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为孩子提供支持。
了解孩子当前的学习难度对他来说是不是太高了,如果学习难度偏高,孩子学习起来有困难,就很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对学习产生挫败感,结果还没开始学习就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注意,难不难,不该是父母说了算,而要由孩子说了算。
我们可以借助语言学习中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帮助孩子确定合适的学习难度。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是i+1,“i”就是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1”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只增加一丁点儿新知识。这样,孩子学习时绝大多数内容是他熟悉的,学习起来不费力;少量的新内容又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内容难度适中,孩子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就可以形成正向循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慢慢来,才会更快。
小元的英语听说能力很好,但在记单词方面困难重重,总是记不住。慢慢地,小元对记单词越来越没信心。
小元妈妈尝试了很多方法,耐心地给小元讲解,可是讲了很多遍,小元还是记不住。小元妈妈很苦恼,自己的孩子怎么就是不开窍呢?
后来,小元妈妈意识到,自己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学习难度,总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不但没有提供支持,反而给孩子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于是她调整了策略,不再纠结于孩子是否能完成作业,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让孩子每天只记4个单词,做成单词卡片,晚上重复几遍,早上再快速地回顾一遍。这个单词学习量对孩子来说刚刚好,当天的任务很容易完成。这样每天积少成多,慢慢地,孩子可以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变得自信了,学单词的感受变好了,这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这又让我想起我的家长课上一位英语老师分享的故事。
这位英语老师教过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那个孩子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及格,父母把她送到各种课外辅导班,都被退了回来。孩子也上了各种网课,不但没什么用,反而越学越无力。
这位老师试着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发现孩子的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只有一二年级的英语水平,对课本上的知识完全听不懂。于是这位老师试着给孩子降低学习难度,从基础的ABC开始教起。那一节课下来,孩子终于露出了笑容,对英语学习找回了一点儿自信。
只要有了信心,以五年级孩子的心智学习低年级的课程并不费力,孩子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跟上了正常的学习进度。
很多父母只是盲目地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学习所在年级的课程,却忽略了对孩子来说选择那些难度真正适合她的学习内容才是重要的。学习内容难度合适,孩子听得懂、学得会,自然也就更有信心了。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不爱学习,却从来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找原因。美国密歇根商学院教授诺尔·M.迪奇(Noel M. Tichy)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分成了类似同心圆的三个圆形区域,分别代表着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见图1-1)。
图1-1 迪奇教授的学习三区理论
很显然,上述两个例子中孩子之前学习时都处在恐慌区,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后来在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下,孩子退回了舒适区边缘,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很快就取得了进步。
我曾在我的家长课上问那些作为父母的学员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自家孩子的学习状态处于哪个区?”
父母们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家孩子一直待在舒适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为什么孩子会待在舒适区不愿意出来呢?是孩子天生不爱学习吗?
很多父母信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超前,小学初中化,幼儿园小学化,这种内卷现象给了父母太多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又转化成了父母对孩子的高期待和高要求。
而如果孩子一直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就会长久地处于压力状态下,慢慢失去对自己学习的控制权和自驱力,进而长久地缩在舒适区,变成父母不希望看到的样子。这时候,父母越要求,孩子反而越退缩。这就如同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父母将焦虑情绪和压力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了受害者。
孩子只有感到内在和外在都安全时,才会主动学习。 这种安全感来自父母的支持和陪伴,父母要像一个缓冲器一样,帮助孩子承接住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为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空间,而不是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
我们在后文中还会谈到,父母除了帮助孩子去厘清合适的学习难度,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自由生长的空间,还需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质,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支持,而不是单纯地想改变孩子。
父母和老师经常会说,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做到查漏补缺,但很多孩子并不清楚什么叫作查漏补缺,到底怎样做才是查漏补缺。
有些孩子比较善于学习,不太需要父母帮助。但大多数孩子需要父母给予一些具体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这些孩子,父母只是在旁边给孩子鼓励和加油,或者持续指出孩子的不足,都是不够的。
有的孩子并不是不想做,而是真的不会做。父母需要花些时间指导孩子怎样查漏补缺。孩子一旦找对了方法,有了进步和成就感,就会建立起自信心。对学习的感受好了,就会更喜欢学习,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有一位妈妈,她的孩子数学成绩总是在85分左右徘徊,孩子看起来什么都会,但每次考试都出现各种错误。于是妈妈就带着孩子一起,把过去的试卷中出现的所有错题都做了整理,从错题里找线索。
她发现,孩子的问题在于基础运算不熟练。一旦找到问题的原因,再去对症下药就会更有效果。接下来,她每天让孩子做10道基础运算题,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提升。
我上高中时,班主任每次找我谈话都会反复强调,理科是我的弱项,要重点抓自己的弱项。这句话让我牢记在心,甚至我在成为妈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儿子肯定遗传我,数学一定学不好。
现在回想起来,我深刻地记住了“理科是我的弱项”这个标签,这个标签对我的学习来说,不但没有正向的激励,反而强化了我负向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作“自证预言”,指的是人会不自觉地按照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会重塑我们的大脑,当标签式的语言反复出现,我们就会坚信这是事实,并且会无意识地搜集证据,最终让它变成事实。所以,父母不要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而要看见孩子当前遇到的具体困难,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
我的家长课学员小宽妈妈在这一点上做得特别好。
一年级的小宽在看图写话上遇到了困难,小宽妈妈找来一些图片,让小宽看着图片讲故事,自己则在旁边用电脑把小宽的描述写下来,并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做成一本“小宽的作文集”。妈妈还把作文集发到朋友圈,收到很多点赞和留言,她又把这些留言反馈给小宽,小宽受到了鼓舞,对看图写话这件事慢慢地建立起了信心。
小宽妈妈发现,对于看图写话,小宽的障碍其实不是表达能力的问题,而是书写能力的限制,于是妈妈先帮孩子写下来,相当于给孩子搭了一个脚手架,让孩子看到自己看图说话的成果,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在和老师沟通时,也会遇到各种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代表着权威,父母在和老师沟通时,难免会带着压力,甚至是自己童年的感受。我们会在“第2天”中详细谈这部分内容。
父母在和老师沟通后,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给大家分享我家发生的真实的故事。
我儿子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班,一年级之前也没有学过写字,可以说在写字这件事上,他是零基础入学。一年级第一次默写,全班42个孩子,只有4个孩子书写错误,我儿子是其中一个。
老师找到我时,我一方面有些压力,另一方面也很清楚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这件事情。于是我向老师表达了感谢,很客观地说明了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孩子确实一年级才开始写字,也希望老师可以多多鼓励孩子。”
老师和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也是希望孩子好,如果家长把老师的沟通理解为指责,因此产生了焦虑,并转而批评指责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焦虑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还会无形中增加孩子对老师的畏惧。
儿子放学回到家,我没有在第一时间和他沟通老师告诉我的情况,而是像往常一样和他聊天。他自己主动说:“妈妈,我们今天默写了,我没有全写对。”
我注意到,他在说这件事时并没有紧张感,这是难能可贵的。 孩子如何看待错误,比错误本身更重要。 如果孩子对错误有恐惧,并不利于错误的修正。
于是我回应他:“哦,是吗?是哪个字没写对啊?”他说:“是耳朵的耳,里面的两条短横不应该靠到右侧的竖。”
儿子说到这里,我其实已经心中有数了。对于如何修正错误,他非常清楚,这说明老师在学校里讲的内容,他已经完全接收到了。
接下来,我把老师和我沟通的事,“翻译”给了儿子听。
我说:“儿子,今天你的老师和妈妈谈了你的学习情况,她非常重视你的写字,还把你在学校的默写拍照发给了妈妈。我注意到,你在学校写的字非常工整,比在家里的练习写得还要好呢,这说明你真的很用心。老师说你的字写得越来越有进步了,只要坚持练习,肯定会越写越好的。”
关于写错的字,我没有提及,因为通过前面的聊天,我已经清楚了他自己是知道的。儿子听了我的话,眼神里是有光的。后来,儿子对写字不再排斥,虽然他写的字并不很漂亮,但明显地越写越好了。
父母把老师的反馈“翻译”成正向的语言转告孩子,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对老师和学习的正向感受。 孩子感觉好,才能学习好。 有很多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一门课,也有很多孩子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爱上一门课,家长做好“翻译官”,在老师和孩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对孩子的整个学生时代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1963年,美国旧金山一所小学的校长莉诺·雅各布和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前往一所名为橡树学校的公立小学选取了35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对这350名学生进行了一项“智商测试”,并随机选取了其中的1/5,告诉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学生是“最有学习潜力的学生”。
1年后,他们给这些学生做了同样的“智商测试”,发现所谓“最有学习潜力的学生”的表现远优于同龄人。他们认为,这样的效果或许是因为老师下意识地对这些学生抱有更高的期待,给了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而这些学生因为老师的这种态度大受鼓舞,更加努力学习以符合老师的期待,形成了正向循环。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作罗森塔尔效应。父母把老师关于孩子的各种反馈正向地“翻译”给孩子,就是在老师和孩子之间搭建了一座“皮格马利翁”桥梁,孩子因为收到老师的“正向反馈”而对学习有更高的热情,而老师发现孩子的变化和进步后会再次给予反馈,从而激起孩子更大的学习热情,于是形成积极的正向循环。
你可能会说,自己在面对老师时很难做到平静,尤其是当孩子成绩不好时,怎么去“翻译”老师的话呢?这其实和我们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谈这部分内容。
“翻译”公式:
老师今天和我谈了你的学习情况,他非常重视你的______(老师真正关心的方面);
他说,你最近一段时间______(与“问题”相关的闪光点,如进步很大);
如果你______(期待孩子做出的好行为),
你一定可以______(好的结果)。
举例:老师找到家长,说孩子最近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总是和同学交头接耳,希望家长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
“翻译”:老师今天和我谈了你的学习情况,他非常重视你的学习;他说,你最近一段时间数学计算正确率很高;如果你能认真听讲,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