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村庄的由来与形成

“郭大庄”因郭姓人始迁至此建村而命名。理清村庄祖先的迁徙缘由、路线等问题是考察村庄形成的关键,本节采用郭姓族谱与村庄老年人口述相结合的方式考察郭大庄村的由来与形成脉络。

一、人少地多,土地贫瘠

在项城流传着“其地不利,而名甚恶”的说法。项城虽然没高山、没深谷,也无较大的河流,但在古代和近代军事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根据《项城县志》,项城“虽然土地贫瘠,却是‘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项城为秦王苻坚的大本营;南北朝魏、宋拉锯战以及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北征的时候,均攻打了项城。

历史上的项城,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不仅靠近黄河,沙河还穿城而过,一旦有一条河流发生水患,都将给项城带来较大的灾难。根据《项城县志》,“洪武三年(1370年)黄河溃决,直抵溵水,沙河冲决,流入项境,县城周围百余里一片汪洋,生灵死者千万计”,从明朝弘治年间到中华民国末年,项城因水灾导致的灾难超过150次,每次“黄泛”,“民舍冲毁殆尽”,“平地水深丈余,人宿树上”。

除了兵匪、水灾较多,土地质量也制约着农地产出。土地改良之前,项城土地贫瘠,洼地经常是“潦则为湖,旱则成坡”,在项城流传着“一朝一凹又一坡,庄稼没有野草多,三天不雨禾苗干,一场大雨变成河”的说法,农地旱涝不保收。传统时期,项城人的生活压力非常大。

二、受灾外迁,定居直河

明朝初年,山西受灾,而当时中原腹地“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因此当时政策鼓励人们从山西搬迁至中原定居。《项城县志》中提道:“洪武四年(1371年)项城由于战争和水患频繁,人口大减,田地荒芜。先后从山西、山东、江苏等地多次移民到项城开荒土地。”项城的移民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个为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一个为山东诸城县,所以在项城流传着“从山左山右迁移来项城”的说法。

郭其姓老人介绍,村庄郭姓的根基在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但郭大庄的郭氏祖先并非直接迁徙到项城定居,而是首先迁徙到了山东。据《郭氏家谱》 记载,“吾家渊源,世居山西洪洞县,自大明洪武二十三年,水决黑阳山,飘零户口”,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发了大水,淹没了黑阳山,导致人口四散飘零,郭姓祖先因此外迁,始迁至山东登州府。据老人介绍,郭姓迁徙到诸城之后,子嗣繁衍,族人兴旺,但后来山东境内的生活状况逐渐变差,一些族人开始迁徙到外地寻找生存机会。

约1616年,李自成起义前后,郭姓先人郭庆从山东诸城迁徙至河南。当时项城人口较少,且关于项城民间一直有“老八成” 的说法,因此郭庆就带领族人选择到项城定居,具体的地点为“淮邑之南、项邑之北”,直河河畔。关于直河,项城境内一直有这样的说法“上八里出邓禹,中八里出田丕,下八里出曹娘娘”,可以说是一条“风水宝河”,因此郭庆就选择在此定居,并且将定居点选择了直河 上游,刘秀军师邓禹的坟就在村子北边,与村子隔直河相望。由于郭姓祖先定居的地方位于直河之侧,且当时定居点有一个埠口,便将村庄命名为“郭家埠口”,郭氏搬过来之后,郭姓子孙人丁兴旺,逐渐改称为“郭大庄村”。

三、巧设妙计,交换土地

郭庆带领族人到项城定居的第一件事就是开荒种植庄稼。在项城当地,每年有“开春”的习俗,立春当日,农民带着香、纸、三个大纸包以及其他祭品到农地敬土地爷,保佑犁耙地的时候土地不打坏犁铧,保佑五谷丰登。祭神的前一天当家人要在农地中间挖一个小坑,插上竹筒,竹筒里放一根鸡毛,等到立春时辰,竹筒里的鸡毛会自动徐徐升起。鸡毛脱离竹筒的时候,当家人要一手拿鞭子、一手扶犁,开始试犁地。但郭庆发现他带领族人开荒的土地的鸡毛并未升起,直到立春次日也没有升起,他心里很不舒服,觉得他们开荒的土地有问题,土地质量不好。而与郭埠口隔河相望的冯滩村竹筒里的鸡毛却能升起。冯滩村的老来主和郭庆是表兄弟的关系,冯氏老来主是郭庆的表哥。

郭其周老人介绍说,郭氏老来主比较“刁”(心眼比较多),他偷偷用秤称了称他居住地方土地的重量,又偷偷称了称冯氏老来主居住地方的土地重量,冯氏老来主所开荒的土地重量要重于他居住地方的土地。郭庆觉得重的土地质量要好一些,种粮食的产量要高一些,而且冯氏老来主开荒的土地鸡毛自动升起脱离了竹筒。因此郭庆就与冯氏老来主商量交换下居住的地方,理由为他住在河北边很害怕,晚上总是睡不着觉。由于他们两个是表兄弟的关系,而且冯氏老来主的年纪要长一些,碍于情面,冯氏老来主就和郭庆交换了居住场所。土地交换之后,郭、冯二氏带领族人不断地开拓新的土地,逐渐发展为现在直河南边的郭大庄村和直河北边的冯滩村。

图1-1 郭氏老来主与冯氏老来主交换土地前后位置分布图

四、子嗣繁衍,南北分界

郭其姓老人介绍说,“弟兄如手足”“父子亲,夫妇顺”是郭氏的祖训。按照祖上传下的规矩,郭姓家族以“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为荣,但家庭生活中总会有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导致维持大规模的家庭生产、生活比较困难。郭庆带领族人迁徙到项城之后,遇上了好年景,家族人丁兴旺,第七世子孙郭兴昌生育有两个儿子,儿子成家之后又分别生育了五个儿子。由于家庭规模太大,家庭内部纠纷不断,尤其是兄弟间经常会因争吃抢穿而发生矛盾,而小孩子之间的矛盾会经常上升为郭兴昌两个儿媳之间的矛盾,两个儿子相处得也不好。郭兴昌去世之后,妻子年迈,难以再将家庭组织起来,家庭正常的生产与生活难以维持,不得已选择了分家。分家之后,村子的一条东西道路将大儿子与二儿子分开,大儿子居住在路南,二儿子居住在路北,自此,郭大庄村被分为“前五门”与“后五门”两部分。

五、外姓迁入,改姓求生

自郭氏祖先搬迁至此,郭大庄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居住关系,并无大量的人员外迁或者迁入,只有极个别的村民因为某些原因迁入或者迁出村庄。据《郭氏家谱》记载和村内老人回忆 ,迁出去的村民有一户,为郭慎端(音),因其在别的村子(郭包庄村)置办了很多地产,为了管理方便,便迁居到郭包庄村,再也没有迁回。

从外村迁入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外甥住姥娘家”。郭其周老人回忆,郭慎书的妹妹嫁到了隔壁村庄,夫家姓刘,后来妹妹和妹夫早亡,家里没有亲人可以照顾儿子,郭慎书就将外甥接到了自己家一起生活,后来将外甥的姓氏改为“郭”,并为外甥在郭大庄村娶了亲,落户在了郭大庄村。另外一种是逃荒到郭大庄村。据郭其姓老人介绍,现在郭大庄村三、四组(之前称为郭腰庄村)大约在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的时候,有一户马姓、一户王姓逃难至此,起初他们并没有在村庄内部建造房子居住,而是在距离村子有大约10米的位置建房。但由于后搬过来的人实力单薄,经常受到郭姓以及周围村庄其他姓氏村民的欺负,为了寻求保护,他们分别在郭腰庄村找到了大户做靠山,并改姓为“郭”,落户郭腰庄,长久定居。 u+dDqM1jCLH5EiCMS1HcZifkGYdqlVf6DlCTUnAOAcTLWw6chdyNkXo0u/uc0ou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