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守书房的小少年

朱懋杰、朱懋嘉、朱懋伟是阮仪三的表舅(外祖父弟弟的孩子),他们有个可贵的共同目标,就是抗日。当时只有19岁的朱懋杰,已经成为共产党在扬州地下工委的负责人,曾在敌伪占领时期主编过《荒原》,发表了许多著名文人在陕北根据地的消息。弟弟朱懋嘉在小学教书,受哥哥的影响,一直想参加抗日斗争。朱懋伟年龄最小,从13岁开始,这个机灵的小孩就投身党的抗日地下活动,做了很多大人难以替代的工作。

1941年1月6日,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在苏北的新四军遭到反动派的围剿,许多志士被枪杀逮捕,有部分人员分散逃亡。当年,阮仪三在苏州的家里,就逃来了几位志士,朱氏三兄弟就在其中。

因为阮仪三的父亲是苏州发电厂总工程师,在苏州有一定声望,他们就跑来避风头。除了朱氏三兄弟,还有一些地下党员也躲到阮家避险。当然,这些人都是一批批先后到阮家去的。阮昕善于助人,同情革命志士,就帮他们一把。有段时间,同时7个大男人躲进阮家。没地方睡觉?就睡地板。每顿饭要开三个灶!

这么多人吃饭,家里储存的米和油很快告罄,得赶快采购补给。阮昕把孩子们叫来,给大家分派买米买油的任务。这个孩子买2斤,那个买3斤,分头去买。阮仪三对父亲说:“我力气大,一次能提10斤油,一个人就能完成!”

父亲轻轻摇头:“嗯,我知道。不过,你想一想,如果一下子买这么多,恐怕人家要怀疑。一家人哪能吃那么多的油?现在白色恐怖笼罩着苏州,稍有大意就会进监狱。”

阮仪三明白了,他和姐姐们机智地躲避着敌人的暗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朱家的三个舅舅都很有文化,在阮家那段时间,没事儿就教阮仪三下棋、拉胡琴。可惜时间太短,半个多月之后,还没等阮仪三学会,在阮昕的安排下,这些躲在阮家的地下党员就陆续地被转到了山东解放区。

后来,阮仪三的这三个表舅都成为杰出人才。朱懋杰(宋原放)曾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是第一版《辞海》总编;朱懋嘉(韦名)曾担任总政歌舞团副团长;朱懋伟,作为扬州市城建局局长、市建设局总工程师,为古城扬州的城市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6年,阮仪三小学毕业,就读于苏州中学初中部。这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老师们都很了不得,后来全是著名的大师级人物。比如美术老师,是最早留日的美术家胡粹中;音乐老师陆修堂,后来担任上海音乐学院的民乐系主任;史地老师单树模,后来是南京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语文老师沈荣先是后来的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还有很多老师,都很有水平、非常优秀。所以阮仪三那时候学到的知识都是实打实的。名师出高徒嘛!阮仪三作文写得很好,如果老师给一个精彩的评语,他受到激励还会再写一篇。

受祖辈们的影响,阮仪三从小就和各类书籍打交道。他从初中开始流连于苏州的大街小巷,淘书是他的一大乐趣。

阮仪三家里楼上住人,楼下有间书房,平常父亲在那里接待客人,看看书。后来父亲说:“楼下也有人睡比较安全一点,仪三,要不你就去睡书房吧。”

这个建议正合阮仪三的心意。他把床放在书房里,晚上没事了就翻书。那些名著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古文观止》等,成为滋养他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

他在书房角落发现一摞小册子,比普通的书要小,纸张也很有质感,竟是商务印书馆排印的《万有文库》。这套丛书由王云五先生策划整理,内容涉及国学、世界名著、史地、工学、农学、商学、算学、医学、体育等计1721种,包括古今中外各门学科。对阮仪三而言,此书好比《四库全书》,涵盖了当时各门学科的知识。他读得津津有味,极大地拓宽了知识面。父母看他喜欢,只要在市面上发现这类书,就会给他买回来。《万有文库》全套共有千余本,他读了很多,这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知识。

那时,他读书上了瘾,有时甚至忘记睡觉。母亲半夜起来,经常看到书房的灯还亮着,就在窗外呵斥他:“仪三,仪三,关灯睡觉了!”

阮仪三先把灯熄灭,过一会儿,再偷偷打开,继续读书。起初他只是胡乱地看,后来却渐渐地对读书产生了兴趣。此期间,他看了不少诸子百家的著作,当然也有不懂的地方。而真正对古书籍有了研究兴趣,还是从事专业之后的事。说起来,就是初中那段时间他读书最多,差不多把课外书都看完了,积累了大量的知识。阮昕要求长子承担起看守书房的职责,这或许是刻意安排。后来回忆起年少时期,阮仪三格外感激父亲的这个决定。 nGg3WMXbK7pZNvm/cb2MVSlYWQdDGlRzeLGu2/x9sGKs93w8jCtv+45mpZbVFVe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