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从窗户逃出洞窟的女孩

哲学不仅是一门学校的课程,更是一门生活的艺术,一门在动荡时期为幸福而苦行的艺术。

——卡洛斯·加西亚·古阿勒 古希腊哲学家

大约20年前的一天,当时我正给高中二年级的一个班上课,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课上孩子们都把课本翻开放在桌上,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我的板书,只有坐在教室最后排临街窗边的一名女生例外,她不但没有打开课本,还凝视着窗外,根本没有听我讲课。

我放下手中的粉笔,朝她走了过去。

“窗户外有什么东西那么吸引你?难道比下周考试的内容还重要吗?”我用略带讽刺的口吻问她。

“生活。”她回答道。

虽然只是两个字,却像一枚炸弹一般落在我的身上,它的威力足以摧毁一切。这两个字提醒我,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自己的教室变成了一个洞穴。柏拉图讲过一个著名的寓言——一群人被囚禁在一个洞穴里,打他们出生那天起,每天所能看到的就只有洞穴的墙壁。与此同时,洞穴里还有一些人负责把物体的影子投射到墙上,而墙上这些影子就是囚犯们对世界唯一的认识,因为他们从未接触过真实的世界。后来,他们中的一人获得了自由,被允许去往外面真实的世界。于是,他明白了洞穴就是一场巨大的骗局,他们在里面所认识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没有丝毫联系。这位获得自由的囚犯,就像哲学家一样,不仅自己逃了出来,他还认为自己应该深入洞穴救出被囚禁的同伴。

我环顾了一下教室,黑板上写满了奇怪的单词,就像洞穴墙壁上的影子,而学生们就如同狱中的囚犯,被绑在课桌上,在一个学期里,他们只能被迫看着我在黑板上写满与他们的生活并无关系的东西。

美国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获得阿斯图里亚斯女亲王社会科学奖,在颁奖典礼上给我们讲了一个年轻人的故事——雷吉纳尔多出生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他靠从该市富人区的垃圾箱里捡拾贵重物品为生。一次他捡到了一本破烂的书,这本书中记录了柏拉图对话录中有关苏格拉底思想的观点。雷吉纳尔多虽然是一个文盲,却还是想尽力读懂它。这一切被垃圾箱旁房子的主人看到了,他便问这个年轻人在干什么。房主是一位退休的哲学教师,看到雷吉纳尔多如此感兴趣,就教给了他很多哲学知识,并让他利用哲学去做事和生活。雷吉纳尔多很快就喜欢上了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这也使今天的他领导贫民窟发动斗争。

我也是因为这本书爱上哲学的。苏格拉底不管作为一位大师、一位哲学家,抑或只是一个普通人,都让人敬仰。哲学发源于古希腊城邦的集市之中,而非教室。苏格拉底教导我们,认知哲学真正的意义就是要在公共广场上辩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幸福。桑德尔也告诫我们:“哲学不仅是课堂上固化的理论知识,也应是公共广场之上公民讨论共同利益的思想引擎(哲学不仅属于课堂,还应属于可以让公民讨论共同利益的公共广场)。”

不幸的是,从我教书伊始,就忘了哲学是需要实践的。作为老师,我们面临着把教室变成洞穴的危险,在这洞穴中,我们无法感知学生的问题和焦虑。更有一些哲学课本似乎就是为了让人感到无聊才编写出来的,其真正的意图好像就是要阻止学生思考。有些老师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整本书的哲学术语,考试中一字不漏地写出正确答案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相反,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质疑生活中的真理并且不断地批判它,则是无用的。人们印象中的哲学书总是在说一些晦涩难懂且故弄玄虚的话,好像故意让人无法理解书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学校的教学大纲也只讲某一部分的内容,对另一部分内容从不涉及。但奇怪的是,课堂上没有讲到的内容和作者,却总是最具颠覆性和危险性的。

学校哲学课的教学计划给人的感觉便是:哲学只关注形而上学的问题,不但难理解,更和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那我们同样也可以说,哲学是西方贵族的专属学科,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去争论他人无暇顾及的问题。但是,曾几何时哲学也并不总是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它也在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告诉大家如何面对生活中那些烦琐和棘手的事情。

大师苏格拉底曾在街头和他的邻居们一起学习哲学,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翁弗雷也对我们说:哲学曾经非常受欢迎,被理解为一种思考生活和践行理念的艺术。基于同样的观点,美国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断言,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哲学是解决人类生活中各种棘手难题的利器,所以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把哲学看成一种精英式的思维范式,而是把它当作战胜不幸的生活方式。当时的哲学家们关注人类的各种问题,如爱与欲、愤怒与侵略、对死亡的恐惧……然而,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哲学不再属于大众,被那些“精英”所独有,他们只用自己能看懂和读懂的语言来书写哲学。这种独特的语言后来被一整套哲学术语和奇怪的生僻词取代了,而且只有他们能看懂。就这样,哲学成了今天中学里的必修课,课上老师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着课本上那些不知所云的内容,学生们被要求必须认真学习,但没人知道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

那名女生说出这两个字后的第二天,我们合上了课本,擦除了黑板上的字迹,走出了教室,到公园里继续上哲学课。我问学生们什么是真正让他们忧虑的事情,他们的回答出乎意料——爱情、生死、害怕失败、不公正、时间的流逝、谎言、性、上帝、自杀、幸福、毒品、政治、男权主义、暴力等都是困扰他们的问题。于是我们一起寻找,选择那些能为他们的问题提供答案的哲学家,并对这些答案进行思辨。

这就是街头哲学,它告诉了我们所有人这门伟大学科的意义,即哲学一直渴望改变人们的生活。

如上就是本书所要谈及的问题。

从公园里的那节课开始,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我给新的班级上课时,总会想起那个从窗户逃出洞穴的女孩。为了记住她,我打开教室的窗户让学生们认识真实的世界,我使用社交软件已经很多年了,因为社交网络是一个新的公共广场,在这里,哲学可以被带到街头,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恢复这门学科不应失去的实践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一名摄影师在雷诺工厂前拍下了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照片,他手拿喇叭,与那些因同事皮埃尔·奥弗尼散发传单被杀害进行罢工的工人进行哲学的对话,支持他们。福柯告诉过我们,哲学也必须关注新生事物。今天,我们的手机也可以产生和福柯在1972年使用的那个喇叭一样的作用。这本书是一个窗口,让你再次走上街头认知哲学。它是为那个把我从山洞里救出来的女孩写的,也是为所有想要思考生活和践行理念的人写的。 nqpRlpjCemfFhV+ItHzXKuVJuL0RSj9Z3bm/U0gRIGtU7Ly1fNSKp93Hx4BZ5S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