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对人的分析应从“整体”而不是“部分”出发
——阿德勒心理学基础③:“整体论”

阿德勒心理学基础的第三点是“整体论”, 即“人不能被拆分为‘部分’,而应从‘整体’加以把握”。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整体论具体可从两方面解读。

首先,针对个体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用阿德勒的话来说就是“各类矛盾因素充斥人体,如有意识和无意识、理性和感性、精神和身体等,无法明确区分”。

与前文介绍的“目的论”相似,该理论在问世之初便与当时盛行的“要素论”截然相反。“要素论”是基于此前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衍生出的心理学理论。

在阿德勒之前,人们普遍把有意识和无意识、理性和感性、精神和身体等要素区分开来加以研究。

阿德勒对此予以批判:第一,有意识和无意识、理性和感性、精神和身体等“部分”无法明确区分;第二,人也不是这些“部分”的简单汇总。

他进一步指出:人是完整的个体,不可拆分成部分来分别展开研究。

例如,病人因为不堪压力而感到胃痛。虽然病症反映在身体上,但是仅凭服药就能解决问题吗?其实,承受压力的“精神”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身体的疾病只从身体的角度分析,精神的问题只从心理层面考虑,对人的把握可不是这么简单。

“其实酗酒伤身的道理我心里很明白,无奈应酬太多,不知不觉就喝多了……”一位从事销售工作的员工一直因为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深感烦恼。

这番抱怨显然是把“头脑明白(理性)”和“不知不觉喝多(感性)”区分开来,把“头”和“心”视为毫无关联的两个部分。

按照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不必将理性和感性分割开来进行剖析,其实只是“不愿戒酒”而已。

换句话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实质原因就是“不愿放弃”。

按照“目的论”的解释不难理解,该员工既然选择从事销售工作,自然深知“工作离不开喝酒”。基于这个“目的”,“喝酒”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

无论从理性还是感性来说,戒酒并非不能,而是不愿。

不必从理性和感性、精神和身体等角度拆分、割裂地观察和分析人群,这正是阿德勒的理念。

其次,整体论重视群体中的个体差异。

以一个由10人组建的团队为例,如果突然加入一名新成员,团队的气氛多少会变得微妙起来。人员突然减少也不例外,而假如挑剔的上司今天没来公司,部门则会显得其乐融融。

倘若把职场中人的个性完全抹杀,所谓团队氛围也就不复存在。脱离鲜活的个体,何来团结的集体?

“人不能按照要素拆分,集体不能抹杀个性。”

“脱离鲜活的个体,集体也就无从谈起。”

以上便是整体论的精髓。

◎人不能按照要素进行拆分

◎脱离鲜活的个体,集体也就无从谈起 jE0CTIzS/V2N0vZ4f/s2OtXoVz6m4jTpvd7/+VI9yHAig79EPW6hDNZrM0gTCE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