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美国确实是摆在中国学界研究美国问题学者面前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的美国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社会愈加分裂,冲击国会事件,1月6日国会听证,美国社会在堕胎问题上、枪支管制问题上的极度分化,等等。危机重重的美国,似乎已经不是我们以前印象中的美国了。
“特朗普现象”虽然是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出现,但是特朗普现象对我们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今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也处在这个变局当中,美国社会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值得密切观察和研究。
《重新认识美国:来自当代的反思》汇聚来自不同学科的中国学者对变化中的美国、对“新美国”的思考,这本书的出版具有里程碑意义。过去几年间,美国发生了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个自誉崇尚法治的社会怎么会发生冲击国会的事件呢?尽管我们目前拥有发达的网络系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研究资料,但是在过去的三年间,由于新冠疫情和中美关系恶化等原因,中美人文交流受阻。我和大多数中国学者一样,无法赴美实地调研,亲身感受新冠疫情下美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疫情肆虐的近三年时间里,中美两国学者进行了许多视频对话,对于增进相互理解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无法取代线下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希望在疫情结束之后,中美人文交流能够尽快恢复。
关于“特朗普现象”,我同意学界的普遍看法,即特朗普虽然下台,但是特朗普主义犹存。特朗普现象包含哪些内容呢?一是美国优先,让美国再次伟大;二是打击非法移民,收紧移民政策;三是在外交政策上“退群”,在经济和对外贸易政策方面,认为美国“吃亏”了,对华发起贸易战,放松管制和减税;四是在与媒体关系上,特朗普打破了长期以来美国总统和媒体间既博弈又相互依赖的关系,把美国主流媒体称为“人民公敌”;五是基督教福音派是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特朗普政府时期,“白人主义至上”甚嚣尘上,种族矛盾升温,“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遍及全美。特朗普任命了三位保守主义倾向的大法官,使得最高法院中保守派占大多数,这是特朗普最重要的政治遗产。
拜登上台以后,曾有媒体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特朗普走了,特朗普主义犹存》。在外交上,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对华遏制政策的主基调,但是改为联盟的方式;在移民问题上,拜登政府改变特朗普政府一些不人道的做法,但边境安全和非法移民问题依然困扰美国;在经济政策上,拜登政府采用了“新政”——大政府的方式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在种族问题上,拜登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种族冲突稍有缓解,如2021年将“奴隶解放日”(又称“六月节”,设为联邦假日,拜登签署《新冠仇恨犯罪法案》(Covid-19 Hate Crimes Act),以遏制在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的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和暴力激增的情况。而在与媒体的关系方面,拜登胜选后,有学者提出拜登上任之后是否会改变特朗普政府与主流媒体的紧张关系。从拜登上台以来主流媒体的评论和报道来看,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起着“看门狗”的作用,比如在阿富汗撤军的问题上,美国主流媒体对美国阿富汗撤军给当地造成的混乱提出诸多批评。
在拜登时期,美国社会分裂表现在身份政治、取消文化、教科书问题、关于美国历史起源的“1619 项目”、警醒文化,以及美国社会围绕堕胎、枪支管制等问题的论争。此外还有诸多经济问题,如美国正经历4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前美国社会面临社会分裂、通货膨胀和政治极化等问题,美国是否能再次出走危机取决于其纠错机制能否继续发挥作用。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的《美国历史的周期》中谈到美国历史发展的钟摆效应。从美国历史上来看,美国曾经历过多次严重的危机,但通过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而下的改革,美国最终走出了危机,如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时期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时期。克林顿政府采取中间路线,最终使美国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繁荣。美国是否能够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危机?美国的纠错机制是否能够继续发挥作用?这是一个新的观察点。
作者简介:赵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