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泰宁的祖父程敏斋,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擅书法,早年开过字画装裱店。然而,他不满足小富即安的状态,想获得更大的舞台。在北洋政府期间,程敏斋经保荐被选为安徽寿县县长。国民政府时期,他考入山西省行政院。嗣后,被调至南京国民政府工作,全家搬到了首都。
程泰宁的父亲程子敏,是程敏斋唯一的儿子。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程子敏作为童子军维持追悼会的秩序,目睹国民对中山先生的崇敬,激发了他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从此成为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忠诚追随者。在中学时,他曾听过革命先驱恽代英、萧楚女的演讲,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1926年大革命时期,15岁的程子敏加入了国民党,后因不满蒋介石的清党独裁,参加了反对蒋介石独裁的“改组派”,一度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31年从上海持志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前身)文学系毕业后,就职于国民政府内政部地政司。那时,他已成家,随着孩子的出生,家庭责任感陡然倍增,程子敏变得越来越沉稳,满腔的民主革命热情化为工作动力。凭着聪明的才智和负责的态度,在事业上渐见起色,因成绩优异,参加过几次由蒋介石亲自主持的表扬会。后因业务需要单独接触蒋介石时,一般是蒋提出询问,程子敏据实回答。有趣的是,在程子敏回答时,蒋只是“嗯、嗯”,一般不做任何指示。
甘仲琴像
程泰宁的外祖家甘氏是金陵望族,素有藏书传统,早年藏书于“桐阴小筑”。后来,甘福在藏书楼旧宅的基础上,修建了甘家大院,号称“九十九间半”,成为金陵最大的古民宅建筑,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南京三大明清景观。甘 (字仲琴),即程泰宁的外祖父,是甘福曾孙,曾担任南京总商会的会长、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参议,与张静江、茅以升等人一起创办了中央商场。作为金陵城的商界领袖,甘仲琴一直热心慈善事业,是南京著名的慈善机构崇善堂的负责人,曾创办“管丰备仓”,积仓济贫。甘仲琴有着浓浓的爱国情怀。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在传奇英雄华克之的建议下,动员全市各商号罢市三天,并向全市人民发出通告抵制英货,以实际行动支援反帝斗争。
由于甘仲琴与其家人在商界、政界、艺术界的地位和影响,民国政要、社会名流时常出入甘家大院,院内长年绵竹之声悠扬,来往访客车水马龙。程泰宁的母亲甘月华,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特别有名望的家族。她是甘仲琴的第四个孩子,人称“四小姐”。甘月华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性格温婉,待人和善。与程子敏结婚后,伉俪情深,不久就有了爱情的结晶,程泰宁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
程泰宁的父亲程子敏与母亲甘月华
旧时光,声声慢。太太们的日常生活,除了欣赏慢悠悠的昆曲、京剧,就是靠打牌消磨时光了。程泰宁曾回忆:
童年的经历可谓丰富,但我对童年却只有碎片式的记忆,而且四五岁前的事情,都是后来祖母和父母亲告诉我的。据他们说,我从小就“不识眉眼”(南京俚语,意即不懂察言观色),而且任性,常常做出一些令人生厌,但人们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来。出生后不久住在南京,母亲常常回娘家玩牌,两个奶妈带着我和小我一岁的弟弟同去母亲家玩耍,而我每次一到那里就放声大哭,闹着要回家。以至弟弟的奶妈在母亲的牌局结束后,总能“抽头”得到些外快,而我的奶妈却没有,这使我的奶妈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