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水利学

清代著名的水利学著作有《居济一得》和《行水金鉴》等,而著名的水利学家则是在治理黄河中取得卓越成就的靳辅和陈潢。

1. 《居济一得》

《居济一得》是张伯行编撰的。张伯行(1652—1725),字孝先,号恕斋,河南仪封(今兰考东)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 (92) 三十八年(1699),为河道总督张鹏翮所荐,参加治理黄河事宜,先后督修黄河南岸堤二百余里及马家港、东坝、高家堰诸工程。四十二年(1703),授山东济宁道。 (93) 四十五年(1706),因遇大旱,运河水涸,康熙皇帝命广善库郎中德成格驰赴解决,并谕令与张伯行商榷。张伯行认为“运河自南旺以北,水势甚小”,因而协助德成格“相高下,度浅深,开水北注”,由于“蓄泄得宜”,很快便解决了漕船不得通行的问题。 (94) “凡蓄泻启闭之方,宜沿宜革,或创或因”,他多有所得,在此基础上,便写成了《居济一得》一书。全书共八卷,前七卷详论山东运河“坝闸堤岸,及修筑疏浚蓄泄启闭之法,于诸水利病,条分缕析,疏证最详”;后附《河漕类纂》一卷,所述极为简略。 (95) 书中所述由于得诸亲身实践,与纸上谈兵者不同,非常切于实用。在该书序言中,作者还提出,对于负责治河者,要“慎择其人,假以便宜之柄,使得久于其位”;而负责治河者本身,则要从长远着眼,即“建非常之原,以贻千百世生民之福”,不可“汲汲于补苴罅漏,防护雍塞”,“侥幸于旦夕之无事”。这种思想主张也是很有价值的。

2. 《行水金鉴》

《行水金鉴》共175卷,据傅泽洪(字穉君,清汉军镶红旗人,官至分巡淮扬道按察副使)所作序言,该书是他“积数年心力”纂辑而成,而全祖望为郑元庆[字子余,浙江归安(今湖州)人]所作的《窆石志》及盛百二为郑所作的传记,均称该书是郑代傅作。 (96) 大概傅是主编,而具体编辑工作乃是郑所承担。

该书编成于雍正三年(1725),是一部大型水利历史资料书。所述内容包括黄河、长江、淮河、运河及永定河诸水系的源流、变迁和治理情况等,其所收资料上起《禹贡》,下至康熙末年的有关文献。全书虽然都是摘录前代诸书原文,但其以时间为序,各条互相证明,又有自己的考证,使上下数千年间,“地形之变迁,人事之得失,丝牵绳贯,始末犁然” (97) 。该书不仅内容丰富,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编纂体例极为考究,对后世水利学著作的编纂产生了一定影响。

3. 靳辅和陈潢

靳辅(1633—1692),字紫垣,辽阳(今辽宁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曾任国史馆编修、安徽巡抚。康熙十六年(1677)任河道总督,至二十七年(1688)罢去。三十一年(1692)再次出任河道总督,不久病卒。在他接任河道总督时,苏北地区黄河、淮河和运河决口多处,海口淤塞,漕运受到严重影响。康熙皇帝把治理黄河、解决漕运跟平定三藩之乱同等对待,视为“三大事,书宫中柱上” (98) ,而靳辅没有辜负康熙皇帝的希望,经过他的谋划和组织,终于使“淮、黄悉复其故,运道大通” (99) ,在有清一代治河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靳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与其幕客陈潢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凡辅所建白,多自潢发之”

陈潢(1637—1688),字天一,号省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长期怀才不遇,后因路过邯郸吕祖祠,题诗墙壁,被靳辅发现,才被引为幕客。康熙二十六年(1687),因积极帮助靳辅治河十年的功劳,得授佥事道衔。二十七年(1688),靳辅罢官,陈潢也被削去职衔、逮赴京城,未入狱而病亡。 (100) 他在辅佐靳辅治河的实践中,提出或运用了许多值得重视的理论和方法,其治河理论和成就在其同乡张霭生编纂的《河防述言》中有比较全面的记载。

陈潢认为,治河要掌握“水性”,就是掌握水的规律。他说:“河之形有古今之异,河之性无古今之殊,水无殊性,故治之无殊理”,“惟有顺其性而利导之一法耳”。因此,善于治理河水的人,“先须曲体其情形”,然后,采取疏、蓄、束、泄等各种治河措施。如“徐州而上,三门以下,土松地阔,则宽其途以让之,而水性以安。徐州以下,城邑逼近于河,所以严其防范,束流刷沙以趋于海,而河之性亦以安”。如此,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措施,使水“自得其性”,河患便可避免。 (101)

陈潢十分重视实地考察。他认为“欲顺水性”,要点是“度势”,而“非历览而规度焉,则地势之高下,水势之来去,施工次序,皆不可得而明也”。他反对只凭前代文献治理黄河,认为这是刻舟求剑的愚蠢做法。为了实地考察,他自己曾溯河上行直至宁夏,踏勘河源,并和靳辅一道,“遍阅黄淮形势及诸冲决要害”。他之所以能提出科学的治河方案,是与他注意实地考察紧密相关的。

陈潢很重视明代治黄专家潘季驯的治河主张。他说:“(潘季驯)以隄束水、以水刷沙之说,真乃自然之理,初非矫揉之论,故后之论河,必当奉之为金科也。” 他在治河实践中充分运用了潘季驯的治河理论,而“尤以减水坝为要务” (102) 。他说:如果黄河、淮河和山东运河同时涨水,“其势”遂非设遥隄所能解决者,“若无以预为之地,一经泛滥,其害何可底止!则遥隄之减水坝,断不可不设也。当其无事也,人有议减坝为虚设者,乃减水时,人又有议减坝为厉民者。此皆不知全河之事实,而好为局外之论也者”。

在治河的实践中,陈潢创造性地提出开凿引河以疏通故道、堵塞决口的方法。他说:“欲浚故道者,莫若将决口之下游淤处,反筑一堰,截其微流。溯决口之上游,相度形势,别开一引河,直通故道。夫故道淤处,既截微流,则河底涸出。”即可在上面“开浚深沟数道”,然后开决口上游引河之口,河水势必“由引河而直趋故道”。此时奔腾直泻的黄河水便有力地冲刷着故道淤泥,使之渐渐畅通无阻,而决口处的水势则逐渐趋于缓和而容易堵塞。 在这里,陈潢巧妙地运用了以筑为疏和以疏为筑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法,表现了极大的智慧。

在治河的实践中,陈潢还提出了从上游根治黄河的主张,发明了测定河水流速流量的“测水法”,对治河的任人、工料等都有精辟的论述。

陈潢的治河理论和方法在当时发挥了极大作用。由于他的治河主张多能实现,民间遂产生了“河伯降生”的谣传。 (103) 他的治河理论和方法,也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水利学。他不愧为有清一代杰出的治河专家。 E9IvOwglsnzhmz4fNpVTaldSKEIAFUeKM1bYkiQNf3yyKmwBeHCrYyXB3SFYF39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