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你好,我是Human Guild公司的负责人岩井俊宪。Human Guild立足阿德勒心理学,积极提供企业培训、讲座、心理咨询等业务。

我与阿德勒心理学结缘继而创办Human Guild,至今已有约30年。几十年前,创立阿德勒心理学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虽然已名列“心理学三巨头”之一,但是对比其中声名显赫的另两位,即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 und Freud)和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阿德勒并不太有名,要解释他的理论也颇为费劲。可喜的是,时至今日,阿德勒已逐渐为大众所熟知和认可。

分析本书的读者群,对阿德勒心理学颇有兴趣的朋友自不必说,积疲已久、无精打采的读者想必也为数不少吧?

“和同事闹僵”“工作一塌糊涂”“与上司合不来”“下属不好带”“职场关系太复杂”“不想去公司”“什么都做不好”……

人生总有这么一个阶段,感觉身心俱疲,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这是为什么呢?

以我自己为例。35岁时,我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行政科长。由于业绩不佳,公司决定裁员,具体由我落实。每日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人离开公司,此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因为实在不堪重负,所以在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我下定决心,主动请辞,离开了公司。恰在此时,出于诸多原因,妻子提出离婚,住房也归于她的名下。接连失去工作、家人和住所,我的心情顿时跌入谷底:“太累了……什么都无所谓……”

恰在此时,与阿德勒心理学的邂逅令我重生希望。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大特征在于它始终强调, 无论遭遇怎样的情况,不管能力多么不足,人生并不会就此定性, 未来仍“由自己决定”。 (详见“自我决定性”章节)

由此,我如梦方醒,重新振作:“虽然失去工作、家人和住所,但是今后的路还得自己选。是要自怨自艾、蹉跎一生,还是以此为鉴、活出更好的人生?”

如今回首往事,更是感慨万千。正是因为结识阿德勒心理学、知耻而后勇,我就此明确职业方向,积极为身心疲惫的人们提供帮助。

翻开本书的你或许自感已到山穷水尽之时,或者一筹莫展、萎靡不振。然而,是继续哀叹一事无成、畏葸不前,还是奋起直追,这全在你自己的一念之间。

阿德勒心理学的另一则理论也令我深受震撼,即人们的行为不是基于原因,而是目的(详见“目的论”章节)。

因为失败而垂头丧气时,人们倾向于反思原因:“为什么会这样?”

但是,挖掘原因并不能找出正确答案,也不能让时光倒流。因此,所谓反思只能演变为自责。

既然如此,不妨转变思路:“事已至此,怎么做可以使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不拘泥于过去,不归咎于他人,着眼未来,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这正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

阿德勒心理学并非闭门造车的产物。当时,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创伤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满目疮痍,阿德勒坚持深入市井,与形形色色的人们保持来往与沟通,常与人促膝而谈到忘了时间。在此过程中,他不断打磨自己的理论,历经一番积累后才有了极具实践性的阿德勒心理学。

换言之,阿德勒心理学是临床试验的成果,因此切实可行。

此外,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多用于治疗心理疾病,而阿德勒心理学面向大众:“心理健康之人出于某些因素出现行为失当或者不能适应环境之时,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积极进取、造福社会。”

面对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的挫折,不少人深感疲惫。立足阿德勒心理学、探讨让这类群体容易掌握的简单可行的技巧,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本书首先用五个章节阐述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然后介绍如何将该理论与日常工作和生活相结合,养成良好“习惯”。如果疲倦的你不想再看长篇大论,直接跳到实践部分、从“习惯1”开始阅读也无妨。

我学习和传播阿德勒心理学已有约30年,参加的演讲、培训、Human Guild公开课、心理咨询等不胜枚举。受众以商务人士居多,总计已达15万人。从中,我深切地体会到, 学习阿德勒心理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价值。

而且,我建议读者从一两件小事着手,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步。

如今的日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格外残酷,极易令人身心俱疲,而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样不能让我们安心。

每个人的生活中还有各类引人不安的因素。例如,薪水迟迟不涨、前途扑朔迷离、面临多重压力、不受重视……面对这种种困难,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笔之时,我脑中所想都是人们精疲力竭、不堪重负的模样。本书若能助你一臂之力,我将感到不胜荣幸。

岩井俊宪
2014年7月 c+pDQ/xKcvrRvSW3viDv+0ru5/+JCdjenvXkOOiagAgCthsoPFzkE4bRR6qe7i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