民耕地、耙地讲究的是“头遍浅,二遍深,三遍把土壅到根”,至少要耙两遍,单靠一家的劳动力,很难完成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特别是耕地、耙地的时候单家独户难以满足对牲口的需要,需要几家联合将牲口“搿犋儿”才能顺利生产。

三、自然灾害

村庄老人介绍,在从前,村庄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和内涝,其中内涝发生的频次高于旱灾,但内涝带来的影响较小,给村民带来的灾难程度远远小于旱灾。

(一)旱灾

1.概况

传统时期,农地经常因干旱而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根据《项城县志》提供的材料,民国元年(1912年),春季大旱,秋庄稼减产五成;民国五年(1916年),春天发生旱灾,麦子生黑疽,一亩地大约收获秕麦2—3升(约8—12市斤);民国九年(1920年)秋季大旱,7月,蝗虫遍地,田间麦穗、高粱等全部被蝗虫吃光;民国十一年(1922年)春天,青虫造成了村子灾荒,禾苗都被吃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蝗虫泛滥,秋庄稼全被吃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河南范围内发生了严重灾荒,郭大庄也没能逃脱旱灾的影响,是年,麦收三成,秋收一成,冬季饥馑,有几户村民外出逃荒。

2.农户与旱灾应对

过去,农户应对旱灾的方式主要是逃荒。虽然项城素有“老八成”之“美誉”,但是真正的大灾之年也有过不去的,计算着吃也不够用,为了生存,多数村民只有选择逃荒,逃荒要脸皮子厚,“脸皮子不厚都不管喂羊”。那个年代,前门逃荒的人比较多,因为前门的农户条件都不怎么好。村里逃荒的人编了一首民谣,很好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内容为:

小镗锣,北方穷人来逃荒;

前边走着妮家爹,后边跟着妮家娘;

“妮、妮、妮,别哭,前边就是小车屋。

支上锅,打糊涂,叫俺小妮喝个够。”

逃荒是在村民“吃烧起断”时的无奈之选,也就是说吃的和烧锅的柴火都没有的时候才会选择逃荒,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这样干。逃荒的时候都是“一垡的人”也就是彼此关系好的人一起逃,路上相互有个照应。

春天是青黄不接的时节,逃荒的比较多。一方面刚过了年,过年把家里的东西基本“榨干了”;另一方面春天地里农活不多,特别是干旱的年份,村民不会进行任何农业生产。郭其周老人介绍,“种了也是净浪费种子”。逃荒的时候不是全家人都逃,会留一个人在家里照顾家,一般都是把老人留在家里,老人行动不方便,但是有经验,能够照顾家里。

家里没农地的农户外出逃荒,可能一逃好几年,等老家的旱灾有点缓和了再回来;家里有地的人外出逃荒的话,一般等到当年或者次年小麦收割的时候就会回来收庄稼。“在外边混的人不是真好混,逃荒的人在外边都打听着老家的情况,收成好了就回来。如果约莫(估计)着家庭没啥想法或者在逃荒的地方生存更容易,混得还不错,就会在当地落户,例如村里的会编织的人逃到南乡,南乡有竹子,竹子多且便宜,而且竞争对手少,在那里挣钱比较容易,就会选择在当地落户,但俺这出去逃荒嘞基本上都回来了”。

3.村庄与干旱应对

传统时期,到了非常干旱的年份,村里的神将、庄主等人会组织“淘井”“晒神”等求雨活动,求雨活动所有的村民都会参加。

4.旱灾与救济

当发生旱灾,一些村民会到高丘寺寻求帮助。高丘寺会向他们提供一日三餐,晚上住宿的问题需要他们自己解决,但向高丘寺寻求帮助只是暂时的,村民只能待3—4天,之后就要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一般是逃荒。

(二)水灾

1.概况

郭其姓老人介绍,传统时期,村庄的水灾多发生在6—8月份,其中以7月份发生水灾的情况为多。几乎每年村庄都会被淹,但是多数年份水灾不严重,只是个别低洼地被淹,而且水会很快退去,村民居住区域以及平坦的农地几乎不会被淹。但每两、三年村庄就会下一场特大雨,谷河水涨满,村里的小河以及几个坑全都会被水填满,不仅农地会被淹,村民居住区域也会被淹。

根据《项城县志》记载,比较严重的水灾主要有:民国十八年(1929年)秋天,山洪暴发,汾河决于靳桥,汾河以北受灾严重,郭大庄区域被淹;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麦收之后,阴雨连绵数月,河道、水沟溢满,农田被淹,秋禾全部被淹,秋庄稼颗粒无收;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项城境内的两条重要河流汾河和泥河决口,全县境内一片汪洋;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麦收时节,阴雨连续30余日,麦秧多半生蚜,麦子减产严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季连续大雨,麦田被水淹没,是年麦子减产严重;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秋季连续多雨,秋作物减产近半。

2.村民与水灾应对

旧时,对于小的水灾,例如只是个别农户的农地被淹的情况下,村民只是在地头挖水沟,把水引到河里或者其他废弃的低洼处。当发生比较大的水灾,例如平坦处的农田被淹,一般一星期左右水就会退去,等到农地可以下地干活,村民会及时补种秋庄稼。如果村民居住区被淹,一般会搬到本村其他没有被淹的本家亲人或者邻居家里,首选借住在本家亲人家里,实在不行才会考虑借住在邻居家。有的村民为了防止下雨家中被淹,在盖房子的时候会把房子地基垫得很高。

3.村庄与水灾应对

郭其姓老人介绍,为了应对夏天村庄可能发生的水灾,祖上在村庄挖了排水沟,村庄南部分住户的水往南边排,排向郭大庄村与曹楼村接壤处的一处深沟处,村子北半部分住户的水往直河里排。每年快到7月份的时候,村民就会把自家门口范围的水沟做清理,方便下雨时排水,对于一些不清理水沟的农户,村民也不会强行让他清理,等到下雨通水不畅的时候,一些家门口有积水的村民会主动清理水流不畅的地方。

4.水灾与旱灾给村民带来的不同影响

村里老人介绍说,相比较干旱与内涝,村民更害怕的是干旱。“淹是一条线,旱是一大片”,内涝顶多导致农作物减产,不会导致绝收,而且影响的范围较小,洪水退去之后,如果庄稼被淹得很严重,可以立即补种,就不怎么影响收成。而旱灾就不一样了,干旱严重的话会导致绝收,而且旱灾往往会伴随蝗虫灾害,如果蝗虫特别严重,会把所有的庄稼都吃光,即使补种也无济于事。所以村民更害怕旱灾。

四、土壤特征

(一)土壤概况

郭其姓老人介绍,郭大庄村的土地主要分为三类:淤土、两合土和沙土。淤土地一般位于低平洼地,质地黏重,耕性和通透性不好,雨后水分不易下渗,干旱时水分不容易上升。对于淤土地,郭大庄村有“早起湿,上午硬,下午锄不动,旱时裂大缝”的说法,但淤土地保肥力较强,潜在肥力好,但发老苗不发小苗,适合种粮食作物。两合土土地的沙黏适中,疏松易耕,保水保肥,适合种粮食、棉花、油菜等各种农作物。沙土地的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易于耕作,但保水保肥性差,养分含量低,土壤贫瘠,适合种红薯、棉花、花生。其中一等土地为两合土,二等土地为淤土,三等土地为沙土。

表2-1 郭大庄村土地概况表

材料来源:根据郭其姓老人口述整理。

(二)土壤等级与土地经营关系

郭其姓老人介绍说,传统时期,根据土壤等级不同,村民的种植意愿是不相同的。沙土地和淤土地虽然也会种植庄稼,但村民只是偶尔才去看一下,一般是三四天去一次,甚至半个月才去一次的情况都有;而两合土土地就不同了,绝大多数村民将种植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两合土土地,只要地里有庄稼生长,农户基本上每天都去,除非特别忙的情况下,才会隔天去一次。

淤土地每年都会淹,沙土地稍微有点干旱地里反应就很明显,不利于作物生长,很有可能会出现种子都收不回的情况,所以大户人家的沙土地和淤土地一般不是自己种植,而是交给条件不好的农户种植,他们从中收取租金。

(三)土壤等级与土地买卖关系

据郭其姓老人介绍,淤土地和沙土地不仅土质不好,不利于耕作、生产,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不好、地块比较小等问题,在土地买卖的过程中,买家一般都不太喜欢买这类土地。相比较而言,淤土地好一些,沙土地最难找到买家,而且在买卖的过程中,往往会故意压低价格,淤土地要比两合土低一石粮食的价格,而黄土地比淤土地要低两斗粮食的价格。

五、村庄交通

(一)村内道路

1.村内道路概况

据郭其周老人回忆,传统时期,郭大庄村内部有大道两条,南北向一条、东西向一条,南北向大道长约500米,宽约5米,东西大道长约1200米,宽约6米。除了两条大道,还有东西向小路6条,南北向小路4条,小路长度不一,最短的小路约50米,宽约1.5米,最长的小路长约400米,宽约2米。由于处于平原,村庄的道路都是笔直的。传统时期,村民并没有刻意修村内的道路,这些道路都是祖上“走出来”的,如果哪个农户宅基地坐在了比较偏僻的位置,也不会组织专门为其修路,要靠他自己“慢慢走一条道路出来”。

2.村内道路维护

郭其姓老人介绍,在过去的年代,村内并不会刻意组织村民对村内道路进行维护。雨天过后,道路上会留下车印、人的脚印或者牲畜的脚印,导致道路不平整,等道路上的积水干了,村民一般都会自觉地将自家门口的道路用铁锹整理平整。

图2-2 中华民国时期郭大庄村村际道路

(二)村际道路

传统时期,村庄有村际道路4条,其中一条通往罗集,长约3000米,宽约6米;一条通往刘店,长约1200米,宽约5米;一条通往四所楼,长约2500米,宽约5米。除此之外,在郭大庄村东边还有一条南北向大道,往南通往秣陵等地,往北通往南顿、水寨集,而且这条道路是郭大庄村以北村民到秣陵等地的必经之路,由于往来的人比较多,就促成了昔日郭大庄集市的繁华,这条路被称为“大关路”。传统时期,村际道路由政府组织修筑,都是土路。

郭其姓老人介绍,在过去,村际道路是没人管的,即便下雨后,道路变得坑坑洼洼,也不会有人出面帮忙整平,要靠人行走或者牲畜行走把道路碾平。 ryZvQnhHtFWoncEwcnFdaJrhFiqgP99TCt/IAcBbvlH91bPHuB61xqSL5KkAntG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